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3530发布日期:2019-06-11 22:2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插槽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ddr(内存条)、pcie(总线接口)要求的速度越来越快,ddr内存条插槽连接器、pcie扩充槽插槽连接器等正在由针脚型(dip)向表面贴装型(smt)发展。ddr内存条插槽连接器、pcie扩充槽插槽连接器都是长条形的连接器,因为表面贴装制程(smt)属于高温焊接制程,长条形的连接器产品焊在主板上后,冷却时,长条形的连接器产品与主板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收缩不一致,最终使得主板焊接完后存在翘曲、板弯现象,使得产品的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通过改变连接器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结合模式,使得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能活动,弥补或吸收高温焊接时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不同收缩导致的变形,从而解决电路板被电连接器拉弯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顶面沿纵长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一插槽,插槽两侧壁开设有多个收容孔;多个导电端子,对应收容于各所述收容孔内,各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和焊接部,固持部通过干涉固定在收容孔内壁上,固持部与焊接部之间的衔接部位与收容孔的内壁之间具有使导电端子能够摆动的活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宽度方向与插槽的纵长方向相同,导电端子的厚度方向垂直插槽的纵长方向,导电端子的衔接部位至少在宽度方向与收容孔内壁间有所述活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衔接部位在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与收容孔内壁间有所述活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衔接部位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厚度方向面向插槽的侧面均与收容孔的内壁间有所述活动空间,衔接部位厚度方向背离插槽的侧面紧贴收容孔内壁。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收容孔的下部在导电端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外扩形成卡持槽,固持部与衔接部位均位于卡持槽内,且固持部与卡持槽的内壁干涉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凸出形成一摆动支点,二摆动支点分别干涉固定在卡持槽的相应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凸出形成二摆动支点,二摆动支点分别干涉固定卡持槽的相应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衔接部位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凸出形成二限位部,二限位部与卡持槽的内壁间有所述活动空间,二限位部与二摆动支点均面向插槽方向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限位部位于二摆动支点的下方,且二限位部与二摆动支点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槽包括窄槽、宽槽和扩展槽,宽槽衔接在窄槽和扩展槽之间,扩展槽的宽度大于宽槽的宽度,宽槽的宽度大于窄槽的宽度,固持部位于窄槽内,衔接部位自宽槽延伸进入扩展槽;所述插槽为从绝缘本体纵长方向一端贯通纵长方向另一端的贯通槽或者为通过防呆部分割的非贯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固持部与焊接部之间的衔接部位与收容孔的内壁之间具有使导电端子能够摆动的活动空间,改变了传统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结合模式,使得导电端子在焊接时能相对绝缘本体活动,弥补或吸收高温焊接时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不同收缩导致的变形,从而解决电路板被电连接器拉弯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中示出部分端子。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绝缘本体的仰视图,图中示出局部绝缘本体。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连接器沿纵长方向的剖视图,图中示出局部电连接器。

图5为图4所示a位置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连接器沿纵长方向的剖视图,图中示出局部电连接器。

图8为图7所示b位置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连接器沿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绝缘本体1,插槽11,防呆部11a,收容孔12,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第四侧壁124,卡持槽125,窄槽a,宽槽b,扩展槽c;导电端子2,抵持部21,接触部22,固持部23,摆动支点231,衔接部位24,限位部241,焊接部25;电子卡3;电路板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5,所述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和多个导电端子2。

所述绝缘本体1为纵长型绝缘本体,其顶面沿纵长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一插槽11,插槽11供一电子卡3插接。绝缘本体1的纵长方向的两端装有耳扣4,耳扣4可以扣在电子卡3两侧并且可以打开。所述插槽11纵长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收容孔12,该两侧壁上的收容孔12一一对应并且均贯通绝缘本体1的顶底两面。所述插槽11为通过防呆部11a分割的非贯通槽。

所述收容孔12具有靠近插槽11的第一侧壁121和远离插槽11的第二侧壁122,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相对,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的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相对。第二侧壁122的下部向插槽11的纵长方向外扩形成卡持槽125,也就是在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上形成凹陷,从而形成卡持槽125,卡持槽125延伸到绝缘本体1的底面。所述卡持槽125具体包括从上至下依序布置的窄槽a、宽槽b和扩展槽c,宽槽b衔接在窄槽a和扩展槽c之间,扩展槽c延伸到绝缘本体1的底面。在插槽11纵长方向上,扩展槽c的宽度大于宽槽b的宽度,宽槽b的宽度大于窄槽a的宽度。扩展槽c是上端窄、下端宽的八字槽。在插槽11的垂直纵长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窄槽a和宽槽b的宽度相等,扩展槽c的宽度大于窄槽a、宽槽b的宽度。

