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254发布日期:2019-05-21 20:3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搭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搭铁连接结构,特别涉及用于连接汽车车身的搭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搭铁端子可以连接汽车各类器件的线束、并以螺接方式固定于装设在车身骨架的搭铁主体,例如铆母或螺柱。搭铁端子连有各种器件的线束,由于线束的方向存在调节需求或者由于被误碰而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搭铁端子发生转动,进而,频繁的转动会造成螺接的松动,并由此影响线束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搭铁装置,在所述搭铁装置中,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相互配合,加强对搭铁的固定并保证线束的连接可靠性。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搭铁装置包括: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

所述搭铁端子具有片状主体和开设于所述片状主体的通孔;所述搭铁主体具有螺纹部、以及位于所述螺纹部的一端的法兰盘;其中,所述片状主体与所述法兰盘的端面接触,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部同轴对齐;

并且,所述片状主体具有沿所述通孔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端子定位部,所述法兰盘的端面具有沿所述螺纹部的径向方向延伸的主体定位部,所述端子定位部与所述主体定位部相互嵌合。

可选地,所述主体定位部为多个,多个所述主体定位部环绕所述螺纹部的轴线以预定的相位差间隔分布,并且,所述端子定位部与多个所述主体定位部中的至少一个相互嵌合。

可选地,所述端子定位部包括一个凸台,所述搭铁主体为搭铁铆母,所述螺纹部为内螺纹孔,所述主体定位部为形成在所述法兰盘的外端面的凹槽。

可选地,多个所述凹槽以相等的相位差间隔分布。

可选地,十二个所述凹槽以30度的相位差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端子定位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端子定位部环绕所述通孔的轴线以预定的相位差间隔分布,并且,所述主体定位部与多个所述端子定位部中的至少一个相互嵌合。

可选地,所述端子定位部包括多个豁口,所述搭铁主体为搭铁螺柱,所述螺纹部为螺纹柱面,所述主体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法兰盘朝向所述螺纹柱面的一侧端面的凸棱。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豁口以相等的相位差间隔分布。

可选地,八个所述豁口以45度的相位差间隔分布。

可选地,两个所述凸棱以180度的相位差间隔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搭铁装置,通过搭铁端子的定位部和搭铁主体的定位部相互嵌合,使搭铁不会因为线束方向变化或被误碰而松动,加强了对搭铁的固定,提高了线束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若所述主体定位部和所述端子定位部中的一方能够为另一方提供可选择的多个配合角度,则可以根据线束布置的需要调节搭铁主体与搭铁端子的定位角度,从而能够在实现定位的同时兼顾线束布置方向的多样化需求。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a和图1b为实施例一中搭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实施例一中搭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实施例一中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嵌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实施例二中搭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实施例二中搭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和图6b为实施例二中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嵌合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第一搭铁端子

101 凸台

102 第一通孔

20 搭铁铆母

201 第一法兰盘

202 凹槽

203 内螺纹孔

11 第二搭铁端子

111 豁口

112 第二通孔

21 搭铁螺柱

211 凸棱

212 第二法兰盘

213 螺纹柱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a和图1b为实施例一中搭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a和图2b为实施例一中搭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为实施例一中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嵌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搭铁端子的正视图,图1b为搭铁端子的等轴测视图;图2a为搭铁主体的正视图和图2b为搭铁主体的等轴测视图;图3a为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嵌合的等轴测视图,图3b为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嵌合的半剖截面图。

请参见图1a和图1b,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搭铁端子10的形状可以为片状,第一搭铁端子10上还开有第一通孔102,并且,在第一搭铁端子10的表面上设置有沿第一通孔10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凸台101。

请参见图2a和图2b,在该实施例中,搭铁主体可以是塔铁铆母20,相应地,搭铁主体的螺纹部为搭铁铆母20的内螺纹孔203。内螺纹孔203的一端开口处可以具有第一法兰盘201,第一法兰盘201的外端面(即,背向内螺纹孔203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202,每个凹槽202沿第一法兰盘201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且,多个凹槽202环绕搭铁铆母20的轴线以预定的相位差间隔分布。例如,法兰盘外端面上的凹槽202为十二个,每个凹槽202以30度的相位差间隔分布。

