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驱动丝杆螺母定位的单相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7699发布日期:2018-06-12 21:4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电机驱动丝杆螺母定位的单相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是运用十分广泛的控制元件之一。一般的机械继电器主要由驱动装置和电极两大部分构成。目前市场上的继电器在通电后,由于接入大电流时会产生冲击电流,在动电极触点和静电极触点之间会产生磁场,有可能使动电极触点与静电极触点脱离,从而导致继电器误动作,破坏了继电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所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新型继电器,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机驱动丝杆螺母定位的单相继电器,设有控制动电极触点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蜗杆、涡轮、螺母和丝杠;

所述电机为可正反转的双向电机,涡轮设置在靠近电机输出轴的位置,且与电机输出轴相垂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轴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电机通过蜗杆带动涡轮旋转;

所述螺母嵌在涡轮的中心孔中,受第一限位机构约束,上下不可移动,与涡轮同轴,由涡轮带动其旋转,所述螺母同时套在丝杠上,其内螺纹与丝杠啮合;

所述丝杠的上部受第二限位机构约束,使其不能转动,在螺母驱动下,上下移动,所述动电极触点安装在丝杠的底端,在丝杠驱动下与静电极触点闭合或断开。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所述电机为直流微型电机。

丝杠通过板簧与动电极触点连接,所述板簧的一侧为自由端,另一侧为固定端,动电极触点固定安装在板簧自由端的下部,所述自由端的上部与丝杠固定连接,板簧的固定端则固定不动,与动电极触点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板簧的板体在靠近其固定端的位置设有向上凸起的弯曲部。

所述丝杠上的螺纹段具有一定的长度限制,当动电极触点与静电极触点接触到位时,或者动电极触点断开到位时,螺母与丝杆的螺纹连接结构到达边缘,螺母与丝杆相对锁止。

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由电机驱动,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动力可通过所述蜗杆、蜗轮、螺母、丝杆逐级传递,带动动电极触点上下移动,即可实现其与静电极触点的断开与闭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结构设计新颖、规划合理、操作方便、易于制造,且工作稳定可靠,机械效率高,能平稳地、间歇地和准确地实现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电极触点与静电极触点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动电极触点与静电极触点断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驱动丝杆螺母定位的单相继电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的右侧设有静电极触点输出端11,底部的左侧设有动电极触点输出端12 。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控制动、静电极触点断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直流微型电机2、蜗杆3、涡轮4、螺母5和丝杠6等部件构成。

所述直流微型电机2为可正反转的双向电机,涡轮4设置在直流微型电机2的右侧,靠近电机输出轴的位置,且与电机输出轴相垂直。所述直流微型电机2的输出轴与蜗杆3轴连接,蜗杆3与涡轮4啮合,直流微型电机2通过蜗杆3带动涡轮4旋转。

所述螺母5内嵌在涡轮4的中心孔中,用花键保持连接的稳定,受第一限位机构约束,上下不可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可采用盖板。螺母5与涡轮4同心同轴,由涡轮4带动其旋转,同时螺母5套在丝杠6上,其内螺纹与丝杠6的外螺纹啮合。

所述丝杠6的上部受第二限位机构约束,使其不能转动,在螺母5驱动下,可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可采用竖向设置的滑槽导轨,丝杆6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始终通过滑块与所述滑槽导轨连接。

所述动电极触点7则通过板簧10安装在丝杠6的底端,在丝杠6的带动下与静电极触点8闭合或断开。所述板簧的右侧为自由端,左侧为固定端,动电极触点7固定安装在板簧自由端的下部,所述自由端的上部则与丝杠6固定连接,板簧的固定端则固定不动,与动电极触点输出端电12电连接。所述板簧10的板体在靠近其固定端的位置设有向上弯曲的凸起部,使板簧10更易弯折,且不易断。

所述丝杠6上的螺纹段具有一定的长度限制,当动电极触点7与静电极触点8接触到位时,或者动电极触点7断开到位时,螺母5与丝杆6的螺纹连接结构到达边缘,螺母5与丝杆6相对锁止,从而继电器保持闭合或断开的状态。

工作原理:

起初丝杆6处于最下端的位置,动电极触点7与静电极触点8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断开时,控制直流微型电机2正转,通过蜗杆3、蜗轮4、螺母5的传动,丝杆6向上移动,使与丝杠6相连的动电极触点7和固定在壳体1上的静电极触点8脱离达到断电的效果,螺母5达到丝杆6的螺纹下止点时系统自动锁止,此时丝杆6处于最上端位置。若需要恢复电路的通电,只需要控制电机反转,丝杆6向下移动,与之相连的动电极触点7与和静电极触点8接触,电路导通恢复供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