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线、电源组件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8107发布日期:2019-05-24 20:4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电源线、电源组件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线、电源组件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无人机的内部电源走线设计中,尤其是中大型无人机,其内部的电源线需要通过较大电流,因此使用的电源线又粗又重,传统方式的电源线走线较为复杂并且走线方式比较乱。而传统方式的电源线的连接方式中电源线存在较大的转弯半径,会造成空间浪费。此外,传统的中大型无人机中的电源板以及电源走线对外电磁干扰较为严重,会影响到机身等其他的硬件,不利于安全飞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电源组件及无人机,以优化电源组件的设计,降低使用该电源组件的无人机的电磁干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应用于电源板,所述电源线包括:

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电源板的电极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芯线,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固定在所述连接端子上,且与所述连接端子呈夹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中,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连接端子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中,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极端子插拔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与所述连接端子的插接方向大致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中,所述第二通孔为焊锡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

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芯线,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凹槽内;

从所述固定部上延伸出的接触部,用于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中,所述电源线还包括:保护套,套设在所述固定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中,所述保护套包括:凸出部,在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所述固定部上时,与所述凹槽配合使用以固定所述保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中,所述保护套为绝缘保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公连接端子或母连接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中,所述公连接端子的接触部包括至少两个弹性接触臂。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

电源板;

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线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板包括开口部,所述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侧壁上以使所述电极端子的接触部位于所述开口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组件,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电极端子插拔连接。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

机身;

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机身内;

电源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电源组件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中,所述固定板为碳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线、电源组件及无人机,通过芯线和连接端子的设计,可减小该电源线的转弯半径,使得该电源线的布线更为简洁方便,避免布线时造成空间浪费以及复杂走线方式,由此降低了对外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芯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及符号说明:

100、电源组件;10、电源线;11、连接端子;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13、固定部;114、接触部;1140、弹性接触臂;115、凹槽;12、芯线;121、绝缘层;122、导体;13、保护套;131、线孔;132、凸出部;

200、无人机;20、电源板;201、开口部;21、电极端子;211、母电极端子;212、公电极端子;22、减震球;23、固定螺丝;

30、机身;3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源线应用于电源板,该电源板设在电气设备中用于通过该电源线给负载进行供电,该电气设备比如为无人机,该负载比如为无人机的马达等。

如图1所示,电源线10包括连接端子11和芯线12。其中,连接端子11用于与电源板的电极端子电连接,连接端子11和电极端子均为导电性端子,可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比如铜、铝或合金材料。

如图2所示,连接端子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和与第一通孔111连通的第二通孔112,其中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连通是指第二通孔112的一开口端位于第一通孔111的孔腔内。

芯线12穿设在第一通孔111内并通过第二通孔112固定在连接端子11上,且与连接端子11呈夹角设置。

具体地,是通过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的作用使得芯线12与连接端子11呈夹角设置,该夹角包括直角、锐角或钝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排除平角的情况。

具体地,芯线12穿设在第一通孔111内是指:芯线12穿过第一通孔111且芯线12的导体位于第一通孔111内,或者芯线12穿过第一通孔111且芯线12的导体和部分绝缘层位于第一通孔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芯线12和连接端子11的稳定接触,第二通孔112为焊锡孔,通过焊锡固定连接端子11和芯线12。芯线12通过第二通孔112固定在连接端子11上,通过在第二通孔112对位于第一通孔111内的芯线12的导体进行焊接固定,以将芯线12固定在连接端子11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确保该芯线12与连接端子11的电连接可以满足大功率和大电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通孔112基础上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螺丝固定或先焊接再通过螺丝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线尤其适合大功率和大电流的电源板,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小功率和小电流的电源板上供电。

上述实施例的电源线,应用在电源板时,尤其是电源板应用在无人机上时,可减小电源线的转弯半径,使得该电源线的布线更为简洁方便,避免布线时造成空间浪费以及复杂走线方式,由此降低了对外电磁干扰。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源线应用于电源板,具体是与电源板上的电极端子电性连接用于通过电源线给电气设备的负载进行供电,该电气设备比如为中大型无人机,该负载比如为马达等,其中,中大型的无人机的电源线比小型无人机的电源线较粗,对电源线走线要求更高。

如图3所示,电源线10包括连接端子11和芯线12,连接端子11用于与电源板的电极端子电连接。其中,连接端子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第一通孔111与第二通孔112连通,且第一通孔111的轴向与第二通孔112的轴向大致垂直。