所述的多个导电端子2分别对应收容于各所述收容孔12内。各导电端子2的宽度方向与插槽11的纵长方向相同,各导电端子2的厚度方向垂直插槽11的纵长方向。各导电端子2包括从上到下依序设置的抵持部21、接触部22、固持部23、衔接部位24和焊接部25。抵持部21位于收容孔12的上部且抵靠的收容孔12上部紧挨插槽11且与插槽11纵长方向平行的内壁上。接触部22自抵持部21向下弯曲延伸形成,具有弹性,接触部22凸出于插槽11纵长方向的侧壁表面进入到插槽11内,电子卡3在插入插槽11内时与接触部22电接触。固持部23自接触部22向下弯曲延伸形成,固持部23位于卡持槽125内且位于窄槽a位置,且固持部23通过干涉固定在卡持槽125内壁上。所述固持部23具体是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凸出形成一摆动支点231,二摆动支点231在固持部23上的高度相同,二摆动支点231分别干涉固定在卡持槽125的与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同侧的内壁上。衔接部位24自固持部23向下竖直延伸形成,衔接部位24和固持部23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上。衔接部位24位于卡持槽125内的宽槽b位置,并且自宽槽b位置向下延伸进入扩展槽c内。衔接部位24与卡持槽125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100,具体是,衔接部位24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厚度方向面向插槽11的侧面均与卡持槽125的与第一侧壁121、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同侧的内壁间有间隙100,该间隙100提供了导电端子2在焊接时能够摆动的活动空间。衔接部位24厚度方向背离插槽11的侧面紧贴卡持槽125的与第二侧壁122同侧的内壁。焊接部25自衔接部位24下端弯折延伸形成,焊接部25水平布置,与衔接部位24呈基本垂直的状态,焊接部25是用于焊接在一电路板5上,使电子卡3与电路板5构成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实际上是将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分分为两部分,上部即固持部23与绝缘本体1刚性固定,下部即衔接部位24与卡持槽125之间具有间隙。在对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5实施焊接固定到电路板5上的过程中,二摆动支点231能够提供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1的保持力,同时二摆动支点231也能作为支点,使得导电端子2整体可以很小幅度的在导电端子2的宽度方向左右摇摆,在焊接部25与电路板5焊接完后冷却时,由于导电端子2整体能在其自身宽度方向左右摇摆,从而能够弥补或吸收高温焊接时电连接器与电路板5之间的收缩不一致导致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5之间的微小的变形,最终焊接完后使得电连接器整体保持与电路板5一致的平整,从而解决电路板5被电连接器拉弯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6-9,所述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和多个导电端子2。

所述绝缘本体1为纵长型绝缘本体,其顶面沿纵长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一插槽11,插槽11供一电子卡3插接。绝缘本体1的纵长方向的两端装有耳扣4,耳扣4可以扣在电子卡3两侧并且可以打开。所述插槽11纵长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收容孔12,该两侧壁上的收容孔12一一对应并且均贯通绝缘本体1的顶底两面。

所述收容孔12具有靠近插槽11的第一侧壁121和远离插槽11的第二侧壁122,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相对,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的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相对。第二侧壁122的下部向插槽11的纵长方向外扩形成卡持槽125,也就是在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上形成凹陷,从而形成卡持槽125,卡持槽125延伸到绝缘本体1的底面。所述卡持槽125具体包括从上至下依序布置的窄槽a、宽槽b和扩展槽c,宽槽b衔接在窄槽a和扩展槽c之间,扩展槽c延伸到绝缘本体1的底面。在插槽11纵长方向上(即长度方向),窄槽a和宽槽b的宽度相等,扩展槽c的宽度大于窄槽a、宽槽b的宽度。在插槽11宽度方向上,宽槽b的宽度大于窄槽a的宽度,扩展槽c的宽度大于宽槽b的宽度。扩展槽c是上端窄、下端宽的八字槽。

