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玻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9128发布日期:2018-11-07 08:1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玻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双玻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玻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光伏组件本身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低,在高山、在平原、在沙漠、在渔场等都可以正常使用,在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方面真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作用。

双玻组件就是指:由两块钢化玻璃、密封胶膜和太阳能电池片,经过层压形成复合层,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由汇流条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所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因其使用玻璃代替常规组件背板,且无需安装边框等特点,较之常规组件,双玻组件的耐腐蚀性更强,透水率几乎为零,能够杜绝pid现象产生,更为关键的是,双玻组件的防火等级由常规组件的c级升级到a级。双玻组件在未来光伏市场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双玻组件具有生命周期长,更低的功率衰减,超强抗pid能力等特点,使其在未来光伏行业中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主要有压块安装固定方式以及背挂钩安装固定方式。

压块安装固定方式可以缩短安装时间,但其在安装过程中双玻组件爆板情况较多,且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压块安装夹具中的缓冲垫容易发生老化形变,双玻组件与压块间往往产生松动,从而导致双玻组件脱落摔坏现象。

现有的双玻组件结构中背挂钩安装固定结构:

(1)、由上压块、下压块及缓冲垫组成的光伏双玻组件安装夹具。虽然该夹具可以极大的减少双玻组件安装时间,但压块安装固定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双玻组件爆板情况较多,且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压块安装夹具中的缓冲垫容易发生老化形变,双玻组件与压块间往往产生松动,从而导致双玻组件脱落现象。

(2)挂钩结构。如,t型安装挂钩、c型安装挂钩、带有溢胶槽结构的安装挂钩以及带有凸起结构的安装挂钩。这些背挂钩安装固定方式可以解决压块安装固定方式中缓冲垫老化形变导致双玻组件脱落问题。

上述背挂钩安装固定方式可以解决压块安装固定方式中缓冲垫老化形变导致的双玻组件脱落摔坏问题,但背挂钩安装固定方式一般局限于使用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撑梁上,这极大的限制了双玻组件的安装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双玻组件,增大双玻组件安装场所的选择范围,降低安装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玻组件,包括双玻组件主体、u型简易边框、承重支架和支撑杆,所述双玻组件主体通过胶水层与所述u型简易边框的u型口顶部表面粘接,所述u型简易边框与所述承重支架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边伸入所述u型简易边框的u型口,所述支撑杆的杆体与所述承重支架螺栓连接。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简易边框的u型口底部两侧的耳座,所述u型简易边框通过设置在所述耳座的螺栓孔与所述承重支架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耳座的螺栓孔为长度方向与所述u型口的开口方向平行的长腰螺栓孔。

其中,所述承重支架包括矩形水平支撑板和与所述矩形水平支撑板垂直设置的前支撑框、后支撑框,所述支撑杆的杆体与所述前支撑框或所述后支撑框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前支撑框、所述后支撑框的底部与所述矩形水平支撑板的边长重合。

其中,所述前支撑框的高度低于所述后支撑框的高度。

其中,所述u型简易边框为铝合金u型简易边框。

其中,所述承重支架为型钢中空管承重支架。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顶边与所述杆体的夹角与所述承重支架的前支撑框顶部相对后支撑框顶部的倾角相。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玻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双玻组件,通过采用胶水层将双玻组件主体固定在u型简易边框的顶部,然后使用螺栓固定简易边框与承重支架,使得双玻组件的安装与双玻组件主体无关,只要能放置或安装承重支架,即可进行双玻组件的安装,从而减少了地形对双玻组件安装的限制,增大双玻组件安装场所的选择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玻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玻组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简易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玻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玻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玻组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简易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玻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双玻组件,包括双玻组件主体10、u型简易边框20、承重支架40和支撑杆30,所述双玻组件主体10通过胶水层与所述u型简易边框20的u型口顶部表面粘接,所述u型简易边框20与所述承重支架40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30的顶边31伸入所述u型简易边框20的u型口,所述支撑杆30的杆体32与所述承重支架40螺栓连接。

本发明中对于u型简易边框20的材质以及u型槽的尺寸不做具体限定,其目的在于通过上表面的胶水层将光伏层压件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应的双玻组件层压件的尺寸、型号选择合适的尺寸,然后下部通过支撑杆30与承重支架40连接,然后将承重支架40放置在双玻组件的发电场所即可。

而上述的承重支架40的作用,是用于承受双玻组件主体10层压件的重量,将其放置或安装在发电场所。

通过采用胶水层将双玻组件主体10固定在u型简易边框20的顶部,然后使用螺栓固定简易边框20与承重支架40,使得双玻组件的安装与双玻组件主体10无关,只要能放置或安装承重支架40,即可进行双玻组件的安装,从而减少了地形对双玻组件安装的限制,增大双玻组件安装场所的选择范围。

