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过热的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009发布日期:2019-04-23 23:5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过热的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过热的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对环境污染小、无噪音、能量比高等优点,应用场合越来越多,例如作为动力电池,应用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上。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由一定数量的锂电池通过串并联的形式来形成大功率、大容量的锂电池组。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本身和大电流通路上的组件会产生热量,造成电池组内温度持续上升,当温度超过电池正常工作的最高温度后会降低锂电池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电池组的电池单体主要有硬壳包装和软壳包装两种,根据不同的功率和电压需要,将多个电池单体串并联组合。

电池的正极端子材料为铜,负极端子材料为铝,串联时正负极端子相连。电池制作时,现在一般的做法是采用铜或镀铝表面为同一金属材料的连接板直接将铜柱和铝柱电极端子相连。铜和铝材料连接在一起,两者的连接处存在较小的间隙,就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中。铝表面产生腐蚀,造成铜柱和铝柱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增大,在有大电流流经该连接处时,会因电阻增大而迅速升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过热的锂电池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电阻增大而导致升温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过热的锂电池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过热的锂电池组,包括箱体、多个电池单体,箱体包括箱体本体、下支撑板、上盖板,电池单体为圆柱形电池,电池单体具有正极、负极,电池单体的正极材质为铜,电池单体的负极材质为铝,各电池单体之间依次串联连接,各电池单体呈矩形分布,相邻两电池单体的正极、负极之间通过导电板连接,各导电板的分布方式为S型,导电板包括铜板段和铝层段,铜板段上设有正极连接孔,供电池单体正极连接;铝层段设有镀设在铜板段上的镀铝层,镀铝段上设有负极连接孔,供电池单体负极连接,下支撑板上设有与电池单体数量相同的支撑孔,支撑孔供电池单体的正极或负极穿出,下支撑板与箱体本体底部设有下空腔,上盖板上设有与支撑孔上下一一对应的穿孔,穿孔供电池单体的正极或负极穿过,所述防过热的锂电池组具有一个正极总接头、一个负极总接头。

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本体的周向侧壁上设有海绵条,海绵条从电池单体径向支撑电池单体。

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本体内上部设有台阶面,上盖板与所述台阶面配合,上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本体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支撑板包括主板体及支撑块,支撑块将主板体支撑在箱体本体底部上以形成所述下空腔。

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本体下部设有蜂窝式散热结构。

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本体的左侧板、右侧板上均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处设有防水透气膜。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电板为腰型板,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负极为极柱,正极、负极的极柱上均设有螺纹,以安装压紧螺母,正极上的压紧螺母为镀铜螺母,负极上的压紧螺母为镀铝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防过热的锂电池组的各电池单体,包括多个电池单体,相邻两电池单体的正极、负极之间通过导电板连接,导电板由两种材质制成,电池的正极与导电板的铜板段连接,电池的负极与导电板的铝层段连接,连接处材料相同,金属材料活性相同。导电板的铝层段与铜板段一体设置,不存在间隙,不会发生电化学反应。避免了正负极与导电板的连接处电阻增大、温升高的问题,防止事故发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过热的锂电池组的各电池单体的串联分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过热的锂电池组中导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过热的锂电池组的箱体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电池单体,2、导电板,3、下支撑板,4、海绵条,5、透气孔,6、箱体本体,11、正极,12、负极,21、铜板段,22、铝层段,23、正极连接孔,24、负极连接孔,25、镀铝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防过热的锂电池组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防过热的锂电池组,包括箱体、多个电池单体1,箱体包括箱体本体6、下支撑板3、上盖板。电池单体1为圆柱形电池,电池单体具有正极、负极。电池单体的正极材质为铜,电池单体的负极材质为铝,各电池单体之间依次串联连接。

各电池单体呈矩形分布,相邻两电池单体的正极、负极之间通过导电板2连接,各导电板的分布方式为S型,上下方向看是上下交错分布,左右也是交错分布。为更清楚地讲明,电池单体从头到尾依次来说的话,第一个电池的正极11朝上、负极朝下,第二个电池的负极12朝上、正极朝下,第三个电池的正极朝上、负极朝下,依次类推布置,第一个电池的正极与第二个电池的负极之间连接一个导电板2,第二电池的正极与第三个电池的负极之间连接一个导电板2,依次类推进行连接。防过热的锂电池组具有一个正极总接头、一个负极总接头,供用电装置连接。

导电板2包括铜板段21和铝层段22,铜板段21上设有正极连接孔23,供电池单体正极极柱连接;铝层段22设有镀设在铜板段上的镀铝层25,镀铝段上设有负极连接孔24,供电池单体负极极柱连接。通过该导电板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电池单体的铜材料正极与导电板的铜板段连接,电池单体的铝材料的负极与铝层段连接,相同材料连接在一起,就避免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铝层段的镀铝层25与铜板段21之间没有间隙,导电良好,且不容易发生电化腐蚀。导电板为腰型板,电池单体的正极、负极为极柱,正极、负极的极柱上均设有螺纹,以安装压紧螺母7,正极上的压紧螺母为镀铜螺母,负极上的压紧螺母为镀铝螺母。在相应电极穿入导电板连接孔后,用压紧螺母固定。

下支撑板3水平设置,下支撑板3上设有与电池单体数量相同的支撑孔,支撑孔供电池单体的正极或负极穿出,下支撑板与箱体本体底部设有下空腔。下支撑板3包括主板体及支撑块31,支撑块31将主板体支撑在箱体本体底部上以形成所述下空腔,支撑块位于两列电池单体之间,不影响电池单体的放置。

箱体本体内上部设有台阶面,上盖板与台阶面配合,上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本体上。上盖板上设有把手,便于提起和安装。上盖板上设有与支撑孔上下一一对应的穿孔,穿孔供电池单体的正极或负极穿过,各电池单体位于下支撑板与上盖板之间的空间内。箱体本体6的周向侧壁上设有海绵条4,海绵条从电池单体径向支撑电池单体,辅助固定的作用,还有减震效果。考虑到散热问题,海绵条的面积不易过大。

为解决散热问题,箱体本体下部设有蜂窝式散热结构。箱体本体的左侧板、右侧板上均设有透气孔5,透气孔处设有防水透气膜51,起到透气的作用,且防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