所述的多个金属端子2包含导电流端子、导信号端子和接地屏蔽端子。所述的多个导电端子2分别对应收容于各所述收容孔12内。各导电端子2的宽度方向与插槽11的纵长方向相同,各导电端子2的厚度方向垂直插槽11的纵长方向。各导电端子2包括从上到下依序设置的抵持部21、接触部22、固持部23、衔接部位24和焊接部25。抵持部21位于收容孔12的上部且抵靠的收容孔12上部紧挨插槽11且与插槽11纵长方向平行的内壁上。接触部22自抵持部21向下弯曲延伸形成,具有弹性,接触部22凸出于插槽11纵长方向的侧壁表面进入到插槽11内,电子卡3在插入插槽11内时与接触部22电接触。固持部23自接触部22向下弯曲延伸形成,固持部23位于卡持槽125内且位于窄槽a位置,且固持部23通过干涉固定在卡持槽125内壁上。所述固持部23具体是在厚度方向面向插槽11的侧面凸出形成二摆动支点231,二摆动支点231在固持部23上的高度相同且沿呈左右布置,二摆动支点231分别干涉固定在卡持槽125的与第一侧壁121同侧的内壁上,该两个与二摆动支点231干涉固定的内壁位于收容孔12的宽度方向(收容孔12的宽度方向与插槽11的纵长方向相同)的两侧。衔接部位24自固持部23向下竖直延伸形成,衔接部位24和固持部23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上。衔接部位24位于卡持槽125内的宽槽b位置,并且自宽槽b位置向下延伸进入扩展槽c内。衔接部位24与卡持槽125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100,具体是,衔接部位24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厚度方向面向插槽11的侧面均与卡持槽125的与第一侧壁121、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同侧的内壁间有间隙100,该间隙100提供了导电端子2在焊接时能够摆动的活动空间。衔接部位24厚度方向背离插槽11的侧面紧贴卡持槽125的与第二侧壁122同侧的内壁。衔接部位24的厚度方向的面向插槽11的侧面凸出形成二限位部241,二限位部214与二摆动支点231均面向插槽11方向延伸,二限位部241与二摆动支点231呈上下布置且位置一一对应。二限位部241位于卡持槽125的宽槽b位置,并且二限位部241与卡持槽125的与第一侧壁121、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同侧的内壁间有间隙,二限位部241主要起保护作用,防止导电端子2在厚度方向摆动,导电端子2在厚度方向的摆动幅度要小于导电端子2在宽度方向的摆动幅度。焊接部25自衔接部位24下端弯折延伸形成,焊接部25水平布置,与衔接部位24呈基本垂直的状态,焊接部25是用于焊接在一电路板5上,使电子卡3与电路板5构成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一样,都是将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分分为两部分,上部即固持部23与绝缘本体1刚性固定,下部即衔接部位24与卡持槽125之间具有间隙。在对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5实施焊接固定到电路板5上的过程中,二摆动支点231能够提供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1的保持力,同时二摆动支点231也能作为支点,使得导电端子2整体可以很小幅度的在导电端子2的宽度方向左右摇摆,在焊接部25与电路板5焊接完后冷却时,由于导电端子2整体能在其自身宽度方向左右摇摆,从而能够弥补或吸收高温焊接时电连接器与电路板5之间的收缩不一致导致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5之间的微小的变形,最终焊接完后使得电连接器整体保持与电路板5一致的平整,从而解决电路板5被电连接器拉弯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导电端子2整体于焊接时左右摆动的同时,二限位部241可以对导电端子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导电端子2在厚度方向摆动或过度摆动,进一步使导电端子2焊接后达到较高的平整性,提高产品良率。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让导电端子2的衔接部位24仅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与卡持槽125之间存在间隙,让衔接部位24的厚度方向的两侧贴靠在卡持槽125的内壁上,也可以让导电端子2在焊接时在左右方向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同样也能达到吸收绝缘本体1与电路板5之间的微小的变形的目的,解决电路板5弯曲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让导电端子2的衔接部位24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均与卡持槽125之间存在间隙,也可以让导电端子2在焊接时在左右方向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同样也能达到弥补或吸收高温焊接时电连接器与电路板5之间的微小的变形的目的,解决电路板5被电连接器拉弯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只要衔接部位24在厚度方向的两侧与卡持槽125之间的间隙不大,则不会让导电端子2过度摆动,则不会影响到焊接的平整度,能够保证产品的良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卡持槽125,直接让导电端子2的衔接部位24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凸出一摆动支点231干涉固定在收容孔12内壁上。为了不让导电端子2在厚度方向产生摆动,则可以在收容孔12的内壁上凸出形成限制导电端子2在厚度方向产生摆动的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槽11也可以是从绝缘本体1纵长方向一端贯通纵长方向另一端的贯通槽。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