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0262发布日期:2019-02-15 23:0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产品的普及化,用户对显示产品的外观、结构等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窄边框化或者无边框化的显示面板应需而生。窄边框化或者无边框化显示面板通过将面板的非显示部分弯折到面板的背面实现。但弯折过程中,弯折区域中的金属线可能会发生断裂,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避免弯折区的金属线断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弯折区;

所述弯折区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n层第一平坦化层,以及与所述n层第一平坦化层对应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每一金属线层包括多根金属线;

每一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与对应的所述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相邻两层所述金属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通过设置每一第一平坦化层与对应的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由于金属线层的厚度较小,使得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较小,从而可以减小弯折区的厚度,使得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移动至金属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即弯折区弯折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由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的能力远大于受拉伸应力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金属线断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可选地,所述弯折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平坦化层和第二子平坦化层,其中,所述第一子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平坦化层临近所述基板的一侧;

所述弯折区还包括第一金属线层和第二金属线层,所述第一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二金属线;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层与所述第一子平坦化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所述第二金属线层与所述第二子平坦化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

沿平行于所述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所述第二金属线依次交替排列。

这样设置,使得弯折区具有较小的厚度,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位于金属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弯折时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受压缩应力,有效避免了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并且当第一金属线与第二金属线并联连接时,其中一根金属线由于弯折断裂时,另一根可以继续工作,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可选地,所述弯折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平坦化层、第二子平坦化层和第三子平坦化层,所述第一子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平坦化层临近所述基板的一侧;

所述弯折区还包括第一金属线层、第二金属线层和第三金属线层,所述第一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二金属线,所述第三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三金属线;

沿平行于所述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金属线和所述第三金属线依次交替排列。

这样设置,使得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位于金属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且更靠近金属线层,使金属线层受到的压缩应力减小,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线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且当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和第三金属线并联连接时,当其中一根金属线由于弯折断裂时,另外两根并联的金属线可以继续工作,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线层与所述第二子平坦化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所述第二金属线层与所述第一子平坦化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所述第三金属线层与所述第三子平坦化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

这样设置,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位于金属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且更靠近金属线层,使金属线层受到的压缩应力进一步减小,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线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可选地,沿平行于所述基板的方向,相邻所述金属线之间的间距相同。

这样设置,使得各金属线在弯折区均匀分布,在弯折时各金属线承受的应力更为均匀,避免某些位置的金属线承受的应力过大而容易断裂。

可选地,所述显示区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二平坦化层;

沿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所述n层第一平坦化层的总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厚度。

这样设置,保证了弯折区的厚度较小,使得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移动至金属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即弯折区弯折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有效避免金属线断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可选地,所述弯折区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像素定义层、支撑柱层和保护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与所述支撑柱层临近所述基板的一侧;

所述金属线的厚度为0.6-0.8微米,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厚度为1.5-1.7微米,所述支撑柱层的厚度为1.5-1.7微米,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88-92微米。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包括:

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弯折区;

在所述弯折区的基板上设置n层第一平坦化层,以及与所述n层第一平坦化层对应的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与对应的所述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相邻两层所述金属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

通过设置弯折区包括层叠设置于基板上的n层第一平坦化层,以及与n层第一平坦化层对应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且每一第一平坦化层与对应的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由于金属线层的厚度较小,使得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较小,从而可以减小弯折区的厚度,使得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移动至金属线层远离基板10的一侧,即弯折区弯折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由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的能力远大于受拉伸应力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金属线断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可选地,在所述弯折区的基板上设置n层第一平坦化层,以及与所述n层第一平坦化层对应的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包括:

在所述弯折区制作图形化的第一平坦化层;

在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图形化区域制作相应的金属线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弯折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弯折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弯折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弯折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平坦化层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线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为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或者无边框化,在对显示面板进行弯折的过程中弯折区的金属线可能会发生断裂,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弯折区弯折后,金属线所在膜层位于弯折中性层(既不受拉伸应力也不受压缩应力的膜层)的上方,即金属线受拉伸应力,而金属线承受拉伸应力的能力较差,导致弯折后金属线容易断裂。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弯折区;

所述弯折区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n层第一平坦化层,以及与所述n层第一平坦化层对应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每一金属线层包括多根金属线;

每一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与对应的所述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相邻两层所述金属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每一第一平坦化层与对应的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由于金属线层的厚度较小,使得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较小,从而可以减小弯折区的厚度,使得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移动至金属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即弯折区弯折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由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的能力远大于受拉伸应力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金属线断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弯折示意图,图3是图1中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3,该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10,基板10包括显示区11和位于显示区11至少一侧的弯折区12;

弯折区12包括层叠设置于基板10上的n层第一平坦化层20,以及与n层第一平坦化层20对应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每一金属线层包括多根金属线30;

