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用于面板式和中间板式安装的互连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7188发布日期:2019-08-17 01:4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兼用于面板式和中间板式安装的互连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0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413,377的优先权,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援引并入,如同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

背景

因特网的爆发式增长推动了对支持高带宽数据传输和交换的组件以及系统中更高带宽和连接性的需求。支持因特网通信的服务器以及交换机通常被配置在由前面板式安装的缆线所连接的电子机架中,该缆线将单独的服务器和交换机连接在一起。随着对连接性和带宽的需求的增加,已经开发出中间板式或板载互连系统。这些系统克服了前面板式安装系统的一些带宽和物理限制。最近,板载光学联盟(consortiumforon-boardoptics)(cobo)标准委员会已经努力来标准化中间板式互连解决方案。该委员会正在制订多源协议,以标准化中间板式互连解决方案。

美国专利号9,374,165描述了多个互连系统,并且参考美国专利号9,374,165的图15a-16b描述了收发机的若干实施例之一的示例,该收发机可以包括光学引擎和连接到光学引擎的缆线。美国专利号9,374,165在此通过援引并入,如同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在美国专利号7,329,054、美国专利号7,648,287、美国专利号7,766,559、美国专利号7,824,11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8/022235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1/0123150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1/0123151中公开了光学引擎的示例,上述每一者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援引并入,如同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上述参考文献中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与正在制订的cobo标准兼容。

如美国专利号9,374,165中所描述的,并且如图1a-1c所示的,缆线116可以包括单独的或者与一根或多根铜缆线组合的一根或多根光纤缆线。收发机115可以包括互连基板113和可以安装到互连基板113上的光学引擎。互连基板113可以被配置成第一印刷电路板。光学引擎被配置从缆线116接收光信号,并且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此外,光学引擎被配置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且沿缆线传输光信号。互连基板113可以包括ic芯片115f(us9,374,165的图6c),该ic芯片115f被配置成路由和/或改动传送到收发机和从收发机传送的电信号,包括为了协议特定的数据传输而调节电信号。

互连系统还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52和第二电连接器154,第一电连接器152和第二电连接器154安装在主机基板118上,主机基板118诸如是第二印刷电路板。互连模块102被配置成与第一电连接器152和第二电连接器154两者对接。具体而言,第一电连接器152可以包括电绝缘的第一连接器壳体148和由第一连接器壳体148支承的多个第一电接触件150。第二电连接器154可以包括电绝缘的第二连接器壳体153和由第二连接器壳体153支承的多个第二电接触件155。第二电接触件155可以被配置为界定相应对接区157的压接触件。因此,互连基板113可以向下放置到对接区157上,以便压靠第二电接触件155以及使互连模块102与第二电连接器154对接。因此,第二电连接器154可以被称作电的压接连接器。在一个示例中,互连基板可以相对于主机基板118以一角度插到第一电连接器152中,然后互连模块102可以向下放置抵靠第一电连接器152。或者,互连基板113可以沿平行于主机基板118的方向平移,同时平行于主机基板118取向,以便与第一电连接器152和第二电连接器154中的每一者对接。

在操作期间,互连模块102从缆线116接收的光信号被转换成电信号。一些电信号被路由到第一电连接器152,而其他电信号被路由到第二电连接器154。例如,高速电信号可以被路由到第一电连接器,而低速电信号可以被路由到第二电连接器。例如,第一电连接器可以被配置成以至少10千兆比特/秒的数据传输速度来传输电信号。电力也可以被路由到第二电连接器。相反,互连模块102从第一电连接器152和第二电连接器154接收的电信号被转换成光信号并且沿缆线116的光缆输出。因此,互连模块102可以被配置为收发机。当然,在缆线包括导电缆线的实施例中,互连模块102被配置成从导电缆线接收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传输到缆线116。各种电信号中的一些电信号被路由到第一电连接器,而各种电信号中的其他电信号被路由到第二电连接器。当然,如果缆线116仅包括电缆,则可以提供没有光学引擎的收发机。

第一电连接器152可以在与第二电连接器154安装到主机基板118的位置在向前方向上分隔开的位置安装到主机基板118。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154在与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上与第一电连接器152分隔开。因此,第一电连接器152可以被称作前电连接器,而第二电连接器154可以被称作后电连接器。在一个示例中,收发机基板113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一电连接器152对接,从而在第一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件和收发机基板113的导电连接盘(land)之间建立电连接。第一电连接器152可以被配置为直角电连接器。接下来,通过将收发机基板113的底侧上的导电连接盘放置到第二电连接器154的竖直压电接触件上,收发机基板113可以与第二电连接器154对接,其中第二电连接器154可以被配置为压接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互连模块可以被配置成与主机模块对接,该主机模块具有主机基板和由主机模块支承的第一多个电接触件和第二多个电接触件。互连模块可以包括互连基板,该互连基板界定沿横向方向彼此相对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以及沿纵向方向彼此相对的前端和后端,其中该纵向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横向方向。互连模块还可以包括由底表面承载的多个第一电连接盘。互连模块还可以包括由底表面承载的多个第二电连接盘,其被配置成使得第一电连接盘与第二电连接盘在向前方向上分隔开,该向前方向沿纵向方向取向。互连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件,该第一引导部件被配置成接合面板的第二引导部件,以便引导互连模块在向前方向上与主机模块对接,使得1)第一连接盘越过第二电接触件且同时与第二电接触件沿横向方向分隔开,2)第一连接盘与第一电接触件对接,以及3)第二连接盘与第二电接触件对接。

附图简述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以下详细描述,其中为了解说的目的在附图中示出了示例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受限于所示的确切布置和手段。在附图中:

图1a是传统互连系统的侧视图,该互连系统包括被示出对接到主机模块的互连模块;

图1b是图1a的互连模块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1c是图1a的互连模块的另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互连系统的透视图,该互连系统包括主机模块以及通过笼架中的面板与主机模块对接的互连模块;

图3a是图2中所示的互连系统的分解透视图;

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互连系统的另一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主机模块的透视图;

图5a是图2中所示的互连模块的透视图;

图5b是图5a中所示的互连模块的另一透视图;

图6a是图2中所示的笼架的透视图;

图6b是图6a中所示的笼架的透视图;

图7a-7f是互连系统的侧视图,示出正对接到主机模块的互连模块;

图8a是根据替代实施例构造的互连系统的侧视图,示出被对准以与主机模块对接的互连模块;

图8b是图8a中所示的互连系统的侧视图,示出与主机模块对接的互连模块;

图9a是根据替代实施例构造的互连系统的侧视图,示出被对准以与主机模块对接的互连模块;

图9b是图9a中所示的互连系统的侧视图,示出与主机模块对接的互连模块;

图10a是图2中所示的互连系统的透视图,但示出在主机基板的中间板位置对接到主机模块的互连模块;以及

图10b是图10a中所示的互连模块的模块壳体的示意性侧视图。

详细说明

本公开认为通过面板将互连模块配对到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的主机模块是期望的。主机模块还可以包括主机基板,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安装到该主机基板。主机基板可以相对于面板被保持在固定的位置。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中,互连系统可以包括引导系统,该引导系统使得互连模块的电连接盘行进经过第二电连接器而不拭抹(wipeagainst)第二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件,其中该互连模块的电连接盘与第一电连接器对接。

本公开还认为将互连模块在主机基板的中间板位置(即,与主机基板的外周边向内分隔开)对接到主机模块是期望的。具有与面板式和中间板式安装两者兼容的互连系统将是有利的。因此,互连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或者通过面板沿基板的边缘或者在主机基板的中间板位置选择性地形成到主机基板的电连接。

首先参考图2-3b,互连系统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至少一个面板204以及至少一个主机模块206。互连模块202被配置成通过面板204(例如通过笼架(cage))安装并对接到主机模块206。具体而言,主机模块206包括主机基板208,安装到主机基板208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器。主机基板208可以相对于面板204被保持在固定位置。在这方面,主机基板208可以被称作面板式安装的主机基板208。在一个示例中,主机基板208可以附连到面板204。或者,可以根据需要由任何合适的替代结构相对于面板204来支承主机基板208。

