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9223发布日期:2018-08-03 11:3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线路板与检测设备的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治具。



背景技术:

制备得到的显示面板需进行点灯测试,即要将显示面板的线路板(如柔性线路板FPC)与检测设备连接,使检测信号经线路板进入显示面板将其点亮。而线路板与检测设备的连接可通过治具(JIG)实现,显示面板被设于治具中,治具包括连接器,连接器具有与检测设备连接的接口,接口可与线路板的接头连接或分离(如接头与接口中的一个为插头,另一个为插口)。

现有连接器中,要通过手工按压线路板使接头与接口连接;在检测完成后,再用塑料片对线路板进行起拔,将接头从接口“撬出”以实现分离。但这种方式的连接和分离均人工进行,操作麻烦、对位不准、耗时长,且用力不均,容易造成各结构的磨损、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用于线路板与检测设备连接的连接器操作麻烦、对位不准、容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对位准确、不易损坏的连接器、治具。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沿按压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其中一者用于与显示面板的线路板的接头连接,另一者具有与检测设备连接的接口;

导向结构用于在第一运动部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引导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在按压方向上运动,使二者从分离运动至接触,或从接触运动至分离,且当二者接触时接头能与接口对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运动部用于与接头连接;

所述第二运动部具有接口。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运动部具有开孔,接头能从第一运动部远离第二运动部的一侧卡入开孔中;

所述接口位于第二运动部朝向第一运动部一侧的与开孔对应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沿按压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可运动的连接导轨;

第一弹性件,用于沿按压方向对第一运动部施加弹性力,并使第一运动部在不受外加压力时稳定在第一平衡位置;

第二弹性件,用于沿按压方向对第二运动部施加弹性力,并使第二运动部在不受外加压力时稳定在第二平衡位置;

限位单元,用于将第一运动部稳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且用于当第一运动部在第一位置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使第一运动部运动到第三位置后运动到第二位置,以及用于当第一运动部在第二位置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使第一运动部运动到第三位置后运动到第一位置;其中,第一平衡位置、第一位置、第二平衡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沿按压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槽和限位棍;其中,

所述限位棍具有本体,本体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第一插入部可转动的插入第一运动部,第二插入部可运动的插入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点位和第二点位,二者间通过路径连接;所述第二插入部分别位于第一点位和第二点位时,第一运动部分别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其中,过第一点位且垂直于按压方向的面为第一面,过第二点位且垂直于按压方向的面为第二面;所述路径全部位于第一面靠近第二点位一侧,且有一部分位于第二面远离第一点位一侧。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路径包括沿不同轨迹连接在第一点位、第二点位间的第一子路径和第二子路径,所述第一子路径和第二子路径分别各有一部分位于第二面远离第一点位一侧;

当第一运动部在第一位置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第二插入部沿第一子路径运动至第二位置;当第一运动部在第二位置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第二插入部沿第二子路径运动至第一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槽中设有:

位于第一子路径靠近第二点位处的第一凸台,用于阻止第二插入部从第二点位开始沿第一子路径运动;

位于第二子路径靠近第一点位处的第二凸台,用于阻止第二插入部从第一点位开始沿第二子路径运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垂直于所述按压方向的底板;

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连接在第一运动部与底板间的第一弹簧;

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连接在第二运动部与底板间的第二弹簧。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侧板,限位槽和导轨设于侧板朝向底板的侧面上,且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朝向侧板的端部分别与导轨连接;

所述限位棍的本体设于第一运动部和侧板间,且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从本体向相反方向延伸。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具,其包括:

用于设置具有线路板的显示面板的设置单元;

上述的连接器,其用于使所述显示面板的线路板的接头与接口对接。

本发明的连接器为Push-Push结构,在导向结构的作用下,

只要反复按压第一运动部即可使接头与接口(即线路板与检测设备)在连接和断开状态下切换,以便对显示面板进行点灯测试;由此,该连接器操作简单、对位准确、耗时短,且用力均匀,不会造成各结构的磨损、断裂等;同时,该连接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沿导轨所在平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在第一运动部与第二运动部分离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在第一运动部与第二运动部接触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中限位棍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中限位槽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运动部;19、开孔;2、第二运动部;29、接口;3、导轨;41、第一弹性件;42、第二弹性件;

5、限位槽;51、第一子路径;511、第一凸台;52、第二子路径;

521、第二凸台;58、第一点位;59、第二点位;6、限位棍;61、第一插入部;62、第二插入部;71、底板;72、侧板;9、线路板;

99、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

该连接器用于将显示面板的线路板9(如柔性线路板FPC)与检测设备相连,以实现点灯测试。

具体的,该连接器包括:

沿按压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2,其中一者用于与显示面板的线路板9的接头99连接,另一者具有与检测设备连接的接口29;

