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及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812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及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弹性支撑装置及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形成全球共识,由于纯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能源效率高等特点,是较理想的节能环保车型之一,我国正在大力推广。

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唯一的动力能源,它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影响最大,一般充电效率会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当温度升到45℃以上时,高温下充电电池材料的性能会退化,电池循环寿命也将大大缩短,而在温度较低时,电池不能正常充放电,影响使用,所以为了有效充电,大体上电池环境温度范围应控制在5-30℃之间。所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上一般都装有电池加热片和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一般使用液冷系统。电池加热片为动力电池提供合适的加热温度,保证动力电池在低温下也能正常运行,液冷系统起到散热作用,支撑并保护液冷系统的液冷板则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和安全。

液冷板下面一般都装有缓冲支撑装置,使液冷板与电池模组更好地贴合。目前,主要通过在液冷板下面粘贴泡棉,使得液冷板与电池模组接触并缓冲压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由于长时间的受压,泡棉的回弹力明显下降,不仅影响液冷板与模组的良好接触,而且缓冲作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持久提供回弹力且弹性支撑力均匀稳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用性强,安全可靠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弹性支撑装置及电池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包括:平面支撑体;以及弧形弹性件,位于所述平面支撑体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性件具有弹性且其截面为半封闭弧形。

优选地,所述弧形弹性件开口处的两个侧边分别以一定角度部分弯曲成弧形。

优选地,所述平面支撑体为一平板,上表面上设有多条平行的U型槽。

优选地,所述每个U型槽的宽窄以及槽的深度不完全相同。

优选地,所述平面支撑体的表面呈“工”形。

优选地,所述平面支撑体的位于中间部分的所述U型槽对应的所述平面支撑体较厚,位于两侧的所述U型槽对应的所述平面支撑体较薄。

优选地,所述平面支撑体的横截面的下部为两个从两边向中间倾斜的坡面。

优选地,所述平面支撑体上表面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上卡勾,所述平面支撑体下表面靠近中心线两侧设置有下卡勾,所述平面支撑体下表面中心线处设有多个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弧形弹性件中心线处设置有与所述平面支撑体的所述下卡勾和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卡槽和定位销孔。

优选地,所述平面支撑体与所述弧形弹性件通过卡勾结构和销孔定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电池模组,位于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上方;以及液冷板,位于所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及电池系统的平面支撑体上方设置有U型槽,既能提高其强度,又减轻了重量,同时起到了一定的通风效果,而弧形弹性件能提供较持久的回弹力且提供的回弹力均匀稳定。弹性支撑装置通过卡勾结构和销孔定位连接,结构简单可靠,能够较好的对液冷板起到支撑缓冲作用,使得其能够替代泡棉等传统弹性支撑,更加可靠的使液冷管和动力电池模组接触,保护液冷管免受震动等不良工况的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的截面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的弧形弹性件的立体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的卡勾方式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系统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包括:平面支撑体100和弧形弹性件200。

平面支撑体100为一平板,上表面上设有多条平行的U型槽101(槽口截面为U形),每个U型槽101的宽窄以及槽的深度不完全相同,所以平面支撑体100的上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且其横截面是不规则的折线;靠近中心线的U型槽101较深,靠近两边的U型槽101较浅,所以位于中间部分的U型槽101对应的平面支撑体100较厚,位于两侧的U型槽101对应的平面支撑体100较薄,所以平面支撑体100的横截面的下部为两个从两边向中间倾斜的坡面。平面支撑体100上表面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上卡勾102,下表面靠近中心线两侧设置有下卡勾103,中心线处设有多个定位销104。由于要设置下卡勾103和定位销104,所以紧邻中心线两侧的两个U型槽101也较浅。

弧形弹性件200位于平面支撑体100下方,二者中心线重合,通过卡勾结构和销孔定位连接。弧形弹性件200具有弹性且其截面为半封闭弧形,弧形弹性件200开口处的两个侧边分别以一定角度部分弯曲成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可提供持久的可靠的回弹力,不易失效,且结构简单,可行性高。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包括平面支撑体100和弧形弹性件200,它们通过卡勾结构相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弹性支撑装置,用来支撑液冷管,使液冷管与电池模组更好地贴合,故平面支撑体100的上表面一般与液冷管接触。

