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131发布日期:2018-12-14 23:0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接地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地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逐渐应用在汽车上。然而随着汽车电器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的线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汽车线束的设计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其中,汽车线束接地设计问题尤为显著,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安装在汽车上的许多电器回路均需要接地设计,导致大量的汽车线束均需要接地设计,从而导致汽车线束接地的设计和管理变得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接地端子,它能够便于汽车线束接地的设计和管理。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地端子,包括:集束体,所述集束体包括支撑件、第一防护件及第二防护件,所述第一防护件与所述第二防护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防护件、所述第二防护件及所述支撑件围成线束聚集凹槽,所述线束聚集凹槽用于放置汽车线束;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导电体,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汽车线束导线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上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套装在车体圆柱上。

上述的接地端子,包括集束体和连接件。集束体包括支撑件第一防护件及第二防护件,第一防护件与第二防护件均设置在支撑件上,且第一防护件、第二防护件及支撑件围成线束聚集凹槽。由此可知,将大量的汽车线束放在该线束聚集凹槽中,可使得汽车线束集中,以便于管理。同时,由于集束体包括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因此,使得大量汽车线束稳定集中在支撑件上,能有效避免汽车线束从支撑件上散落。连接件与支撑件连接,且连接件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套装在汽车圆柱上,如此,极大方便实现了汽车线束与汽车的连接。连接件为导电体,连接件与汽车线束导线连接,如此,使得大量汽车线束通过该接地端子便于与汽车钣金车体连接,从而使得汽车线束达到接地效果。因此,该接地端子使得汽车线束接地设计和管理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接地端子还包括一个以上的折弯件,所述折弯件设置于所述集束体上,所述折弯件能向所述支撑件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两个所述折弯件,两个所述折弯件分别为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所述第一折弯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件上,所述第二折弯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件上;所述第一折弯件能向所述线束聚集凹槽内弯折,所述第二折弯件能向所述线束聚集凹槽内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折弯件与所述第二折弯件在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段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段与所述连接件成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件自所述支撑件上延伸至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二防护件自所述支撑件上延伸至所述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件包括第一防护段、第二防护段及第三防护段,所述第一防护段与所述第三防护段分别与所述第二防护段连接;所述第二防护件包括第四防护段、第五防护段及第六防护段,所述第四防护段与所述第六防护段分别与所述第五防护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防护段与所述第四防护段的距离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方向上呈减少趋势;所述第三防护段与所述第六防护段的距离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方向上呈增大趋势。

进一步地,接地端子还包括遮挡件,所述第一防护件与所述第二防护件分别与所述遮挡件连接,且所述第一防护件、所述第二防护件、所述支撑件及所述遮挡件围成集束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集束体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结构;所述接地端子材质为铜合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地端子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地端子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地端子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遮挡件的接地端子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接地端子,110、集束体,111、支撑件,1111、第一支撑段,1112、第二支撑段,1113、第一端,1114、第二端,112、第一防护件,1121、第一防护段,1122、第二防护段,1123、第三防护段,113、第二防护件,1131、第四防护段,1132、第五防护段,1133、第六防护段,114、折弯件,1141、第一折弯件,1142、第二折弯件,115、线束聚集凹槽,120、连接件,121、安装孔, 130、遮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请参考图1、图2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接地端子100包括集束体 110与连接件120。集束体110包括支撑件111、第一防护件112及第二防护件 113,第一防护件112与第二防护件113均设置在支撑件111上,且第一防护件 112、第二防护件113及支撑件111围成线束聚集凹槽115。线束聚集凹槽115 用于放置汽车线束。连接件120为导电体,连接件120用于与汽车线束导线连接。连接件120与支撑件111连接,连接件120上开设安装孔121,安装孔121 用于套装在车体圆柱上。

上述的接地端子100,包括集束体110和连接件120。集束体110包括支撑件111第一防护件112及第二防护件113,第一防护件112与第二防护件113均设置在支撑件111上,且第一防护件112、第二防护件113及支撑件111围成线束聚集凹槽115。由此可知,将大量的汽车线束放在该线束聚集凹槽115中,可使得汽车线束集中,以便于管理。同时,由于集束体110包括第一防护件112 和第二防护件113,因此,使得大量汽车线束稳定集中在支撑件111上,能有效避免汽车线束从支撑件111上散落。连接件120与支撑件111连接,且连接件 120上设有安装孔121,通过安装孔121套装在汽车圆柱上,如此,极大方便实现了汽车线束与汽车的连接。连接件120为导电体,连接件120与汽车线束导线连接,如此,使得大量汽车线束通过该接地端子100便于与汽车钣金车体连接,从而使得汽车线束达到接地效果。因此,该接地端子100便于汽车线束接地的设计和管理。

