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3481发布日期:2019-02-15 19:5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种发电形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提高光伏组件的效率、功率,降低生产成本已然成为发展光伏产业的重大课题。光伏组件由前板玻璃、EVA、太阳能电池片、EVA,若干焊带,再加背板或者背板玻璃,通过层压封装形成,从而避免太阳能电池片与空气接触被氧化而降低发电效率。

但是,光线进入组件内部后,还会由于电池片、电池片间隙区域背板等反射的原因而造成部分光线漏至组件外部,而未被利用。并且,经过封装后会产生封装损失,封装材料对太阳入射光线进行反射、吸收,使得进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量减少,也降低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光伏组件封装引起的光损失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少光损失、提高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的一种光伏组件。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基底、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吸光阵列层。所述第一基底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第一基底重叠设置,并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吸光阵列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吸光阵列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吸光结构以及多个第二吸光结构。所述第一吸光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吸光结构具有多个侧面。所述多个第二吸光结构设置于所述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侧面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光结构为棱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光结构为棱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吸光结构的尺寸大小不同,每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的尺寸大小不同,且所述第一吸光结构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吸光结构的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光结构的高度为0.1毫米~0.5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光结构的高度为0.025毫米~0.125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多个电池芯片,所述多个电池芯片串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二基底、第一粘结层以及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重叠设置。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用以粘结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二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第二基底之间,用以粘结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第二基底。

本申请提供一种所述光伏组件,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基底背离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朝向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一侧的表面。由于所述吸光阵列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当有相同的入射光照射到所述第一基底时,通过所述吸光阵列层可以使得入射光折射到所述第一基底的光远远大于没有设置所述吸光阵列层时折射到所述第一基底的光。通过在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所述吸光阵列层,可以增加进入到所述第一基底的入射光量,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太阳光。

同时,通过所述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入射光可以进行双层折射,并且也可以使一部分反射光折射进入所述第一基底,从而使得更多的入射光进入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因此,通过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凸起结构,可以增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入射光量,有效地减少了光损失、提高了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整体结构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第一基底与吸光阵列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第一基底与吸光阵列层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凸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入射光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第一吸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第二吸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凸起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光伏组件100、第一基底10、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太阳能电池板20、吸光阵列层30、凸起结构310、第一吸光结构311、侧面312、第二吸光结构313、电池芯片210、第二基底40、第一粘结层50、第二粘结层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3,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100包括第一基底10、太阳能电池板20以及吸光阵列层30。所述第一基底10具有第一表面110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110相对的第二表面12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与所述第一基底10重叠设置,并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120。所述吸光阵列层3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0。所述吸光阵列层3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310。

所述第一表面110为所述第一基底10背离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20为朝向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一侧的表面。由于所述吸光阵列层3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0,当有相同的入射光照射到所述第一基底10时,通过所述吸光阵列层30可以使得入射光折射到所述第一基底10的光远远大于没有设置所述吸光阵列层30时折射到所述第一基底10的光。通过在所述第一表面110设置有所述吸光阵列层30,可以增加进入到所述第一基底10的入射光量,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太阳光。同时,通过所述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310,入射光可以进行多层折射或反射,使得太阳光被多次反射或折射后充分利用,并且也可以使一部分反射光折射进入所述第一基底10,从而使得更多的入射光进入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因此,通过在所述第一基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0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凸起结构310,可以增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的入射光量,有效地减少了光损失、提高了所述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

请参见图4-6,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凸起结构310包括第一吸光结构311以及多个第二吸光结构313。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0,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具有多个侧面312。所述多个第二吸光结构313设置于所述侧面312。

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所述吸光阵列层3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310,亦即多个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以阵列的形式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0,形成阵列式结构。所述多个第二吸光结构313设置于所述侧面312,可以接收来自于不同方向上的入射光。当入射光发生折射或反射时,可以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接收经入射光反射或折射后的光,实现多次折射或反射,使得太阳光被多次反射或折射后充分利用,从而增加进入所述第一基底10的光。因此,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可以将入射光进行多层折射,增加了进入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的入射光量,有效地减少了光损失,提高了光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的尺寸大小不同,每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尺寸大小不同,且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尺寸。

每个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每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以及每个所述凸起结构310的尺寸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由于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尺寸,可以将所述多个第二吸光结构313设置于所述侧面312。

