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剥皮并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5695发布日期:2018-08-24 18:58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线器,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剥皮并线器。



背景技术:

在工作与生活中,在使用电线的时候经常需要将两端剥皮和并线,以前大都使用虎口钳对电线进行剥皮,剥皮之后的并线也大都通过虎口钳进行,这种操作方法将剥皮和并线分开进行,操作较复杂且并线也不美观,还会出现并线不紧密的情况。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05902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BV线自动扒皮并线器,该BV线自动扒皮并线器包括并线器本体,所述并线器本体一端为连接杆,连接杆与并线器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并线器本体另一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纳线槽;并线器本体开设有纳线槽的一端位于圆环内并与圆环焊接;纳线槽与圆环之间形成两个过线孔进行并线。所述BV线自动扒皮并线器虽然能够将BV线的扒皮和并线工作同时进行,但是,由于每一个并线器上的过线孔只适应同一线径电线的并线,才能保证剥皮不伤线且并线紧密,所以,当使用该种BV线自动扒皮并线器并不同线径的BV线时,不能保证并线效果,或者需要更换另一个尺寸型号的并线器,这给实际使用造成了困扰;由于该BV线自动扒皮并线器的一体式结构,在生产用于不同型号的的BV线时,需要生产适用于不同型号BV线的相应型号的BV线自动扒皮并线器。

在市场上,现在有线径为2.5平方毫米和4平方毫米通用的自动剥皮并线器。一般来说,并线孔的形状为尺寸大小一致的圆形,而且需要保证两种线径都能进行剥皮,所以并线孔的尺寸对于大线径电线来说是相适应的,可以达到理想的剥皮效果的;然而,并线孔的尺寸相对于小线径电线的外径来说有点大,并不能达到最好的剥皮效果,在进行小线径电线的剥皮并线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某一根电线剥皮不完全,从而影响最终的并线效果。这种通用的并线器虽然能实现对两种不同线径的自动剥皮并线,但是却不能同时保证对于这两种线径都有很好的剥皮并线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剥皮并线器,不仅能实现多种线径的自动剥皮并线功能,使其并线紧密、剥皮不伤线;而且便于生产厂家生产制造,节约生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动剥皮并线器,其包括数个剥皮并线头和将剥皮并线头连接到钻机上的连接杆,每一个剥皮并线头均可与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剥皮并线头包括剥皮并线部;所述剥皮并线部为顶面呈喇叭状向中心内凹的圆柱体,所述剥皮并线部的中心开设有绕线孔,所述绕线孔的外侧开设有数个并线孔,数个并线孔均位于以绕线孔为中心的圆环上,且每一个剥皮并线头上的并线孔和绕线孔分别与不同线径电线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绕线孔和并线孔的内侧边缘均设有刀口。

进一步的,所述并线孔包括小口径端和大口径端,且小口径端靠近绕线孔设置;所述小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1.5mm-4mm的电线相匹配,所述大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2.5mm-6mm的电线相匹配。

进一步的,每一个剥皮并线头上并线孔的数量为2-6个。

进一步的,所述剥皮并线头还包括与连接杆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钻机活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为与剥皮并线头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二。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一为开设在剥皮并线部外侧壁上的安装孔一和安装凹槽;所述连接部二设置有套设在连接部一外侧的安装环,且在安装环上对应安装凹槽和安装孔一的位置分别设有安装凸起和安装孔二;所述连接部二上在对应并线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外侧连通的过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一为焊接在剥皮并线部底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与绕线孔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二为开设在连接杆一端上的安装孔三,所述安装杆活动连接在安装孔三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为正六棱柱体,所述安装孔三与安装杆的外形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安装孔四,安装孔三侧壁对应安装孔四的位置上开设有安装孔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上远离剥皮并线部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孔三内设有与安装杆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剥皮并线器,其包括数个剥皮并线头和将剥皮并线头连接到钻机上的连接杆,每一个剥皮并线头均可与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剥皮并线头包括剥皮并线部;所述剥皮并线部为顶面呈喇叭状向中心内凹的圆柱体,所述剥皮并线部的中心开设有绕线孔,所述绕线孔的外侧开设有数个并线孔,数个并线孔均位于以绕线孔为中心的圆环上,且每一个剥皮并线头上的并线孔和绕线孔分别与不同线径电线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绕线孔和并线孔的内侧边缘均设有刀口。所述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的活动连接,实现了对不同线径的电线的自动剥皮并线,由于不同线径的电线匹配其适合的并线孔,使并线紧密、剥皮也不伤线;由于所述自动剥皮并线器实现对不同线径的剥皮并线是在同一个并线杆上安装不同的剥皮并线头,与整体更换一个自动剥皮并线器来实现对不同线径电线的剥皮并线,只需生产不同的剥皮并线头,其节约了生产材料,更简化了生产流程。

