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4719发布日期:2020-09-29 18:0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其中本发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能够在该燃料电池运行前,检测其冷却管路中是否存在气泡,和在冷却管路中存在气泡时,消除气泡。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消除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尤其是质子膜交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电池),能够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必经过热机过程,因而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噪音低,污染小和寿命长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燃料的部分化学能被燃料电池转化成热。在燃料电池中,根据其产生方式,热包括电化学反应热、电阻热和相变热等。如果不对燃料电池进行有效的热管理,随着燃料电池持续运行和电化学反应的不断发生,热量将在燃料电池堆内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燃料电池的流场板,甚至导致整个燃料电池堆的温度过高。燃料电池流场板的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和输出功率快速下降,甚至引起安全事故。因此,要使燃料电池能够持续地高效率运行,良好的热管理系统不可或缺。

燃料电池热管理的核心是在燃料电池运行时,利用冷却系统对燃料电池进行散热处理。根据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的不同,燃料电池可被分为气冷燃料电池(热传递介质或冷却介质为空气等气体)和液冷燃料电池(热传递介质或冷却介质为水或水溶液等液体)。对于输出功率较低的燃料电池,采用空气冷却就能满足电池的冷却需要。而对于输出功率较高的燃料电池,则需要采用液体,如水或水溶液进行冷却。燃料电池液冷系统一般包括流体泵、设置在燃料电池的流场板之间的冷却通道、与冷却通道的热传递介质进口和热传递介质出口分别相连通的流体管路和与流体管路相连接的热交换器(或散热器),其中流动在该冷却通道和流体管路中的热传递介质(例如水,或其它热传递介质)将燃料电池的流场板产生的热传输至该散热器,以便其通过空气或气流将其散发出去,流体泵维持和/或加速热传递介质流在冷却通道、流体管路和/或散热器中的流动。

燃料电池液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气泡。气泡的热传递性能较差,且容易附着在冷却通道的内壁。因此,当燃料电池液冷系统中存在气泡,尤其是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通道中存在气泡时,可能会导致燃料电池局部散热不畅和局部过热,以致影响燃料电池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其中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可使燃料电池能够自动检测,尤其是在燃料电池运行发电之前,自动检测其冷却管路中是否存在可影响到燃料电池的正常运行或危害到燃料电池的气泡。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其中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对气泡的检测的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性高和易于实施。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其中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能够在检测到其冷却管路中存在可能影响到燃料电池的正常运行或危害到燃料电池的气泡时,自动消除或除去该冷却管路中的气泡。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其中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能够在不影响燃料电池的运行的情况下,消除该冷却管路中可能影响到燃料电池的正常运行或危害到燃料电池的气泡。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其中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并不要求该液冷系统具有复杂精密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其中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可在仅对现有燃料电池做较小修改的情况下,用于现有液冷燃料电池。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消除方法,其中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消除方法能够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中存在气泡时,自动消除或除去该冷却管路中的气泡。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其包括:

一个控制模块;

至少一个第一流体管;

至少一个第二流体管;

至少一个液压传感器;

至少一个适于被设置在该燃料电池的流场板之间的冷却通道;

至少一个散热器,其中该散热器具有一个散热腔、一个出液口和一个进液口,其中该出液口和该进液口分别与该散热腔相连通;和

至少一个流体泵,其中该第一流体管分别与该散热器的该出液口和该冷却通道的一端相连通,该第二流体管分别与该散热器的该进液口和该冷却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冷却通道、该散热器的该散热腔、该第一流体管流体管和该第二流体管形成一个冷却管路,其中该流体泵被设置在该冷却管路,以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冷却管路中循环流动,其中该液压传感器被设置在该冷却管路,以检测该冷却管路内的液压,其中该控制模块与该流体泵可通电地相连接,以控制该流体泵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冷却管路中流动,该液压传感器与该控制模块可通电地相连接,以使该控制模块能自该液压传感器接收其生成的液压数据。

进一步地,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液冷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流速传感器,其中该流速传感器被设置在该冷却管路,以检测该冷却管路中热传递介质的流速,其中该流速传感器与该控制模块可通电地相连接,以将该流速传感器生成的流速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

