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丝延时微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0445发布日期:2018-12-28 19:09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游丝延时微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动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游丝延时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时人们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用以控制电器装置的重要设备,无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灯、生活用电器,或是在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大型工业机械电器,都需要通过开关得以控制。微动开关是一种施压促动的快速转换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现有的微动开关当按钮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开关导通,撤除外力后,按钮向上回弹,开关直接断开,或断开后与上端子连接形成另一回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具有延时功能的游丝延时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游丝延时微动开关,包括相互卡接的底壳和上盖,设置在底壳和上盖中间的微动机构,以及触发所述微动机构的按钮,还包括设置在底壳和上盖中间的延时机构;所述延时机构包括振荡系统,设于底壳内的多个固定轴,和分别套设于各固定轴上的擒纵轮、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及棘爪、棘轮;所述棘轮内设有与其内齿相配合且固定连接在所述棘爪上端的换向器;所述擒纵轮、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棘爪依次齿合传动连接;

所述振荡系统包括摆轴,从下往上依次套设于摆轴上的游丝座、游丝、摆轮、摆杆,以及传动连接在摆轮侧方的擒纵叉;所述擒纵叉的前端部与擒纵轮传动连接;

所述按钮底端一侧设有插齿,所述插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塔型压簧,所述塔型压簧的下端部固定卡设在底壳内;所述按钮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时,所述插齿与棘爪部分齿合连接;

当按钮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其上的插齿插入棘爪带动棘爪顺时针转动,此时棘轮不动,换向器在棘轮的内齿中转动;当撤除外力后,按钮在塔型压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上回弹并带动棘爪逆时针转动,棘爪通过换向器带动棘轮转动,然后棘轮依次带动传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一和擒纵轮转动,擒纵轮在振荡系统的作用下以固定的周期来回摆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特征,所述换向器为固定于所述棘爪上端的三个换向爪;所述棘轮底面设有内齿形槽;

当按钮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其上的插齿插入棘爪并带动棘爪顺时针转动,所述换向器在内齿形槽内滑动;

当撤除外力后,按钮向上回弹并带动棘爪逆时针转动,换向器的其中两个换向爪的尖端插入内齿形槽的齿槽内,并带动棘轮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特征,所述微动机构包括共通端子、切换片、弹簧、定位杆以及压柄;所述切换片和所述定位杆架设于所述共通端子上,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切换片和定位杆上,所述按钮的底部与所述定位杆顶端接触,所述压柄架设在按钮的上方,且其一端端部可转动嵌于底壳和上盖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特征,所述微动机构包括共通端子、切换片、弹片、定位杆以及压柄;所述切换片和所述定位杆架设于所述共通端子上,所述弹片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共通端子和切换片上,所述按钮底部与所述定位杆顶端和所述切换片尾端接触,所述压柄架设在按钮的上方,且其一端端部可转动嵌于底壳和上盖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特征,所述微动机构还包括上端子、下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上端子、下端子与切换片的前端配合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特征,所述上盖上设有两上安装孔,所述底壳上设有两下安装孔,且所述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两两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特征,所述上盖为两片式卡扣连接组合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当按钮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其上的插齿插入棘爪带动棘爪顺时针转动,此时棘轮不动,所述换向器在内齿形槽内滑动,当按钮向下运动至一定位置时,切换片切换,开关导通;当撤除外力后,按钮在塔型压簧和弹簧(或弹片)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上回弹并带动棘爪逆时针转动,换向器的其中两个换向爪的尖端插入内齿形槽的齿槽内,并带动棘轮转动,然后棘轮依次带动传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一和擒纵轮转动,擒纵轮在振荡系统的作用下以固定的周期来回摆动,从而达到延时效果,当按钮向上运动到某一点,按钮上的插齿脱离棘爪,切换片离开端子上的触点,开关断开,延时机构仅有短暂的运动即停止转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游丝延时微动开关(弹簧)结构示意图(未安装上盖);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游丝延时微动开关(弹片)结构示意图(未安装上盖);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延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棘爪、棘轮、及换向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棘爪及换向器的立体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配顺序图;

其中:1、底壳;2、上盖;3、按钮;3-1、插齿;3-2、塔型压簧;

4、擒纵轮;5、传动齿轮一;6、传动齿轮二;

7、棘爪;8、棘轮;8-1、内齿形槽;9、换向器;

10、摆轴;11、游丝座;12、游丝;13、摆轮;14、摆杆;25、擒纵叉;

15、共通端子;16、切换片;17、弹簧;18、定位杆;19、外置压柄;