导向结构用于在第一运动部1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引导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2在按压方向上运动,使二者从分离运动至接触,或从接触运动至分离,且当二者接触时接头99能与接口29对接。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中,沿按压方向(图4中的向下方向)的不同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运动部1与第二运动部2。显示面板的线路板9一端设有接头99,接头99可与其中一个运动部相连并随之运动,而另一个运动部中设有与检测设备连接的接口29。当两运动部运动至相互接触时,接头99正好可与接口29对接,从而将检测设备的信号引入显示面板中。

当用户沿按压方向按压第一运动部1时,通过导向结构的作用,可使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2间的相对状态(分离或接触)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当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2处于分离状态时,若按压第一运动部1,则可使二者运动至接触状态,使接头99与接口29对接;而当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2已经处于接触状态时,若按压第一运动部1,则可使二者运动至分离状态,从而使接头99与接口29分离。

可见,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为Push-Push结构,在导向结构的作用下,只要反复按压第一运动部1即可使接头99与接口29(即线路板9与检测设备)在连接和断开状态下切换,以便对显示面板进行点灯测试;由此,该连接器操作简单、对位准确、耗时短,且用力均匀,不会造成各结构的磨损、断裂等;同时,该连接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优选的,第一运动部1用于与接头99连接;第二运动部2具有接口29。

显示面板中的线路板9多为柔性线路板,可变形,故其接头99的运动比较方便,因此,优选是接头99连接运动范围更大的第一运动部1,而接口29则设于相对运动范围较小的第二运动部2中。

本实施例中,均以第一运动部1用于连接接头99,而第二运动部2具有接口29为例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其并非对本发明实现方式的限定。

更优选的,第一运动部1具有开孔19,接头99能从第一运动部1远离第二运动部2的一侧卡入开孔19中;接口29位于第二运动部2朝向第一运动部1一侧的与开孔19对应的位置。

为实现以上连接,可如图1所示,将线路板9的接头99从远离第二运动部2一侧卡入第一运动部1的开孔19中,使其与第一运动部1同步运动;而接口29则位于第二运动部2朝向第一运动部1一侧,且位置与开孔19对应,故当第一运动部1与第二运动部2接触时,接头99自然可与接口29对接(如接头99与接口29中的一个为插头,另一个为插口)。

优选的,导向结构包括:

沿按压方向延伸的导轨3,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2可运动的连接导轨3;

第一弹性件41,用于沿按压方向对第一运动部1施加弹性力,并使第一运动部1在不受外加压力时稳定在第一平衡位置;

第二弹性件42,用于沿按压方向对第二运动部2施加弹性力,并使第二运动部2在不受外加压力时稳定在第二平衡位置;

限位单元,用于将第一运动部1稳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且用于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一位置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使第一运动部1运动到第三位置后运动到第二位置,以及用于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二位置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使第一运动部1运动到第三位置后运动到第一位置;其中,第一平衡位置、第一位置、第二平衡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沿按压方向依次设置。

如图1、图4所示,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2分别连接第一弹性件41和第二弹性件42,故当两运动部不受外加压力作用时,可分别被弹性件稳定在相应的平衡位置,若它们在按压方向上偏离平衡位置,则弹性件会向它们施加沿按压方向的弹性力(包括方向相反拉力或推力)。其中,限位单元用于将第一运动部1稳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及允许第一运动部1经过第三位置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运动。由于沿按压方向第一平衡位置、第一位置、第二平衡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是依次设置的,故连接器可按以下方式工作:

(1)如图4所示,当第一运动部1处于第一位置时,其与处在第二平衡位置的第二运动部2分离,由此接头99与接口29是分离的。当然,此时第一运动部1实际偏离其平衡位置,故会受到来自第一弹性件41的力,但其在限位单元的作用下无法移动。

(2)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一位置受到沿按压方向(图4中以向下方向为例)的力时,其向下运动达到第二平衡位置处而与第二运动部2接触,进而带动第二运动部2一起继续向下运动至第三位置。当压力消失时,由于两运动部均偏离各自的平衡位置,故它们会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直到第一运动部1达到第二位置并被限位单元定位为止。如图5所示,由于此时第二运动部2仍偏离其平衡位置,故其会与第一运动部1保持接触并向第一运动部1施加一定的力,保证接头99与接口29的连接良好。

(3)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二位置受到再次受到向下的力时,其同样带动第二运动部2运动指第三位置。当压力消失时,在弹性件和限位单元的作用下,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2分别返回如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和第二平衡位置,二者再次分离,即接头99与接口29重新分离。

可见,按照以上方式,通过对第一运动部1反复按压即可实现接头99与接口29的分离和连接,且当第一运动部1与第二运动部2接触时,第二运动部2一直受弹性力的作用,故其与第一运动部1间的作用力是可变的,不会过大,可避免结构损伤。同时,在第一运动部1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运动部2可向其施加一定压力,保证二者间的良好接触。

