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支架、电磁系统以及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1715发布日期:2018-07-07 09:5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支架、一种包括该线圈支架的电磁系统以及一种包括该电磁系统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系统,电磁系统包括线圈支架,多采用在线圈支架上绕制电磁线圈,利用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场来驱动电磁继电器工作。

其中,采用螺管式电磁铁作为电磁系统的电磁继电器,由于衔铁在线圈支架的套管内往返运动,故在套管与衔铁间设置工作间隙以使衔铁在套管内运动,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线圈支架的套管在绕制电磁线圈的漆包线时,漆包线的作用力会使套管受压收缩变形,影响衔铁的运动;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加厚套管的方法以保证套管的强度,但是会导致线圈支架尺寸变化,影响电磁系统和电磁继电器的电气性能,而且也不利于节约成本;

二、衔铁在套管内运动轨迹并不是绝对直线,衔铁端部在运动过程中会与套管的内侧面发生剐蹭并产生毛屑并堆积在磁间隙内,轻则影响衔铁后续在套管内的运动,使其电气性能下降,重则导致线圈过热烧毁;

三、现有线圈支架两端的挡板多为平直板,为防止绕制漆包线时挂线,均在挡板外缘设置圆角,但是在漆包线绕制过程中,一旦线圈支架发生细微倾斜,则挂线现象会显著增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线圈支架、电磁系统和电磁继电器,线圈支架的结构简单,强度高、不易变形,有利于提高电磁线圈的漆包线绕制效率,可提高电磁系统的电气性能;电磁系统的电气性能好,可避免电磁线圈热量堆积且使用寿命长;电磁继电器的电气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圈支架,其包括套管10;

所述套管10内侧设置包括至少三条第一凸条101,第一凸条101从套管10 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至少三条第一凸条101均匀分布在套管10内侧。

优选的,包括分别设置在套管10两端与其相连的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 12;所述套管10外侧设置多条第二凸条102,第二凸条102一端与第一挡板11 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挡板12相连,多条第二凸条102均匀分布在套管10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条101和第二凸条102的条数相同,每条第一凸条101 均与一条第二凸条102对应配合。

优选的,包括分别设置在套管10两端与其相连的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 12,所述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与套管10相连的一侧均设置第一斜面13,第一斜面13从套管10的端部向远离套管10的方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13与套管10的夹角α为91-95°。

一种电磁系统,其包括所述的线圈支架。

优选的,还包括缠绕在套管10外侧的电磁线圈6以及设置在线圈支架中部的铁芯5以及与铁芯5配合的衔铁4,铁芯5与第一凸条101相连,衔铁4滑动设置在线圈支架中部。

优选的,所述衔铁4外侧与第一凸条101之间设置工作间隙。

优选的,还包括轭铁2和导磁体3,轭铁2为U字形结构,其U字形结构底部分别与线圈支架一端、铁芯5相连,其U字形结构开口的两端与导磁体3相连,电磁线圈6设置在轭铁2内部,导磁体3包括与轭铁2相连的第一板以及与第一板相连的固定脚,第一板与线圈支架另一端相连。

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括所述的电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包括套管,套管内侧设置至少三条第一凸条,第一凸条从套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至少三条第一凸条均匀分布在套管内侧,第一凸条可有效提高套管的强度,使其在绕制电磁线圈的漆包线时不会发生变形,而且衔铁在套管内运动时不与套管的内侧面直接接触,第一凸条和衔铁的接触面积小,可显著降低衔铁的运动阻力,而且也有利于减少衔铁端部剐蹭产生的毛屑,有利于保证电磁系统的电气性能,而且有利于延长电磁系统的使用寿命。此外,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设置第一斜面,可以避免线圈支架在绕制漆包线时发生挂线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套管外侧设置多条第二凸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系统包括所述线圈支架,其电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所述线圈支架和所述电磁系统,电气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圈支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7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包括套管10,以及分别设置在套管10两端与其相连的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所述套管10内侧设置至少三条第一凸条101,第一凸条101从套管1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多条第一凸条101均匀分布在套管10内侧。

现有线圈支架的套管多是薄壁管状结构,在绕制电磁线圈的漆包线时,漆包线的作用力会导致套管受压内缩,影响设置在套管内部的衔铁的正常滑动,一般采用加厚套管的方法来提高套管的强度,却导致线圈支架的尺寸变化,影响电磁系统和电磁继电器的电气性能,再者也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另外,由于衔铁在套管内运动轨迹并不是绝对直线,衔铁的端部在运动过程中会与套管的内侧面发生剐蹭并产生毛屑并堆积在磁间隙内,轻则影响衔铁后续在套管内的运动,重则导致电磁线圈过热烧毁。