芯线12穿设在第一通孔111内并通过第二通孔112固定在连接端子11上使得芯线12与连接端子11呈夹角设置。

其中,该夹角设置具体是指芯线12与连接端子11大致垂直,该大致垂直包括90度垂直或近似90°垂直,近似90°比如89°或91°,再比如85°至90°角度范围或者90°至95°角度范围等。

如图3或图5所示,芯线12包括绝缘层121和导体122,绝缘层121包裹在导体122上,绝缘层121可采用塑胶绝缘层,具体地可以采用高温塑胶绝缘层。导体122由金属丝经过绞合形成,该金属丝包括细铜丝或细铝丝等。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芯线12的耐拉性,可将金属丝通过先束绞再合绞的方式制作成导体122。当然,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还可以在绝缘层121外设置屏蔽层,该屏蔽层可以采用金属丝编制的网状屏蔽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端子11包括固定部113和接触部114,接触部114为从固定部113上延伸出的部位,即接触部114和固定部113是一体成型的。固定部113用于固定芯线12,接触部114用于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具体可以采用插拔方式实现电性连接。

其中,固定部113开设有凹槽115,第一通孔111开设在凹槽115内,具体是开设在凹槽115的槽底,凹槽115以便对芯线12进行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端子11为圆柱体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体结构,比如长方体结构。凹槽115为绕呈圆柱体结构的连接端子11的圆周方向开设的环形槽,且第一通孔111的两个开口端均位于凹槽115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12开设在连接端子11的端部,具体是开设在固定部113中远离接触部114的端部。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均为圆形通孔,其中第一通孔111的孔径大小与芯线12的直径大小相匹配,譬如第一通孔111的孔径略大于芯线12的直径,以便穿设芯线1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1的形状与芯线12的形状相匹配,比如均为圆形。当然为了便于芯线12的固定,第一通孔111的孔内可设有文理结构,比如凹凸结构或螺纹结构;第一通孔111也可以为锥形结构,呈锥形结构的第一通孔111包括一个大开口端和一个小开口端,芯线12按照从大开口端穿向小开口端的方式固定在连接端子11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12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比如为了方便焊接,可以将第二通孔112的形状与焊接工具的焊接头类似的形状,或者在圆形孔上开一缺口以方便焊接固定。

制作电源线10的工艺:先将芯线12一端的部分绝缘层121剥离露出导体122,再将芯线12的露出导体122穿设在连接端子11的第一通孔111中,并通过第二通孔112将芯线12固定在连接端子11,由于第一通孔111的轴向与第二通孔112的轴向大致垂直,由此使得芯线12和连接端子11也大致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线10的连接端子11包括公连接端子或母连接端子。其中,如图4所示,连接端子11为公连接端子,该公连接端子的接触部114包括至少两个弹性接触臂1140,比如包括两个弹性接触臂1140,或包括四个弹性接触臂1140,以方便与母电极端子插拔接触连接。

如果连接端子11为公连接端子,相应地电源板上设置有母电极端子,公连接端子与母电极端子插拔连接。如果连接端子11为母连接端子,相应地电源板上设置有公电极端子,母连接端子与公电极端子插拔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电源线,在应用在电源板以及电源板应用在无人机上时,不仅可减小电源线的转弯半径使得该电源线的布线更为简洁方便,避免布线时造成空间浪费以及复杂走线方式,由此降低了对外电磁干扰,还可保护该电源线,进而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6至图8,图6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源线应用于电源板,具体是与电源板上的电极端子电性连接,用于通过电源线给电气设备的负载进行供电,该电气设备比如为中大型无人机,该负载比如为马达等,其中中大型的无人机的电源线比小型无人机的电源线较粗。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线10包括连接端子11和芯线12,其中连接端子11为母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电源板的电极端子电连接。连接端子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和与第一通孔111连通的第二通孔112。第一通孔111的轴向与第二通孔112的轴向大致垂直。

芯线12穿设在第一通孔111内并通过第二通孔112固定在连接端子11上,且与连接端子11呈夹角设置。其中,该夹角设置具体是指芯线12与连接端子11大致垂直,该大致垂直包括90度垂直或近似90°垂直,近似90°比如89°或91°,再比如85°至90°角度范围或者90°至95°角度范围等。

