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67117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用于电池包冷却技术领域,包括盘绕在电池包电芯间的液冷管,液冷管具有供液口和回液口,液冷管的供液口通过供液管与液压泵连接,液冷管的回液口通过回液管与液压泵连接,供液管上设有过压保护装置,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具有空腔,外壳的壳壁上设有可在液冷管过压时发生破裂的变薄区域。冷却系统中,若电池包内部任何位置液压管液体压强过大时,该装置变薄位置会破裂,从而保护电池包内部液冷管路,避免引起电池包内部液冷管破裂,以供人员对电池包液冷系统进行维修,解决管道系统冷却液压强过大问题后,继续使用。从而保护电池包冷却系统,提高电池包乃至整台车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池包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背景技术】
[0002]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电动汽车电池包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能量密度的增高往往伴随着电池包发热功率的增加。液冷是目前有效降低电池包温度的主要方式之一。受到空间和质量的限制,很多液冷管孔横截面比较小,管壁比较薄,随着汽车运行时间的增加,各种工况对汽车某些零部件破坏的不断积累,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0003]—、液压栗失控,给液冷管提供过大压强冷却液;
[0004]二、冷却液掺杂有异物,将冷却管孔堵塞;
[0005]三、液冷管受到外力挤压,冷却管孔被挤压变形;
[0006]出现以上问题之一,均有可能引起液压管压强过大,导致电池包内部液冷管破裂, 从而引起电池包电芯和电路受污染、报废,甚至引起安全事故。【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避免电池包内部液冷管压力过大而可能导致液冷管破裂的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包括盘绕在电池包电芯间的液冷管,液冷管具有供液口和回液口,液冷管的供液口通过供液管与液压栗连接,液冷管的回液口通过回液管与液压栗连接,所述供液管上设有过压保护装置,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具有空腔,外壳的壳壁上设有可在液冷管过压时发生破裂的变薄区域。
[0009]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外壳通过进液口和出液口接入供液管。
[0010]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呈方形,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列外壳的前后两端,外壳的顶部设有矩形的变薄区域。
[0011]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呈圆柱形,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列外壳的前后两端,外壳的圆柱面上设有矩形的变薄区域。
[0012]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呈圆柱形,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列外壳的前后两端,外壳的圆柱面上设有环形的变薄区域。
[0013]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采用塑胶材料成型,外壳和变薄区域一体成型。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在电池包冷却系统中,增加一个过压保护装置,该装置具有局部变薄结构,冷却系统中,若电池包内部任何位置液压管液体压强过大时,该装置变薄位置会破裂,从而保护电池包内部液冷管路,避免引起电池包内部液冷管破裂,以供人员对电池包液冷系统进行维修,解决管道系统冷却液压强过大问题后,继续使用。从而保护电池包冷却系统,提高电池包乃至整台车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〇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不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3中I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B-B处剖视图;[〇〇22]图7是图6中n处局部放大图;[〇〇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是图8中C-C处剖视图;[〇〇25]图1〇是图9中m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图1至图10,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〇〇27] 实施例1:
[0028]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包括盘绕在电池包1电芯2间的液冷管3,液冷管3具有供液口 31和回液口 32,液冷管3的供液口 31通过供液管41与液压栗连接,液冷管3的回液口 32通过回液管42与液压栗连接,所述供液管41上设有过压保护装置5,所述过压保护装置5包括外壳51,所述外壳51内部具有空腔52,外壳51的壳壁上设有可在液冷管3过压时发生破裂的变薄区域53。所述外壳51设有进液口 54和出液口 55,外壳51通过进液口 54和出液口 55接入供液管41,所述外壳51采用塑胶材料成型,外壳 51和变薄区域53—体成型。其中,所述外壳51呈方形,外壳51的底部四角设有螺钉座,进液口 54和出液口 55分列外壳51的前后两端,外壳51的顶部设有一个或多个矩形的变薄区域 53〇[〇〇29] 实施例2:
[0030]参照图1,图5、图6、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包括盘绕在电池包1电芯2间的液冷管3,液冷管3具有供液口 31和回液口 32,液冷管3的供液口 31通过供液管41与液压栗连接,液冷管3的回液口 32通过回液管42与液压栗连接,所述供液管41上设有过压保护装置5,所述过压保护装置5包括外壳51,所述外壳51内部具有空腔52, 外壳51的壳壁上设有可在液冷管3过压时发生破裂的变薄区域53。所述外壳51设有进液口 54和出液口 55,外壳51通过进液口 54和出液口 55接入供液管41,所述外壳51采用塑胶材料成型,外壳51和变薄区域53—体成型。其中,所述外壳51呈圆柱形,进液口 54和出液口 55分列外壳51的前后两端,外壳51的圆柱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矩形的变薄区域53。
[0031]实施例3:
[0032]参照图1,图8、图9、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 包括盘绕在电池包1电芯2间的液冷管3,液冷管3具有供液口 31和回液口 3 2,液冷管3的供液口 31通过供液管41与液压栗连接,液冷管3的回液口 32通过回液管42与液压栗连接,所述供液管41上设有过压保护装置5,所述过压保护装置5包括外壳51,所述外壳51内部具有空腔 52,外壳51的壳壁上设有可在液冷管3过压时发生破裂的变薄区域53。所述外壳51设有进液口 54和出液口 55,外壳51通过进液口 54和出液口 55接入供液管41,所述外壳51采用塑胶材料成型,外壳51和变薄区域53—体成型。其中,所述外壳51呈圆柱形,进液口 54和出液口 55 分列外壳51的前后两端,外壳51的圆柱面上设有环形的变薄区域53。
[0033]本实用新型是在电池包冷却系统中,增加一个过压保护装置5,该装置具有局部变薄结构,冷却系统中,若电池包内部任何位置液压管液体压强过大时,该装置变薄位置会破裂,从而保护电池包内部液冷管路,避免引起电池包内部液冷管破裂,以供人员对电池包液冷系统进行维修,解决管道系统冷却液压强过大问题后,继续使用。从而保护电池包冷却系统,提高电池包乃至整台车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电路控制,即使在所有电路监控保护都失效时,只要液压系统压强过大,都能断开液压系统,起到液冷管保险作用,从而保护电池包,延长电池包乃至整车寿命,保障整车安全;过压保护装置外形简单,结构安装方便,适合于批量生产。
[0034]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绕在电池包电芯间的液冷 管,液冷管具有供液口和回液口,液冷管的供液口通过供液管与液压栗连接,液冷管的回液 口通过回液管与液压栗连接,所述供液管上设有过压保护装置,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外 壳,所述外壳内部具有空腔,外壳的壳壁上设有可在液冷管过压时发生破裂的变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进 液口和出液口,外壳通过进液口和出液口接入供液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方 形,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列外壳的前后两端,外壳的顶部设有矩形的变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圆柱 形,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列外壳的前后两端,外壳的圆柱面上设有矩形的变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圆柱 形,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列外壳的前后两端,外壳的圆柱面上设有环形的变薄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液冷系统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塑 胶材料成型,外壳和变薄区域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H01M10/6568GK205657145SQ201620437042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公开号201620437042.6, CN 201620437042, CN 205657145 U, CN 205657145U, CN-U-205657145, CN201620437042, CN201620437042.6, CN205657145 U, CN205657145U
【发明人】陈名炎, 许达理, 杨春雷, 夏珩
【申请人】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