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612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式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良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实现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作用,对电路起到自动接通和切断的功能。现有的继电器关于控制通断的部件较多而且工序加工繁琐,尤其用于控制通断的衔铁组件需要设计较长的延长臂以达到开关的作用,使得继电器的结构较大,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良式继电器,通过对衔铁组件和推片之间连接结构的改进,简化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减少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式继电器,包括磁路组件、接触组件和传动组件,磁路组件经由传动组件驱动接触组件闭合或者断开;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电磁线圈、第一轭铁和第二轭铁,所述第一轭铁的一端和第二轭铁的一端分别设置在电磁线圈的两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绝缘块、衔铁组件和推片,所述绝缘块转动设置,所述衔铁组件包括装设于绝缘块的衔铁件及抵触于衔铁件的永磁铁,第一轭铁的另一端、第二轭铁的另一端用于分别吸引或排斥衔铁件的两端,所述第一轭铁和第二轭铁用于控制衔铁组件转动;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动簧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动簧片的一端与第一端子连接,所述动簧片的另一端与推片活动连接,所述动簧片设有动触点,所述第二端子设有静触点,绝缘块经由推片驱动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或者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块设有传动块,所述推片设有用于容设传动块的凹台。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块设有活动块,所述推片包括本体部及弧形部,动簧片的另一端与本体部活动连接,弧形部的两端分别与本体部连接,本体部与弧形部之间设有用于容设活动块的半弧形孔,活动块活动容设于半弧形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块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活动块之间具有间隙,弧形部位于限位块与活动块之间的间隙内。

进一步的,所述衔铁件的数量为两个,永磁铁的两端分别抵触一个衔铁件,两个衔铁件的极性相反,衔铁件的两端分别突伸出绝缘块的两端,第一轭铁的另一端突伸入两个衔铁件的一端之间,第二轭铁的另一端突伸入两个衔铁件的另一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动簧片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所述第二弹片设置在第一弹片和第三弹片之间;所述第一弹片设有用于与推片抵触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三弹片设有用于与推片抵触的第二弯折部,推片位于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所述推片设有供第三弹片贯穿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均设有呈拱形的变形部,第二弹片的变形部位于第一弹片与第三弹片的变形部之间,第三弹片的变形部罩设第二弹片的变形部。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绝缘外壳和与第一绝缘外壳连接的第二绝缘外壳,第一绝缘外壳与第二绝缘外壳用于罩设磁路组件、接触组件和传动组件,绝缘块转动连接于第一绝缘外壳或/和第二绝缘外壳,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的四周均设有卡块、所述第二绝缘外壳的四周均设有用于容设卡块的卡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外壳内设有若干个固定柱,所述第一绝缘外壳内设有用于分别容设若干个固定柱的若干个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还包括限位板,绝缘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绝缘外壳或/和第二绝缘外壳,绝缘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限位板,限位板装设于第一轭铁或/和第二轭铁;第一绝缘外壳设有用于分别容设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若干个容设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衔铁组件和推片之间连接结构的改进,简化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绝缘外壳和第二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衔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动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电磁线圈;12-第一轭铁;13-第二轭铁;21-限位板;22-绝缘块;221-传动块;222-活动块;223-限位块;224-第一衔铁件;225-第二衔铁件;23-推片;231-凹台;232-半弧形孔;233-开口;31-动簧片;311-第一弹片;3111-第一弯折部;312-第二弹片;3121-第二弯折部;313-第三弹片;314-变形部;32-第一端子;33-第二端子;34-动触点;35-静触点;41-第一绝缘外壳;411-卡块;412-固定孔;413-容设槽;42-第二绝缘外壳;421-卡孔;422-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所述,一种改良式继电器,包括磁路组件、接触组件和传动组件,磁路组件经由传动组件驱动接触组件闭合或者断开;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电磁线圈11、第一轭铁12和第二轭铁13,所述第一轭铁12的一端和第二轭铁13的一端分别设置在电磁线圈11的两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绝缘块22、衔铁组件和推片23,所述绝缘块22转动设置,所述衔铁组件包括装设于绝缘块22的衔铁件及抵触于衔铁件的永磁铁,第一轭铁12的另一端、第二轭铁13的另一端用于分别吸引或排斥衔铁件的两端,所述第一轭铁12和第二轭铁13用于控制衔铁组件转动;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动簧片31,第一端子32和第二端子33,所述动簧片31的一端与第一端子32连接,所述动簧片31的另一端与推片23活动连接,所述动簧片31设有动触点34,所述第二端子33设有静触点35,绝缘块22经由推片23驱动动触点34与静触点35闭合或者断开。

实际使用时,当向电磁线圈11通入正向电流时,相应地,所述第一轭铁12和第二轭铁13在电磁线圈11的作用下受磁化,使得第一轭铁12的极性与第二轭铁13的极性相反,所述衔铁件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下转动,在衔铁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绝缘块22带动推片23进行下压动作,所述推片23进而带动动簧片31下压,使得动触点34与静触点35接触,实现导通的功能。

