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8416发布日期:2019-01-28 12:4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插座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尤其涉及端子模块组件的fp5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qsfp-dd规范修订0.1版揭露公布了一个设有八条通道的1x1qsfp-dd模组。qsfp的每条通道运行速率在25gbit/s或50gbit/s,因此qsfp-dd模组支持200gbit/s或400gbit/s速率的以太网应用。qsfp-dd模组设有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四排端子。每个端子设有焊接部。上两排端子的焊接部在纵向方向上与下两排端子的焊接部偏移。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种设计具有0.5mm精细间距的与qsfp类似的界面。这表明单端口插座连接器通常使用水平模组结构将一模组结构中的所有上排端子和另一模组结构中的所有下排端子组装在一起。无论如何,双端口插座连接器通常使用若干在横向方向上彼此堆叠的竖直模组,其中,每个模组结构将属于同一垂直横截面的每个端口的所有的上排和下排整体组装。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上,在双端口插座连接器中,竖直模组结构需要每两个(差分)信号模组通过一接地模组与另两个(差分)信号模组隔开,所述接地模组在横向方向上位于上述两者之间。

故,在操作期间,需要设有优良的接地模组以有效防止emi(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优良接地、屏蔽效果的插座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主壳体、组装在主壳体上的端子模组组件,所述主壳体包括上对接端口及在竖直方向上与上对接端口相对的下对接端口,所述上对接端口和下对接端口在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向前连通外部,所述端子模组组件包括若干接地端子模组及若干信号端子模组对,所述接地端子模组与信号端子模组对沿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彼此交替堆叠,每个所述接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及收容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内的接地端子,每个所述信号端子模组对包括第二绝缘体及若干收容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内的信号端子,所述端子模组组件包括若干沿横向方向穿过端子模组组件的狭缝结构及若干在横向方向上插入相应的狭缝结构的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所述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设有相应的弹片以与相应的接地端子机械和电性连接。

通过本发明中对插座连接器组件的设计,使得整个插座连接器组件的接地、屏蔽效果得到提高。

本发明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优良接地、屏蔽效果的插座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主壳体、组装在主壳体上的端子模组组件,所述主壳体包括上对接端口及在竖直方向上与上对接端口相对的下对接端口,所述上对接端口和下对接端口在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向前连通外部,所述端子模组组件包括若干接地端子模组及若干信号端子模组对,所述接地端子模组与信号端子模组对沿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彼此交替堆叠,每个所述接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及收容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内的接地端子,每个所述信号端子模组对包括第二绝缘体及若干收容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内的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包括设有一体延伸的连接臂的主板,所述主板包括至少一个延伸超出相应的绝缘体周边的脊部及安装在主壳体的弹性公共接地片,所述弹性公共接地片设有相应的弹片以与相应的接地端子机械和电性连接。

通过本发明中对插座连接器组件的设计,使得整个插座连接器组件的接地、屏蔽效果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8是图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进一步的部分分解图。

图9是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组组件的分解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组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端子模组组件的接地端子模组组件的分解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端子模组组件的接地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端子模组组件的接地端子模组的正视图。

图14是图11所示的接地端子模组的分解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接地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接地端子模组的正视图。

图17是图9所示的端子模组组件的信号端子模组对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信号端子模组对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7所示的信号端子模组对的正视图。

图20是图17所示的信号端子模组对的剖视图。

图21是图17所示的信号端子模组对的的分解图。

图22是图9所示的端子模组组件的侧视图。

图23是展示弹性公共接地片如何机械和电性连接到相应的接地触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插座连接器组件100包括设有在竖直方向上形成相对的上、下端口12,14的主壳体10。每个所述端口12,14设有向前与在前后方向的外界连通的对接槽16,以收容插头连接器(未完全图示,仅显示插头连接器设有的相应导电片)的对接舌板,所述对接槽16由电路板构成,所述电路板设有位于电路板两相对表面的对接片。