主机模块206可以包括安装到主机基板208的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安装到主机基板208的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器212。或者,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安装到相互分开的相应的第一主机基板和第二主机基板。根据需要,第一主机基板和第二主机基板可以相互电通信或相互电隔离。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被配置成以比第二电连接器212更高的速度传输数据。第二电连接器212还可以被配置成传输电力。互连模块202被配置成安装到面板204并且对接到主机模块206的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中的每一者。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理解,互连系统200可以被配置成在互连模块202安装到面板204时在主机模块206中引导互连模块202。具体而言,互连系统200还可以包括笼架214,笼架214被配置成安装到主机基板208,并且还延伸穿过面板204。互连模块202被配置成插入到笼架214中以便安装到面板204。当互连模块202安装到面板204时,互连模块202被笼架214引导到与主机模块206的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的位置。

尤其参考图4,并且如上所述,主机模块206可以包括主机基板208以及安装到主机基板208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器。主机基板208可以被配置为印刷电路板。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电连接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器212,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器212各自安装在主机基板208上。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沿纵向方向l相互分隔开。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还可以沿纵向方向l相互至少部分地对准。因此,沿纵向方向取向的直线可以穿过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中的每一者。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与第二电连接器212在向前方向上分隔开。相反,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在与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上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分隔开。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均可以沿纵向方向l取向。

主机基板208可以界定第一端207a和第二端207b,第二端207b与第一端207a沿纵向方向l相对。具体而言,第一端207a可以与第二端207b在向前方向上分隔开。类似地,第二端207b可以描述为与第一端207a在向后方向上分隔开。因此,第一端207a可以被称作前端,而第二端207b可以被称作后端。前向方向和后向方向均可以沿纵向方向l取向。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安装到邻近第一端207a的主机基板208,而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安装到邻近第二端207b的主机基板208。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与第二边缘207b沿纵向方向l分隔开一相应距离,该距离小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相互沿纵向方向l分隔开的距离。在操作期间,主机基板208的第二边缘207b可以面向面板204。例如,在某些示例中,主机基板208的第二边缘207b可以邻接面板204。

第一电连接器210包括电绝缘的第一连接器壳体216以及由第一连接器壳体216支承的第一多个电接触件218。例如,第一多个电接触件218的对接区可以布置在沿侧向方向a取向的至少一排中。侧向方向a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纵向方向l取向。在一个示例中,电接触件218的对接区可以布置在第一电接触件218的沿横向方向t相互分隔开的顶排和底排中,该横向方向t基本上垂直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中的每一者取向。本文中关于方向的术语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应当认为方向可以由于例如制造容差而偏移。第一电接触件218的顶排的对接区可以在沿横向方向取向的向上方向t上与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底排的对接区分隔开。向上方向可以远离主机基板208延伸。因此,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底排对接区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接触件218的顶排的对接区和主机基板208之间。

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如上面关于图1a中所示的第一电连接器152所描述的那样配置。因此,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界定对接端211a,对接端211a被配置成与互连模块202对接,以便将电接触件218放置成与互连模块202处于电通信。例如,第一连接器壳体216可以在对接端211a处界定插座220,插座220被配置成容纳互连模块102,以便使互连模块1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第一电连接器210还界定安装端211b,安装端211b被配置成安装到主机基板208,以便将电接触件218放置成与主机基板208处于电通信。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被配置为如所示的直角连接器。或者,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根据需要被配置为竖直连接器。

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如上面关于图1a中所示的第二电连接器154所描述的那样配置。因此,第二电连接器可以包括电绝缘的第二连接器壳体222以及由第二连接器壳体222支承的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例如,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可以布置在沿侧向方向a取向的至少一排中。第二电连接器212还界定对接端213a和安装端213b,对接端213a被配置成与互连模块202对接,以便将电接触件224放置成与互连模块202处于电通信,安装端213b被配置成安装到主机模块108,以便将电接触件224放置成与主机模块108处于电通信。例如,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可以沿横向方向t从第二连接器壳体222延伸出。具体而言,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可以界定对接区225,对接区225从第二连接器壳体222沿远离主机基板208的向上方向延伸。因此,可以将互连模块202的导电连接盘沿向下方向放置到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中相应的一些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上,以便将互连模块202与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第二电连接器212还界定安装端213b,安装端213b被配置成安装到主机基板208,以便将电接触件224的安装端放置成与主机基板208处于电通信。

关于向上方向,本文中使用了术语“向上”、“上部”、“上”、“上方”及其派生词。关于向下方向,本文中使用了术语“向下”、“下部”、“下”、“下方”及其派生词。当然,应当理解互连系统200的实际取向在使用期间可以变化,并且可以如本文所述一致地使用术语向上和向下以及它们各自的派生词而不管互连系统200及其组件在使用期间的取向。

虽然第一电接触件218和第二电接触件224可以如上所述的由第一连接器壳体216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22支承,但是应当理解,第一电接触件218和第二电接触件224可以替代地包括在单个电连接器中。因此,第一电接触件218和第二电接触件224可以由单个整体式连接器壳体支承。因此应当理解,主机模块206可以分别包括由主机基板208支承的第一多个电接触件218和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具体而言,第一多个电接触件218和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可以由至少一个电绝缘连接器壳体支承,该电绝缘连接器壳体继而安装到主机基板208。在一个示例中,主机模块206可以包括具有连接器壳体的单个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壳体支承第一多个电接触件218和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两者。除非另有说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连接器壳体可以与第二电连接器212连接器壳体整体化。或者,主机模块206可以包括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具有各自的连接器壳体,各自的连接器壳体如上所述相互分离。在这些示例中的每个示例中,可以描述为第一多个电接触件218和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由主机基板208支承。例如,第一多个电接触件218和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可以安装到主机基板208。

主机模块206可以被配置成使得第一电连接器210被配置成在主机基板208和互连模块102之间路由高速电信号。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被配置成在主机基板208和互连模块102之间路由低速电信号。因此,电信号可以以第一最大数据传输速率通过第一电连接器210路由,并且电信号可以以第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通过第二电连接器212路由,其中第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一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被配置成以至少10千兆比特/秒的数据传输速度传送电信号。电力也可以通过第二电连接器212路由。虽然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被配置成接收高速电信号,并且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被配置成接收低速电信号、电力信号或低速电信号及电力信号两者,但是应当理解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根据需要被替代地配置。

现在参考图5a-5b,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互连基板226,互连基板226界定顶表面227a和底表面227b,底表面227b与顶表面227a沿横向方向t相对。顶表面227a可以描述为是在向上方向上与底表面227b分隔开,而底表面227b可以描述为是在向下方向上与顶表面227a分隔开,该向下方向与向上方向相反。互连基板226还可以界定第一端228a和第二端228b,第二端228b与第一端228a沿纵向方向l相对。具体而言,第一端228a可以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二端228b分隔开。类似地,可以描述为第二端228b在向后方向上与第一端228a分隔开。因此,第一端228a可以被称作前端,而第二端228b可以被称作后端。互连基板226也可以被称作第一基板。主机基板208可以被称作第二基板。互连基板226可以被配置为印刷电路板。

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第一多个导电部件,第一多个导电部件可以被配置为由互连基板226承载的第一电连接盘229。例如,连接盘229可以设置在互连基板的第一端228a附近。在这方面,应当理解,第一端228a可以界定边缘卡,该边缘卡被配置成容纳在第一电连接器210的插座220中,以便将互连基板226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在一个示例中,连接盘229可以布置在由顶表面227a承载的顶排中。连接盘229还可以布置在由底表面227b承载的底排中。顶排连接盘229和底排连接盘229可以沿横向方向t相互对准。每排的连接盘229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对准。电连接盘229可以被配置成当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时,电连接盘229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一些相应的电接触件218对接。具体而言,互连基板226的前边缘可以插到第一电连接器210的插座220中,以便使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

