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8609发布日期:2018-10-19 22:2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壳体装配一致性的车身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车身控制模块一般包括上壳、下壳、控制电路板,上壳与下壳装接在一起,控制电路板设置在该二者之间,且下壳的一侧边设有用以支撑控制电路板上设置的连接器的支撑板;上壳上与支撑板位于同一侧的侧壁设有供所述连接器穿出的第一容让槽以及对支撑板进行避让的第二容让槽,第二容让槽位于第一容让槽之下,且二者相连通。这种车身控制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上壳的第一容让槽、第二容让槽所在的侧壁因材料及结构的特点,易发生内凹变形,即使在上壳本身增加防变形筋条,也不易改善,导致上壳与下壳装配后,上壳的第一容让槽、第二容让槽所在的侧壁与下壳的支撑板在内外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间隙,这不仅影响整体美观,还容易导致异物进入。

上壳的第二容让槽的左右两侧面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为竖直面,容易因产品精度问题或产品变形,导致上壳与下壳不易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控制模块,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车身控制模块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控制模块,包括上壳、下壳、控制电路板,上壳与下壳装接在一起,控制电路板设置在该二者之间,且下壳的一侧边设有用以支撑控制电路板上设置的连接器的支撑板;上壳上与支撑板位于同一侧的侧壁设有供所述连接器穿出的第一容让槽以及对支撑板进行避让的第二容让槽,第二容让槽位于第一容让槽之下,且二者相连通;下壳上设有矫正部,该矫正部位于支撑板内侧,并配合在上壳的第二容让槽所在侧壁的内侧,以限制该侧壁内凹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让槽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为相对向内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为相对向内倾斜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倾斜角度一致,并一一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10°~20°。

进一步的,所述矫正部共有两组,各组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矫正部,该两组矫正部左右分布,并由所述连接器隔开。

进一步的,各组矫正部分别包括两个矫正部,该两个矫正部之间由一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矫正部为矫正筋条,该矫正筋条沿竖向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下壳上矫正部的设置,能够限制上壳上第一容让槽、第二容让槽所在的侧壁内凹变形,使上壳和下壳装配在一起后,上壳上第一容让槽、第二容让槽所在的侧壁与下壳的支撑板在外观上能够竖向平齐或基本平齐,使上壳与下壳外观上达到一致性,提高整体美观性,并杜绝异物进入。

2、由于第二容让槽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为相对向内倾斜的第一斜面,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为相对向内倾斜的第二斜面,且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倾斜角度一致,并一一适配,因而可以利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对上壳与下壳的装配起到导向作用。另外,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即使因塑料件发生变形而导致上壳与下壳尺寸偏差较大时,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也便于装配上壳和下壳。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包括上壳1、下壳2、控制电路板3,上壳1与下壳2装接在一起,控制电路板3设置在该二者之间,且下壳2的一侧边设有用以支撑控制电路板3上设置的连接器4的支撑板21。上壳1上与支撑板21位于同一侧的侧壁11设有供所述连接器4穿出的第一容让槽12以及对支撑板21进行避让的第二容让槽13,第二容让槽13位于第一容让槽12之下,且二者相连通。下壳2上设有矫正部,该矫正部位于支撑板21内侧,并配合在上壳1的第二容让槽13所在侧壁11的内侧,以限制该侧壁11内凹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让槽13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为相对向内倾斜的第一斜面131,所述支撑板2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为相对向内倾斜的第二斜面211,第一斜面131与第二斜面211倾斜角度一致,并一一适配,亦即各第一斜面131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斜面211适配靠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斜面131、第二斜面21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10°~20°。

本实施例中,所述矫正部共有两组,且两个为一组,该两组矫正部左右分布,并由所述连接器4隔开。所述矫正部具体为矫正筋条22,且矫正筋条22沿竖向设置。各组的两个矫正筋条22之间由一板式连接部23连接在一起,以提高矫正筋条22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所述矫正筋条22能够限制上壳1的侧壁11内凹变形,使上壳1的侧壁11始终保持与下壳2的支撑板21外观上竖向平齐或基本平齐的状态,从而改善上壳1与下壳2装配的一致性,也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并有效杜绝异物通过上壳1的侧壁11与支撑板21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第一斜面131、第二斜面211的设置,能够对上壳1与下壳2的装配起到导向作用,使二者更易于装配到位,并且,即使因塑料件发生变形导致上壳1与下壳2尺寸偏差较大,有第一斜面131和第二斜面211的导向作用,也便于完成上壳1与下壳2的装配,而不会因为塑料件变形导致二者无法装配或难以装配。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