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防水电缆黏土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9402发布日期:2018-11-27 22:4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燃防水电缆黏土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产品种类众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电力、石油化工、通信、制造等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密切相关。RS电缆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动脉”与“神经”,是传递信息以及各种信号,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未来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的庞大需求不言而喻。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为增加电缆的防水阻燃性能,通常在电缆内设置填充层,填充层通常采用黏土等无机阻燃材料填充在缆芯和外保护层之间,增加线缆整体强度和阻燃性能。现有的填充装置在对缆芯进行填充时,往往填充质量不稳定,电缆的填充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阻燃防水电缆黏土填充装置,可解决电缆缆芯外填充层黏土难以实现自动化填充,填充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燃防水电缆黏土填充装置,包括灌装槽、灌装管、供料装置和驱动电机,所述灌装槽内设置有支架,所述灌装管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灌装管包括旋转管和固定管,所述旋转管和固定管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固定管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旋转管一端设置在支架上,旋转管与支架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旋转管开口端连接固定管开口端,使灌装管内形成封闭的腔体,旋转管开口端和固定管开口端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承;所述固定管上设置有进料口,供料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到灌装管上的进料口,用于向灌装管内注入黏土;所述固定管管端设置有进线模,旋转管管端设置有出线模,电缆缆芯穿过进线模伸入到灌装管内,从出线模伸出灌装管外;所述旋转管和驱动电机之间通过皮带连接,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管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管开口端上设置有轴承座,固定管开口端上设置有轴承盖,所述旋转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轴承盖套设在旋转轴承外圈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和轴承盖与旋转轴承之间均为过盈配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管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沿旋转管径向方向设置的搅拌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管开口端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一端固定设置在旋转管内壁,另一端伸入到固定管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固定管平行设置的搅拌筒和设置在搅拌筒外壁上的搅拌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出线模上设置有成型孔,所述成型孔包括导料段和成型段,导料段为锥形缩口结构,成型段为圆形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该装置结构简单,电缆缆芯在灌装管内进行缆芯表面的涂覆操作,实现电缆填充层的填充,采用这种填充方式缆芯表面填充均匀,通过控制黏土的粘度及缆芯在黏土中的运动速度,可保证黏土在缆芯上填充质量的一致性;

2)该装置中在灌装管内设置随旋转管转动的搅拌杆和搅拌机构,对灌装管内的黏土进行持续的搅拌操作,既可保证黏土的均匀性,并能对黏土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黏土能更好地附着在缆芯表面,保证缆芯表面黏土填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出线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灌装槽,2、支架,301、旋转管,302、固定管,4、进料口,5、供料装置,6、进线模,7、出线模,701、成型孔,711、导料段,712、成型段,10、搅拌杆,12、驱动电机,13、皮带,14、缆芯,15、轴承,16、旋转轴承,17、轴承座,18、轴承盖,19、搅拌筒,20、搅拌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阻燃防水电缆黏土填充装置,包括灌装槽1、灌装管、供料装置5和驱动电机12。在灌装槽1内设置有支架2,所述灌装管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架2上,将灌装管固定设置在灌装槽内。

所述灌装管包括旋转管301和固定管302,所述旋转管301和固定管302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固定管302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架2上,旋转管301一端设置在支架2上,与支架2之间设置有轴承15。所述旋转管301开口端连接固定管302开口端,使灌装管内形成封闭的腔体,旋转管301开口端和固定管302开口端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承16。所述旋转管301和驱动电机12之间通过皮带13连接,驱动电机12驱动旋转管301转动。

所述固定管302上设置有进料口4,供料装置5通过管道连接到灌装管的固定管上的进料口4,用于向灌装管内注入黏土。

所述固定管302管端设置有进线模6,旋转管301管端设置有出线模7,电缆缆芯14穿过进线模6伸入到灌装管内,从出线模7伸出灌装管外。电线缆芯在灌装管内从进线模方向向出线模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黏土自动涂覆在缆芯表面,实现对电缆缆芯表面黏土的填充。

为方便旋转管和固定管之间的旋转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旋转管301开口端上设置有轴承座17,固定管302开口端上设置有轴承盖18,旋转轴承16设置在轴承座17上,轴承盖18套设在旋转轴承16外圈上。优选地,轴承座17和轴承盖18与旋转轴承16之间均为过盈配合连接,方便轴承座、轴承盖与旋转轴承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轴承座与旋转管之间、轴承盖与固定座之间均可采用螺纹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旋转管301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沿旋转管径向方向设置的搅拌杆10,旋转管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搅拌杆转动,对灌装管内的黏土进行搅拌,使灌装管内的黏土保持均匀,并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对黏土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黏土能更好地附着在电缆缆芯表面,实现对电缆缆芯的填充。优选地,在旋转管301开口端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一端固定设置在旋转管301内壁,另一端伸入到固定管302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固定管平行设置的搅拌筒19和设置在搅拌筒外壁上的搅拌齿20。这里在固定管中设置搅拌机构,对固定管中的黏土进行搅拌。

如图2所示,出线模7上设置有成型孔701,所述成型孔701包括导料段711和成型段712,导料段711为锥形缩口结构,成型段712为圆形管状结构。出线模在前端设置锥形缩口结构的导料段,均匀地对缆芯上附着的黏土施加作用力,使黏土更好地附着在缆芯上,同时去掉缆芯上多余的黏土,成型段用于对黏土填充层进行成型,方便后面工序的继续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