每一第一平坦化层20与对应的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相邻两层金属线30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不交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其中,弯折区12即显示面板发生弯折形变的区域,弯折区12向远离显示面板显示面的一侧弯折,基板10位于弯折区12的弯折内侧,位于弯折中性层临近基板10一侧的膜层受压缩应力,位于弯折中性层远离基板10一侧的膜层受拉伸应力。本实施例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弯折区12的位置,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沿平行基板10的方向,各不同层的金属走线依次交替排列,避免各层金属线之间相互干扰,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排布方式。

通过在弯折区12设置n层第一平坦化层20,以及与n层第一平坦化层20对应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且每一第一平坦化层20与对应的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由于金属线层的厚度较小,使得第一平坦化层20的厚度较小,从而可以减小弯折区的厚度,使得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移动至金属线层远离基板10的一侧,即弯折区12弯折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由于金属线30受压缩应力的能力远大于受拉伸应力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金属线30断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一层金属线30,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本实施例对n的具体数值并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金属线层的具体厚度确定,只需保证n层第一平坦化层的总厚度较小,使得弯折区具有较小的厚度,使得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移动至金属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即可。示例性的,可以设置n=1、2或3等。

可选的,参考图2,显示区11包括设置于基板10上的第二平坦化层70;沿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n层第一平坦化层的总厚度小于第二平坦化层70的厚度。这样设置,保证了弯折区12的厚度较小,使得弯折区12的弯折中性层移动至金属线层远离基板10的一侧,即弯折区12弯折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有效避免金属线30断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具体地,第二平坦化层70可以与n层第一平坦化层采用同种材料,从而可以一同制备,示例性的,制备第一平坦化层时,可以涂布一整层布满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平坦化材料层,对弯折区12的平坦化材料层进行图形化,在图形化区域制备金属线层,即完成一层第一平坦化层和一层金属线层的制备,然后按照上述步骤制备下一层第一平坦化层和下一层金属线层,直至完成n层第一平坦化层的制备。然后再涂布平坦化材料层,图像化该平坦化材料层,去除弯折区12的部分,完成第二平坦化层70的制备。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n取不同值时弯折区的具体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区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4,弯折区包括一层第一平坦化层20和一层金属线层,该金属线层包括多根金属线30,该第一平坦化层20与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等。

具体的,通过设置一层第一平坦化层20和一层金属线层,且第一平坦化层20与金属线层同层且厚度相等,大大减小了弯折区的厚度,使得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位于金属线层远离基板10的一侧,弯折区弯折后金属线30受压缩应力,有效避免金属线30断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另外,参考图4,弯折区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像素定义层40、支撑柱层50和保护层60,像素定义层40设置于支撑柱层50临近基板10的一侧;金属线30的厚度为0.6-0.8微米,像素定义层40的厚度为1.5-1.7微米,支撑柱层50的厚度为1.5-1.7微米,保护层60的厚度为88-92微米,基板10的厚度为18-19微米。

其中,像素定义层40、支撑柱层50和保护层60用于保护弯折区的金属线层,另外像素定义层40用于在显示区限定出多个像素区域,支撑柱层50用于支撑显示面板的发光层制备过程中采用的掩膜版。像素定义层40、支撑柱层50和保护层60均采用有机材料,提升了弯折区的耐弯折性能。

发明人采用上述数据对弯折区弯折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发现,当弯折区包括一层第一平坦化层和一层金属线层时,中性层的位置位于保护层60中,弯折时金属线30受压缩应力,有效避免了金属线30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弯折区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5,弯折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平坦化层21和第二子平坦化层22,其中,第一子平坦化层21设置于第二子平坦化层22临近基板10的一侧;

弯折区还包括第一金属线层和第二金属线层,第一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一金属线31,第二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二金属线32;

其中,第一金属线层与第一子平坦化层21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第二金属线层与第二子平坦化层22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

沿平行于基板的方向,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32依次交替排列。

具体地,通过设置两层第一平坦化层(第一子平坦化层21和第二子平坦化层22)和两层金属线层(第一金属线层和第二金属线层)使得弯折区具有较小的厚度,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位于金属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弯折时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32受压缩应力,有效避免了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32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另外,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的厚度均为0.6-0.8微米,像素定义层40的厚度为1.5-1.7微米,支撑柱层50的厚度为1.5-1.7微米,保护层60的厚度为88-92微米,基板10的厚度为18-19微米时,发明人通过仿真发现,采用两层第一平坦化层和两层金属线层时,相对于采用一层平坦化层和一层金属线层,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位于保护层60和支撑柱层50之间,更靠近金属线层,使金属线层受到的压缩应力减小,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线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并且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32依次交替排列,使得金属线在相应的金属线层中均匀排布,使得各金属线受力较为均匀,避免部分金属线受力过大而容易断裂。