互连模块202还可以包括第二多个导电部件,第二多个导电部件可以被配置为由互连基板226承载的第二电连接盘231。例如,第二电连接盘231可以与连接盘229在向后方向上分隔开。因此,第一连接盘229可以被称作前连接盘,而第二连接盘231可以被称作后连接盘。电连接盘231可以由互连基板226的底表面227b支承。当互连模块202与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时,电连接盘231可以与第二电连接器212的一些相应的电接触件224对接。第一连接盘229和第二连接盘231可以分别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基本上同时对接。或者,在第二连接盘231与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之前,第一连接盘229可以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又或者,在第一连接盘229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之前,第二连接盘231可以与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

虽然互连模块202可以如上所述包括由互连基板226支承的第一电连接盘229和第二电连接盘231,但是应当理解,除了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之外,互连基板226还可以根据需要支承任意数量的连接盘。例如,互连基板226可以支承第三多个连接盘。第三多个连接盘可以相对于纵向方向设置在第一多个连接盘229和第二多个连接盘231之间。或者,第三多个连接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任何合适的替代位置。第三多个连接盘可以被配置成与主机模块206的一些相应的第三电接触件对接。主机模块206的第三电接触件可以由第三电绝缘壳体支承,该第三电绝缘壳体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器壳体216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22中的一者或两者分开。或者,根据需要,第三电绝缘壳体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器壳体216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22中的一者或两者整体化。第三多个连接盘可以布置在沿侧向方向l取向的至少一排中。在一个示例中,第三多个连接盘可以由互连基板226的底表面227b承载。因此,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连接盘,该连接盘被配置成与主机模块206的任何数量的电连接器中的一些相应的电连接器对接,该主机模块206具有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根据需要可以相互整体化或相互分离。

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缆线232,诸如多个缆线232。在一个示例中,互连模块202可以被配置为收发机230,收发机230包括可以安装到互连基板226上的光学引擎。因此,缆线232可以包括被配置成输送光信号的光缆。收发机230的光学引擎可以被配置成接收光信号,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输出到主机模块206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器。此外,光学引擎可以被配置成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且沿缆线232传送光信号。互连基板226可以包括ic芯片,该ic芯片被配置成路由和/或改动传送到收发机230和从收发机230传送的电信号,包括为了协议特定的数据传输而调节或重新整形电信号。在替代实施例中,互连模块202可以是发射机或接收机而不是收发机。在发射机的情况,光学引擎接收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作为光信号沿缆线232传送。在接收机的情况下,光学引擎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作为电信号传送到主机模块206。

如上所述,互连模块202被配置成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两者对接。在操作期间,收发机从缆线232接收的光信号被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中的一些电信号被路由到第一电连接器210,而该电信号中的其他电信号被路由到第二电连接器212。例如,高速电信号可以被路由到第一电连接器210,而低速电信号可以被路由到第二电连接器212。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被配置成以至少10千兆比特/秒的数据传输速度传送电信号。电力也可以被路由到第二电连接器212。相反,互连模块202可以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中的一者或两者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且将光信号输出到光缆232。

在一个示例中,缆线232可以被配置成导电缆线,该导电缆线被配置成输送电信号。因此,互连模块202可以被配置成从缆线232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中的一些电信号路由到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将电信号中的其他电信号路由到第二电连接器212。当然,如果缆线116仅包括电缆,可以提供没有光学引擎的收发机。因此应当理解,互连模块202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被称作电输入/输出(i/o)模块。因此,互连模块202可以被称作数据通信模块,该数据通信模块可以被配置为收发机或i/o模块。

继续参考图5a-5b,互连模块202还包括可以安置光学引擎和ic芯片的模块壳体234。模块壳体234可以是导电的。模块壳体234可以支承互连基板226。顶表面227a可以面向模块壳体234,而底表面227b可以背向模块壳体234。缆线232可以延伸出模块壳体234的后表面。在互连模块202被配置为收发机230的示例中,模块壳体234可以是金属壳体。金属模块壳体234可以为光学引擎提供电屏蔽。替代地或附加地,模块壳体234可以将热量从光学引擎传递出去。此外,如图3a-3b所示,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散热器238,散热器238被配置以放置成与模块壳体234处于热连通。在一个示例中,散热器238可以被放置成与模块壳体234处于热连通并且被固定到笼架214。任何合适的紧固件240可以将散热器238固定到笼架214。在一个示例中,散热器238在向上方向上从笼架214延伸。

现在参考图3a-5b,通常在操作期间,互连基板226的第一端228a可以被配置成当其在向前方向上前进时插到第一电连接器210的插座220中,以便使互连基板226的第一电连接盘229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第一多个电接触件218中一些相应的电接触件218对接。具体而言,顶排电连接盘229可以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顶排的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对接区对接。类似地,底排电连接盘229可以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底排的第一电接触件218的一些相应的对接区对接。此外,第二电连接盘231可以与第二电连接器212的第二多个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对接。

现在参考图3a-3b和图6a-6b,并且如上所述,互连系统200可以包括笼架214。笼架214可以被配置安装到面板204或者安装到主机基板208并且与面板孔205对准,并且还可以被配置成容纳互连模块202。面板204可以界定第一侧204a、第二侧204b以及孔205,其中第二侧204b与第一侧沿纵向方向l相对,孔205从第一侧204a延伸穿过面板204到第二侧204b。第一侧204a可以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二侧204b分隔开。孔205的尺寸可以设计成容纳笼架214。或者,笼架214的后端可以在不穿过面板204的情况下终止。此外,笼架214的后端可以具有与孔205的横截面外部尺寸基本上相等的横截面外部尺寸。因此,可以描述为笼架214可以相对于面板204被支承。

在一个示例中,笼架214可以界定笼架本体242和延伸穿过笼架本体242的孔腔(bore)244。笼架本体242可以界定前端243以及沿纵向方向l与前端243相对的后端245。孔腔244可以沿向前方向从后端245朝向前端延伸。孔腔244可以在不延伸穿过后端245的情况下终止。笼架本体242可以包括第一侧壁241以及第二侧壁241,其中第一侧壁241以及第二侧壁241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对。侧壁241可以从前端243延伸到后端245。笼架本体242还可以界定顶部250以及沿横向方向t与顶部250相对的底部249。顶部250和底部249均可以沿纵向方向l从前端243延伸到后端245,并且沿侧向方向a从第一侧壁241延伸到第二侧壁241。笼架本体242可以包括顶壁249,该顶壁249界定笼架本体242的顶部250。笼架本体242可以界定至少一个孔251,该孔251在向上方向上延伸穿过底部249并且与孔腔244连通。例如,笼架本体242可以包括底壁253,并且至少一个孔251延伸穿过底壁253。该至少一个孔251可以包括沿纵向方向l彼此分隔开的一对孔251,其中第一个孔251的尺寸设计成容纳第一电连接器210,而第二个孔251被配置成容纳第二电连接器212。或者,至少一个孔251可以是被配置成容纳电连接器210和212两者的单孔。又或者,底部249可以没有底壁253,使得底部249界定单个孔251,该单个孔251从前端243延伸到后端245,并且从第一侧延伸到第二侧。

孔腔244的尺寸可以设计成当互连模块202插入面板204的孔205时容纳互连模块202。笼架本体242以及此外笼架214可以是金属的或者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替代导电材料。因此,笼架214可以被配置成为互连模块202提供电屏蔽。或者,如果需要,至少一部分最多至整个笼架本体242以及此外笼架214可以由任何合适的非导电材料制成。孔腔244可以沿纵向方向l延伸穿过笼架本体242。笼架214可以被配置成安装到面板204,或者安装到主机基板208并且与面板204的孔205对准。互连模块202可以插到笼架214的孔腔244中。在一个示例中,在将笼架214安装到面板204之后,可以将互连模块插入到孔腔244中。因此,当笼架214安装到面板204时,笼架本体242被配置成支承互连模块202,同时互连模块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笼架214的孔腔244中。