端子模组组件50从后侧组装进主壳体10,其包括若干沿垂直于竖直方向和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上彼此交替堆叠的信号端子模组对60和接地端子模组80。

每个接地端子模组80包括通过射出成型工艺收容于第一绝缘体90的接地端子82。所述接地端子82包括设有若干狭缝86的主板84,分别位于两前对接区域89的两对连接臂88及若干位于底部的安装脚83。所述第一绝缘体90包覆主板84的相反两表面且包括若干分别在横向方向上与对应的狭缝86对齐的狭槽92及两个配合区域94,每个所述配合区域94与相应的对接区域89对齐,所述对接区域89延伸围绕连接臂88。所述主板84包括分别从第一绝缘体9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突出的上脊部85和下脊部86。

信号端子模组对60包括两个模组62,每个所述模组62包括设有8根信号端子70的第二绝缘体64,所述信号端子70通过射出成型工艺收容于第二绝缘体64内。8根所述信号端子70分为上端子701及沿竖直方向与上端子701间隔的下端子702。所述上端子701包括第一前下端子7011,设置于第一前下端子7011上面及后方的第一后下端子7012,与第一后下端子7012上面并相对第一后下端子7012的第一后上端子7013及第一后上端子7013上面并与第一前下端子7011相对的第一前上端子7014。下端子702包括第二前下端子7021,设置于第二前下端子7021上面及后方的第二后下端子7022,设置于与第二后下端子7022上面并相对第二后下端子7022的第二后上端子7023及设置于第二后上端子7023上面并与第二前下端子7021相对的第二前上端子7024。所述第二绝缘体64包括两个前配合区域66及与相邻的接地端子模组的狭槽92对接的槽68。所述信号端子70具有不同的配置和尺寸以符合不同的位置。每个所述信号端子70包括收容于第二绝缘体64的主体72,暴露于相应的前配合区域66的前连接臂74及暴露于第二绝缘体64底部的下安装腿76。所述第二绝缘体64进一步包括若干在横向方向上暴露第一槽63和位于第一槽63两侧的第二槽65用于成型或操作中的热量考虑。在附图中应当注意,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片包括独立的信号片和类似于接地片的框架,仅用于理解。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涉及弹性公共接地片组件30。所述弹性公共接地片组件30包括两种类型,即内部型和外部型。所述外部弹性公共接地片32组装在主壳体10上并与主壳体10锁扣,所述主壳体10设有抵靠在接地端子82的脊部85,86。所述外部弹性公共接地片32设置在第一前上端子7014上。所述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40插入所有的狭槽92、狭缝86和槽68中,所述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40设有相应的弹片42机械和电性连接到相应的接地端子的狭缝86内。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端子82的每个主板84的顶部或后部设有两个外部弹性公共接地片32。每个信号端子模组对60有八个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40并将其分成三组,一组包括两个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40,另外两组均包括三个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40。一组三个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40位于第一前下端子7011和第一后下端子7012之间。另一组三个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40位于第一前上端子7014和第一后上端子7013之间。两个内部弹性公共接地片40位于第二后上端子7023和第二前上端子7024之间。所述主壳体10进一步包括若干用于收容相应的上脊部85的狭缝18,其中,两个所述凹槽11暴露于上脊部以连接相应的弹性部34。与之前公开的临时申请类似,基部20组装在主壳体10上,在端子模组组件50组装到主壳体10之后,将外部弹性公共接地片32安装在主壳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在端子模组组件50组装到主壳体10且外部弹性公共接地片32插入到端子模组组件50之后,将所述基部20安装在主壳体10上。无论如何,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先将基座20固持端子模组组件50并一起组装到主壳体10上,最后再将外部弹性公共接地片32插入到端子模组组件50中。或者先将外部弹性公共接地片32插入到端子模组组件50中,然后用基座20固持,最后一起组装到主壳体10上。值得注意的是,信号端子70的连接臂74和接地端子82的连接臂66暴露于相应的对接槽16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