请参见图7-9,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侧面312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

当入射光发生折射或反射时,可以通过每个所述侧面312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实现对入射光的反射与折射,使得更多的光进入到所述第一基底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为棱锥。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可以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棱锥,也可以为正棱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为棱锥。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可以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棱锥,也可以为正棱锥。

棱锥包括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所围成的多面体,可以接收来自不同方向的入射光,并且也可以接收经过反射或折射后的光,以此来减少了光损失,提高了光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为正四棱锥,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为正三棱锥。正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侧面为4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且有公共顶点,也就是说多个所述侧面312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为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侧面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当入射光照射在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侧面时,折射光会进入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并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侧面折射出,此时光路会发生改变,减少了入射光被反射走的次数,使得尽可能多的光,慢慢的向所述第一基底10靠近,以使得更多的光进入到所述第一基底10,有效地减少了光损失、提高了所述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以及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个数不限制。在每个所述侧面312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个数不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尺寸大小进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边缘不能超出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的所述侧面312的边缘。

请参见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侧面312设置有3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每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一个或两个底面边线与所述侧面312的边线重合,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底面顶点与多个所述侧面312的公共顶点重合。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底面顶点与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的公共顶点重合,且底面的两个边线与所述侧面312的两个边线重合。剩余两个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底面的一个边线与所述侧面312的一个边线重合。当入射光进入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中时会发生折射,通过对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角度以及边线的设置,可以使得入射光尽可能多的进入到所述第一基底10。

请参见图6,根据光的折射与反射理论知识,入射光线a照射到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上,经过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折射与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基底10的光线有光线b、c、d、f,增加了进入所述第一基底10的入射光量。通过在所述第一表面110上设置所述凸起结构310,可以明显增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的入射光量,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所述光伏组件100用于发电,提高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包括多个电池芯片210,所述多个电池芯片210串联连接。

所述多个电池芯片210可以为硅电池片、混合型电池片、染料敏感型电池片或其他类型的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由所述多个电池芯片210排列而成,所述多个电池芯片210之间通过镀锡铜带依次串联,且首尾部的所述电池芯片210引出镀锡铜带引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基底40、第一粘结层50以及第二粘结层60。所述第二基底40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的表面重叠设置。所述第一粘结层5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10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之间,用以粘结所述第一基底10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所述第二粘结层60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与所述第二基底40之间,用以粘结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与所述第二基底40。

远离所述第二粘结层60的所述第二基底40的一侧与接线盒连接,镀锡铜带引线接入接线盒。当阳光从所述凸起结构310进入所述第一基底10后,再射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进行光电转换,从而使得射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的阳光更多用于发电,提高了阳光的利用率,有效的提高了所述光伏组件100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50以及所述第二粘结层60为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胶膜。所述第一粘结层50以及所述第二粘结层60为EVA胶膜,在粘着力、耐久性、光学特性等方面具有的优越性,可以适用于各种界面,包括玻璃、金属及塑料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结构310之间的距离为0。

将多个所述凸起结构31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0,形成阵列形式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结构310的距离越小,入射光照射到所述吸光阵列层30的光越多,从而将入射光进行折射或反射进入所述第一基底10,进而射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最优可以将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结构310紧密相挨,尽可能多的通过多个所述凸起结构310吸收入射光,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10、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以及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均为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的折射率在1.3~2.1范围内,根据光的折射与反射理论知识,当光从真空射入钢化玻璃发生折射时,可以使得更多的光线进入到所述第一基底10,从而增加进入所述第一基底10的入射光量,增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的入射光量,有效地减少了光损失、提高了所述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

钢化玻璃的强度比普通玻璃的强度高、抗弯、抗风压性、抗寒暑性、抗冲击性等,可以应用于特殊环境当中。同时,当钢化玻璃被外力破坏时,碎片会成类似蜂窝状的碎小钝角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性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10的厚度可以为2毫米~3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光结构311的高度为0.1毫米~0.5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的高度为0.025毫米~0.125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结构310上的所述第二吸光结构313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04毫米~0.2毫米,尽可能使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结构310的距离尽量小,从而可以最大面积的接收入射光线,增加进入所述第一基底10的入射光量,充分的利用自然太阳光,提高阳光利用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