笼架214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到面板204和主机基板208中的一者或两者,使得笼架的孔腔244与面板204的孔205对准。例如,笼架214可以包括附连部件246,附连部件246被配置成附连到主机模块206。在一个示例中,附连部件246可以被配置为至少一个夹具247,诸如被配置成附连到面板204的多个夹具247。夹具247可以从笼架本体242延伸,并且可以被配置成在笼架214插到孔205中时容纳和捕获面板204。在一个示例中,笼架214在向前方向上插到孔205中,直到面板204被捕获在夹具247中。当笼架214附连到面板204时,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在向上方向上延伸穿过笼架214的底部249。然而,应当理解,笼架214可以根据需要以任何方式附连到主机模块206。例如,附连部件246可以被配置为诸如螺钉的可以将笼架214固定到面板204的硬件。另外,应当理解,附连部件246可以将笼架214固定到主机模块206的任何合适的替代结构。在一个示例中,附连部件246可以将笼架214固定到主机基板208。例如,附连部件24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压配合销,该压配合销装配到主机基板208中的对应孔中。附连部件246可以在笼架本体242和面板204之间提供电接触,以便提供电磁干扰屏蔽以及防止泄漏。

现在参考图3a和5a-6a,互连系统200可以包括引导系统254,当互连模块202通过面板204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时,该引导系统254引导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具体而言,引导系统254可以通过相对于面板204并且因此也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前方向上移动互连模块202来引导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直到互连基板226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中的每一者对接。应当理解,当互连模块202通过面板204插入以便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时,主机模块206可以相对于面板204保持在固定位置。例如,主机基板208可以附连到面板204。

当笼架214和主机基板208有关相对于彼此以及面板204的移动固定时,互连模块202可以插到笼架214中。具体而言,互连模块202被插入到笼架中,直到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具体而言,顶排和底排的第一多个连接盘229分别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电接触件218的顶排和底排的对接区对接。此外,第二多个连接盘与第二电连接器212的电接触件224对接。当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移动以便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时,认为第一多个连接盘229移动经过第二电连接器212。具体而言,第一多个连接盘229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连接盘229在向后方向上与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分隔开,在第二位置连接盘229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分隔开。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引导互连模块204从而防止底排连接盘229的连接盘229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经过对接区225时拭抹第二电接触件224。具体而言,可以防止底排连接盘229的连接盘229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经过对接区225时拭抹对接区225。

在一个示例中,引导系统254可以引导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同时防止第一连接盘229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经过第二电接触件224时拭抹第二电接触件224。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盘229与第二电接触件224分隔开,以便界定第一连接盘229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经过第二电接触件224时在第一连接盘229与第二电接触件224之间的间隙。在一个示例中,由互连基板226的底表面227b承载的第一连接盘229沿横向方向t与第二电接触件224分隔开,以便界定第一连接盘229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经过第二电接触件224时在第一连接盘229与第二电接触件224之间的间隙。因此,间隙可以沿横向方向延伸。在一个特定示例中,当第一连接盘229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经过第二电接触件224时,第一连接盘229在向上方向上与第二电接触件224分隔开,其中该第一连接盘229由互连基板226的底表面227b承载。一旦互连模块202已经移动到使得连接盘229设置在第二电接触件224的至少对接区225前方的位置,引导系统254就可以使互连模块202在向下方向上朝向主机基板208移动。因此,当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时,第二多个连接盘231接触第二电接触件224的一些相应的对接区225。除非另有说明,引导系统254可以使互连模块202在向下方向上移动,直到第二多个连接盘231与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沿包括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的平面基本上共面。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多个连接盘231可以与对接区225沿纵向方向l对准。

引导系统254可以包括由互连模块202承载的第一引导部件256以及由笼架214承载的第二引导部件258。第一引导部件256和第二引导部件258被配置成相互接合,以便引导互连模块202按上述方式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引导部件256和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相互接合,以便当互连基板226沿向前方向移动时使互连基板226沿横向方向t移动,从而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例如,第一引导部件256和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相互接合,以便在第一连接盘229以上述方式移动经过第二电接触件224时保持第一连接盘229与第二电接触件224分隔开,其中第一连接盘229由互连基板226的底表面227b承载。

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由模块壳体234承载。例如,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由模块壳体234的面向外的表面承载。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引导部件256由模块壳体234的侧壁承载,该侧壁与模块壳体234的第二侧壁沿侧向方向a相对。例如,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由模块壳体234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每一者承载。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被配置为至少一个凹部260,凹部260也可以被称作引导凹部。因此,至少一个凹部260可以延伸到模块壳体234中。例如,至少一个凹部260可以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模块壳体234中。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凹部260可以延伸到模块壳体234的对应的至少一个侧壁中。例如,凹部260可以延伸到模块壳体234的两个侧壁中。

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由笼架214承载。例如,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由笼架214的面向内的表面承载。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由笼架214的第一侧壁241和第二侧壁241中的一者承载。例如,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由笼架214的第一侧壁241和第二侧壁241中的每一者承载。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被配置为至少一个突起262,该突起262也可以被称作引导突起。因此,至少一个突起262可以从对应的侧壁241中的至少一个朝向侧壁241中的另一个延伸出来。因此,至少一个突起262可以延伸到笼架214的孔腔244中。

至少一个突起262被配置成容纳在至少一个凹部260中,以便界定引导系统254,该引导系统254引导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具体而言,现在参考7a-7f,至少一个凹部260可以包括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的至少一部分沿纵向方向l相互分隔开。例如,第一长度260a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二长度260b的至少一部分分隔开。在一个示例中,整个第一长度260a可以在向前方向上与整个第二长度260b隔开。此外,第一长度260a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横向方向t从第二长度260b的至少一部分偏移。例如,整个第一长度260a可以沿横向方向t从整个第二长度260b偏移。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长度260a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向下方向上从第二长度260b的至少一部分偏移。因此,整个第一长度260a可以在向下方向上从整个第二长度260b偏移。

凹部260还可以包括突出端260c,突出端260c连接在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之间。例如,突出端260c可以从第一长度260a延伸到第二长度260b。在一个示例中,突出端260c界定从第一长度260a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从第二长度260b延伸的第二部分。突出端260c的至少一部分最多到整个突出端260c在从第一长度260a向第二长度260b延伸时可以沿向上方向延伸。突出端260c的第一部分可以相对于突出端260c的第二部分在向下方向上偏移。在一个示例中,突出端260c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沿横向方向t相互对准。或者,突出端260c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沿纵向方向相互偏移。例如,突出端260c的第一部分可以相对于突出端260c的第二部分在向前方向上偏移。突出端260c可以沿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之间的弯曲方向延伸。因此,突出端260c可以提供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之间的平滑过渡。这促进了突起262在互连模块206插入笼架或从笼架中移除时行进通过突出端260c的能力。

第一长度260a可以界定第一前端和第一尾端,第一尾端在向后方向上从第一前端偏移。第一前端可以界定凹部260的前端。第二长度260b可以类似地界定第二前端和第二尾端,第二尾端在向后方向上从第二前端偏移。第二尾端可以界定凹部260的尾端。第一长度260a的第一前端可以相对于第二长度260b的第二尾端在向下方向上偏移。应当理解,向下方向可以朝向主机基板208延伸,而向上方向可以远离主机基板208延伸。突出端260c可以从第一尾端延伸到第二前端。例如,突出端260c的第一部分可以从第一尾端延伸,而突出端260c的第二部分可以从第二前端延伸。因此,应当理解,突出端260c的至少一部分最多到整个突出端260c可以分别垂直于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中的一者或两者取向。替代地或附加地,突出端260c的至少一部分最多到整个突出端260c可以分别相对于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中的一者或两者倾斜地取向。在一个示例中,突出端260c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界定突出端260c的相应端部。或者,突出端260c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与突出端260c的相应端部向内分隔开。

第一长度260a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长度260b的至少一部分最多到整个第一长度260a和整个第二长度260b可以相互平行地取向。例如,第一长度260a的第一前端和第一尾端可以沿纵向方向l相互对准。此外,第二长度260b的第二前端和第二尾端可以沿纵向方向l相互对准。或者,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两者的至少相应部分最多到相应整体可以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地取向。认为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可以是直排(inline)并且相互连续的,并因此在一些示例中凹部260不包括突出端260c。