请参见图3a和图3b,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搭铁端子10的上的凸台101可以嵌入搭铁铆母20的任意凹槽202中,实现搭铁铆母20和第一搭铁端子10之间的固定。铆母上有多个角度设置的凹槽202,因此,在需要调整第一搭铁端子10的角度时,可以将凸台101嵌入对应角度的凹槽202中。

在该实施例中,凸台101可以看作是形成在第一搭铁端子10的定位部,凹槽202可以看作是形成在搭铁主体的定位部,为了区分这两个定位部,形成在第一搭铁端子10的凸台101可以称作是端子定位部,形成在搭铁主体的凹槽202可以称作是主体定位部。

相应地,该实施例实际上是多个主体定位部环绕螺纹部的轴线以预定的相位差间隔分布、且端子定位部与多个主体定位部中的至少一个相互嵌合。

可以理解的是,主体定位部(即凹槽202)的数量和角度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而不限于以相等的30度相位差间隔分布的十二个。而且,还可以理解的是,主体定位部与端子定位部的数量也可以对调,即,主体定位部与端子定位部的多对一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替换为一对多的形式。

实施例二

图4a和图4b为实施例一中搭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a和图5b为实施例一中搭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a和图6b为实施例一中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嵌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搭铁端子的正视图,图4b为搭铁端子的等轴测视图;图5a为搭铁主体的等轴测视图和图5b为搭铁主体的右视图;图6a为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嵌合的等轴测视图,图6b为搭铁端子和搭铁主体嵌合的半剖截面图。

请参见图4a和图4b,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搭铁端子11的形状可以为片状,第二搭铁端子11上还开有第二通孔112,第二通孔112的孔壁上开有多个豁口111,并且,多个豁口111沿通孔的径向方向凹进,并且,多个豁口111环绕通孔的轴线以预定的相位差间隔分布。例如,豁口111为八个,每个豁口111以45度的相位差间隔分布。

请参见图5a和图5b,在该实施例中,搭铁主体可以为搭铁螺柱21,相应地,搭铁主体的螺纹部为搭铁螺柱21具有的螺纹柱面213,螺纹柱面213一端可以具有第二法兰盘212,在第二法兰盘212朝向螺纹柱面213的一侧端面沿螺纹柱面213的径向方向有凸棱211;

请参见图6a和图6b,在该实施例中,其中,第二搭铁端子11与搭铁螺柱21的第二法兰盘212的具有凸棱211的一侧端面接触,第二搭铁端子11的第二通孔112与螺纹柱面213同轴对齐,并且法兰盘上的凸棱211可以嵌入在搭铁端子的多个豁口111中的一个豁口111内。

法兰盘上的凸棱211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例如,凸棱21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并且这两个凸棱211可以是以180度的相位差间隔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豁口111可以看作是形成在第二搭铁端子11的定位部,凸棱211可以看作是形成在搭铁主体的定位部,为了区分这两个定位部,形成在第二搭铁端子11的豁口111可以称作是端子定位部,形成在搭铁主体的凸棱211可以称作是主体定位部。

相应地,该实施例实际上是多个端子定位部环绕通孔的轴线以预定的相位差间隔分布、且主体定位部与多个端子定位部中的至少一个相互嵌合。

可以理解的是,端子定位部(即豁口111)的数量和角度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而不限于以相等的45度相位差间隔分布的八个。相应地,主体定位部的数量和角度间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而不限于以180度相位差间隔发布的两个。而且,还可以理解的是,端子定位部与主体定位部的数量也可以对调,即,端子定位部与主体定位部的多对一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替换为一对多的形式。

综合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结构可知,搭铁主体及其螺纹部、以及主体定位部和端子定位部均存在不同的实现方式,而且,只要满足片状主体具有沿通孔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端子定位部、法兰盘的端面具有沿螺纹部的径向方向延伸的主体定位部、以及端子定位部与主体定位部可相互嵌合,各部分的不同实现方式可以形成更多的组合,而不应当受到实现方式的限制。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