依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消除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以一第一标定转速转动,以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流动;和

(b)实时检测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一液压p1。

进一步地,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消除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c)如果该第一液压p1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则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相交替地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其中该第一转速和该第二转速大小不同。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目的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目的,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

图3a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一种可选实施。

图3b为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消除方法的流程简图。

图4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一液压的一种检测结果,其中该第一液压在连续时间t2内,始终保持小于该第一标定液压值。

图5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一液压的另一种检测结果,其中该第一液压在连续时间t2内,不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的总持续时间小于一时间t1。

图6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一液压的另一种检测结果,其中该第一液压在连续时间t1内,始终大于该第一标定液压值。

图7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二液压的一种检测结果,其中该第二液压在连续时间t2内,始终保持小于该第二标定液压值。

图8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二液压的另一种检测结果,其中该第二液压在连续时间t2内,不小于一第二标定液压值的总持续时间小于一时间t1。

图9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二液压的另一种检测结果,其中该第二液压在连续时间t1内,始终保持大于该第二标定液压值。

图10为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上述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另一种气泡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附图之图1和图2,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被阐明,其中本发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被设置在该燃料电池的流场板之间的冷却通道10、至少一个第一流体管20、至少一个第二流体管30、至少一个液压传感器40、至少一个散热器50、一个控制模块60和至少一个流体泵70,其中该散热器50具有一个散热腔501、一个出液口502和一个进液口503,其中该散热器50的该出液口502和该进液口503分别与该散热腔501相连通,其中该冷却通道10被设置以允许热传递介质自其流过和将燃料电池内部的热量带走,该第一流体管20分别与该散热器50的该出液口502和该冷却通道10的一端相连通,该第二流体管30分别与该散热器50的该进液口30和该冷却通道10的另一端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冷却通道10、该散热器50的该散热腔501、该第一流体管20和该第二流体管30形成一个冷却管路100,其中该冷却管路100被设置允许却液在该冷却管路100内循环流动,该流体泵70被设置在该冷却管路100,以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冷却管路100中流动,该液压传感器40被设置在该冷却管路100,以检测该冷却管路100内(热传递介质)的液压,其中该控制模块60与该流体泵70可通电地相连接,以控制该流体泵70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冷却管路100中流动,该液压传感器40与该控制模块60可通电地相连接,以将该液压传感器40检测到的该冷却管路100中热传递介质的液压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传输给该控制模块60。相应地,本发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被设置能够实时检测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冷却管路100中热传递介质的液压,并生成相应的液压数据或液压电子数据,该控制模块60被设置能够接收该液压电子数据。可以理解,该控制模块60可通过控制向该流体泵70提供动力,控制该流体泵的转速。优选地,该流体泵70为电动流体泵。可选地,该流体泵70为其他类型的流体泵,该控制模块60可通过控制向该流体泵70提供动力,控制该流体泵的转速。例如,该流体泵70为内燃机驱动的流体泵,该控制模块60通过控制该内燃机的功率输出,来控制该流体泵70的转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文中的热传递介质指的是液态热传递介质,如水、水溶液或其它在常温下为液态的传递介质。优选地,该流体泵70被设置在该散热器50的下游,以在该散热器50和该流体泵70之间形成负压和驱动热传递介质的流动。可选地,该流体泵70被设置在该散热器50的上游。

如附图之图1至图9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能够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70以一第一标定转速转动,以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循环流动。同时,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能够控制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如附图之图4至图6所示,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时,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可始终保持,或在一定的时间内始终保持大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或始终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或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时大时小的波动状态。

如附图之图4和图5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当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时,能够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70相交替地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可以理解,该流体泵70的该第一转速和该第二转速大小不同。换句话说,当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时,该控制模块60被设置将认为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存在可能影响该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此时,该控制模块60控制该流体泵70以一个高转速转动一定时间后,切换至一个低转速转动一定时间,然后再次切换至高转速转动。该控制模块60控制该流体泵70交替地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从而使该冷却管路100内的液压发生忽高忽低的变化,从而使该冷却管路100内较大气泡容易发生破裂,并可防止气泡附着在一个固定位置。这可能跟在该冷却管路100中流动时,受到管路内径、热传递介质性质、流体泵70的驱动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流动模式比较复杂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可能会发生忽高忽低的变化。因此,即使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不存在影响该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时,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也可能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换句话说,尽管一旦检测到该冷却管路100内的该第一液压p1小于该第一标定液压值,即控制该流体泵70相交替地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从而使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进入清除气泡工作模式,但这种操作也会导致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在该冷却管路100内不存在影响该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的情况下,进入清除气泡工作模式。