现在将参考图7a-7f来描述引导系统254的操作。如图7a所示,互连模块202定位成使得第一长度260a的第一前端与突起262对准。接下来,如图7b所示,互连模块202可以在向前方向上插到笼架214的孔腔244中。当互连模块202在孔腔244内且因此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前方向上移动时,第一长度260a的第一前端可以容纳突起262。突起262可以沿一方向是细长的,该方向与与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中一者或两者的取向方向共享共同方向。因此,突起262可以在几何上被配置成防止互连模块202围绕突起262旋转。一旦突起262在第一前端被容纳在第一长度260a中,第一连接盘229就在向后方向上与对接区225分隔开。例如,第一连接盘229在向后方向上与第二电连接器212分隔开。

接下来,参考图7c,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进一步插入,这使得突起262沿凹部260的第一长度260a朝向第一尾端滑动。在该示例中,当突起262设置在第一长度260a中时,突起262与互连模块202在凹部260中接合,以便保持互连基板226的第一连接盘229的底排(参考图3b)在向上方向上从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偏移。因此,应当认为第一连接盘229的顶排也在向上方向上从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偏移。如图7d所示,互连模块202可以在向前方向上进一步插入,这使得突起262沿凹部260的第一长度260a进一步朝向第一尾端滑动。具体而言,互连模块202可以在向前方向上插入,直到第一连接盘229在向前方向上与对接区225分隔开。

互连模块202可以在向前方向上插入,直到突起262与突出端260c对准。在与突出端260c对准的该位置,突起262可以设置在第一尾端,使得突起262与互连模块202之间且尤其是突起262与模块壳体234之间的干涉防止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的进一步移动。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使得突起262从第一长度260a的第一前端移动到第一尾端的移动可以被称作在向前方向上的第一移动行程。当突起262与突出端260c对准时,第一连接盘229可以在向前方向上与对接区225分隔开。

现在参考图7e,互连模块202可以在向下方向上移动,这使得突起262在向上方向上在突出端260c中移动。互连模块202可以在向下方向上移动,直到突起262与第二长度260b的第二前端对准。具体而言,突起262行进通过突出端到达沿纵向方向l与第二长度260b的第二前端对准的位置。因此,当突起262在突出端260c中穿行时向下的力可以使互连模块202沿向下方向移动。当突起262与第二长度260b的第二前端对准时,互连基板226可以被对准以供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具体而言,互连基板226的前端228a可以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插座220(参考图4)对准。此外,第二连接盘231可以被对准以与第二电连接器212的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对接。

因此,现在参考图7f,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的第二行程期间,互连模块202可以在笼架214的孔腔244内在向前方向上进一步移动。当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在第二行程中移动时,突起262从第二前端朝向第二尾端行进。互连模块202可以在第二行程期间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直到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在这方面,应当理解,底排的第一电接触件218可以与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沿由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界定的平面基本上共面。互连模块202的向前移动可以使连接盘231在与对接区225对接时拭抹对接区225。当连接盘229与第一电接触件118对接时,互连模块202的向前移动可以进一步使连接盘229拭抹第一电接触件118的对接区。应当理解,当突起262设置在凹部260的第一长度260a中以及凹部260的第二长度260b中时,突起262和主机模块202之间的机械干涉可以防止主机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下方向上行进。例如,当模块壳体234界定凹部260时,可以在突起和模块壳体234之间界定机械干涉。当散热器238(参考图5a-5b)如上所述附连到笼架214并接触互连模块202时,散热器的重量可以提供向下的力到模块壳体234上,该向下的力在突起行进经过突出端260c时在向下方向上偏置互连模块202。

因为互连基板226的前端228a被容纳在第一电连接器210的插座220中,所以互连基板226和第一连接器壳体216之间的干涉可以防止互连模块202在笼架214的孔腔244中的进一步向前运动。因此,突起262可以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二长度260b的第二尾端分隔开。或者,当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时,突起262可以设置在第二尾端。因此,在互连模块202已经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之后,突起262和互连模块202之间且尤其是是突起262和模块壳体234之间的干涉,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防止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前方向上的进一步移动。当互连模块202在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期间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时,突起262可以与互连模块202分别在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中接合,以便保持互连基板226沿由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界定的平面取向。

当希望将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脱离对接时,互连模块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后方向上移动,直到突起262沿第二长度260b行进到突出端260c,由此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脱离对接。当突起262设置在突出端260c中时,互连模块202可以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上方向上移动,直到突起262与第一长度260a对准。互连模块202的移动相对于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偏移底排连接盘229。接下来,互连模块202在向后方向上的移动使突起262穿行出第一长度260a的第一前端。然后可以从笼架214移除互连模块202。当从笼架214移除互连模块202时,在沿横向方向t从对接区225偏移的位置,底排连接盘229在向后方向上行进经过对接区225。因此,防止底排连接盘229拭抹对接区225。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拉片(pulltab)266,拉片266被配置成在向后方向上接收力,该力使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脱离对接。在一个示例中,拉片266可以在向后方向上从模块壳体234延伸。此外,拉片266可以耦合到闩锁,当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时,该闩锁将互连模块202固定到主机模块206。具体而言,闩锁可以将互连模块202固定到笼架214。当在向后方向上施加力到拉片266时,拉片可引起闩锁变得解除与主机模块206的接合。继续在向后方向上向拉片266施加力使互连模块202从主机模块206脱离对接。

应该理解,凹部260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突出端260c或如所需一样多的突出端260c,诸如至少一个突出端。因此,凹部260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大于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的任何数量的长度。每个长度可以容纳突起262,突起262引导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移动,并且每个突出端可以连接在一对长度中的各自长度之间。此外,虽然突出端260c可以沿横向方向从第一长度260a延伸到第二长度260b,但是应当理解,突出端260c可以根据需要以任何方式被替代地配置。在一个示例中,突出端260c可以沿相对纵向方向l倾斜的方向取向。例如,当突出端260c在向后方向上从第一长度260a延伸到第二长度260b时,突出端260c可以在向上方向上延伸。

应当理解,可以描述为凹部260界定了接合主机模块206的轨道,以便使互连模块202沿向前移动的第一行程移动,然后沿向下方向移动,然后沿向前移动的第二行程移动。如果互连模块202包括上述第三排连接盘,则第三排连接盘在与主机模块206上的与第三排连接盘相应的电连接器对接之前,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经过对接区225时,也可以保持在对接区225上方分隔开。

如上所述,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被配置为至少一个凹部260,而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被配置为至少一个突起262。应当理解,至少一个凹部260可以包括分别延伸到模块壳体234的第一侧壁中的第一凹部和第二侧壁中的第二凹部。此外,至少一个突起262可以包括分别从笼架214的第一侧壁241和第二侧壁241延伸出的第一突起262和第二突起262。

另外,虽然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引导部件256被配置为至少一个凹部260而第二引导部件258被配置为至少一个突起,但是应当理解,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替代地被配置为至少一个突起262而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替代地被配置为至少一个凹部260。在该示例中,凹部将包括以上述方式的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以及连接在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之间的横向突出端260c。第一长度260a将再次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二长度260b进一步分隔开。第二长度260b将界定引导长度,使得至少一个突起262将被第二长度260b容纳,行进通过突出端260c,并且从突出端260c行进到第一长度260a,直到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因此,第一长度260a将在向下方向上从第二长度260b偏移。如上所述,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可以沿纵向方向l相互平行。或者,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中的至少一部分或两者可以沿与纵向方向l倾斜的方向延伸。

此外,第一引导部件256和第二引导部件258都可以被配置为至少一个突起。例如,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相对于模块壳体234的每个相对侧沿侧向方向a延伸出的突起。笼架214可以类似地界定从每个侧面241内延伸的互补搁架。互连模块202的突起沿笼架214的搁架穿行,以便以上述方式保持第一连接盘229在第二电连接器212的电接触件224上方分隔开。一旦连接盘229已经行进到第二电连接器212前方的位置,互连模块202的突起就可以在向前方向上穿行出笼架214的搁架,此时互连模块202在向下方向降落从而按照上述方式,第一连接盘229被对准以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并且第二连接盘231被对准以与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例如,互连模块202的突起可以穿行出搁架并穿行到相应的连接盘上。突起可以沿连接盘穿行,以便如上所述引导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搁架和连接盘可以接触互连模块202的突起,从而防止互连模块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下方向上移动,却不防止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上方向上移动。