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包括套管,套管内侧设置至少三条第一凸条,第一凸条从套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至少三条第一凸条均匀分布在套管内侧,第一凸条可有效提高套管的强度,使其在绕制电磁线圈的漆包线时不会发生变形,衔铁在套管内运动时不与套管的内侧面直接接触,而且第一凸条和衔铁的接触面积小,可显著降低衔铁的运动阻力,也有利于减少衔铁端部剐蹭产生的毛屑,从而保证电磁系统的电气性能,延长电磁系统的使用寿命。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包括套管10,以及分别设置在套管10 上端和下端与其相连的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套管10为圆形管结构,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为圆环板结构。根据需要,所述套管10、第一挡板11 和第二挡板12的结构可以有所变化,例如套管10为方形管结构,第一挡板11 和第二挡板12为方形环板结构。

所述套管10的内侧面设置四条第一凸条101,第一凸条101从套管10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四条第一凸条101均匀分布在套管10内侧。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凸条101的条数可依据需要进行调整,但是不能少于三条且需均匀分布在套管10内侧,例如,套管10的管径大则相应增加第一凸条101的数目,管径小,则相应减少第一凸条101的数目,以满足套管10的强度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均匀分布指的是多条第一凸条101将套管10的内侧面分为多个相同的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条101包括与套管10内侧相连的基端以及凸向套管10 中部的自由端,自由端的宽度小于基端。宽度大的基端可以进一步提高套管10 的强度,宽度小的自由端也可以尽量减小第一凸条101与衔铁的接触概率和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条101的自由端为凸向套管10中部的的弧形结构。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套管10外侧设置四条第二凸条102,第二凸条 102上端与第一挡板11相连,下端与第二挡板12相连,四条第二凸条102均匀分布在套管10的外侧,每条第一凸条101均与一条第二凸条102对应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套管10的强度,而且第二凸条102使电磁线圈6与套管10之间存在间隙,有利于电磁线圈6的散热。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二凸条102还可以与第一凸条101交错设置,或者第二凸条102以螺旋形式从套管10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在此就不再一一列出。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挡板11的下侧和第二挡板12的上侧均设置第一斜面13,第一挡板11的第一斜面13从套管10的端部向套管10的端部的外侧上方延伸,第二挡板12的第一斜面13从套管10的端部向套管10的端部的外侧下方延伸。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斜面13与套管10的轴向方向的夹角α为 91-95°,夹角α的取值与绕制电磁线圈6的漆包线直径以及电磁线圈6的高度动态相关。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夹角α可以取整数值,例如91°、92°、93°、94 °和95°,夹角α的取值也可以是91-95°之间的小数,例如91.5°、92.5°、93.5 °和94.5°,在此就不再全部列出。

现有的线圈支架在绕制电磁线圈的漆包线时,一旦线圈支架发生细微倾斜将导致挂线现象明显增多,影响线圈支架的漆包线绕制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的第一斜面13则可以避免线圈支架在绕制漆包线时发生挂线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为一体式结构,采用注塑方式制成。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系统包括线圈支架,线圈支架外侧缠绕电磁线圈6,电磁线圈6外侧设置轭铁2和导磁体3,线圈支架中部设置铁芯5和衔铁4。

如图4所示,所述轭铁2为U字形结构,其U字形结构底部分别与线圈支架的下端、铁芯5的下端相连,其U字形结构开口的两端分别与导磁体3相连。如图4和5所示,所述导磁体3包括与轭铁2相连第一板以及与第一板直角相连的设置在电磁线圈一侧的两个固定脚,第一板与线圈支架的上端相连。如图4 和5所示,所述铁芯5设置在线圈支架下端,铁芯5的侧面与第一凸条101相连,衔铁4滑动设置在线圈支架上端。

优选的,如图6和7所示,所述衔铁4的侧面与第一凸条101之间设置工作间隙。所述衔铁4在线圈支架中运动时,第一凸条101避免衔铁4直接与套管10内侧面接触,第一凸条101与衔铁4的接触面积小,工作间隙可显著降低衔铁4与第一凸条101的接触概率,使衔铁4的运动更加流畅,有利于提高电磁系统的电器性能,而且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因衔铁4端部剐蹭产生的毛屑,毛屑也可以随着衔铁4的运动从工作间隙中排出,避免毛屑在套管10内堆积,导致电磁线圈发热烧毁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包括上述的线圈支架和电磁系统。进一步,电磁系统的两端分别设有主接触组件和辅助接触组件,衔铁4一端与主接触组件的接触桥连接,另一端与辅助接触组件的辅助动簧片相对设置,衔铁4的两端分别驱动接触桥和辅助动簧片与静触头和辅助静簧片接触,衔铁4可通过与其连接的导杆驱动辅助动簧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