此外,第一金属线31与第二金属线32可以并联连接,使得当其中一根金属线由于弯折断裂时,另一根可以继续工作,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示例性的,第一金属线层中第一金属线31的根数可以等于第二金属线层中第二金属线32的根数,沿平行于基板10的方向,每两根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32并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32的并联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弯折区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弯折区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6和图7,弯折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平坦化层21、第二子平坦化层22和第三子平坦化层23,第一子平坦化层21设置于第二子平坦化层22临近基板10的一侧;

弯折区还包括第一金属线层、第二金属线层和第三金属线层,第一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一金属线31,第二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二金属线32,第三金属线层包括多根第三金属线33;

沿平行于基板的方向,第一金属线31、第二金属线32和第三金属线33依次交替排列。

具体地,通过设置三层第一平坦化层(第一子平坦化层21、第二子平坦化层22和第三子平坦化层23)和两层金属线层(第一金属线层、第二金属线层和第三金属线层)使得弯折区具有较小的厚度,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位于金属线层远离基板10的一侧,弯折时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32受压缩应力,有效避免了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32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并且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线31、第二金属线32和第三金属线33依次交替排列,使得金属线在相应的金属线层中均匀排布,使得各金属线受力较为均匀,避免部分金属线受力过大而容易断裂。

另外,第一金属线31和第二金属线的厚度均为0.6-0.8微米,像素定义层40的厚度为1.5-1.7微米,支撑柱层50的厚度为1.5-1.7微米,保护层60的厚度为88-92微米,基板10的厚度为18-19微米时,发明人通过仿真发现,采用三层第一平坦化层和三层金属线层时,相对于采用两层平坦化层和两层金属线层,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更靠近金属线层,使金属线层受到的压缩应力减小,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线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此外,第一金属线31、第二金属线32和第三金属线33可以并联连接,使得当其中一根金属线由于弯折断裂时,另外两根并联的金属线可以继续工作,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示例性的,第一金属线层中第一金属线31的根数、第二金属线层中第二金属线32的根数以及第三金属线层中第三金属线的根数可以均相等,沿平行于基板10的方向,每三根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1、第二金属线32和第三金属线33并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示例性的对第一金属线31、第二金属线32和第三金属线33的并联方式进行了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本实施例对三层金属线层与三层第一平坦化层的对应关系并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中性层的位置需要设定。

示例性的,参考图6,第一金属线层与第一子平坦化层21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第二金属线层与第二子平坦化层22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第三金属线层与第三自平坦化层23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发明人通过仿真发现,这样设置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位置位于支撑柱层50,使金属线层受到的压缩应力减小,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线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示例性的,参考图7,第一金属线层与第二子平坦化层22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第二金属线层与第一子平坦化层21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第三金属线层与第三子平坦化层23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发明人通过仿真发现,这样设置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位置位于支撑柱层50和像素定义层40之间,其位于金属线层远离基板10的一侧且更靠近金属线层,使金属线层受到的压缩应力进一步减小,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线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可选的,参考图7,沿平行于基板10的方向,相邻金属线之间的间距相同,均为d。

通过设置相邻金属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各金属线在弯折区均匀分布,在弯折时各金属线承受的应力更为均匀,避免某些位置的金属线承受的应力过大而容易断裂。并且发明人通过仿真发现,设置相邻金属线之间的间距相同时相对于间距不同时,弯折中性层更靠近金属线层,使得金属线收到的压缩应力更小,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线断裂,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类型并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于任意涉及弯折区的显示面板,示例性的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面板、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面板或拉伸oled显示面板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8,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200。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9,该方法包括:

步骤810、提供一基板,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弯折区;

步骤820、在弯折区的基板上设置n层第一平坦化层,以及与n层第一平坦化层对应的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其中,每一第一平坦化层与对应的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相邻两层金属线在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弯折区包括层叠设置于基板上的n层第一平坦化层,以及与n层第一平坦化层对应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且每一第一平坦化层与对应的金属线层同层设置且厚度相同,由于金属线层的厚度较小,使得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较小,从而可以减小弯折区的厚度,使得弯折区的弯折中性层移动至金属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即弯折区弯折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由于金属线层受压缩应力的能力远大于受拉伸应力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金属线断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平坦化层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线层的示意图,可选地,参考图10-图11在弯折区的基板上设置n层第一平坦化层,以及与n层第一平坦化层对应的设置的n层金属线层,包括:

参考图10,在弯折区制作图形化的第一平坦化层20,具体为在基板10上涂布一层平坦化材料层,通过光刻和刻蚀等工艺将部分区域的平坦化材料层去除,形成图像化的第一平坦化层20。

参考图11,在第一平坦化层20的图形化区域制作相应的金属线层。具体可以通过电镀工艺在图像化区域直接制备金属线30,形成金属线层。

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一层第一平坦化层和一层金属线层的制备,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完成n层第一平坦化层和n层金属线层的制备。

另外,完成n层第一平坦化层和n层金属线层的制备后,可以在第一平坦化层和金属线层表面依次制备像素定义层、支撑柱层和保护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属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详尽的技术细节,详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