此外,虽然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模块壳体234承载第一引导部件256,但是应当理解,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由互连模块202的任何合适的替代结构承载。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被配置为从互连基板226向外延伸的突起。此外,虽然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引导部件258由笼架214承载,但是应当理解,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由主机模块206的任何合适的替代结构承载。例如,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第二引导部件258可以由主机基板208承载。应该理解的是,突起262以及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的长度凹部的相对位置可以交换。即,不是笼架214具有突起,而是互连模块壳体234可以具有与笼架中的槽接合的突起。而且,如上所述,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被配置为至少一个突起。例如,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被配置为第一突起262和第二突起262,第一突起262和第二突起262沿纵向方向l相互偏移。包含第一突起262和第二突起262可以减小互连模块206在插入或移除中无意倾斜的可能性,该无意倾斜可导致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器接触件之间的电接触。

如上所述,应当考虑到凹部260可以不包括突出端260c。在该示例中,第一长度260a可以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使得第一尾端相对于第一前端在向上方向上偏移。此外,第一尾端可以对第二前端敞开。无论突起262通过突出端260c到达与第二前端对准的位置,还是突起262行进到第一尾端并因此与第二前端对准,1)互连基板226的前端228a可以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插座220(参考图4)对准,以及2)第二连接盘231可以被对准以与第二电连接器212的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对接。

已经根据第一示例描述了引导系统254,其中互连模块202被引导1)从第一位置沿横向方向t,其中在第一位置底排连接盘229相对于对接区225和插座220两者在向上方向上偏移2)沿横向方向t到达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二位置底排连接盘229与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底排对接区对接,顶排连接盘229与第一电接触件的顶排对接区对接,并且连接盘231的排与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对接。在该第一示例中,当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移动时,引导互连模块202沿横向方向t且尤其是沿向下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当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从第一行程移动到第二行程时,可以引导互连模块202沿横向方向t且尤其是沿向下方向移动。

现在参考图8a-8b,引导系统254(如上所述)可以被配置成使对接区225沿横向方向t移动。具体而言,引导系统254可以被配置成使对接区225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对接区以及互连模块202中的每一者在向上方向上移动。在第一位置或初始位置,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可以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底排对接区在向下方向上偏移。当底排连接盘229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对接区225可以设置在第一位置或初始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底排连接盘229相对于对接区225在向后方向上偏移,在第二位置底排连接盘229相对于对接区225在向前方向上偏移。

当对接区225处于第一位置或初始位置时,对接区225也可以相对于第二多个连接盘231的排在向下方向上偏移。因此,一旦底排的第一多个连接盘229相对于对接区225在向前方向上偏移,引导系统254就可以促使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二位置对接区225沿纵向方向与第二多个连接盘231中一些相应的连接盘对准。具体而言,当对接区225相对于纵向方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盘229和第二连接盘231之间时,引导系统254可以促使对接区225移动到第二位置。在一个示例中,引导系统254可以促使第二连接器壳体222的一部分在向上方向上移动,以便使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类似地移动。

具体而言,引导系统254可以以上述方式包括凹部260和突起262。然而,在该示例中,凹部260可以容纳突起262,以便引导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移动。凹部260可以沿纵向方向l取向。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偏置部件264,偏置部件264被配置成与第二电连接器212接合,以便促使对接区225相对于主机基板208以及连接盘229和连接盘231在向上方向上从第一位置或初始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一个示例中,偏置部件264可以使连接器壳体222的一部分在向上方向上移动,这继而使对接区225相对于主机基板208以及连接盘229和连接盘231在向上方向上从第一位置或初始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具体而言,第二连接器壳体222可以界定第一部分222a和第二部分222b,第一部分222a界定第二电连接器212的安装端213b,第二部分222b支承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第二部分222b可以相对于第一部分222a移动。在一个示例中,第二部分222b可以枢转地耦合到第一部分222a。或者,偏置部件264可以替代地接合第二电接触件224,以便促使对接区225从第一位置或初始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偏置部件264无论是接合连接器壳体222、电接触件224,还是接合使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移动的一些其他接合结构,可以描述为偏置部件264将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偏置到第二位置。

在操作期间,互连模块202定位成使得凹部260的前端与突起262对准。接下来,互连模块202可以在向前方向上插到笼架214的孔腔244中。当互连模块202在孔腔244内并因此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前方向上移动时,凹部260的前端可以容纳突起262。随着互连模块202在向前方向上进一步移动,突起262在凹部260中接合互连模块202,以便引导互连模块202以上述方式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在一个示例中,凹部260可以在纵向方向l上取向,并且当突起262被容纳在凹部260中时互连模块202因此可以被对准以供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如上所述,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前方向上的移动使突起262朝向凹部260的尾端行进。应当理解,凹部260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何合适的几何形状和取向,使得突起262在凹部260中引导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对接。此外,应当理解,当突起262设置在凹部260中时,突起262和主机模块202之间的机械干涉可以防止主机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下方向上行进。例如,当模块壳体234界定凹部260时,可以在突起和模块壳体234之间界定机械干涉。

当突起262被容纳在凹部260中并被设置在凹部260的前端时,连接盘231相对于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偏移。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直到偏置部件264接合第二电连接器212。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的进一步移动使偏置部件264以上述方式在向上方向上将对接区225偏置到第二位置。在一个示例中,偏置部件264可以是楔形的。替代地或附加地,与偏置部件264接合的第二电连接器212的互补接合部件可以是楔形的。当对接区225处于第二位置时,对接区225与一些相应的连接盘231对准。因此,可以描述为引导系统254可以包括偏置部件264。偏置部件264可以定位成当对接区225与连接盘231沿横向方向t对准时,使得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移动。或者,偏置部件264可以定位成当连接盘231相对于对接区225在向后方向上偏移时,使得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移动。因此,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的向前移动使得连接盘231与一些相应的对接区225对接。互连模块202的向前移动可以使得连接盘231在与对接区225对接时拭抹对接区225。当连接盘229与第一电接触件118对接时,互连模块202的向前移动可以进一步使连接盘229拭抹第一电接触件118的对接区。

因为互连基板226的前端228a被容纳在第一电连接器210的插座220中,所以互连基板226和第一连接器壳体216之间的干涉可以防止互连模块202在笼架214的孔腔244中的进一步向前运动。因此,突起262可以在向前方向上与凹部260的第二尾端分隔开。或者,当互连模块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时,突起262可以设置在凹部260的尾端。因此,在互连模块已经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之后,突起262和互连模块202之间且尤其是突起262与模块壳体234之间的干涉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防止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前方向上的进一步移动。当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时,突起262可以在凹部260中接合互连模块202,以便将保持互连基板226沿由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界定的平面取向。

当期望将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脱离对接时,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笼架214的孔腔244中在向后方向上移动。当互连模块202在向后方向上移动时,突起262在凹部260中在向前方向上行进,这引导互连模块202在向后方向上的移动。当互连模块202在向后方向上移动时,互连部件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脱离对接。此外,偏置部件264与第二电连接器212解除接合。因此,对接区225返回到第一位置或初始位置,其中对接区225相对于底排连接盘229在向下方向上偏移。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的进一步移动可以将互连模块202从笼架214移除。当从笼架214移除互连模块202时,在沿横向方向t从对接区225偏移的位置,底排连接盘229在向后方向上行进经过对接区225。因此,防止底排连接盘229拭抹对接区225。虽然引导系统265可以以上述方式包括凹部260和突起262,但是应当理解,引导系统265可以替代地由笼架本体242的内表面以及模块壳体234的外表面界定,其中笼架本体242的内表面至少部分地界定孔腔244,模块壳体234的外表面沿笼架本体242的内表面穿行。因此,笼架本体242的内周边可以界定第一引导部件256,而模块壳体234的外周边可以界定第二引导部件258。

