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脚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4915发布日期:2018-08-24 18:4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脚踏设备。



背景技术:

脚踏开关是一种通过脚的踩踏动作来控制电路执行开关、切换等动作的一种使用便捷的开关,它在医疗器械、冲压设备、焊接设备、纺织设备、印刷设备中应用广泛。随着现代设备对安全性、便捷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脚踏开关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升级中。

脚踏开关按照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有线脚踏和无线脚踏。有线脚踏有一个较严重的缺陷:收纳管理不便,易造成现场混乱或导致绊倒等事故发生。而现有技术中的无线脚踏一般采用锂电池或干电池供电,采用无线路由器或蓝牙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克服了有线脚踏的一些缺点,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没有完善的电量控制或警报功能,电池电量耗尽时造成工作被迫中断,这在某些重要场合(如手术室)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其次,除无线连接方式外无备选连接方式,在无线干扰较严重或不允许使用无线设备的场合无法使用;再次,一套脚踏设备只包含一个开关,如需多个开关,用户需要将多个同样的开关进行组合,不仅连接复杂可能导致不稳定,而且外观相近容易造成混淆,更为严重的情况,可能因为占地大松散放置造成误踩踏导致错误信号的发生,从而导致系统复杂性和操作不确定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脚踏设备,可以通过踩下控制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且其使用安全、便捷、稳定、防水防尘,同时具有可防止误踩的多个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脚踏设备,包括:

底座,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相对两侧的左侧板与右侧板、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左隔板与右隔板;所述左隔板位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且所述右隔板位于所述左隔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

控制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高度一致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左隔板之间,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左隔板与所述右隔板之间,所述第三开关设置于所述右隔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开关的高度,所述左隔板与所述右隔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开关的高度一致;

主控板,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所述主控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用于获取控制开关的开关信号;

无线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无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无线装置无线连接于远端接收设备,并通过无线信号将所述主控板获取的开关信号转发至远端接收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脚踏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主控板获取的开关信号转发至远端接收设备的有线装置,所述有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有线装置电连接于远端接收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的连接块,所述有线装置包括有线接口,所述有线接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二开关的侧壁上;所述有线接口为防尘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开关的高度一致,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还设有第四开关与第五开关,所述第四开关正对于所述左隔板设置,所述第五开关正对于所述右隔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连接于所述主控板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且其位于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五开关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的把手;或

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还包括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安装孔适配的旋转轴的把手,所述把手两端与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安装孔旋转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脚踏设备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控板及所述控制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主电池、备用电池和设置在所述主电池与所述备用电池之间的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主电池均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备用电池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于所述主控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包括用于检测与切换功耗模式的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检测主电池与备用电池的电量的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无线装置,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指示灯及所述电源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主控板及管线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顶部均设有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无线脚踏设备包括:底座,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相对两侧的左侧板与右侧板、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左隔板与右隔板;所述左隔板位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且所述右隔板位于所述左隔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控制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高度一致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左隔板之间,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左隔板与所述右隔板之间,所述第三开关设置于所述右隔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开关的高度,所述左隔板与所述右隔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开关的高度一致;主控板,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所述主控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用于获取控制开关的开关信号;无线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无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无线装置无线连接于远端接收设备,并通过无线信号将所述主控板获取的开关信号转发至远端接收设备。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踩下控制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且其使用安全、便捷、稳定、防水防尘,且其含有多个开关,多个开关设计可以防误踩和实现人性化盲踩等,且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建立无线连接,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取。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脚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脚踏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脚踏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脚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脚踏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脚踏设备的框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脚踏设备,可以通过踩下控制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且其使用安全、便捷、稳定、防水防尘,且其含有多个开关,多个开关设计可以防误踩和实现人性化盲踩等,且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建立无线连接,方便用户使用。如图1至图3所示,该无线脚踏设备包括:

