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9036发布日期:2019-07-10 10:0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圆柱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电池钢壳经过滚槽机的滚槽加工后,需要对电池钢壳的高度进行检测,以判断完成滚槽工艺的电池钢壳的高度是否符合标准。在电池钢壳的测高过程中,需要压持电池钢壳,以精确测量电池钢壳的高度。而现有的测高机构压持效果较差,致使电池钢壳的高度测量结果精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能够精确测量电池壳体的高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该抵压装置包括:支撑座,沿支撑座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转轴,转动支撑于支撑座内;抵压组件,抵压组件与转轴连接且在转轴的带动下绕支撑座转动,抵压组件包括顶杆、压头、导向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其中顶杆连接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导轨上,并在抵压组件绕支撑座的转动过程中沿第一导轨移动,进而带动顶杆绕转轴运动,压头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进一步连接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设置于第二导轨上,并在抵压组件绕支撑座的转动过程中沿第二导轨移动,进而带动导向杆和压头绕转轴运动,其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设置成使得顶杆和压头从电池壳体相对的两端配合夹紧电池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滚轮位于压头和第二滚轮之间的位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至少部分导轨段相互远离,使得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移动至至少部分导轨段时,二者相互远离,进而使顶杆和压头之间的距离减小,以配合夹紧电池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座包括基座、第一导向座以及第二导向座,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套设于基座的外周面上,第二导向座位于第一导向座远离压头的一侧,且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上开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抵压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套设于导向杆,并能够沿导向杆移动,第一支撑块进一步在导向杆的带动下绕支撑座转动,顶杆和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支撑块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抵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块上的第三滚轮,支撑座还包括第三导向座,第三导向座环绕设置于第一导向座的外围,第三导向座上设置有第三导轨,在抵压组件绕支撑座的转动过程中,第三滚轮能够沿第三导轨移动,第三导轨设置成至少在第一滚轮移动至至少部分导轨段时,使得第三滚轮与第一滚轮同步带动第一支撑块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第三导轨分别包括沿支撑座周向划分的至少两个导轨段,并且相邻导轨段的轨面的拼接线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第三滚轮的滚动轴成角度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抵压组件还包括顶板、第二支撑块、连接杆以及弹簧,顶板固定于导向杆上,第二支撑块设置于顶板靠近电池壳体的一侧且套设于导向杆上,第二支撑块能够沿导向杆移动,压头设置于第二支撑块远离顶板的一侧,连接杆穿过顶板、第二支撑块并连接至压头,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且位于顶板和第二支撑块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杆穿过顶板且远离压头的端部设置有测量头;抵压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用于对测量头的高度进行检测,进而获取电池壳体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抵压装置还包括承载转盘和第一转盘,承载转盘和第一转盘与转轴连接并随转轴转动,承载转盘用于承载电池壳体,第一转盘用于限定电池壳体在承载转盘上的位置,导向杆穿过承载转盘和第一转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承载转盘上对应电池壳体的位置设置有通孔,顶杆能够穿过通孔并顶起电池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抵压装置还包括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与转轴连接并随转轴转动,第二转盘位于第一转盘远离承载转盘的一侧,其中导向杆穿过第二转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压头上设置有气流通道,以在压头抵压在电池壳体上时,向电池壳体提供除尘气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该抵压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沿支撑座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该抵压装置还包括转动支撑于支撑座内的转轴、抵压组件,抵压组件与转轴连接且在转轴的带动下绕支撑座转动。抵压组件包括顶杆、压头、导向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顶杆连接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导轨上,并在抵压组件绕支撑座的转动过程中沿第一导轨移动,进而带动顶杆绕转轴运动。压头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进一步连接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设置于第二导轨上,并在抵压组件绕支撑座的转动过程中沿第二导轨移动,进而带动导向杆和压头绕转轴运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设置成使得顶杆和压头从电池壳体相对的两端配合夹紧电池壳体,从而稳定压持电池壳体,用于精确测量电池壳体的高度。同时利用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沿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周期性运动,持续对运转而来的电池壳体执行压持动作,从而提高整个抵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适应电池生产流水线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抵压装置的抵压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导向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导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抵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压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高机构压持电池壳体的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该抵压装置包括:支撑座,沿支撑座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转轴,转动支撑于支撑座内;抵压组件,抵压组件与转轴连接且在转轴的带动下绕支撑座转动,抵压组件包括顶杆、压头、导向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其中顶杆连接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导轨上,并在抵压组件绕支撑座的转动过程中沿第一导轨移动,进而带动顶杆绕转轴运动,压头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进一步连接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设置于第二导轨上,并在抵压组件绕支撑座的转动过程中沿第二导轨移动,进而带动导向杆和压头绕转轴运动,其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设置成使得顶杆和压头存在彼此相向的运动,进而从电池壳体相对的两端配合夹紧电池壳体。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2,图1是本发明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抵压装置的抵压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装有电芯的电池壳体完成滚槽工艺后,进入电池壳体的测高以及吸尘工序(此处吸尘工序为电池壳体的外吸尘工序,将在下文中详细阐述)。在电池壳体的测高工序中,需要压持电池壳体,保证电池壳体在同一高度被稳定压持,从而配合传感器完成电池壳体的高度测量。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用于在电池壳体的测高工序中稳定压持电池壳体,从而精确测量电池壳体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抵压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位置固定,其可以固定于抵压装置外的机构上。支撑座1上设置有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沿支撑座1的周向设置。