参考图9a-9b,引导系统254可以根据又一个示例构造。如上面关于图8a-8b所述,对接区225可以设置在第一位置或初始位置,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可以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210的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底排对接区在向下方向上偏移。此外,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可以从互连基板226向下延伸到第一位置,而第二连接盘231的排可以从互连基板226向下延伸到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在向下方向上偏移。应用到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和底排的第二连接盘231的的向下方向可以远离互连基板226。

当突起262容纳在凹部260中时,互连基板226的第一端228a可以被对准以供与第一电连接器210沿纵向方向l对接。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顶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可以与第一电接触件218的顶排的对接区沿包括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的相应平面共面。例如,顶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可以与第一电接触件218的顶排的一些相应的对接区沿纵向方向l对准。此外,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可以与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底排的对接区沿包括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的相应平面共面。例如,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可以与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底排的一些相应的对接区沿纵向方向l对准。因此,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可以相对于第二电连接器212的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偏移。另外,第二连接盘231可以与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沿包括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的相应平面基本上共面。例如,第二连接盘231可以与第二电接触件224的一些相应的对接区225沿纵向方向l基本上对准。因此,互连基板226在向前方向上的移动将使第二连接盘231与一些相应的对接区225对接。

因此,应当理解,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从互连基板226在向下方向上延伸第一距离,而第二连接盘231从互连基板226在向下方向上延伸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此外,第二连接盘231可以包括弹簧部件,当弹簧部件在向上方向上朝向互连基板226压缩时该弹簧部件具有弹簧常数。

因此,当突起262被容纳在凹部260中时,互连模块202以上述方式被引导在笼架214的孔腔244中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结果,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移动经过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而不拭抹对接区225。例如,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可以与对接区225分隔开,以便在它们之间界定间隙。间隙可以沿横向方向t延伸。在操作期间,互连模块202可以被突起262引导以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直到互连模块202以上述方式与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互连模块202的向前移动可以使连接盘231在与对接区225对接时拭抹对接区225。此外,在上述所有示例中,顶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可以在与顶排的第一电接触件218对接时拭抹顶排的第一电接触件218。类似地,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可以在与底排的第一电接触件218对接时拭抹底排的第一电接触件218。当互连模块202对接到主机模块206时,突起262可以在凹部260中与互连模块202接合,以便保持互连基板226沿由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界定的平面取向。

当希望将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脱离对接时,互连模块202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笼架214的孔腔244中在向后方向上移动。当互连模块202在向后方向上移动时,突起262在凹部260中在向前方向上行进,这引导互连模块202在向后方向上的移动。当互连模块202在向后方向上移动时,互连部件202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脱离对接。此外,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相对于对接区225在向上方向上保持偏移。当从笼架214移除互连模块202时,互连模块202可以相对于主机模块206在向后方向上移动。当从笼架214移除互连模块202时,在沿横向方向t从对接区225偏移的位置,底排连接盘229在向后方向上行进经过对接区225。因此,防止底排连接盘229拭抹对接区225。参考图8a-9b,在一个示例中,在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期间容纳突起262的整个凹部260可以沿纵向方向l取向。虽然引导系统265可以以上述方式包括凹部260和突起262,但是应当理解,引导系统265可以替代地由笼架本体242的内表面以及模块壳体234的外表面界定,其中笼架本体242的内表面至少部分地界定孔腔244,模块壳体234的外表面沿笼架本体242的内表面穿行。因此,笼架本体242的内周边可以界定第一引导部件256,而模块壳体234的外周边可以界定第二引导部件258。

大体参考图7a-9b,应当理解,引导系统254可以包括与偏置部件264组合的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替代地或附加地,当引导系统254包括第一长度260a和第二长度260b时,第二连接盘231以及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可以分别相对于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以及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底排对接区在向下方向上偏移。替代地或附加地,引导系统254可以包括偏置部件264并且第二连接盘231以及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可以分别相对于底排的第一连接盘229以及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底排对接区在向下方向上偏移。

如图3a-3b所示,互连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包括任何数量的互连模块202,每个互连模块202被配置成安装到公共面板或不同面板,并且与相应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对接。虽然示出了两个互连模块202,但是互连系统200可以根据需要包括任何数量的互连模块202。因此,互连系统200可以包括多个笼架214,该笼架214被配置成容纳相应的多个互连模块202中的各个互连模块。笼架214可以堆叠。笼架214可以根据需要相互分离或相互整体化。此外,互连模块202可以被驱动通过面板204的各自不同的孔或者通过面板204的公共孔。另外,互连模块202可以被驱动通过相同的面板204或不同的面板204。还应当理解,互连模块202所对接的主机模块206可以共享公共主机基板208,或者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单独的主机基板208。

如上所述,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期望通过面板204将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对接以及脱离对接。例如,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互连模块202可以通过面板204“热插拔”。即,互连模块202可以与主机模块206对接,同时主机基板208被供电。因为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时前连接盘229越过第二电连接器212而不与第二电接触件224电接触,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能够热插拔。当被配置成通过面板204和笼架214中的一者或两者与互连模块202对接的主机模块206可以被称作面板式安装的主机模块206。应当理解面板式安装的主机模块206可以包括笼架214,笼架214相对于面板204被支承。例如,笼架214可以相对于面板204被支承在固定位置。在一个示例中,笼架214可以被安装到面板204。替代地或附加地,笼架214可以被安装到主机基板208。主机基板208继而可以经由支架或一些其他类型的安装器具被安装到面板204。

现在参考图10a,本公开认为主机基板208可以界定中间板位置268,并且互连模块202可以对接到中间板位置268。术语“中间板”可以指互连模块202不通过面板204连接到主机基板208的位置。在一些示例中,中间板位置268可以与主机基板208的外周边向内分隔开。当互连模块202如上所述通过面板204对接到主机模块206时,可以描述为互连模块202如上所述对接到主机基板208的面向面板204的边缘。

本公开认为,当通过面板将互连模块202对接到主机模块206时,可以与主机模块对接的互连模块202的数量可受到面板尺寸的限制。而且,当互连模块202通过面板204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时,到主机基板208上的第一连接器210的电连接如上所述接近由主机基板208的第二端207b界定的边缘。因此,在主机基板208中在第一连接器210和其中处理或操纵高速信号的任何集成电路之间可存在长的电传输路径。因此,本公开认为期望允许互连模块202在不受面板204约束的位置与主机基板208进行电连接。因此,互连模块202可以选择性地通过面板204以及不通过任何面板而在主机基板208的中间板位置268两者来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是有利的。虽然惯常的收发机或者适用于面板式安装或者适用于中间板式应用,但是本公开提供了能够在两种应用中互换使用的单个收发机。

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期望在主机基板208的中间板位置268将互连模块202与主机模块206对接。包括中间板位置268的主机模块206可以被称作中间板式主机模块206。因为通过前面板204对接到主机模块204的互连模块202被设置在主机基板208的第二边缘处,每个主机模块206只能对接到单个互连模块202,诸单个互连模块202沿各自的排布置,其中各自的排沿侧向方向a取向并沿横向方向t相互分隔开。当互连模块202在中间板位置对接到主机模块204时,另外的互连模块可以在沿纵向方向l相互分隔开的位置对接到主机模块204,从而产生与主机模块204对接的更多数量的互连模块202。

此外,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中间板上的任何合适位置,而不像面板式安装应用中受面板204的位置的限制。而且,通过主机基板208的传输距离可以比面板式安装应用中的传输距离短,这可以改善信号强度和完整性。当在中间板位置268处将互连模块202对接到主机基板208时,期望减小保持诸组件不挤靠所必需的主机基板208的面积,以允许对接到主机模块204的互连模块202的最大密度。期望主要以向下运动的方式使互连模块202接近主机模块204,而在前面板式互连模块的情况下,期望在沿纵向方向l主要向前的运动中装入模块。还期望具有单个互连模块202,该单个互连模块可以用于或者中间板式或者前面板式对接到主机模块204,以减少库存和sku。当在中间板位置将互连模块202对接到主机基板208时,互连模块202可以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如上面图1a-1c关于互连模块102与第一电连接器152以及第二电连接器154所描述的。有利地,能够在前面板式安装或中间板式连接中互换使用相同的互连模块202。