底座10,包括本体101、设置于所述本体101相对两侧的左侧板102与右侧板103、设置于所述本体101上的左隔板104与右隔板105;所述左隔板104位于所述左侧板102与所述右侧板103之间,且所述右隔板105位于所述左隔板104与所述右侧板103之间;所述左侧板102与所述右侧板103用于辅助判断开关位置,可以实现盲踩。所述左隔板104与所述右隔板105有防误踩的功能,可防止踩偏导致多个开关同时被踩下的情况发生。

控制开关20,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101上且高度一致的第一开关201、第二开关202和第三开关203(三者均为脚踏开关),所述第一开关201设置于所述左侧板102与所述左隔板104之间,所述第二开关202设置于所述左隔板104与所述右隔板105之间,所述第三开关203设置于所述右隔板105与所述右侧板103之间;所述左侧板102与所述右侧板103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开关201的高度,所述左隔板104与所述右隔板105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开关201的高度一致;也即,在该实施例中,当脚碰触到所述左侧板102时,可知当前位置是第一开关201,当脚碰触到所述右侧板103时,可知当前位置是第三开关203,在脚的左右均无阻挡时,当前位置为第二开关202,所述左隔板104和右隔板105可以防止踩偏时脚继续往下踩踏,因此可以避免两个开关同时被踩下的情况发生。

主控板30,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20,所述主控板30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且用于获取控制开关20的开关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板30还负责整个无线脚踏设备的电路系统的功耗控制(比如,在控制开关20未踩下时,主控板30控制整个电路系统处于休眠状态;当任一开关被踩下,所述无线脚踏设备的电路系统才被唤醒,此时捕捉开关信号并将其通过无线装置40向外发送)及电量监测(用于检测主电池801的电量以在主电池801电量不足时切换至备用电池802,且在检测到主电池801与备用电池802的电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发出警报并提示更换电池)。

