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流体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8389发布日期:2019-06-21 23:0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流体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式流体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压器换热器一般采用不锈钢板换,不锈钢板换,换热翅片是不锈钢板子,使用模具压制。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是不锈钢的,重量大、另外传统的管壳式的换热器的换热结构决定换热效果不好,应为是铜管或者不锈钢管子,没有内翅片内表面的换热面积也小,所以为了保证换热效果,就要增加铜管数量,同时铸铁壳子等原因,造成重量很大,体积也大;翅片与翅片之间采用橡胶圈密封时间久了橡胶圈易老化造成流体介质外漏、造成环境污染;或者有的采用了内翅片,但由于长期使用后,热油等的污染使得油道容易出现堵塞,换热效果低下,需要时常更换油,检修繁琐、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流体换热器,具有占用空间小、散热快、换热效率高、低成本、不需要检修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流体换热器,包括底座、设备主体、冷水接入管口、热水排出管口、热油接入管口、冷油排出管口,所述设备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且设备主体的一侧表面上端一角设置有热水排出管口,所述设备主体靠近热水排出管口的一侧表面下端的热水排出管口的对角设置有冷水接入管口,且设备主体远离热水排出管口的一侧表面上端远离热水排出管口的一角设置有热油接入管口,所述设备主体靠近热油接入管口的一侧表面下端的热油接入管口的对角设置有冷油排出管口。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油路散热内翅片、水路散热内翅片、热水出口、冷水入口、第一压板、通孔、第一隔板、封条、油路板、第二隔板、水路板、第二压板、冷油出口、热油入口,所述油路板的一侧设置有水路板,且油路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油路板与第一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油路板与水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表面四角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水路板远离油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远离第一隔板的一侧表面上端一角设置有热水出口,且第一压板靠近热水出口的一侧表面下端的热水出口的对角设置有冷水入口,所述第二压板远离水路板的一侧表面上端远离热水出口的一角设置有热油入口,且第二压板靠近热油入口的一侧表面下端的热油入口的对角设置有冷油出口,所述水路板和油路板的四边均设置有封条,所述水路板靠近第二隔板)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水路散热内翅片,所述油路板靠近第一压板)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油路散热内翅片;所述油路板)通过封条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焊接密封连接;所述水路板通过封条与第二隔板与第二压板焊接。

根据需要可在通过增加油路板、油路散热内翅片、水路板、水路散热内翅片以及隔板的数量,焊接起来增强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油路散热内翅片包括油流道通孔、错位矩形体、下端开口油流道、上端开口油流道,其中,所述错位矩形体设置有若干个,且错位矩形体的内部设置有下端开口油流道,所述错位矩形体的侧边表面设置有油流道通孔,每两个所述错位矩形体的之间设置有上端开口油流道。

优选的,所述水路散热内翅片包括波浪翅片体、上端开口水流道、下端开口水流道、水流道通孔,其中,所述波浪翅片体设置有若干个,且波浪翅片体的相对两个侧边设置有若干个水流道通孔,每两个所述波浪翅片体之间设置有上端开口水流道,且波浪翅片体的内部设置有下端开口水流道。