抵压装置还包括转轴2,转轴2转动支撑于支撑座1内。转轴2能够在支撑座1内经由电机驱动自转,转轴2相对支撑座1转动,而支撑座1不转动其保持固定。

抵压装置还包括抵压组件3,抵压组件3用于执行压持电池壳体4的动作。抵压组件3与转轴2连接并且在转轴2的带动下绕支撑座1转动。抵压组件3包括顶杆31、压头32、导向杆33、第一滚轮34和第二滚轮35。顶杆31连接第一滚轮34,第一滚轮34设置于第一导轨121上,以在抵压组件3绕支撑座1的转动过程中,第一滚轮34沿第一导轨121移动,进而带动顶杆31绕转轴2运动,即顶杆31绕转轴2公转。压头32与导向杆33连接,导向杆33进一步连接第二滚轮35,第二滚轮35设置于第二导轨131上,以在抵压组件3绕支撑座1的转动过程中,第二滚轮35沿第二导轨131移动,进而带动导向杆33和压头32绕转轴2运动,即导向杆33和压头32绕转轴2公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设置成使得顶杆31和压头32在顶杆31绕转轴2运动,以及压头32绕转轴2运动过程中,二者存在彼此相向的运动,顶杆31和压头32分别从电池壳体4相对的两端配合夹紧电池壳体4。通常电池壳体4会置于一托杯523中,由于不同的托杯523存在高度差,致使现有测量电池壳体4高度的装置其测量精度较低。本实施例中利用顶杆31从电池壳体4一端顶起电池壳体4(托杯523底部有供顶杆穿过的孔结构),致使电池壳体4脱离托杯523并被顶到统一高度。而压头32从电池壳体4相对的另一端抵压电池壳体4,从而能够精确测量电池壳体4的高度。同时利用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沿第一导轨121、第二导轨131的周期性运动(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沿第一导轨121、第二导轨131运动一圈即为一个周期),持续对运转而来的电池壳体4执行压持动作。通过公转的周期性运动,第一导轨121、第二导轨131能够引导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及其连接的顶杆31和压头32相互靠近,以抵压电池壳体4;高度测量结束后,又能引导顶杆31和压头32相互远离,以方便电池壳体4上、下料,从而提高整个抵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适应电池生产流水线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抵压组件3还包括第一支撑块36。第一支撑块36套设于导向杆33上,并且第一支撑块36能够沿导向杆33移动。顶杆31和第一滚轮34设置于第一支撑块36上。顶杆31一端设置于第一支撑块36上,其另一端靠近电池壳体4以用于顶持电池壳体4。导向杆33两端分别连接压头32和第二滚轮35,第一支撑块36位于压头32和第二滚轮35之间的位置,使得第一滚轮34位于压头32和第二滚轮35之间的位置。

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沿支撑座1的周向设置,并且为完整的环形导轨,用于支持顶杆31绕转轴2的运动,以及压头32绕转轴2的运动。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的至少部分导轨段相互远离,并且该相互远离的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的至少部分导轨段位于抵压装置的测高区域(测高区域,顾名思义即为执行测量电池壳体4高度的工位所对应的区域)。