可选地,连接件120的材质可为铜合金、铝合金、铁合金或者其他金属,优选地,连接件120的材质选为铜合金,因为铜合金在超声波机器作用下能与电线铜丝进行定点溶合作业,使每条回路都能端子融合在一起,因此连接为铜合金可使得汽车线束接地的设计和管理更加方便。此外,由于铜合金其导电性能好,因此,有利于提高电缆与电器之间的导电性能。连接件120可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板状结构。

可选地,第一防护件112与第二防护件113的结构可为板状结构、框架结构、块状结构或其他结构。第一防护件112与第二防护件113的材质可为铜合金、铝合金、铁合金或者其他金属,优选地,连接件120的材质选为铜合金。

进一步地,接地端子100还包括一个以上的折弯件114,折弯件114设置于集束体110上,折弯件114能向支撑件111弯折。由此可知,当汽车线束放入线束聚集凹槽115内时,通过将折弯件114向支撑件111弯折,使得汽车线束被稳定固定在线束聚集凹槽115内,有利于对汽车线束接地的设计和管理更加方便。

更进一步地,接地端子100包括两个折弯件114。两个折弯件114分别为第一折弯件1141和第二折弯件1142,第一折弯件1141设置于第一防护件112上,第二折弯件1142设置于第二防护件113上。第一折弯件1141能向线束聚集凹槽 115内弯折,第二折弯件1142能向线束聚集凹槽115内弯折。如此,将第一折弯件向线束聚集凹槽115内弯折后,再将第二折弯件向线束聚集凹槽115内弯折。如此,能将汽车线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支撑件11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111包括第一端1113和第二端1114,第一折弯件 1141与第二折弯件1142在自第一端1113至第二端1114的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由此可知,第一折弯件1141与第二折弯件1142在自第一端1113至第二端1114 的方向上不是正向相对的。如此,在固定汽车线束过程中,第一折弯件1141与第二折弯件1142固定在汽车线束上的位置错开,从而使得汽车线束被固定接触的面积更大,有利于汽车线束更加稳定集束在接地端子100上。其中,第一端 1113为支撑件111上远离连接件120的一端,第二端1114为支撑件111上靠近连接件120的一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自第一端1113至第二端1114的方向,以图2为例,自第一端1113至第二端1114的方向可理解为图2中从右至左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111包括第一支撑段1111和第二支撑段1112。第一支撑段1111通过第二支撑段1112与连接件120连接,且第二支撑段1112与连接件120成夹角设置。如此,第一支撑段1111与连接件120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样,有利于该接地端子100适应汽车不同的表面,也有效避免该接地端子100 在安装时与汽车车体发生干涉现象。

可选地,第一支撑段1111与第二支撑段1112的材质可为铜合金、铝合金、铁合金或者其他金属,优选地,连接件120的材质选为铜合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护件112自支撑件111上延伸至连接件120上,由此可知,第一防护件112不仅设置在支撑件111上,而且还设置在连接件120。如此,第一防护件112不仅能够防止汽车线束从支撑件111上滑落,而且还作为支撑件111与连接件120的加强筋,使得接地端子100的整体强度得到增强。同理,第二防护件113自支撑件111上延伸至连接件120上,由此可知,第二防护件113不仅设置在支撑件111上,而且还设置在连接件120。因此,第二防护件113不仅能够防止汽车线束从支撑件111上滑落,而且还作为支撑件111与连接件120的加强筋,使得接地端子100的整体强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进一步地,第一防护件112包括第一防护段1121、第二防护段1122及第三防护段1123,第一防护段1121、第三防护段1123分别与第二防护段1122连接。第二防护件113包括第四防护段1131、第五防护段1132及第六防护段1133,第四防护段1131、第六防护段1133分别与第五防护段1132连接。

更进一步地,支撑件111包括第一端1113和第二端1114,第一防护段1121 与第四防护段1131的距离自第一端1113至第二端1114方向上呈减少趋势。由此可知,第一防护段1121与第四防护段1131形成近似“八”字状的通道。这样,有利于大量汽车线束方便放入支撑件111上。第三防护段1123与第六防护段1133的距离自第一端1113至第二端1114方向上呈增大趋势。如此,第三防护段1123与第六防护段1133也形成“八”字状的通道,该通道的开口较大的一端设在连接件120上,这样,使得大量汽车线束的导电线有大量的空间连接在连接件120上,从而极大方便了汽车线束的导电线与连接件120连接操作。其中,第一端1113为支撑件111上远离连接件120的一端,第二端1114为支撑件111上靠近连接件120的一端。

请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地端子100还包括遮挡件130,第一防护件112与第二防护件113分别与遮挡件130连接,且第一防护件112、第二防护件113、支撑件111及遮挡件130围成集束空间。如此,使得汽车线束更加稳定集中在支撑件111上。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汽车线束。

可选地,遮挡件130的材质可为铜合金、铝合金、铁合金或者其他金属,优选地,遮挡件130的材质选为铜合金。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束体110与连接件120为一体结构。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接地端子100的结构是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接地端子100整体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地端子100材质为铜合金。

可选地,接地端子100材质还可为铝合金、铁合金、钛合金或者其他金属。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