优选的,所述油路散热内翅片嵌入安装在油路板表面上的封条内部,所述油路散热内翅片与油路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路散热内翅片嵌入安装在水路板的表面上的封条内部,所述水路散热内翅片与水路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水出口与热水排出管口的位置相互对应、冷水入口与冷水接入管口的位置相互对应、热油入口与热油接入管口的位置相互对应和冷油出口与冷油排出管口的位置相互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油路散热内翅片和水路散热内翅片中间通过隔板隔开,油路散热内翅片和水路散热内翅片分别通过自身上面的封条焊接于隔板,分隔油与水;油路散热内翅片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热油与散热翅片的热交换面积大,散热快;油路散热内翅片的侧立面上设有通孔,可以使得油上下左右都流动;水路散热内翅片为大波浪行设计,使得循环冷却水与水路散热内翅片的热交换面积大,迅速的将热油的热量通过冷却水传递出去;水路散热内翅片的水流通道的侧立面上设有通孔,可以使得水上下左右都流动,防止循环冷却水污染后水流通道出现堵塞散热效率变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主体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设备主体;21、油路散热内翅片;2101、油流道通孔;2102、错位矩形体;2103、下端开口油流道;2104、上端开口油流道;22、水路散热内翅片;2201、波浪翅片体;2202、上端开口水流道;2203、下端开口水流道;2204、水流道通孔;23、热水出口;24、冷水入口;25、第一压板;26、通孔;27、第一隔板;28、封条;29、油路板;210、第二隔板;211、水路板;212、第二压板;213、冷油出口;214、热油入口;3、冷水接入管口;4、热水排出管口;5、热油接入管口;6、冷油排出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流体换热器,包括底座1、设备主体2、冷水接入管口3、热水排出管口4、热油接入管口5、冷油排出管口6,设备主体2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且设备主体2的一侧表面上端一角设置有热水排出管口4,设备主体2靠近热水排出管口4的一侧表面下端的热水排出管口4的对角设置有冷水接入管口3,且设备主体2远离热水排出管口4的一侧表面上端远离热水排出管口4的一角设置有热油接入管口5,设备主体2靠近热油接入管口5的一侧表面下端的热油接入管口5的对角设置有冷油排出管口6;设备主体2包括油路散热内翅片21、水路散热内翅片22、热水出口23、冷水入口24、第一压板25、通孔26、第一隔板27、封条28、油路板29、第二隔板210、水路板211、第二压板212、冷油出口213、热油入口214,油路板29的一侧设置有水路板211,且油路板2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压板25,油路板29与第一压板25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27,油路板29与水路板211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210,第一隔板27和第二隔板210的表面四角均设置有通孔26,水路板211远离油路板2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板212,第一压板25远离第一隔板27的一侧表面上端一角设置有热水出口23,且第一压板25靠近热水出口23的一侧表面下端的热水出口23的对角设置有冷水入口24,第二压板212远离水路板211的一侧表面上端远离热水出口23的一角设置有热油入口214,且第二压板212靠近热油入口214的一侧表面下端的热油入口214的对角设置有冷油出口213,水路板211和油路板29的四边均设置有封条28,水路板211靠近第二隔板210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水路散热内翅片22,油路板29靠近第一压板25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油路散热内翅片21。

为了使油上下左右都流动,便于散热流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油路散热内翅片21包括油流道通孔2101、错位矩形体2102、下端开口油流道2103、上端开口油流道2104,其中,错位矩形体2102设置有若干个,且错位矩形体2102的内部设置有下端开口油流道2103,错位矩形体2102的侧边表面设置有油流道通孔2101,每两个错位矩形体2102的之间设置有上端开口油流道2104。

为了增加吸热效率,方便水流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水路散热内翅片22包括波浪翅片体2201、上端开口水流道2202、下端开口水流道2203、水流道通孔2204,其中,波浪翅片体2201设置有若干个,且波浪翅片体2201的相对两个侧边设置有若干个水流道通孔2204,每两个波浪翅片体2201之间设置有上端开口水流道2202,且波浪翅片体2201的内部设置有下端开口水流道2203。

为了方便安装油路散热内翅片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油路散热内翅片21嵌入安装在油路板29表面上的封条28内部,油路散热内翅片21与油路板29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为了方便安装水路散热内翅片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水路散热内翅片22嵌入安装在水路板211的表面上的封条28内部,水路散热内翅片22与水路板21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热水出口23与热水排出管口4的位置相互对应、冷水入口24与冷水接入管口3的位置相互对应、热油入口214与热油接入管口5的位置相互对应和冷油出口213与冷油排出管口6的位置相互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使用油管通过热油接入管口5和冷油排出管口6连接,接通油路与油路散热内翅片21,使用水管通过冷水接入管口3和热水排出管口4连接,接通水路与水路散热内翅片22,热油通过热油接入管口5进入设备主体2的内部,经油路散热内翅片21散出油中的热量,冷水通过冷水接入管口3进入设备主体2的内部,经油路散热内翅片21吸收热油传递出来的热量,降低油的温度通过冷油排出管口6排出,冷水吸热加热,通过热水排出管口4排出,完成热油冷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