第一导轨121包括位于测高区域的导轨段和位于测高区域外的导轨段,并且测高区域的导轨段和测高区域外的导轨段之间衔接有过渡导轨段(其中过渡导轨段衔接轨面高度不同的第一导轨121位于测高区域的导轨段和位于测高区域外的导轨段),第一滚轮34在过渡导轨段上运动的过程中,完成驱使顶杆31顶起电池壳体4的动作。同理,第二导轨131也包括衔接其位于测高区域的导轨段和位于测高区域外的导轨段的过渡导轨段。

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在第一导轨121、第二导轨131的过渡导轨段上移动时,完成驱使顶杆31和压头32分别从电池壳体4的相对两端抵压住电池壳体4,配合夹紧电池壳体4的动作。在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移动至位于测高区域的相互远离的该部分导轨段时,第一滚轮34与第二滚轮35已经相互远离,并且已经使顶杆31和压头32之间的距离减小,夹紧电池壳体4。

在顶杆31和压头32夹持电池壳体4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滚轮34位于压头32和第二滚轮35之间的位置,导向杆33长度一定,第一滚轮34与第二滚轮35相互远离,使得第一滚轮34相对靠近压头32,这就使得第一支撑块36上的顶杆31相对靠近压头32。而压头32相对靠近顶杆31,二者分别从电池壳体4相对的两端抵压电池壳体4,以配合夹紧电池壳体4,用于电池壳体4的高度测量。

进一步地,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上处于测高区域外的导轨段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测高区域内的导轨段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在第一滚轮34和第二滚轮35移动至测高区域中相互远离的导轨段时,完成电池壳体4的压持以用于电池壳体4的高度测量;而在第一滚轮34和第二滚轮35移动至测高区域外的其他导轨段时,抵压组件3松开电池壳体4,以便于电池壳体4的上、下料作业。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座1包括基座11、第一导向座12以及第二导向座13。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套设于基座11的外周面上,并且第二导向座13位于第一导向座12远离压头32的一侧。第一导向座12和第二导向座1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即第一导向座12和第二导向座13的外壁分别开槽,形成环形的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第一导向座12和第二导向座13的外壁所开设的槽体可以未完全贯穿第一导向座12和第二导向座13;当然,其也可以完全贯穿第一导向座12和第二导向座13,使得第一导向座12和第二导向座13均分为沿转轴2轴向的两个部分,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各自沿转轴2轴向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导轨121和第二导轨131。利用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二者各自的开槽内的上、下(沿转轴2轴向上的上、下方向,通常为竖直方向)侧壁定义出第一导轨121、第二导轨131。并且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二者各自的开槽内的上、下侧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的直径,以能够利用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各自的开槽内的上、下侧壁引导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在第一导轨121、第二导轨131上的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抵压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块36上的第三滚轮37,用于支持顶杆31,使得顶杆31向电池壳体4提供的顶持力更加稳定,降低顶杆31偏置的风险。优选地,顶杆31位于第一滚轮34和第三滚轮37之间,能够进一步保证顶杆31的稳定性,以进一步降低顶杆31偏置的风险。

支撑座1还包括第三导向座14,第三滚轮37与第三导向座14配合使用。由于第一滚轮34和第三滚轮37均设置在第一支撑块36上,第三导向座14上设置的第三导轨141和第一导轨121的相对位置,与第三滚轮37和第一滚轮34的相对位置相对一致。具体地,第三导向座14环绕设置于第一导向座12的外围,其与第一导向座1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等于第一滚轮34与第三滚轮37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顶杆31的稳定性,第三导向座14设置于测高区域(如图1所示),第三导轨141的高度与第一导轨121的高度相对,第三滚轮37和第一滚轮34走至测高区域对应的导轨上时,正好水平架起第一支撑块36,使顶杆31平稳地在测高区域运动,以持续稳定地顶持电池壳体4底部,保证电池壳体4被顶持的高度相对一致,便于测量。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增设第三导向座14及其上的第三导轨141、第三滚轮37,利用第一滚轮34和第三滚轮37同步带动第一支撑块36移动,从而保证顶杆31在测高区域中稳定运动,向其所顶持的电池壳体4提供精确的基础高度,有利于提高电池壳体4的高度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围裹于基座11的外周面上。第一导轨121、第二导轨131二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圆环。