如附图之图4和图5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能够通过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该冷却管路100内的该第一液压p1小于该第一标定液压值时,持续检测一定时间t2内,该冷却管路100内的该第一液压p1的大小,来确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是否存在影响该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相应地,如附图之图4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在一个连续时间t2内,保持小于一个第一标定液压值时,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冷却管路100内存在气泡(或存在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或者,如附图之图5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在一个连续时间t2内,不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的总持续时间小于一个时间t1时,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冷却管路100内存在气泡(或存在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可以理解,该时间t2大于该时间t1。优选地,该时间t1的大小为5s~300s(秒),该时间t2的大小为8s~500s。更优选地,该时间t1的大小为5s~30s,该时间t2的大小为8s~60s。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时间t1的大小为5s,该时间t2的大小为15s。换句话说,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在一个连续时间t2内,不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的总持续时间(例如,如图5所示的t1、t2和t3的和)小于该时间t1时,本发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冷却管路100内存在气泡(或存在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此时,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将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进入清除气泡工作模式和使该流体泵70相交替地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此外,当该控制模块60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进入清除气泡工作模式后,将控制该流体泵70相交替地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运行。优选地,该流体泵70的该第一转速大于该第二转速。可以理解,该流体泵70被设置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的转动时间相同,也可以不同。当该控制模块60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进入清除气泡工作模式后,控制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转速运行时间tf,然后控制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转速运行时间ts。优选地,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转速转动的运行时间tf大于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转速转动的运行时间ts。优选地,该时间tf和该时间ts不小于2秒。更优选地,该时间tf不小于5秒,该时间ts不小于3秒。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时间tf为8秒,该时间ts为4秒。因此,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清除气泡的时间为t。此外,在实践中,该流体泵70的该第一转速不低于该流体泵70的额定最高转速的10%和不高于该流体泵70的额定最高转速,该第二转速不高于该流体泵70的额定最高转速的60%。换句话说,该流体泵70的该第一转速为该流体泵70的额定最高转速的10%~100%,该第二转速为该流体泵70的额定最高转速的0%~60%。

如附图之图6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在一个连续时间t1内,保持大于一个第一标定液压值时,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时,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未检测到气泡(或存在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相应地,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在一个连续时间t2内,不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的总持续时间不小于一个时间t1时,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时,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未检测到气泡。

如附图之图3b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当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时,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未检测到气泡时,控制该流体泵70以一第二标定转速转动,并进一步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时,实时检测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二液压p2。

如附图之图7和图8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能够通过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该冷却管路100内的该第二液压p2小于该第二标定液压值时,持续检测一定时间t2内,该冷却管路100内的该第二液压p2的大小,来确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是否存在影响该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相应地,如附图之图7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二液压p2在一个连续时间t2内,保持小于一个第二标定液压值时,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冷却管路100内存在气泡(或存在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或者,如附图之图8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二液压p2在一个连续时间t2内,不小于一第二标定液压值的总持续时间小于该时间t1时,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冷却管路100内存在气泡(或存在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换句话说,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二液压p2在一个连续时间t2内,不小于一第二标定液压值的总持续时间(t1、t2和t3的和)小于该时间t1时,本发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冷却管路100内存在气泡(或存在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此时,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将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进入清除气泡工作模式和使该流体泵70相交替地以该第一转速转动和以该第二转速转动。同样地,当该控制模块60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进入清除气泡工作模式后,将控制该流体泵70相交替地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

