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有轴承垫圈的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4466发布日期:2019-10-22 21:1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有轴承垫圈的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装有轴承垫圈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随着接触器使用领域的拓展,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的运用,对接触器的振动等耐环境指标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长期使用过程中,产品的抗耐久性振动性能越发凸显其重要性,因此在实际工程运用中,急需提高产品抗耐久振动的能力,目前同类型接触器的存在使用过程中接触器出现松动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为:接触器振动时,主体部分的塑料件与金属件不断磨损,造成接触器塑料件与金属件的配合间隙增大,出现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此的目的在一提供一种抗振动性高、可靠性好的装有轴承垫圈的接触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此所提供的装有轴承垫圈的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和轴承垫圈,所述轴承垫圈安装于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轴向上,使接触器本体轴向上的接触形式由硬接触方式改为弹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垫圈贴靠于所述接触器本体的底座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垫圈通过固定件和所述接触器本体的外壳配合压紧于所述接触器本体的底座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垫圈形成与所述底座外形相匹配的形状贴靠于所述底座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垫圈包括若干轴承垫圈段。

进一步的,若干轴承垫圈段规则或不规则地贴靠于所述底座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垫圈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轴承垫圈的变形在接触器轴向上提供了一个压紧力,在压紧力的作用下,接触器轴向上的接触形式由硬接触方式改为弹性接触;

2、接触器在轴向上利用了轴承垫圈的弹性接触和阻尼特性,使得接触器存在了补偿设计和减震设计,提高了接触器的抗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触器本体,2-轴承垫圈,3-底座,4-固定件,5-外壳,6-基座,7-磁路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现有接触器轴线方向上结构配合都是硬接触式配合,即塑料件与金属件之间的接触配合,当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零件之间出现位移和摩擦,由于零件之间没有缓冲,造成塑料件出现磨损,配合间隙增大,进而出现接触器松动。为解决接触器在振动过程中塑料件的磨损问题,除了采用常规方法减小配合间隙以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间隙补偿设计和减震设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就是一种装配有轴承垫圈的接触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了接触器本体1和轴承垫圈2,轴承垫圈2安装于接触器本体1的轴向上,使接触器本体轴向上的接触形式由硬接触方式改为弹性接触。

具体的,轴承垫圈2贴靠于接触器本体1的底座3的外侧壁上。其中,轴承垫圈2通过螺钉或螺母作为固定件4和接触器本体1的外壳5配合压紧于接触器本体1的底座3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轴承垫圈2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橡胶垫圈,在此采用的轴承垫圈2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轴承垫圈2可以是首尾相连形成的密封轴承垫圈,该密封轴承垫圈的形状与底座3的外周形状相同,使密封的轴承垫圈能够围绕底座3外侧壁贴靠形成一圈,从各个方向均利用了轴承垫圈的阻尼特性进行减震。此外,该轴承垫圈2也可以由多个独立的轴承垫圈段构成,多个轴承垫圈段可以等距、等高的规则地贴靠于底座3的外侧壁上,也可以不等距、不等高地贴靠于底座3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接触器本体1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在此的接触器本体1包括了底座3、外壳5和基座6,底座3和基座6分别安装于外壳5的上、下端口构成用于安装磁路7和动作部分的腔体;其中磁路部分7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磁路,加载激励后产生电磁场使动作部分中的推杆沿轴线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安装于推杆顶端上的动触点与安装于底座3上的静触点闭合、断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触器为了在轴向上增加间隙补偿,利用轴承垫圈的结构特点,利用轴承垫圈的压紧变形,在轴向上提供接触器主体压紧力,由于轴承垫圈为弹性零件,即使出现磨损,也能利用垫圈的变形提供补偿。此外,利用轴承垫圈的阻尼特性,对接触器轴线上振动进行减振和降低,提高了产品的抗振动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修改或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