更优选的,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槽5和限位棍6;其中,

限位棍6具有本体,本体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插入部61和第二插入部62,第一插入部61可转动的插入第一运动部1,第二插入部62可运动的插入限位槽5;

限位槽5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点位58和第二点位59,二者间通过路径连接;第二插入部62分别位于第一点位58和第二点位59时,第一运动部1分别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其中,过第一点位58且垂直于按压方向的面为第一面,过第二点位59且垂直于按压方向的面为第二面;路径全部位于第一面靠近第二点位59一侧,且有一部分位于第二面远离第一点位58一侧。

如图6、图7所示,限位单元可采用限位槽5与限位棍6配合的形式,其中限位棍6连接在限位槽5和第一运动部1间,故当其第二插入部62处于限位槽5的不同位置时,限位棍6可将第一运动部1也限定在不同的相应位置。由此,只要设置好限位槽5的形状,即可限定第二插入部62的运动轨迹,也就是限定第一运动部1的轨迹运动。

具体的,如图7所示,限位槽5中具有第一点位58,而路径和第二点位59均位于第一点位58同一侧(图7中以下侧为例),故当第二插入部62处于第一点位58时,第一运动部1相应处于最上方的第一位置;而当第二插入部62处于第二点位59时,第一运动部1(包括第二运动部2)相应处于第二位置;而由于路径具有位于第二点位59远离第一点位58一侧(如下侧)的部分,故当第二插入部62处于路径的这部分时,第一运动部1(包括第二运动部2)即处于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间(当然,路径中最远离第一点位58的点即对应第三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路径包括沿不同轨迹连接在第一点位58、第二点位59间的第一子路径51和第二子路径52,第一子路径51和第二子路径52分别各有一部分位于第二面远离第一点位58一侧;

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一位置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第二插入部62沿第一子路径51运动至第二位置;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二位置受到按压方向的压力时,第二插入部62沿第二子路径52运动至第一位置。

为在同样方向的按压下让第一运动部1实现不同的运动轨迹,限位槽5中的路径可为由两条子路径构成的环形(如图7中类似“箭头”形的形状)。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一位置受到按压时,第二插入部62沿第一子路径51(图中左侧带箭头的线)先运动至第二点位59下方,再向上返回第二点位59;而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二位置受到按压时,第二插入部62沿第二子路径52(图中右侧带箭头的线)先运动至第二点位59下方,再向上返回第一点位58。

更进一步优选的,限位槽5中设有:

位于第一子路径51靠近第二点位59处的第一凸台511,用于阻止第二插入部62从第二点位59开始沿第一子路径51运动;

位于第二子路径52靠近第一点位58处的第二凸台521,用于阻止第二插入部62从第一点位58开始沿第二子路径52运动。

当具有两个子路径时,需要保证第二插入部62能进入正确的子路径运动,而不会产生反向运动(如不会沿第一子路径51从第二点位59运动回第一点位58)。为此,可如图7所示,在子路径中不希望第二插入部62进入的端部设置凸台,以阻止第二插入部62进入。例如,当第二插入部62沿第一子路径51向第二点位59运动时,其可绕过第一凸台511达到第二点位59,而当第二插入部62从第二点位59开始运动时,其向第一子路径51的运动方向被第一凸台511挡住,故只能沿第二子路径52运动。

进一步优选的,连接器还包括:

垂直于按压方向的底板71;

第一弹性件41为连接在第一运动部1与底板71间的第一弹簧;

第二弹性件42为连接在第二运动部2与底板71间的第二弹簧。

如图1所示,连接器可包括底板71(如为治具底面),则以上运动部均可平行于底板71设置,并分别被作为弹性件的弹簧支撑。

进一步优选的,连接器还包括:

垂直于底板71的侧板72,限位槽5和导轨3设于侧板72朝向底板71的侧面上,且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2朝向侧板72的端部分别与导轨3连接;

限位棍6的本体设于第一运动部1和侧板72间,且第一插入部61和第二插入部62从本体向相反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底板71上还可设有竖直的侧板72,从而限位槽5、导轨3等均可设于该侧板72表面上,且两运动部的端部可与导轨3连接;此时,限位棍6的本体可位于第一运动部1和侧板72之间,其两端的插入部可如图6所示反向延伸以分别插入第一运动部1和侧板72中。

以上具体的连接器结构简单、可靠,且对原有连接器(治具)的结构改变小,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具,其包括:

用于设置具有线路板9的显示面板的设置单元;

上述的连接器,其用于使所述显示面板的线路板9的接头99与接口29对接。

以上连接器是用于治具中的,而治具可承载显示面板,且与检测设备相连,从而通过连接器可将显示面板的线路板9与检测设备连接,实现点灯测试。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