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300发布日期:2019-03-19 20:3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显示屏的高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造成显示失效,不利于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避免外力冲击时造成显示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外力冲击时显示失效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屏包括:

基板;

显示单元,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盖板,位于所述显示单元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盖板通过贴合胶固定于所述显示单元上;以及

支撑部,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贴合胶的弹性模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盖板围成封闭区域,所述贴合胶位于所述封闭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为UV胶支撑部或者硅胶支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区的边缘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沿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的高度不大于所述贴合胶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沿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的高度为20μm~15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呈条形;

优选地,所述条形支撑部沿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宽度为100μm~3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

此外,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屏。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显示屏,由于在盖板与显示单元之间设置支撑部,因此,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部起到支撑作用,盖板出现受力点形变,从而将垂直的应力向周围区域分散,增强了盖板对冲击力的吸收。因此能够有效减缓作用于显示屏上的外力,避免显示屏受力点应力集中导致受损,从而避免显示失效。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由于在盖板与显示单元之间设置支撑部,因此,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部起到支撑作用,盖板出现受力点形变,从而将垂直的应力向周围区域分散,增强了盖板对冲击力的吸收。因此能够有效减缓作用于显示屏上的外力,避免显示屏受力点应力集中导致受损,从而避免显示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柔性产品的可靠性依然是影响产品良率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测试中,当使用32.65g的落球(直径为20mm的钢球,跌落高度2cm~62.5cm)击中屏幕时,被击中的区域瞬间出现黑斑、亮斑、彩斑等不良,导致柔性显示屏不能满足市场的应用需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避免外力冲击时显示失效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0包括显示区(AA区,Active Area)102以及位于显示区102外围的非显示区(非AA区)104。显示屏100包括基板110、显示单元120、盖板130以及支撑部140。

其中,显示区102为用于显示的区域。非显示区104也可以称为边框区域。具体的,非显示区104位于显示区102的外侧,包含电路诸如信号线和显示驱动器电路等。

其中,基板110用于支撑显示单元120。基板110优选为柔性基板,例如可以是聚酰亚胺基板(PI基板)、聚酰胺基板、聚碳酸酯基板、聚醚砜基板等有机聚合物基板。

其中,显示单元120位于基板110的一侧。具体的,显示单元120位于图1和图2中基板110的上方。显示单元120用于显示画面。显示单元120例如可以包括TFT阵列、阳极、发光层、阴极,以及像素定义层、封装层等功能膜层,还可以包括位于封装层上的触控屏(TP)以及偏光片(POL)等功能元件。

其中,盖板130位于显示单元120远离基板110的一侧。具体的,盖板130位于图1和图2中显示单元120的上方。盖板130通过贴合胶150固定于显示单元120上。贴合胶150例如可以为OCA胶或者OCR胶等光学胶。

其中,支撑部140位于盖板130与显示单元120之间,支撑部140位于非显示区104内。

请参见图3,其中,图3中箭头方向表示应力的方向。当显示屏100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部140起到支撑作用,盖板130出现受力点形变,从而将垂直的应力向周围区域分散,增强了盖板130对冲击力的吸收。因此能够有效减缓作用于显示屏100上的外力,避免显示屏100受力点应力集中导致受损,从而避免显示失效。

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40的弹性模量大于贴合胶150的弹性模量。因此,支撑部140受力后能够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减少作用于贴合胶150上的应力,增强了盖板130对冲击力的吸收。

在一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120、支撑部140与盖板130围成封闭区域,贴合胶150位于封闭区域内。也就是说,支撑部140在延伸方向上呈封闭的条状,如图1所示。因此,支撑部140能够对显示屏100起到全面的支撑作用。当显示屏100的显示区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部140均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将垂直的应力向周围区域分散,有效减缓作用于显示屏100上的外力,避免显示屏100受力点应力集中导致受损,从而避免显示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140的形式不限于此。支撑部140还可以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支撑部(未图示),这些子支撑部位于非显示区内。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这些子支撑部对盖板起到支撑作用。

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40呈条形,如图1所示。条形的支撑部140占用的面积较小,有利于实现显示屏100的窄边框化。此外,如图2所示,支撑部140沿垂直于基板110表面的截面呈矩形。这样支撑部140分别与显示单元120、盖板130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减小外力冲击时的压强,进一步避免显示失效。

优选地,条形支撑部140沿平行于基板100表面的宽度为100μm~300μm。其中,支撑部140沿平行于基板100表面的宽度指的是支撑部140本身的宽度,而不包括支撑部140围成区域的宽度。当支撑部140沿平行于基板100表面的宽度为100μm~300μm时,能够对盖板130起到较优的支撑作用。

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40为UV胶支撑部或者硅胶支撑部。这几种支撑部的弹性模量大于贴合胶150的弹性模量,当显示屏100受到外力冲击时,这几种支撑部能够起到较优的支撑作用,盖板出现受力点形变,从而将垂直的应力向周围区域分散,增强了盖板130对冲击力的吸收。因此能够有效减缓作用于显示屏100上的外力,避免显示屏100受力点应力集中导致受损,从而避免显示失效。

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40位于靠近显示区102的边缘的位置,如图2所示。一方面,由于支撑部140靠近显示区102,则支撑部140能够直接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这样减少了支撑部140占用非显示区104的面积,从而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化。

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40沿垂直于基板100表面的高度不大于贴合胶150的厚度。因此,当显示屏100受到外力冲击时,贴合胶150的弹性模量较小,因此贴合胶150被压缩后形变的程度较大,这样能够使贴合胶150填充满显示单元120、支撑部140与盖板130围成的封闭区域,从而能够避免显示单元120与盖板130之间出现空隙而损坏盖板130。

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40沿垂直于基板110表面的高度为20μm~150μm。此时,支撑部140能够对盖板130起到较优的支撑作用,当显示屏100受到外力冲击时,盖板130出现受力点形变的程度较大,能够将大部分垂直的应力向周围区域分散,增强了盖板130对冲击力的吸收。因此能够有效减缓作用于显示屏100上的外力,避免显示屏受力点应力集中导致受损,从而避免显示失效。

在一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00为OLED(Org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进一步地,显示屏100优选为柔性显示屏。OLED显示器相较于传统的平板显示器,具有可弯曲、柔韧性佳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中。由于OLED显示屏在盖板与显示单元之间设置支撑部,且支撑部的弹性模量大于贴合胶的弹性模量。因此,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部起到支撑作用,盖板出现受力点形变,从而将垂直的应力向周围区域分散,增强了盖板对冲击力的吸收,从而避免显示失效。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显示屏,由于在盖板与显示单元之间设置支撑部,因此,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部起到支撑作用,盖板出现受力点形变,从而将垂直的应力向周围区域分散,增强了盖板对冲击力的吸收。因此能够有效减缓作用于显示屏上的外力,避免显示屏受力点应力集中导致受损,从而避免显示失效。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屏。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由于在盖板与显示单元之间设置支撑部,因此,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部起到支撑作用,盖板出现受力点形变,从而将垂直的应力向周围区域分散,增强了盖板对冲击力的吸收。因此能够有效减缓作用于显示屏上的外力,避免显示屏受力点应力集中导致受损,从而避免显示失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