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复合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801发布日期:2019-04-17 00:1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复合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缆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光电复合缆适用于宽带接入网系统中作传输线,是一种新型的接入方式,它集光纤、输电铜线于一体,可以解决宽带接入、设备用电、信号传输的问题。

现有的光电复合缆弯曲性能差并且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该光电复合缆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并且适应高海拔地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预设方向延伸的电单元,多个电单元相互抵靠并中心对称分布;

沿预设方向延伸的光单元,多个光单元呈中心对称分布,单个光单元位于相邻两个电单元之间并与相邻两个电单元抵靠,多个电单元和多个光单元绞合构成光电单元;

阻水包带,阻水包带沿预设方向绞合铠装光电单元构成缆芯结构;

不锈钢带,不锈钢带沿预设方向包裹缆芯结构;以及

双层护套结构,双层护套结构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具有容纳空腔,不锈钢带位于容纳空腔中并与双层护套结构的内壁连接。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光电复合缆,该光电复合缆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并且适应高海拔地区。光电复合缆包括电单元、光单元、阻水包带、不锈钢带以及双层护套结构。其中,多个电单元和多个光单元绞合构成光电单元,具体地,多个电单元相互抵靠并中心对称分布,多个光单元呈中心对称分布并且单个光单元位于相邻两个电单元之间并与相邻两个电单元抵靠。阻水包带沿预设方向绞合铠装光电单元构成缆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传统的复合缆,该光电复合缆通过光单元的中心对称分布以及电单元的中心分布并且光单元设置于相邻两个电单元之间的设计,使得该光电复合缆能在保持稳固性的条件下,较传统的复合缆移除了中心加强件,从而使得该缆芯结构具有两个的柔韧性和弯曲性。进一步地,为使得该光电复合缆能适应低温的高海拔环境,设置了不锈钢带,通过不锈钢的特性,使得光电复合缆具有更好的耐低温性能,可提高光电复合缆的耐老化性能。与此同时,双层护套结构的保护,使得光电复合缆的耐候等级得到提升,增强了光电复合缆的使用寿命。故,该光电复合缆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并且适应高海拔地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阻水包带与不锈钢带之间设置撕裂绳;

撕裂绳沿预设方向延伸,两个撕裂绳沿多个电单元的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光单元与其抵靠的相邻两个电单元之间设置有阻水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多个电单元共同限定的孔隙中设置有芳纶承力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芳纶承力单元为阻水性芳纶,阻水性芳纶沿预设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电单元包括镀锡铜导体以及交联聚乙烯垫层;

镀锡铜导体沿预设方向延伸,交联聚乙烯垫层设置于镀锡铜导体的外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光单元包括松套管、光纤以及纤膏;

松套管以及光纤沿预设方向延伸,一根光纤设置于松套管的管腔中并通过纤膏填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双层护套结构包括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

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沿预设方向延伸,第一护套包裹于第二护套的外壁,第二护套限定容纳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护套为尼龙护套,第二护套为聚乙烯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电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光单元的数量为三个;

三个电单元呈三角形阵列分布并相互靠近,三个光单元呈三角阵列分布并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电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缆,该光电复合缆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并且适应高海拔地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光电复合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光电复合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光电复合缆;11-电单元;12-光单元;13-阻水包带;14-不锈钢带;15-双层护套结构;16-芳纶承力单元;17-撕裂绳;18-阻水纱;20-光电复合缆;110-镀锡铜导体;111-交联聚乙烯垫层;120-松套管;121-光纤;122-纤膏;151-第一护套;152-第二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10,该光电复合缆10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并且适应高海拔地区。需要说明的是,该光电复合缆10主要用于建立高海拔观测站探测器与光交箱及配电柜之间的连接使用。探测器属有源单元,需要给其供电,同时需要使用光单元来建立探测器与主机房之间的信号连接。该光电复合缆10既能给探测器提供电能又能传输光信号,拓宽了光缆的使用领域。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光电复合缆10的具体结构。

光电复合缆10包括电单元11、光单元12、阻水包带13、不锈钢带14以及双层护套结构15。

其中,电单元11和光单元12均沿预设方向延伸。

具体地,请参考图1,多个电单元11相互抵靠并呈中心对称分布,多个光单元12呈中心对称分布,单个光单元12位于相邻两个电单元11之间并与相邻两个电单元11抵靠,多个电单元11和多个光单元12绞合构成光电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单元11的数量为三个,光单元1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电单元11呈三角形阵列分布并相互靠近,三个光单元12呈三角阵列分布并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电单元11之间。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单元11和光单元12的数量不限,例如,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电复合缆20的具体结构,在图2中,电单元11和光单元12的数量分别为四个。