20、弹片;21、上端子;22、下端子;23、上安装孔;24、下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附图1-9所示,一种游丝延时微动开关,包括相互卡接的底壳1和上盖2,设置在底壳1和上盖2中间的微动机构,以及触发所述微动机构的按钮3,还包括设置在底壳1和上盖2中间的延时机构;所述延时机构包括振荡系统,设于底壳1内的多个固定轴,和分别套设于各固定轴上的擒纵轮4、传动齿轮一5、传动齿轮二6及棘爪7、棘轮8;所述棘轮8内设有与其内齿相配合且固定连接在所述棘爪7上端的换向器9;所述擒纵轮4、传动齿轮一5、传动齿轮二6和棘爪7依次齿合传动连接;所述振荡系统包括摆轴10,从下往上依次套设于摆轴10上的游丝座11、游丝12、摆轮13、摆杆14,以及传动连接在摆轮13侧方的擒纵叉25;所述擒纵叉25的前端部与擒纵轮4传动连接;所述按钮3底端一侧设有插齿3-1,所述插齿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塔型压簧3-2,所述塔型压簧3-2的下端部固定卡设在底壳1内。

参照图7-8所示,所述换向器9为固定于所述棘爪7上端的三个换向爪;所述棘轮8底面设有内齿形槽8-1;当按钮3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其上的插齿3-1插入棘爪7并带动棘爪7顺时针转动,所述换向器9在内齿形槽 8-1内滑动;当撤除外力后,按钮3向上回弹并带动棘爪7逆时针转动,换向器9的其中两个换向爪的尖端插入内齿形槽8-1的齿槽内,并带动棘轮8 转动。

参考图1所示,所述微动机构包括共通端子15、切换片16、弹簧17、定位杆18以及压柄19;所述切换片16和所述定位杆18架设于所述共通端子15上,所述弹簧1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切换片16和定位杆18上,所述按钮3的底部与所述定位杆18顶端接触,所述压柄19架设在按钮3的上方,且其一端端部可转动嵌于底壳1和上盖2内;该微动机构还包括上端子20、下端子21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上端子20、下端子21与切换片16的前端配合设置。

参考图2所示,所述微动机构包括共通端子15、切换片16、弹片19、定位杆18以及压柄19;所述切换片16和所述定位杆18架设于所述共通端子15上,所述弹片1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共通端子15和切换片16上,所述按钮3底部与所述定位杆18顶端和所述切换片16尾端接触,所述压柄19 架设在按钮3的上方,且其一端端部可转动嵌于底壳1和上盖2内;该微动机构还包括上端子20、下端子21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上端子20、下端子 21与切换片16的前端配合设置。

参照图3、4所示,所述上盖2上设有两上安装孔22,所述底壳1上设有两下安装孔23,且所述上安装孔22与下安装孔23两两对应设置;所述上盖2为两片式卡扣连接组合形成。

参照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游丝延时微动开关装配顺序如下:首先将微动机构和按钮3装入底壳1,同时将塔型压簧3-2装入底壳1内,且塔型压簧3-2的上端与按钮3固定连接;然后依次装入擒纵轮4、传动齿轮一 5、传动齿轮二6、棘爪7、棘轮8及振荡系统,最后合上上盖2并固定。

该游丝延时微动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当所述按钮3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时,所述插齿3-1与棘爪7部分齿合连接;当按钮3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其上的插齿3-1插入棘爪7带动棘爪7顺时针转动,此时棘轮8不动,换向器9在棘轮8的内齿中转动,当按钮运动到OP点时,切换片16切换,开关导通;当撤除外力后,按钮3在塔型压簧3-2和弹簧17(或弹片20) 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上回弹并带动棘爪7逆时针转动,棘爪7通过换向器 9带动棘轮8转动,然后棘轮8依次带动传动齿轮二6、传动齿轮一5和擒纵轮4转动,擒纵轮4在振荡系统的作用下以固定的周期来回摆动,从而达到延时效果;当按钮3接近RP点时,切换片16离开触点,开关断开,轮系仅有短暂的运动即停止转动。所述振荡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对摆轮施加一外力,使摆轮偏离平衡位置,游丝因为变形产生而弹性力矩,使摆轮恢复到平衡位置,不管摆轮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方向,偏离平衡位置,游丝的恢复力矩总是促使摆轮向平衡位置运动,在摆轮恢复平衡位置的过程中,角速度由零逐渐增大,摆轮到达平衡位置时,角速度达到最大值,而游丝完全放松,回复力矩为零;但此时摆轮不会停止,在惯性作用下,越过平衡位置,继续运动;在刚越过平衡位置后,游丝又因变形而产生恢复力矩,且力矩方向与摆轮运动方向相反,使摆轮运动受阻,角速度逐渐下降,直至恢复力矩达到最大值;在恢复力矩的作用下,摆轮又开始向平衡位置运动,周而复始,只要没有摩擦阻力摆轮游丝系统将往复振动不息。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