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座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885发布日期:2019-04-20 06:1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座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座插线装置。



背景技术:

图12、图13分别为线座5的主视图、俯视图,线座5内加工有竖向的螺栓孔51及横向的插线孔52,电线11如图14所示,由绝缘皮111包裹两根支线112而成,现要将电线11的支线112分开并插入到相应的插线孔52内并用螺栓锁紧(工作过程参见图15、图16),目前这一操作在车间基本上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完成的,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如何设计一种线座插线装置,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对于企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座插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座插线装置,包括:

传动连接的主动轮、从动轮,内输送带、外输送带由所述主动轮驱动往右输送,其中,所述内输送带位于内侧;

线座定位件,所述线座定位件在所述内输送带上等间距分布;

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位于所述外输送带上并与所述线座定位件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底板、活动板、压块;

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位于所述内输送带、所述外输送带之间,包括竖直线上安装的上气缸、下气缸;

外挡块,所述外挡块位于所述外输送带的外侧、右方,其内壁面分为上坡段、平直段、下坡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外输送带上,所述活动板嵌合在所述底板上方,与所述底板呈相对滑动结构并配有复位弹簧,压块通过铰链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铰链安装于所述活动板的右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为半球形,所述压块与所述活动板的贴合面加工有压线孔,所述压线孔的孔径与电线的绝缘皮的外径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固定有轴承架,滚动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基块,滑块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基块下方并配有压弹簧,所述滑块上加工有分线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气缸的上部固定顶块,所述顶块的上表面往上形成三角凸起,分线口i加工在所述三角凸起的底角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线机构左侧固定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左侧为弧形过渡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块的高度高于压块处于静止状态时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机械设备实现电线的分线,并将分线后的支线插入到插线孔内,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替代了手工操作,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线座插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线座插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线座定位件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压线机构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压线机构处的放大图;

图6、图7为压线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8为图2中分线机构的放大图;

图9为图8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10、图11为分线的过程示意图;

图12、图13为线座的主视图、俯视图;

图14为电线的主视图;

图15电线分线后的俯视图;

图16为支线与插线孔正对的示意图。

图中:1、主动轮;2、外输送带;3、内输送带;4、线座定位件;5、线座;51、螺栓孔;52、插线孔;6、分线机构;61、上气缸;62、基块;63、压弹簧;64、滑块;641、分线口;65、顶块;651、三角凸起;652、分线口i;66、下气缸;7、弹性块;71、弧形过渡面;8、从动轮;9、压线机构;91、底板;92、活动板;923、压线孔;93、压块;94、复位弹簧;95、铰链;96、轴承架;97、滚动轴承;10、外挡块;101、上坡段;102、平直段;103、下坡段;11、电线;111、绝缘皮;112、支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线座插线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主动轮1、从动轮8,内输送带3、外输送带2由主动轮1驱动往右输送,其中,内输送带3位于内侧;线座定位件4在内输送带3上等间距分布(图3所示);压线机构9位于外输送带2上并与线座定位件4的位置一一对应,压线机构9包括底板91、活动板92、压块93,底板91固定在外输送带2上,活动板92嵌合在底板91上方,与底板91呈相对滑动结构并配有复位弹簧94,,压块93通过铰链95与活动板92连接,铰链95安装于活动板92的右上方,压块93为半球形,压块93与活动板92的贴合面加工有压线孔923,压线孔923的孔径与电线11的绝缘皮111的外径匹配,活动板92的外侧固定有轴承架96,滚动轴承97安装在轴承架96上(图4、图5所示);分线机构6位于内输送带3、外输送带2之间,包括竖直线上安装的上气缸61、下气缸66,上气缸61的底部固定安装基块62,滑块64可滑动地置于基块62下方并配有压弹簧63,滑块64上加工有分线口641,下气缸66的上部固定顶块65,顶块65的上表面往上形成三角凸起651,分线口i652加工在三角凸起651的底角上(图6、图7所示);分线机构6左侧固定有弹性块7,弹性块7的高度高于压块93处于静止状态时的高度,弹性块7左侧为弧形过渡面71;外挡块10位于外输送带2的外侧、右方,其内壁面分为上坡段101、平直段102、下坡段103。

通过机械设备实现电线的分线,并将分线后的支线插入到插线孔内,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替代了手工操作,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主动轮带动内输送带、外输送带往右缓慢同速输送,线座定位件与压线机构始终对应,在装置左侧,由工作人员将线座放到线座定位件上方,并将压块打开后将电线放置于活动板上方(图6所示),在继续右移的过程中,弹性块给予压块一个外力,使得压块以铰链为中心转动再次压到活动板上方,电线被置于压线孔内(图7所示),弧形过渡面起到过渡作用,之后电线到达分线机构正上方,上气缸、下气缸同时快速动作,支线在顶块及滑块的相互挤压作用下分离(图8、图9所示),分离后如图13所示,之后,压线机构继续往右,滚动轴承逐渐在外挡块的上坡段、平直段、下坡段走动,在平直段走动时,活动板克服复位弹簧的弹性力将支线压入到插线孔内部,在这段时间,由工作人员将螺栓通过其他装置旋入到螺栓孔内,实现线座与电线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线座插线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主动轮、从动轮,内输送带、外输送带由主动轮驱动往右输送,其中,内输送带位于内侧,线座定位件在内输送带上等间距分布,压线机构位于外输送带上并与线座定位件的位置一一对应,压线机构包括底板、活动板、压块,分线机构位于内输送带、外输送带之间,包括竖直线上安装的上气缸、下气缸,外挡块位于外输送带的外侧、右方,其内壁面分为上坡段、平直段、下坡段;在左侧放入电线,电线由压线机构压紧,由分线机构分线后,支线插入到插线孔内,通过机械设备实现电线的分线,并将分线后的支线插入到插线孔内,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替代了手工操作,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余利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慈溪市凯乐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4
技术公布日:2019.04.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