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合式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8085发布日期:2018-07-13 19:4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压合式连接器端子,属于连接器端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的基础元件,因其具有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 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

授权公告号CN2024743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套筒式激光焊接连接器端子,其套筒与弹性栅格之间通过激光焊接一体,激光焊接增加了工序,并且成本较高。

授权公告号CN2027723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插孔接触件,通过套环对冠簧进行固定,套环需要翻边、套筒外壁需要开槽,增加了限位件的同时增加了加工及安装工序。

申请公告号CN105470683A的中国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笼式片簧及使用该片簧的插孔和电连接器,采用外翻沿与安装筒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对笼式片簧的限位,限位结构稳定性差,笼式片簧存在松脱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传统连接器端子中接触弹片固定结构复杂及配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合式连接器端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合式连接器端子,

包括端子座、套筒和管状接触弹片,

所述套筒一端设有阻隔凸环,套筒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卡固在所述端子座内的配接端,所述配接端的外周设有卡扣凹槽,

所述端子座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套筒的敞口槽室,所述敞口槽室的内侧设有用于与所述配接端相配接的卡接环形槽,所述卡接环形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凹槽相匹配的环凸,

所述端子座与所述套筒装配一体,所述管状接触弹片位于所述套筒内部,并且限位于所述阻隔凸环与所述敞口槽室的内侧之间。

优选地,所述配接端的端口外周设有锥形导台。

优选地,所述环凸上设有与所述锥形导台坡度相一致的导向壁。

优选地,所述管状接触弹片为套筒状栅格弹片。

优选地,所述管状接触弹片的两端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与所述套筒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采用压合卡扣固定的方式进行配接,结构简洁巧妙,装配稳定可靠,易于操作。

2.未增设限位零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管状接触弹片的固定有效,无轴向偏转间隙,导通稳定可靠。

4.锥形导台及导向壁的设计使得压合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合式连接器端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合式连接器端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合式连接器端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压合式连接器端子,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端子座1、套筒2和管状接触弹片3,套筒2一端设有阻隔凸环4,该阻隔凸环4呈台阶状,套筒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卡固在端子座1内的配接端5,配接端5的外周设有卡扣凹槽6。

端子座1上设有用于装配套筒2的敞口槽室7,敞口槽室7的内侧10设有用于与配接端5相配接的卡接环形槽8,卡接环形槽8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扣凹槽6相匹配的环凸9。需要说明的是,敞口槽室7的内腔直径与套筒2的外壁直径相一致。

端子座1与套筒2装配一体,管状接触弹片3位于套筒2内部,并且限位于阻隔凸环4与敞口槽室7的内侧10之间。

具体地说明,首先将管状接触弹片3放入套管2内,然后通过套管2与端子座1相配接,配接过程中,配接端5嵌入卡接环形槽8内,再进一步压合,使得环凸9与卡扣凹槽6相扣合,此时管状接触弹片3限制在阻隔凸环4与内侧10之间。

采用卡扣式的压合结构,无需螺接、焊接等工艺即可实现连接器端子的装配,装配操作简单易操作,压合后连接可靠,满足配接需求。

为了使得压合更顺畅,配接端5的端口外周设有锥形导台11。而环凸9上设有与锥形导台11坡度相一致的导向壁12。在压合过程中,导向壁12与锥形导台11相抵持滑接,两者分离时,环凸9嵌入卡扣凹槽6内,实现压合扣接,如此设计,压合更顺畅。

为提高连接器端子的导电性能,管状接触弹片采用套筒状栅格弹片。如此设计能防止导通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延长了连接器端子的使用寿命。

最后,管状接触弹片3的两端设有卡环,图中省略了该卡环的标记,卡环与套筒2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接。能起到二次固定的作用,杜绝管状接触弹片3的轴向位移。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合式连接器端子,采用压合卡扣固定的方式进行配接,结构简洁巧妙,装配稳定可靠,易于操作。未增设限位零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管状接触弹片的固定有效,无轴向偏转间隙,导通稳定可靠。锥形导台及导向壁的设计使得压合更顺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