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4914发布日期:2018-08-24 18:48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抛光棒。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玻璃后盖的摄像头孔都是不规则孔,抛光这种不规则孔比较困难,抛光工艺与材料不成熟,不能达到客户满意,特别是孔强度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抛光的不同步骤采用的抛光棒不同,因此需要频繁更换抛光棒,造成抛光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棒,能够同时进行不规则孔的粗抛和精抛,避免更换抛光棒的过程,提升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抛光棒,包括圆柱状的抛光棒本体,所述抛光棒本体的外周部的局部套设有粘接套,所述粘接套的外周部并列式粘接有粗抛磨皮和精抛磨皮。

优选的,在上述抛光棒中,所述抛光棒本体为弹性乳胶管抛光棒本体。

优选的,在上述抛光棒中,所述粗抛磨皮和所述精抛磨皮利用胶水与所述粘接套进行粘接。

优选的,在上述抛光棒中,所述粘接套的轴向长度范围为20mm至24mm。

优选的,在上述抛光棒中,所述粗抛磨皮的轴向长度范围为10mm至12mm。

优选的,在上述抛光棒中,所述精抛磨皮的轴向长度范围为10mm至 12mm。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抛光棒,由于包括圆柱状的抛光棒本体,所述抛光棒本体的外周部的局部套设有粘接套,所述粘接套的外周部并列式粘接有粗抛磨皮和精抛磨皮,因此能够同时进行不规则孔的粗抛和精抛,避免更换抛光棒的过程,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抛光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棒,能够同时进行不规则孔的粗抛和精抛,避免更换抛光棒的过程,提升工作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抛光棒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抛光棒的示意图,该抛光棒包括圆柱状的抛光棒本体1,所述抛光棒本体1的外周部的局部套设有粘接套2,所述粘接套2的外周部并列式粘接有粗抛磨皮3(白色部分)和精抛磨皮4(黑色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粗抛磨皮3可以但不限于采用钻石颗粒,且粒径在2um 至4um之间;而精抛磨皮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氧化烯成分,且粒径在0.5um至1um 之间,由于抛光棒本体1必须具有可夹持的部分,因此这里只是在局部设置粘接套2,操作时,先用CNC方式来加工孔,预留量0.03mm,然后利用所述粗抛磨皮3进行粗抛孔,去除量为0.024mm,再利用所述精抛磨皮4进行精抛孔以及孔面底倒边,去除量为0.005mm,加工参数可以但不限于进给F为200mm/s至 400mm/s,转速范围S为4000rad/s至6000rad/s,可见这就无需更换抛光棒,节省了不同工序之间更换抛光棒和装置的固定时间,只需一次就能够完成任意形状如椭圆形的孔的抛光过程,从而提升抛光效率。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抛光棒,由于包括圆柱状的抛光棒本体,所述抛光棒本体的外周部的局部套设有粘接套,所述粘接套的外周部并列式粘接有粗抛磨皮和精抛磨皮,因此能够同时进行不规则孔的粗抛和精抛,避免更换抛光棒的过程,提升工作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抛光棒,是在上述第一种抛光棒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抛光棒本体为弹性乳胶管抛光棒本体。

这种弹性乳胶管抛光棒本体能够起到弹性缓冲作用,避免与产品硬碰硬,达到弹性抛光的作用,避免产品受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抛光棒,是在上述第一种抛光棒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粗抛磨皮和所述精抛磨皮利用胶水与所述粘接套进行粘接。

利用这种粘接方式,能够保证粗抛磨皮和精抛磨皮都更加牢固的固定在粘接套上,避免在抛光过程中脱落而导致抛光失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抛光棒,是在上述第一种至第三种抛光棒中任一种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粘接套的轴向长度范围为20mm至24mm。

当然这仅仅是优选方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这种粘接套的长度,此处并不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抛光棒,是在上述第四种抛光棒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粗抛磨皮的轴向长度范围为10mm至12mm。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粗抛磨皮的轴向长度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的,此处并不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抛光棒,是在上述第四种抛光棒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精抛磨皮的轴向长度范围为10mm至12mm。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精抛磨皮的轴向长度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的,此处并不限制。

利用上述抛光棒与CNC工序结合,由于光孔工序全部取消,因此节省人工成本,且能够保证尺寸精确稳定,减少光孔周转中的外观不良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