为便于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的安装,通过一竖直面将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分别分为至少两个部分。通过将拼接该至少两个部分,完成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的安装。图3以第一导向座12为例,第一导向座12可以通过一竖直面划分为两个半圆筒122,将第一导向座12的两个半圆筒122分别从基座11的相对两侧拼接于一体,完成第一导向座12安装于基座11上,能够提高第一导向座12的安装便捷性。

通过上述方式,由于第一导向座12、第二导向座13分别由至少两个部分组成,使得第一导轨121、第二导轨131分别包括沿支撑座1周向划分的至少两个导轨段(若如上述第一导向座12划分为两个半圆筒的情况,第一导轨121则包括沿支撑座1周向划分的两个导轨段)。相邻导轨段的轨面的拼接线与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的滚动轴成角度设置,即轨面的拼接线并非与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的滚动轴平行,这就使得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在经过轨面的拼接线的过程中,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始终与拼接线所带来的缝隙中的部分接触,而并非同时与拼接线处的缝隙整体接触,能够有效减少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经过轨面的拼接线时所产生的振动以及撞击噪声。图4展示了第一导轨121包括沿支撑座1周向划分的两个导轨段1211,相邻导轨段1211的轨面的拼接线1212与第一滚轮34的滚动轴341成角度设置。

此外,在上述第三导轨141只对应第一导轨121与第二导轨131位于测高区域中的部分导轨段设置的情况,第三导轨141的起始端与末端的导轨段存在弧形过渡轨面,以便于引导第三滚轮37进入或离开第三导轨141,同时减小第三滚轮37与第三导轨141之间的接触振动以及撞击噪声。

请继续参阅图1-2,其中图2隐藏了连接杆上的弹簧。在一实施例中,抵压组件3还包括顶板381、第二支撑块382、连接杆39以及弹簧383。顶板381固定于导向杆33上。顶板381与第二滚轮35分别设置于导向杆33的两端。第二支撑块382设置于顶板381靠近电池壳体4的一侧且套设于导向杆33上,以使第二支撑块382能够沿导向杆33移动。第二支撑块382位于顶板381与第一支撑块36之间的位置。压头32设置于第二支撑块382远离顶板381的一侧,其用于抵压电池壳体4的开口端,以进行吸尘以及测高工序。连接杆39穿过顶板381、第二支撑块382并连接至压头32。压头32与连接杆39之间通过螺纹接合,可以通过拧动压头32,以调整压头32在连接杆39上的位置,进而调节压头32与电池壳体4的相对位置。

弹簧383套设于连接杆39上且位于顶板381与第二支撑块382之间。弹簧383相对顶板381、第二支撑块382的两端可分别设置垫片和/或垫圈(图未示),进而通过垫片和/或垫圈与顶板381、第二支撑块382接触。其具体可以为:第二滚轮35沿第二导轨131在第二导轨131的过渡导轨段上的移动过程中,第二滚轮35相对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导向杆33竖直向下移动相应距离,从而使得顶板381相对靠近电池壳体4,进而使得压头32靠近电池壳体4,以在压头32抵压到电池壳体4时,顶板381带动连接杆39、第二支撑块382,进而使压头32抵压住电池壳体4。抵压时,弹簧383存在一定的弹性形变,一方面,使得压头32弹性抵压电池壳体4,避免刚性接触直接压损电池壳体;另一方面,其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能够保持压头32稳定地抵压在电池壳体4上,即维持压头32施加于电池壳体4的抵压力的稳定,以向吸尘以及测高工序提供稳定的结构基础。并且,在压头32取消抵压电池壳体4后,弹簧383的弹性回复力驱使压头32复位。由于连接杆39穿过顶板381连接压头32,若电池壳体4高度高了,则连接杆39穿过顶板381的部分变多;若电池壳体4高度低了,则连接杆39穿过顶板381的部分减少,通过检测连接杆39穿过顶板381的部分的高度,即可对应获得电池壳体4的高度。

可选地,导向杆33与第二支撑块382之间,以及连接杆39与顶板381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图未示),能够减小导向杆33与第二支撑块382之间,以及连接杆39与顶板381之间相对运动的摩擦阻力,并且还起到引导相对运动以及保护的作用。