无线装置40,连接于所述主控板30,所述无线装置40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且所述无线装置40无线连接于远端接收设备,并通过无线信号将所述主控板30获取的开关信号转发至远端接收设备。在控制开关20未踩下时,主控板30控制整个电路系统处于休眠状态;当任一开关被踩下,所述无线脚踏设备的电路系统才被唤醒,此时捕捉各个开关的开关信号并将其通过无线装置40向外发送。可理解的,所述无线脚踏设备与远端接收设备可以自动建立无线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厂家设定的唯一识别码进行识别,防止数据误传。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帧中包含一个32位的识别码,该识别码与远端接收设备唯一对应,若接收设备检查数据与识别码均无误,则数据有效,返回响应帧;否则认为数据无效,不返回。若无线装置40发送信号后未收到响应帧,则进行1次重传操作,若仍无响应,认为不在接收范围内,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次唤醒。本实施例中所用的无线装置40为MRF24J40MD。作为优选,所述无线装置40可以为WIFI、红外、蓝牙等无线收发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无线脚踏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主控板30获取的开关信号转发至远端接收设备的有线装置50,所述有线装置50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连接于所述主控板30,所述有线装置50电连接于远端接收设备。也即,在无线干扰较严重不能正常通信或不允许使用无线装置40的环境中,可以选择使用备选的有线连接方式启用有线连接,因此,所述无线脚踏设备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底座10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侧板102与所述右侧板103的连接块106,所述有线装置50包括有线接口107,所述有线接口107设置于所述连接块106远离第二开关202的侧壁上;所述有线接口107为防尘接口,可理解的,所述有线装置50可以为连接在有线接口107上的有线传输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连接块106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开关201的高度一致,所述连接块106的顶端还设有第四开关204与第五开关205(两者均为脚踏开关),所述第四开关204正对于所述左隔板104设置,所述第五开关205正对于所述右隔板105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开关205与所述第四开关204为半球形,且两者适用于需要设置多个控制开关20的系统中,亦可以作为备用或者替换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底座10上还设有连接于所述主控板30的指示灯60,所述指示灯60设置于所述连接块106上,且其位于所述第四开关204与所述第五开关205之间。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当电量不足时,会通过指示灯60的闪烁来提醒用户及时更换电池。可理解的,所述指示灯60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容易被看到的位置,比如所述连接块106的左右两侧或者所述左侧板102或者所述右侧板103或者所述本体101上等;可理解的,也可以在无线脚踏设备上设置声音警报装置,以进行灯光和/或声音警报;以上实施例充分考虑了使用安全性,通过低电量报警预防并消除电量耗尽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若检测到主电池801电量不足时,在进行报警的通时,可以自动启用备用电池802以避免电池在警报之后即电量耗尽。并且,发出警报的时间可以根据预设的电量阈值来进行设定,可以设定在还具有一定电量时(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即进行报警,如此,在进行警报之后,所述无线脚踏设备还可以使用一段时间,而不会直接因为电量耗尽而停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还包括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左侧板102与所述右侧板103的把手70。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102与所述右侧板103上分别设有安装孔701,所述底座10还包括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安装孔701适配的旋转轴702的把手70,所述把手70两端与所述左侧板102及所述右侧板103通过所述旋转轴702与所述安装孔701旋转连接。也即,所述把手70在不使用时,可以旋转到后方隐藏起来,而在使用时旋转到上方被提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无线脚踏设备还包括电源装置80,所述电源装置80连接于所述主控板30及所述控制开关20。所述电源装置80可以为家用直流或交流电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装置80包括主电池801、备用电池802和设置在所述主电池801与所述备用电池802之间的切换开关803,所述切换开关803与所述主电池801均连接于所述主控板30,所述备用电池802通过所述切换开关803连接于所述主控板30。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电量消耗极低,因此电池的使用寿命长,不仅具有环保性,而且主电池801与备用电池802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了使用中突然的电池耗尽。在一实施例中,使用3节1.5V干电池,正常情况下只使用其中两节作为主电池801供电,第三节作为备用电池802。在主电池801电量不低于阈值1时,踩下任一开关,指示灯60常亮;在主电池801电量低于阈值1时,则将备用电池802通过切换开关803串接入所述电源装置80的供电回路,提升供电电压,此时若踩下任一开关,指示灯60会以1秒间隔闪烁;在备用电池802电量低于阈值2时,此时若踩下任一开关,指示灯60会以0.3秒间隔闪烁;当出现低电量报警时,无线脚踏设备仍可以继续工作,用户可以等当前工作完成后再行更换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主控板30包括用于检测与切换功耗模式的第一控制电路301、用于检测主电池801与备用电池802的电量的第二控制电路302,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1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20和所述无线装置40,所述第二控制电路302连接于所述指示灯60及所述电源装置80。也即,当电量不足时,会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电路302控制指示灯60的闪烁来提醒用户及时更换电池,同时无线开关设备也自动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当前的工作不被中断(比如将耗尽电量的主电池801自动切换至使用备用电池802)。而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低功耗,只有当控制开关20被踩下时主控板30及无线装置40才进入工作状态,其余时间处于低功耗状态,如此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电池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连接块106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主控板30及管线的容纳空间(图未示),所述容纳空间设置在所述连接块106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开关201、第二开关202和第三开关203顶部均设有防滑条206,用于防止脚踏时滑移,所述防滑条206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直线或者弯曲的弧形等。所述第四开关204或所述第五开关205上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防滑条206。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202为圆形,所述第一开关201及所述第三开关203为方形;可理解的,各控制开关20的形状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比如将所述第二开关202设置为方形,所述第一开关201及所述第三开关203为圆形等,将其设置为间隔位置形状不同,可以更便于使用者区分其不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踩下控制开关20发送控制信号,其使用安全、便捷、稳定;可以实现低功耗、有线与无线切换、防水防尘、防误踩。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使用安全性,具有备用电源,通过低电量报警及启用备用电池802等措施预防并消除电量耗尽带来的安全隐患。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电量消耗极低,因此电池的使用寿命长,不仅具有环保性,而且主电池801与备用电池802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了使用中突然的电池耗尽。本实用新型在无线干扰较严重或不允许使用无线设备的场合,可以启用有线连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本实用新型含多个开关、具有防误踩设计、人性化盲踩设计等,且自动建立无线连接,方便用户使用。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