阻水包带13沿预设方向绞合铠装光电单元构成缆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较现有的复合缆不同,该光电复合缆10不设置中心加强件,仅通过电单元11和光单元12的排列状态以及阻水包带13的绞合铠装使得该光电复合缆10在保证稳定强度的前提下,具有较现有复合缆更好的弯曲性能,从而使得该光电复合缆10整体柔韧性更优。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电单元11共同限定的孔隙中设置有芳纶承力单元16,具体地,芳纶承力单元16为阻水性芳纶,阻水性芳纶沿预设方向延伸。

不锈钢带14沿预设方向包裹缆芯结构。

双层护套结构15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具有容纳空腔,不锈钢带14位于容纳空腔中并与双层护套结构15的内壁连接。

具体地,阻水包带13与不锈钢带14之间设置撕裂绳17,撕裂绳17沿预设方向延伸,两个撕裂绳17沿多个电单元11的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具体地,光单元12与其抵靠的相邻两个电单元11之间设置有阻水纱18。需要说明的是,阻水纱18的数量可根据渗水要求确定。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图3示出了电单元11的具体结构。

电单元11包括镀锡铜导体110以及交联聚乙烯垫层111:

镀锡铜导体110沿预设方向延伸,交联聚乙烯垫层111设置于镀锡铜导体110的外壁。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镀锡铜导体110,提高铜线抗氧化性能及散热效果、防止导体与绝缘层粘连出现线芯发黑变脆,提高其焊接性能和导电性能,电单元11的垫层采用交联聚乙烯垫层111(XLPE垫层),交联聚乙烯使聚乙烯分子由线性结构变为三维网状结构,工作温度提高至90℃,显著提高铜导体的载流能力。使用交联聚乙烯不仅显著提高电单元11的机械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耐化学药品腐蚀性能、抗蠕变性和电性能等综合性能,而且非常明显地提高了其绝缘等级。

请参考图4,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光单元12的具体结构。

光单元12包括松套管120、光纤121以及纤膏122:

松套管120以及光纤121沿预设方向延伸,一根光纤121设置于松套管120的管腔中并通过纤膏122填充。

需要说明的是,在生产松套管120工序中,通过改进现有挤塑模具,优化张力设置,套管采用1芯1管结构,即松套管120内只容纳1根光纤121和填充纤膏122。

进一步地,双层护套结构15包括第一护套151和第二护套152,第一护套151和第二护套152沿预设方向延伸,第一护套151包裹于第二护套152的外壁,第二护套152限定容纳空腔。

本实施例中,第一护套151为尼龙护套,第二护套152为聚乙烯护套。具体地,在制备工艺中,通过均匀挤制一层聚乙烯尼龙双层共挤材料形成该双层护套结构15,通过尼龙以及聚乙烯的特性,提高光电复合缆10的耐候等级,增加光电复合缆10的使用寿命。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光电复合缆10,该光电复合缆10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并且适应高海拔地区。光电复合缆10包括电单元11、光单元12、阻水包带13、不锈钢带14以及双层护套结构15。其中,多个电单元11和多个光单元12绞合构成光电单元11,具体地,多个电单元11相互抵靠并中心对称分布,多个光单元12呈中心对称分布并且单个光单元12位于相邻两个电单元11之间并与相邻两个电单元11抵靠。阻水包带13沿预设方向绞合铠装光电单元11构成缆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传统的复合缆,该光电复合缆10通过光单元12的中心对称分布以及电单元11的中心分布并且光单元12设置于相邻两个电单元11之间的设计,使得该光电复合缆10能在保持稳固性的条件下,较传统的复合缆移除了中心加强件,从而使得该缆芯结构具有两个的柔韧性和弯曲性。进一步地,为使得该光电复合缆10能适应低温的高海拔环境,设置了不锈钢带14,通过不锈钢的特性,使得光电复合缆10具有更好的耐低温性能,可提高光电复合缆10的耐老化性能。与此同时,双层护套结构15的保护,使得光电复合缆10的耐候等级得到提升,增强了光电复合缆10的使用寿命。故,该光电复合缆10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并且适应高海拔地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