平面支撑体100为一平板,表面呈“工”形,平板的两端部较宽,中间较窄,平面支撑体100的上表面上沿纵向设有多条平行的槽结构,两个较宽的端部也设有槽结构,这些槽的槽口截面为“U”形,所以称为U型槽101;每个U型槽101的宽窄以及槽的深度不完全相同,靠近中心线的U型槽101较深,靠近两边的U型槽101较浅,所以位于中间部分的U型槽101对应的平面支撑体100较厚,位于两侧的U型槽101对应的平面支撑体100较薄。平面支撑体100上表面设置U型槽101可以减轻其自身重量,达到轻量化的效果,而且曲折槽形抗压性更好,起到提高强度的作用,同时槽形又能起到通风的效果。

平面支撑体100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卡勾102和下卡勾103,上卡勾102设置在两个较宽端部的上表面的两侧边缘处,通过4个上卡勾102与液冷管卡合连接,使弹性支撑装置能更好地与电池模组结合,不易脱落,下卡勾103设置在下表面靠近中心线两侧,用于与弧形弹性件200卡合。

弧形弹性件200位于平面支撑体100下方,二者中心线重合。弧形弹性件200具有弹性且其截面为半封闭弧形,在弧形弹性件200金属片的两个侧边处,侧边分别以一定角度部分弯曲成弧形。平面支撑体100与弧形弹性件200通过卡勾结构相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弹性支撑装置,支撑液冷板与电池模组的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通过弧形弹性件与平面支撑体组成弹性支撑装置,对电池液冷系统的液冷板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支撑效果明显,弹性支撑力均匀稳定,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提高了液冷系统的散热性能和安全性。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的弧形弹性件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弧形弹性件200是一个弯曲的弧形金属片,具有弹性且其截面为半封闭弧形,弧形弹性件200开口处的两个侧边分别以一定角度部分弯曲成弧形,本实施例的弧形弹性件200侧边都同时向弧形内弯曲,用弯曲部分放置在地面上,其他实施例中,弧形侧边也可以同时向弧形外弯曲,将侧边卷曲有利于弧形弹性件200固定在地面上,提高弹性支撑件的稳定性。弧形弹性件200的材质可以选择弹性较好且较结实的金属片,而且弧形弹性件200的弧形开口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提高回弹力。

弧形弹性件200上设置有与平面支撑体的下卡勾对应配合的卡槽201以及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销孔202,定位销孔202设置在中心线处,四个卡槽201分别设置在中心线周围,便于与平面支撑体的卡合。

本实施例的弧形弹性件可提供持久的可靠的回弹力,可以长期使用,不易失效,可持久保证液冷管与上方动力电池模组充分接触,而且取材方便,制作简便,能适应不同的项目要求。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的卡勾方式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分为平面支撑体100和弧形弹性件200两个部分,平面支撑体100下表面靠近中心线两侧设置有下卡勾103,下表面中心线处设有多个定位销104。弧形弹性件200中心线处设置有与平面支撑体100的下卡勾103和定位销104配合的卡槽201和定位销孔202。

平面支撑体100下表面的4个下卡勾103用于与弧形弹性件200的4个卡槽201配合,使弧形弹性件200与平面支撑体100紧贴并组成一个整体,平面支撑体100下表面的定位销104与弧形弹性件200的定位销孔202结合,可以起到连接作用和限位作用,使支撑装置更加牢固。

平面支撑体100与弧形弹性件200通过卡勾结构和销孔定位连接,组成弹性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电池液冷系统并起到弹性作用。本实施例的弹性支撑装置安装方便,经久耐用。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系统的截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上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电池模组400以及液冷板300。电池模组400位于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上方,液冷板300位于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与电池模组400之间。电池模组400的下端是液冷系统,为电池模组提供散热效果,在液冷系统下方设置液冷板300,保护支撑液冷系统;液冷板300下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平面支撑体100与液冷板300贴合,起到支撑和压紧作用,弧形弹性件200位于平面支撑体100下方,提供回弹力,使液冷板300更好地与电池模组400贴合,保证良好的散热性能。

本实施例的电池系统具有弹性支撑装置,可以保证电池模组与液冷系统的有效接触以及良好的散热效果,安装方便,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支撑装置以及电池系统的平面支撑体上方设置有U型槽,既能提高其强度,又减轻了重量,同时起到了一定的通风效果,支撑装置设置有卡勾结构及限位结构,安装方便,且支撑装置提供的回弹力均匀性好,弹力可调节,能够适用不同的项目需求,增加了液冷管的稳定性,且回弹力不易失效,可持久保证液冷管与上方动力电池模组充分接触,以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比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本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