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负极集流体焊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4332发布日期:2018-08-17 22:3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负极集流体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天然气石油等能源日益枯竭,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其中新能源电池也备受瞩目。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功率电池为提高导电性,采用铜设计成极柱和极耳来实现电连接。由于铜是一种难以焊接的金属材料,且导热速度快,如何使用较小的功率,克服铜本身的反射、导热问题,完成铜极柱与铜极耳的焊接,是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负极集流体焊接结构;通过引入镍焊接压环固定铜极耳和铜极柱,可实现输出较小功率完成铜极耳和铜极柱的焊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负极集流体焊接结构,包括极耳和极柱本体,所述极柱本体为圆柱体,所述极耳置于所述极柱本体外圆柱面上,所述极耳外表面设有焊接压环,所述极柱材质为铜,所述极耳材质为铜,所述焊接压环材质为镍,所述极柱本体置于底座中心处,所述极柱本体下表面与所述底座上表面接触,所述底座中心处设有透孔,所述极柱本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透孔联通。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本体上设有电解液注入孔,所述电解液注入孔与所述空腔联通。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本体为阶梯状。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液注入孔为圆球堵孔。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压环圆柱面上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液注入孔置于所述极柱本体侧面或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置于所述焊接压环圆柱面的中心处,所述凹槽为一个或多个。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具有上述的负极集流体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采用铜作为极柱与极耳材料,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满足电池对大功率输出的要求。将极柱本体设计为空腔结构,降低了电池重量,提高了质量与能量比的要求。极柱表面设有电解液注入孔,电解液注入孔与极柱空腔联通,实现了极柱集导电与注液为一体的多功能设计。

2、本实用新型在铜极柱与铜极耳表面增加了镍焊接压环,利用镍具有易焊接性的特点和金属铜与金属镍之间异种金属的可焊性这两个因素,克服了金属铜对激光的反射问题,利用较小功率输出完成铜极耳和铜极柱的焊接,在镍焊接压环表面设有凹槽,降低了焊接能量,减少了热量的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柱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柱本体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压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极柱本体 2、极耳 3、焊接压环

4、电解液注入孔 5、底座 6、空腔

7、透孔 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池负极集流体焊接结构,包括极耳2和极柱本体1,极柱本体1为圆柱体,极柱本体1为阶梯状。极耳2置于极柱本体1外圆柱面上,极耳2外表面设有焊接压环3,极柱本体1和极耳2材质为铜,焊接压环3材质为镍。

如图3-4所示,极柱本体1置于底座5中心处,极柱本体1下表面与底座5上表面接触,底座5中心处设有透孔7,极柱本体1内部设有空腔6,空腔6与透孔7联通。极柱本体1上设有电解液注入孔4,电解液注入孔4与空腔6联通。电解液注入孔4为圆球堵孔。电解液注入孔4置于极柱本体1侧面或顶面。

如图5所示,焊接压环3圆柱面上设有凹槽8。凹槽8置于焊接压环3圆柱面的中心处,凹槽8为一个或多个。

一种电池,电池具有上述的负极集流体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铜极柱本体1和铜极耳2组成的负极集流体焊接结构,将铜极柱本体1设计为中空结构,铜极柱本体1设有电解液注入孔4,使得铜极柱本体1同时集导电性能好、重量轻、多功能于一体。将铜极耳2置于铜极柱本体1外圆柱面上后,将镍焊接压环3置于最外层,利用镍具有易焊接性的特点和金属铜与金属镍之间异种金属的可焊性这两个因素,克服了金属铜对激光的反射问题,利用较小功率输出完成铜极耳2和铜极柱本体1的焊接,在镍焊接压环3表面设有凹槽8,降低了焊接能量,减少了热量的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采用铜作为极柱与极耳材料,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满足电池对大功率输出的要求。将极柱本体设计为空腔结构,降低了电池重量,提高了质量与能量比的要求。极柱表面设有电解液注入孔,电解液注入孔与极柱空腔联通,实现了极柱集导电与注液为一体的多功能设计。

2、本实用新型在铜极柱与铜极耳表面增加了镍焊接压环,利用镍具有易焊接性的特点和金属铜与金属镍之间异种金属的可焊性这两个因素,克服了金属铜对激光的反射问题,利用较小功率输出完成铜极耳和铜极柱的焊接,在镍焊接压环表面设有凹槽,降低了焊接能量,减少了热量的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