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813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使用的隔膜大多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隔膜制作而成,其中聚乙烯隔膜纵横向强度都较大,在动力、3C上为主流产品,但是聚乙烯隔膜熔点低于140℃,它的热收缩性能较差,致使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聚烯烃隔膜与正负极片之间无粘结桥梁,隔膜与正负极之间间距随着使用可能发生变化,影响电池循环性能。从锂电池安全性和循环性的角度考虑,需要一种既有耐高温性而且具有界面粘结功能的复合隔膜,来满足更高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包括隔膜层,所述隔膜层的一侧设置有耐高温涂覆层,隔膜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粘结涂覆层;

所述隔膜层上贯穿设置有微孔;

所述耐高温涂覆层由粒径为0.01-2um的陶瓷粒构成;

所述粘结涂覆层由间隔设置的粘结颗粒组构成,粘结颗粒组包括若干个粘结颗粒。

进一步,所述隔膜层的厚度为4-16um。

进一步,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02-0.05um。

进一步,所述耐高温涂覆层的厚度为1-4um。

进一步,所述粘结颗粒为聚偏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的共聚物。

进一步,所述粘结颗粒的粒径为0.01-0.2um。

进一步,所述粘结涂覆层的厚度为1-4um。

进一步,所述微孔中设置有多个环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隔膜一侧设有耐高温层涂覆层,耐高温涂覆层可以提高隔膜的耐高温性,隔膜另一侧设有粘结涂覆层,所述粘结涂覆层为间隔分布,其粘结颗粒在电解液中可溶胀,实现隔膜与正负极的粘结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包括隔膜层1,隔膜层1为聚乙烯或聚丙烯隔膜等聚烯烃隔膜,隔膜层1的一侧设置有耐高温涂覆层2,隔膜层1的另一侧设置有粘结涂覆层3;

隔膜层1上贯穿设置有微孔4,微孔4的孔径为0.02-0.05um,微孔4起到导通电解液中离子的作用。

耐高温涂覆层2由粒径为0.01-2um的陶瓷粒构成,耐高温涂覆层2的厚度为1-4um,耐高温涂覆层2可以提高隔膜的耐高温性。

粘结涂覆层3由间隔设置的粘结颗粒组构成,粘结颗粒组包括若干个粘结颗粒,粘结颗粒为聚偏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的共聚物,粘结颗粒的粒径为0.01-0.2um,粘结涂覆层3的厚度为1-4um,粘结颗粒在电解液中可溶胀,实现隔膜与正负极的粘结功能,提高电池高循环性能。

隔膜层1的厚度为4-16um。

如图2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微孔4中设置有多个环槽41,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增强微孔4的强度,减小其形变量,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