另外,当向电磁线圈11通入反向电流时,与上述原理类似,所述第一轭铁12的极性和第二轭铁13的极性互换,所述衔铁件往上述的相反方向转动,带动推片23进行上拉动作,所述推片23进而带动动簧片31上拉,使得动触点34与静触点35不接触,实现断开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局紧凑,缩小了布局范围,简化结构,便于安装。所述动簧片3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端子32,从而作为支点,所述推片23的施力点设置在动簧片31的另一侧,使得施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更长,动簧片31的转动效果更好,更加省力,提高继电器的性能。

请参阅图1、图3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块22设有传动块221,所述推片23设有用于容设传动块221的凹台231。具体地,当衔铁件下压推片23时,所述传动块221在凹台231的一侧施力;当衔铁件上拉推片23时,所述传动块221在凹台231的另一侧施力。作为优选,所述传动件的形状呈圆柱体状,使得传动件对推片23的施力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1、图3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块22设有活动块222,所述推片23包括本体部及弧形部,动簧片31的另一端与本体部活动连接,弧形部的两端分别与本体部连接,本体部与弧形部之间设有用于容设活动块222的半弧形孔232,活动块222活动容设于半弧形孔232内。实际使用时,所述活动块222容设在半弧形孔232内,为防止推片23和绝缘块22在动作过程中脱落。

请参阅图1、图3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块22还设有限位块223,限位块223与活动块222之间具有间隙,弧形部位于限位块223与活动块222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间隙用于给弧形部位让位,便于弧形部位活动。

请参阅图1、图3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件的数量为两个,永磁铁的两端分别抵触一个衔铁件,两个衔铁件的极性相反,衔铁件的两端分别突伸出绝缘块22的两端,第一轭铁12的另一端突伸入两个衔铁件的一端之间,第二轭铁13的另一端突伸入两个衔铁件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电磁线圈11可以为普通结构,所述电磁线圈11包括铁芯和线圈组。具体地,两个所述衔铁件包括第一衔铁件224和第二衔铁件225。当对电磁线圈11通入正向电流时,所述电磁线圈11的铁芯的两端极性相反,所述第一轭铁12的一端、第二轭铁13的一端分别设置在铁芯的两端,所述第一轭铁12和第二轭铁13分别被磁化,使得所述第一轭铁12的另一端和第二轭铁13的另一端极性相反,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轭铁12的另一端为N极,所述第二轭铁13的另一端为S极,而第一衔铁件224的极性为S极,第二衔铁件225的极性为N极,使得第一衔铁件224的一侧与第一轭铁12相吸,第二衔铁件225的另一侧与第二轭铁13相吸,所述绝缘块22逆时针转动直至与第一轭铁12、第二轭铁13抵接,从而实现绝缘块22对推片23的下压动作。当对电磁线圈11通入反向电流时,与上述原理类似,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轭铁12的另一端磁化后为S极,所述第二轭铁13的另一端磁化后为N极,使得第二衔铁件225的一侧与第一轭铁12相吸,第一衔铁件224的另一侧与第二轭铁13相吸,所述绝缘块22顺时针转动直至与第一轭铁12、第二轭铁13抵接,从而实现绝缘块22对推片23的上拉动作。

请参阅图1、图4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簧片31包括第一弹片311、第二弹片312和第三弹片313,所述第二弹片312设置在第一弹片311和第三弹片313之间;所述第一弹片311设有用于与推片23抵触的第一弯折部3111,所述第三弹片313设有用于与推片23抵触的第二弯折部3121,推片23位于第一弯折部3111与第二弯折部3121之间,所述推片23设有供第三弹片313贯穿的开口233。所述第一弯折部3111和第二弯折部3121能够使得动簧片31与推片23之间形成更加稳定的连接,防止在动作过程中造成脱落。

请参阅图4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片312和第三弹片313均设有呈拱形的变形部314,第二弹片312的变形部314位于第一弹片311与第三弹片313的变形部314之间,第三弹片313的变形部314罩设第二弹片312的变形部314。所述变形部314用于有效地提高动簧片31的弹力。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绝缘外壳41和与第一绝缘外壳41连接的第二绝缘外壳42,第一绝缘外壳41与第二绝缘外壳42用于罩设磁路组件、接触组件和传动组件,绝缘块22转动连接于第一绝缘外壳41或/和第二绝缘外壳42,所述第一绝缘外壳41的四周均设有卡块411、所述第二绝缘外壳42的四周均设有用于容设卡块411的卡孔421。所述第一绝缘外壳41和第二绝缘外壳42配合作用对继电器起到防尘的作用,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所述卡块411、卡孔421用于使得第一绝缘外壳41与第二绝缘外壳42的连接固定,不易散架。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外壳42内设有若干个固定柱422,所述第一绝缘外壳41内设有用于分别容设若干个固定柱422的若干个固定孔412。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422和固定孔412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固定柱422和固定孔412使得第一绝缘外壳41和第二绝缘外壳42的结构固定,更加紧凑。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限位板21,绝缘块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绝缘外壳41或/和第二绝缘外壳42,绝缘块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限位板21,限位板21装设于第一轭铁12或/和第二轭铁13;第一绝缘外壳41设有用于分别容设第一端子32和第二端子33的若干个容设槽413。所述限位板21设有用于容设绝缘块22的转轴的轴孔(未画出),所述容设槽413用于提高第一端子32和第二端子33的稳定程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