如图10a所示,在中间板式应用中,散热器238可以附连到模块壳体234。散热器238可以在互连模块202对接到主机模块206之前附连到模块壳体234。或者,散热器238可以在互连模块202对接到主机模块206之后,附连到模块壳体234。此外,互连系统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锁存器270,锁存器270被配置成在互连模块202已经对接到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之后将互连模块202固定到中间板位置268,其中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安装在主机基板208的中间板位置268。应当理解,在中间板位置268安装到主机基板208的第一电连接器210可以与如上所述在笼架214中对接到互连模块202的第一电连接器210相同或不同地构造。虽然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的相应壳体可以根据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的相应安装位置而不同,但是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的接触位置在前面板式应用和中间板式应用中都可以基本上相同,从而在两个位置相同的收发机都可以对接。

当互连模块与在中间板位置268处安装到主机基板208的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时,锁闩270可以安装到主机模块206并且固定到互连模块202。在一个示例中,闩锁270可以在中间板位置268处安装到主机基板208。或者,至少一个闩锁270可以安装到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中的相应的至少一者或两者。应当理解,至少一个闩锁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到主机模块206的任何合适的结构。此外,至少一个闩锁270可以接合互连模块202,以便在互连模块对接到主机模块206时将互连模块202固定到主机模块206。应当理解,用于在中间板式应用中固定互连模块202的闩锁可以与在前面板式安装应用中将互连模块202固定到主机模块206的附连部件不同。

现在参考参考图10b,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闩锁接合部件272,闩锁接合部件272被配置成当闩锁安装到主机模块206时将互连模块202固定到闩锁270。闩锁270可以根据2017年8月15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序列号pct/us17/46918中描述的任何合适的示例来被配置,该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援引并入,如同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在一个示例中,闩锁接合部件272可以被配置为至少一个闩锁通道274,闩锁通道274被配置成容纳对应的至少一个闩锁270,以便将闩锁270固定到互连模块202。闩锁通道274可以延伸到模块壳体234中。例如,闩锁通道274可以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模块壳体234中。在一个示例中,闩锁通道274可以在一方向上延伸到模块壳体234的对应的至少一个侧壁中,其中该方向朝向模块壳体234的另一个侧壁。例如,闩锁通道274可以延伸到模块壳体234的两个侧壁中。闩锁通道274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模块壳体234的顶壁中。当然,应该理解,闩锁接合部件272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任何合适的实施例来构造。

在某些示例中,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件256和闩锁接合部件272两者。因此,互连模块202可以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对接如上所述通过面板204的主机模块206以及其中主机基板208被配置为中间板式连接268的主机模块206。在一个示例中,闩锁通道27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凹部260相交。例如,闩锁通道274的该部分可以基本上在横向方向t上取向。闩锁通道274可以界定沿纵向方向l的宽度,该宽度小于沿纵向方向l的突起262的长度。因此,当突起262在凹部260中沿纵向方向l行进时,突起262可以滑过闩锁通道274。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主机模块206可以界定中间板式连接268和面板式安装互连模块202两者。因此,相同的主机基板208可以用于既与中间板位置268处的第一互连模块202对接又与通过面板204的第二互连模块202对接。即,至少一个第一互连模块202可以与第一电连接器210以及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在中间板位置268安装到主机基板208。此外,至少一个第二互连模块202可以通过面板204以上述方式与主机基板202对接。因此,主机基板208可以包括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被配置成与第一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对接,由此锁闩270将互连模块202固定到主机基板208。主机基板208还可以包括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以上述方式延伸到笼架的内孔腔中,使得第二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被配置成以上述方式与笼架中的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2对接。

因此,一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容纳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以及确定是将该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对接到具有通过面板204的面板式安装的主机基板的第一主机模块206,还是将该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对接到在中间板位置的第二主机模块206。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可以作为单个互连模块202被容纳,该单个互连模块202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与第一主机模块206和第二主机模块206中的每一者对接,而无需修改互连模块202。具体而言,第一引导部件256可以配置成如上所述地接合第二引导部件258。或者,闩锁接合部件272可以以上述方式接合闩锁270。

或者,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可以被容纳为第一互连模块202和第二互连模块202。如果决定通过面板204将互连模块202对接到主机模块206,则第一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件256,以便第一互连模块202在以上述方式通过面板204插入时被引导与主机模块206对接。如果决定将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对接到中间板式连接268,则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闩锁接合部件272并且如上所述对接到中间板式连接268。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上述方式通过面板204将第一互连模块202对接到主机模块206的步骤。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上述方式将第二互连模块202在中间板位置268对接到主机模块206的步骤。除了第一引导部件256和闩锁接合部件272之外,第一互连模块202和第二互连模块202可以基本上(例如,在制造容差内)彼此相同地构造。因此,第一互连模块202和第二互连模块202可以基本上由模块壳体234、互连基板226和缆线232组成,以便以上述方式与主机模块206对接。

或者,应当理解,第一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闩锁接合部件272。类似地,第二互连模块202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件256。因此,互连模块202中的第一互连模块202和第二互连模块202可以基本上(在制造容差内)彼此相同。又或者,至少一个互连模块202可以是单个互连模块202,该互连模块202可以以上述方式通过面板204对接到主机模块206,或者以上述方式在中间板位置268对接到主机模块206。

应当认为,当互连模块202在主机基板208的中间板位置268对接到主机模块206时,为了避免与安装在主机基板208上的其他组件的干涉,互连模块202经常沿中间板式途径(approach)的方向接近主机基板208,该方向具有在向下方向上的第一方向分量以及在向前方向上的第二方向分量。在向下方向上的第一方向分量大于在向前方向上的第二方向分量。在互连模块202接近主机模块206之后,互连模块202随即沿选择方向与主机模块206对接。该选择方向例如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向前方向。

当互连模块202通过面板204对接到主机模块206时,认为互连模块202沿面板式安装途径的方向接近主机模块206,该方向可以仅包括向前方向(例如在包括偏置部件264的诸示例中或当第二电接触件224的对接区225相对于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对接区偏移时)。或者,面板式安装途径的方向可以包括在向下方向上的第一方向分量以及在向前方向上的第二方向分量(例如,当引导系统254包括突出端260c时)。在面板式安装途径中,第二方向分量可以大于第一方向分量。例如,在面板式安装途径中,互连模块202可以在向前方向上移动互连模块202在向下方向上对互连模块202的移动的至少5倍。在互连模块202已经通过面板204接近主机模块206之后,互连模块202随即沿所选择的方向与主机模块206对接。

无论哪种途径,都认为中间板式途径的方向可以具有比面板式安装途径的方向在向下方向上的方向分量大的在向下方向上的方向分量。中间板式途径的方向与面板式安装途径的方向可以存在于相同的选择距离上。例如,选择距离可以在向前方向上驱动互连模块202之前约20mm,以便与主机模块206对接。此外,一旦互连基板226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一电接触件218的对接区对准,中间板式途径的方向和面板式安装途径的方向就可以终止。

应当注意,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图示和讨论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涵盖各种实施例。例如,尽管已经大体上按照收发机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可以移除收发机的发射元件以形成接收机。类似地,可以移除收发机的接收元件以形成发射机。上述的电的压接连接器可以被边缘连接器、zif(零插入力)连接器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薄型(lowprofile)连接器代替,包括位于或部分位于主机pcb厚度内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或者在主机pcb的一个或多个凹部中或者在主机pcb的切口中。应当理解,诸如顶、底、上、下、右、左、侧、竖直和水平的术语是相对术语,并且本文所述的诸实施例可用于任何取向。附加地,应当理解,上面用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概念可以单独使用或与上述任何其他实施例组合使用。还应当理解,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上文关于一个所示实施例描述的各种替代实施例可以适用于本文所述的所有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