值得注意的是,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流体泵70的该第一标定转速和该第二标定转速的大小一般跟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配置有关,并受该流体泵70额定最高转速的限制。一般地,该流体泵70的该第一标定转速不小于该流体泵70的额定最高转速的10%,该第二标定转速不小于该流体泵70的额定最高转速的2%。优选地,该流体泵70的该第一标定转速为该流体泵70的额定最高转速的20%~100%,该第二标定转速为该流体泵70的额定最高转速的10%~60%。

如附图之图9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二液压p1在一个连续时间t1内,保持大于一个第二标定液压值时,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时,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未检测到气泡(或存在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相应地,该控制模块60被进一步设置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到的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二液压p2在一个连续时间t2内,不小于一第二标定液压值的总持续时间不小于一个时间t1时,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时,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未检测到气泡。可以理解,当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未检测到气泡,且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在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也未检测到气泡时,该控制模块60将认为或判定,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不存在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燃料电池可被控制正常运行和发电。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体积相对较大的气泡更容易附着在冷却通道10的内壁,体积较小的气泡容易随热传递介质的流动而移动,和体积较小的气泡因其直径较小,其对液冷系统的散热的影响较小。因此,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检测方法并不是要检测所有体积大小的气泡的存在,而是为了检测可能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的存在。而本发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本发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中的液压的变化,例如,当流体泵70以一第一标定转速转动,以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冷却管路100流动时,该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的大小,和当流体泵70以一第二标定转速转动,以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冷却管路100流动时,该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二液压p2的大小,来检测可能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的存在。相应地,本发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和本发明提供的气泡消除方法并不是为了除去所有气泡,而是为了除去较大的、可能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气泡,以免其影响燃料电池的正常运行。此外,本发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和本发明提供的气泡消除方法通过规律或不规律地改变流体泵70的转速,从而改变热传递介质的流速,而改变本发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中的液压发生时高时低的变化,从而使气泡所承受的液压发生变化和使气泡破裂或使气泡随热传递介质的流动而移动,从而使其离开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通道10。当然,大的气泡发生破裂,并不一定导致气泡被除去,也可能会产生一个或若干小气泡。但这些体积较小的气泡将更容易随热传递介质的流动而移动和不易附着在改冷却通道10的内壁。

如附图之图3a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加液箱81,其中该加液箱81通过一个加液管82与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冷却管路100相连通,以使热传递介质可通过该加液箱81和该加液管82加入该冷却管路100。进一步地,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包括一个排气管83,其中该排气管83形成一个与该冷却管路100相连通的进气口83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加液箱81内的出气口832,其中该排气管83的出气口832被设置高于该加液箱81内的热传递介质的液面,以使该冷却管路100中的气泡可通过该排气管83排出和被去除。优选地,该排气管83的该进气口831被设置在该燃料电池和该流体泵70之间。

如附图之图1至图9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检测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液压传感器40和一个控制模块60,其中该液压传感器40被设置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以用于检测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热传递介质)的液压,该控制模块60与该液压传感器40和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70可通电地相连接,以使该控制模块60能够控制该流体泵70的转动和自该液压传感器40接收其生成到的液压数据。

如附图之图1至图9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检测系统的该控制模块60被设置能够在接收到一燃料电池自检指令时,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流体泵70以一第一标定转速转动和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该流体泵70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一液压p1。可以理解,该燃料电池自检指令可能是来自上位机,也可来自操作人员。进一步地,该控制模块60被设置能够在该第一液压p1不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时,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70以一第二标定转速转动和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该液压传感器40实时检测该流体泵70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100内的第二液压p2。如附图之图1至图11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消除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以一第一标定转速转动,以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流动;

(b)实时检测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一液压p1;和

(c)如果该第一液压p1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则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相交替地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其中该第一转速和该第二转速大小不同。

如附图之图1至图11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气泡消除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以一第一标定转速转动,以驱动热传递介质在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流动;

(b)实时检测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以该第一标定转速转动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一液压p1;

(d)如果该第一液压p1不小于一第一标定液压值,则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以一第二标定转速转动和实时检测该流体泵以该第二标定转速转动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管路内的第二液压p2;和

(e)如果该第二液压p2小于一第二标定液压值,则控制该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流体泵相交替地以一第一转速转动和以一第二转速转动,其中该第一转速和该第二转速大小不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