(2)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剥皮并线器,所述并线孔包括小口径端和大口径端,且小口径端靠近绕线孔设置;所述小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1.5mm-4mm的电线相匹配,所述大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2.5mm-6mm的电线相匹配。所述小口径端卡住小线径的电线,所述大口径端卡住较大线径的电线,实现了同一并线孔稳固卡住不同线径的电线,能够在其剥皮时不伤线,并线时并线更紧密,避免因并线时存在的空隙而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3中剥皮并线头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3中剥皮并线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杆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杆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杆与剥皮并线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连接杆与剥皮并线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连接杆与剥皮并线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杆;11、连接部二;111、安装环;1111、安装凸起;1112、安装孔二;112、过线孔;113、安装孔三;114、安装孔五;115、内螺纹;2、剥皮并线头;21、剥皮并线部;211、绕线孔;212、并线孔;2121、小口径端;2122、大口径端;22、连接部一;221、安装凹槽;222、安装孔一;223、安装杆;2231、安装孔三;2232、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剥皮并线器,其包括数个剥皮并线头和将剥皮并线头连接到钻机上的连接杆,每一个剥皮并线头均可与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剥皮并线头包括剥皮并线部;所述剥皮并线部为顶面呈喇叭状向中心内凹的圆柱体,所述剥皮并线部的中心开设有绕线孔,所述绕线孔的外侧开设有数个并线孔,数个并线孔均位于以绕线孔为中心的圆环上,且每一个剥皮并线头上的并线孔和绕线孔分别与不同线径电线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绕线孔和并线孔的内侧边缘均设有刀口。所述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的活动连接,实现了对不同线径的电线的自动剥皮并线,由于不同线径的电线匹配其适合的并线孔,使并线紧密、剥皮也不伤线;由于所述自动剥皮并线器实现对不同线径的剥皮并线是在同一个并线杆上安装不同的剥皮并线头,与整体更换一个自动剥皮并线器来实现对不同线径电线的剥皮并线,只需生产不同的剥皮并线头,其节约了生产材料,更简化了生产流程。

优选的,所述并线孔包括小口径端和大口径端,且小口径端靠近绕线孔设置;所述小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1.5mm-4mm的电线相匹配,所述大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2.5mm-6mm的电线相匹配。在使用时,所述小口径端卡住小线径的电线,所述大口径端卡住较大线径的电线,实现了同一并线孔稳固卡住不同线径的电线,能够在其剥皮时不伤线,并线时并线更紧密,避免因并线时存在的空隙而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具体的,所述并线孔的数量为2-6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剥皮并线头为5个,其并线孔小口径端与大口径端的尺寸分别为:

剥皮并线头A:小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1.5mm的电线相匹配;大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2.5mm的电线相匹配;并线孔的数量为4个。

剥皮并线头B:小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1.5mm的电线相匹配;大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4mm的电线相匹配;并线孔的数量为4个。

剥皮并线头C:小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2.5mm的电线相匹配;大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4mm的电线相匹配;并线孔的数量为4个。

剥皮并线头D:小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2.5mm的电线相匹配;大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6mm的电线相匹配;并线孔的数量为4个。

剥皮并线头E:小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4mm的电线相匹配;大口径端的尺寸与线径为6mm的电线相匹配;并线孔的数量为4个。

具体的,所述剥皮并线头还包括与连接杆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钻机活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为与剥皮并线头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与连接部二的设置实现了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的活动连接,通过更换不同的剥皮并线头来实现对不同线径电线的自动剥皮并线。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一为开设在剥皮并线部外侧壁上的安装孔一和安装凹槽;所述连接部二设置有套设在连接部一外侧的安装环,且在安装环上对应安装凹槽和安装孔一的位置分别设有安装凸起和安装孔二;所述连接部二上在对应并线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外侧连通的过线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并线孔为四个,所述连接部一开设有安装孔一和三个的安装凹槽,所述连接部二开设有安装孔二和三个安装凸起以及与并线孔对应的四个过线孔。在装配剥皮并线头时,先把剥皮并线头放入连接部二内,与连接部二上的三个安装凸起进行卡合,再用螺丝通过安装孔二和安装孔一拧紧、固定,使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稳固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不同于实施例1中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的另一种活动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一为焊接在剥皮并线部底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与绕线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部二为开设在连接杆一端上的安装孔三,所述安装杆活动连接在安装孔三内;所述安装杆为正六棱柱体,所述安装孔三与安装杆的外形相匹配,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安装孔四,安装孔三侧壁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安装孔五。

在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进行装配时,首先把安装杆装配入安装孔三内,然后用螺丝通过安装孔四和安装孔五拧紧、固定,使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稳固连接。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区别于实施例1的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的一种活动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一为焊接在剥皮并线部底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与绕线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部二为开设在连接杆一端上的安装孔三,所述安装杆活动连接在安装孔三内;所述安装杆上远离剥皮并线部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孔三内设有与安装杆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在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进行装配时,使安装杆上的外螺纹与安装孔三内的内螺纹匹配后旋转拧紧,即可实现剥皮并线头与连接杆的稳固连接。其余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