请参阅图1、5,图5展示了隐藏电池壳体4后的承载转盘51和第一转盘52的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抵压装置还包括承载转盘51和第一转盘52,承载转盘51和第一转盘52与转轴2连接并随转轴2转动,承载转盘51用于承载电池壳体4,第一转盘52用于限定电池壳体4在承载转盘51上的位置。具体地,第一转盘52设置于承载转盘51承载电池壳体4的一侧,第一转盘52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向内凹进形成的凹槽521,每个凹槽521代表一个电池工位,且每个工位上可放置一个电池壳体4。第一转盘52随转轴2公转时,各个工位循环流转以带动各个电池外壳4完成上下料、测高等工序。进一步地,在第一转盘52上还设有与各个凹槽521对应的电池靠背522。凹槽521用于卡设电池外壳4,电池靠背522则能给电池外壳4提供倚靠,以“扶”住电池外壳4,避免电池外壳4歪斜影响高度测量。

对应地,沿支撑座1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抵压组件3,各抵压组件3与各电池工位一一对应。以一组抵压组件3为例,其导向杆33穿过承载转盘51和第一转盘52。在承载转盘51和第一转盘52随转轴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导向杆33及其所属的抵压组件3绕转轴2公转变位。

由于电池壳体4,以及承托电池壳体4的托杯523置于承载转盘51上,为了方便顶杆31顶持电池壳体4,承载转盘51上对应电池壳体4的位置设置有通孔(图未示),顶杆31能够穿过通孔并顶起电池壳体4。顶杆31向电池壳体4提供精确的基础高度,从而精确测量电池壳体4的高度。

进一步地,抵压装置还包括第二转盘53,第二转盘53与转轴2连接并随转轴2转动。第二转盘53位于第一转盘52远离承载转盘51的一侧。导向杆33穿过第二转盘53,并且第二转盘53接近导向杆33的末端。顶板381位于第二转盘53远离第一转盘52的一侧。导向杆33穿过第二转盘53,用于保持导向杆33的轴向姿态,使得导向杆33在竖直方向上稳定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杆39穿过顶板381且远离压头32的端部设置有测量头。测量头大于顶板381上供连接杆39穿过的穿孔,由此,测量头一方面能够限定连接杆39与顶板381的连接,阻止连接杆39自穿孔中掉落,另一方面能够作为测量目标,供高度检测装置检测。具体地,抵压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6,位移传感器6作为上述高度检测装置,用于对测量头的高度进行检测,以获取电池壳体4的高度。在抵压组件3公转至测高区域时,抵压组件3的压头32与顶杆31抵压电池壳体4,连接杆39远离压头32的端部为测量头,其运动至与位移传感器6相对,通过位移传感器6测量,进而推算出电池壳体4的高度。

优选地,测量头可以为一螺母结构,测量头与连接杆39端部之间螺纹接合。测量头在连接杆39上的位置可调,通过拧动测量头,可以调整测量头在连接杆39上的位置,并且测量头能够限制顶板381脱出连接杆39。

请参阅图1、6。在一实施例中,压头32上用于抵压电池壳体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321,第二凹槽321与电池壳体4的开口端相互对应,能够允许电池壳体4的侧壁进入第二凹槽321并保持在第二凹槽321中,用于实现压头32向电池壳体4施加抵压力。压头32还设置有通气孔322以及气接头323,气接头323与压头32外的抽气设备连通,而通气孔322贯穿压头32、连通外部大气,以在压头32内形成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用于在压头32抵压在电池壳体4上时,向电池壳体4提供除尘气流,去除电池壳体4内外残留的粉尘和碎屑(在电池壳体4的滚槽工艺中产生),以提高电池产品的质量。

其具体可以为:抵压装置一侧设置有吸尘管架71以及吸尘柱72,吸尘柱72位于吸尘管架71上。吸尘柱72上的气接头(图未示)与压头32上的气接头323连通,同时吸尘柱72连通外部的抽气设备,通过抽气实现吸尘柱72与压头32内的负压环境,进而形成抽离粉尘和碎屑的除尘气流。并且上述的位移传感器6可以设置于吸尘管架71上,以悬于压头32上方,便于压头32抵压电池壳体4时对测量目标(即测量头)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壳体的抵压装置,其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设置成使得顶杆和压头在顶杆绕转轴的运动,以及压头绕转轴的运动过程中,顶杆和压头分别从电池壳体相对的两端配合夹紧电池壳体。稳定压持电池壳体的同时,由顶杆提供精确的基础高度,从而能够精确测量电池壳体的高度。同时利用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沿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周期性运动,持续对运转而来的电池壳体执行压持动作,能够提高整个抵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适应电池生产流水线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