具体地,如图8所示,连接端子11与电源板的电极端子插拔连接,对应的插拔方向为平行X轴的方向;而第一通孔111的轴向为平行Z轴的方向,第一通孔111的轴向与连接端子11的插接方向大致垂直。由此可以确保芯线12穿设在第一通孔111内并通过第二通孔112固定在连接端子11上时,与连接端子11大致垂直。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源线应用于电源板,具体是与电源板上的电极端子电性连接,用于通过电源线给电气设备的负载进行供电,该电气设备比如为中大型无人机,该负载比如为马达等,其中中大型的无人机的电源线比小型无人机的电源线较粗。

如图9所示,相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源线,该电源线10还包括保护套13,保护套13套设在连接端子11的固定部113上,用于遮挡开设在固定部113的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保护套13为绝缘保护套,可采用软塑胶材质制作而成,由此提高了该电源线10的安全性。

如图10所示,保护套13的形状与连接端子的形状相匹配,比如都为圆柱体结构。保护套13包括芯线通孔131和凸出部132,芯线通孔131用于在保护套13套设在连接端子11的固定部113上时穿过芯线12;凸出部132在保护套13套设在固定部113上时,与凹槽115配合使用以固定保护套13,具体地,是凸出部132在保护套13套设在固定部113上时卡合在凹槽115以固定保护套13。

具体地,是先将电源线10的芯线12的另一端穿过保护套13的芯线通孔131,再将保护套13套设在连接端子11的固定部113上,并按压保护套13以使凸出部132卡合在在凹槽115内,进而完成保护套13的安装。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的电源线,在应用在中大型无人机上时,不仅可减小电源线的转弯半径使得该电源线的布线节省空间,避免电源线因具有较大的转弯半径而造成的复杂走线方式,由此降低了对外电磁干扰,同时还可保护该电源线,进而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和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实施例一种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板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源组件应用于无人机,用于给无人机供电,其中该无人机比如为中大型无人机,其中中大型的无人机的电源线比小型无人机的电源线较粗,且布线也较为复杂。

如图11所示,电源组件100包括电源线10和电源板20,电源板20与电源线10电性连接,用于其他装置供电,比如给无人机的马达供电等。其中,电源线10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电源线。

其中,电源线10是通过其连接端子与电源板20上的电极端子插拔连接,实现电性连接的。电源板20的电极端子包括母电极端子211和公电极端子212,分别与公连接端子和母连接端子实现插拔连接。

如图12所示,电源板20包括开口部201,电极端子21设置在开口部201的侧壁上,电极端子21的接触部位于开口部201内。电极端子21的接触部用电源线10的连接端子接触。

其中,在电源线10与电源板20电性连接时,电源线10的连接端子穿过开口部201与电极端子21插拔连接。具体地,电源线10的连接端子从电源板20的一侧面穿过开口部201与电极端子21插拔连接,以此减少电源线在电源板20上的布局和缠绕,以便电源线10的走线更为简洁,降低对外的电磁干扰。

如图12所示,电源组件100还包括减震球22和固定螺丝23。电源板20固定连接在减震球上,并通过固定螺丝23安装在固定板,该固定板用于将电源组件100安装在无人机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电源线1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电源线10形成双绞线,以降低对外电磁干扰。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组件,在应用的电气设备时,比如无人机,可减小电源线的转弯半径,使得该电源线的布线更为简洁方便,避免布线时造成空间浪费以及复杂走线方式,由此降低了对外电磁干扰,提高了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无人机可以使旋翼型无人机,例如四旋翼无人机、六旋翼无人机、八旋翼无人机,也可以是固定翼无人机,或者无人直升机等。

如图13和图14所示,无人机200包括机身30、固定板31和电源组件100。电源组件100通过固定螺丝安装在固定板31上,固定板31用于承载电源组件100,固定板31设置在机身30内。其中,电源组件100使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电源组件。

具体地,电源组件100的电源线10是从电源板20和固定板31之间引出的,由此优化了电源线的走线布局。同时,电源组件100包括多个电源线10,分别从电源板20的不同方向引出,进而降低彼此之间的电磁干扰。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减轻机身30的重量,固定板31采用碳板,该碳板为碳纤维板。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安装的电源板可减小电源线的转弯半径,使得该电源线的布线更为简洁方便,避免布线时造成空间浪费以及复杂走线方式,由此降低了电源线的对外电磁干扰,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时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