为了进一步方便对u型简易边框20进行固定,降低工艺难度,所述双玻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简易边框20的u型口底部两侧的耳座21,所述u型简易边框20通过设置在所述耳座21的螺栓孔与所述承重支架40螺栓连接。

通过设置耳座21,使得u型简易边框20的安装与其u型槽没有关系,不会对其上表面以及槽内的支撑杆30的安装产生影响,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本发明中一般耳座21与u型简易边框20的厚度一致,在某一些情况下,为了限制u型槽内的支撑杆30的位置,可以适当进行加厚设置。

本发明中耳座21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u型简易边框20进行安装,但是有些时候与耳座21中的螺栓孔与下方的承重支架40的螺栓连接,可能会出现安装偏差的情况,对于安装精度要求很高,降低了安装效率,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降低安装难度,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座21的螺栓孔为长度方向与所述u型口的开口方向平行的长腰螺栓孔。

通过将螺栓孔设计为长腰螺栓孔,使得在其任意位置即可进行螺栓固定,降低了安装精度。当然,如果有其它的安装需要,或者是承重支架40的螺栓孔的设计在上述的长腰螺栓孔的外侧或内侧,也可将其设置为与u型口的开口方向垂直的缠腰螺栓孔,或者在一条直线上设置多个螺栓孔,提高u型简易边框20的适配范围。

为了进一步提高双玻组件的使用范围,提高安装效率,所述承重支架40包括矩形水平支撑板和与所述矩形水平支撑板垂直设置的前支撑框、后支撑框,所述支撑杆30的杆体32与所述前支撑框或所述后支撑框螺栓连接。

通过承重支架40设计为矩形水平支撑板和与所述矩形水平支撑板垂直设置的前支撑框、后支撑框的结构,只需要将前支撑框、后支撑框与u型简易边框20、支撑杆30连接即可,然后在前支撑框、后支撑框设之间的中空位置包房石块等重物,进一步对承重支架40进行固定,使得只需将安装好的双玻组件放置在发电场所,不需进行安装,只需要对其承重支架40放置重物固定即可,提高了安装效率,简化了组件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支撑框、所述后支撑框的底部与所述矩形水平支撑板的边长重合。

当然,如果上述的前支撑框、后支撑框的框架结构,只是由于为了简化重量而设计为框架结构,如果其结构强度不能满足,还可以将其设置为板状结构,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机械结构。

由于双玻组件在工作时,一般会由于一样角度的问题,将双玻组件设计为倾斜状,因此一般所述前支撑框的高度低于所述后支撑框的高度,本发明对于其高度差以及二者之间的间距不做限定,二者在矩形平板的位置可以设计为固定结构,也可以是设计为活动结构,可以调整至少其中一块支撑框的位置,然后改变二者顶部之间的长度,从而适用不同尺寸的双玻组件。

本发明对于u型简易边框20的材质不做限定,一般所述u型简易边框20为铝合金u型简易边框20。

在本发明中由于双玻组件主体10(层压件)需要进行倾斜放置,因此对应的u型简易边框20的开口方向与倾斜方向一致,然后通过支撑杆30上部的顶边31插入u型口(u型凹槽)对双玻组件主体10进行位置限定,然后通过将u型简易边框20通过其耳座21的螺栓孔与承重支架40螺栓连接即可。

因此,在本发明的双玻组件的安装过程中,可以预先将承重支架40、支撑杆30进行安装,然后将底部粘贴有上述u型简易边框20的双玻组件主体10与支撑杆30的连接,将后者的顶边31伸入u型简易边框20的凹槽,然后与承重支架40螺栓连接即可,安装过程非常简单,对于环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本发明对于承重支架40的材质不做限定,所述承重支架40为型钢中空管承重支架40。

同样的,在本发明中,支撑杆30在与沉重支架连接时,也可以设计为为了便于降低安装精度,提高安装效率,设置竖直的长腰螺孔。

本发明中,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支撑杆30的顶边31与所述杆体32的夹角与所述承重支架40的前支撑框顶部相对后支撑框顶部的倾角相。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玻组件,通过采用胶水层将双玻组件主体固定在u型简易边框的顶部,然后使用螺栓固定简易边框与承重支架,使得双玻组件的安装与双玻组件主体无关,只要能放置或安装承重支架,即可进行双玻组件的安装,从而减少了地形对双玻组件安装的限制,增大双玻组件安装场所的选择范围。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玻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