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汇流排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6332发布日期:2018-06-20 00:1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电池汇流排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实现电池之间串并联的汇流结构以及使用该汇流结构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以聚合物为载体的能源装置,如动力电源、储能设备等,多采用聚合物电芯,即软包电芯。软包电芯具有轻、薄、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放电平台稳定以及功率性能出色等诸多优势,因而得以快速发展。然而单个软包电芯的电压较低、容量小,在使用过程中很难满足一些高电压和/或大容量工况的使用需求,因此往往需要将多个软包电芯串联和/或并联使用。

鉴于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针对两个以上软包电芯的连接方式,既能够满足能源装置的高电压和/或大容量工况的使用要求,又能够对软包电芯的连接结构及制作工艺等方面有所改善,通常使用带极耳槽或不带极耳槽的金属汇流排对软包电芯进行连接。

但是该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汇流排上设置了若干个贯通槽之后,减弱了该汇流排的过流能力;使用不带极耳槽的汇流排之后,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焊接难度加大,并且焊接的牢固程度难以检验,容易产生虚焊的问题,最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汇流排,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V形弯折部,V形弯折部上设置能让电池极耳穿过的贯通槽。

基板由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选自铜、镍或铝中的至少一种。

V形弯折部是将基板弯折成V形后形成的,电池的极耳从贯通槽穿出后与贯通槽的边缘焊接,使得电池的极耳与基板电连接。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电池的极耳从贯通槽穿出后,也可以与非水平的基板部分进行焊接,使得电池的极耳与基板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V形弯折部的弯折处设置贯通槽。

在V形弯折部的弯折处设置电池的极耳通过的贯通槽,对于极耳的穿过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通槽的延伸方向与V形弯折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贯通槽的延伸方向与V形弯折部的延伸方向相同,便于将电池的极耳从贯通槽穿出后基板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连续的V形弯折部,V形弯折部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贯通槽。

基板包括连续的V形弯折部,V形弯折部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贯通槽,提高了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并且使得极耳穿过贯通槽更加容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数个V形弯折部,V形弯折部之间设置平直部。

V形弯折部之间设置平直部,使得该电池汇流排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芯。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上述平直部是相对于V形弯折部的平直部,并非必须绝对的平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许多非V形弯折部的结构都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通槽仅有一个末端开口。

贯通槽仅有一个末端开口,使得电池汇流排成梳子状,电池极耳可以从侧面插入贯通槽,操作更加容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通槽的开口朝向开口端方向逐渐增大。

贯通槽的开口的尺寸朝向开口端方向逐渐增大,使得贯通槽的开口呈现喇叭形,电池极耳插入贯通槽更加容易,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之间使用了以上所述的电池汇流排进行电连接。

电池的极耳从电池汇流排上的贯通槽穿出后,直接焊接到基板上,提高了能量密度,同时又能满足大电流通过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与电池的极耳之间的连接包括激光焊接和超声波焊接之中的至少一种。

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增加了电池汇流排的过流面积,提升了汇流排的大电流通过能力;极耳与电池汇流排的焊接更加稳固,并且便于检验,降低了虚焊的可能性;同时电池汇流排的贯通槽一端开喇叭形的开口,电池极耳可以从该开口方便的插入,降低了对精度的要求,简化了组装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池汇流排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轴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池汇流排的轴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轴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池汇流排的轴测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轴测示意图;

其中,1、基板,2、贯通槽,3、V形弯折部,4、电池,5、平直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汇流排,包括基板1,基板1由连续的 V形弯折部3组成,V形弯折部3的弯折处设置贯通槽2,贯通槽2的延伸方向与V形弯折部3的延伸方向相同。

该实施例中采用铜片作为基板1。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4和电池汇流排,电池汇流排包括基板1,基板1由连续的V形弯折部3组成,V形弯折部3的弯折处设置贯通槽2,贯通槽2的延伸方向与V形弯折部3的延伸方向相同。

电池4的极耳穿过贯通槽2后与基板1电连接。

该实施例中采用铜片作为基板1。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汇流排,包括基板1,基板1由连续的 V形弯折部3组成,V形弯折部3的弯折处设置贯通槽2,贯通槽2的延伸方向与V形弯折部3的延伸方向相同。

贯通槽2仅有一个末端开口,使得电池汇流排成梳子状,并且贯通槽2的开口的尺寸朝向开口端方向逐渐增大,使得贯通槽2的开口呈现喇叭形。

该实施例中采用铝片作为基板1。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4和电池汇流排,电池汇流排包括基板1,基板1由连续的V形弯折部3组成,V形弯折部3的弯折处设置贯通槽2,贯通槽2的延伸方向与V形弯折部3的延伸方向相同。

贯通槽2仅有一个末端开口,使得电池汇流排成梳子状,并且贯通槽2的开口的尺寸朝向开口端方向逐渐增大,使得贯通槽2的开口呈现喇叭形。电池4 的极耳穿过贯通槽2后与基板1电连接。

该实施例中采用铝片作为基板1。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汇流排,包括基板1,基板1包括数个 V形弯折部3,V形弯折部3之间设置平直部5,V形弯折部3的弯折处设置贯通槽2,贯通槽2的延伸方向与V形弯折部3的延伸方向相同。

该实施例中采用铜片作为基板1。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4和电池汇流排,电池汇流排包括基板1,基板1包括数个V形弯折部3,V形弯折部3之间设置平直部5,V形弯折部3的弯折处设置贯通槽2,贯通槽2的延伸方向与V形弯折部3 的延伸方向相同。

电池4的极耳穿过贯通槽2后与基板1电连接。

该实施例中采用铜片作为基板1。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具体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或等同替换,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