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自动绕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6086发布日期:2019-08-13 19:2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自动绕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圈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自动绕线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手机零配件的批量化、快速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手机摄像头作为手机零配件之一,对拍摄效果的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智能手机的制造厚度越来越小,手机摄像头的线圈绕线骨架非常小,因此绕制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例如,要求在厚度为0.5至1mm的绕线柱中绕制6层铜线,每层铜线必需绕制8圈。但是现有的绕线设备明显无法达到这种绕制精度要求,各个装置、零部件之间无法智能有序配合工作,导致绕制精度容易出现偏差、次品率高,无法保证良好的绕制精度以及产品质量,难以满足批量化、快速生产的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自动绕线设备,实现对线圈进行智能自动化上料、绕线、扯头线和尾线、下料作业,确保线圈良好的绕制精度和产品质量,满足批量化、快速生产的加工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自动绕线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四周依次围设有用于对线圈进行加工作业的线圈上料机构、线圈绕线机构、扯线装置以及出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线圈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装配手机摄像头镜片的通孔,所述座体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头部绕线柱与尾部绕线柱,所述座体的前后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主体绕线柱,所述座体的表面四周分布有定位块,所述座体的表面设置有视觉识别点。

优选的,所述线圈绕线机构包括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外部对称设置有热风机,所述转动装置的旁侧设置有绕线平台,所述绕线平台包括横向丝杠传动结构,所述横向丝杠传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设置有纵向丝杠传动结构,所述纵向丝杠传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与绕线座,所述安装架设置有与绕线座连接的推动气缸,所述绕线座内设置有排线轴,所述排线轴的末端设置有拔模件,所述拔模件的旁侧设置有导针,所述排线轴与绕线座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同步带结构与排线轴连接,所述转动装置与绕线平台之间设置有送线装置,所述送线装置包括横向滑台气缸,所述横向滑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滑台气缸,所述纵向滑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送线气缸,所述送线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送线爪。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升降滑台气缸,所述升降滑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旁侧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上方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连接有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的末端连接有夹取手,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同步带结构与转动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圈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设置有直振轨道,所述直振轨道的一端设置有回料滑道,所述直振轨道内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直振轨道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出气孔的底部连接有气泵,所述直振轨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物料感应器,所述直振轨道的旁侧设置有推料平台,所述直振轨道与推料平台之间设置有物料中转部,所述推料平台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ccd检测仪,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底部设置有推料滑块,所述推料平台设置有与推料滑块滑动连接的推料导轨,所述推料平台的旁侧设置有物料上料部。

优选的,所述物料中转部包括第一立架,所述第一立架设置有第一滑台气缸,所述第一滑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气缸,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中转夹爪气缸,所述中转夹爪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中转夹爪。

优选的,所述物料上料部与出料装置构造相同,所述物料上料部包括第二立架,所述第二立架设置有第二滑台气缸,所述第二滑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旋转气缸,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台气缸,所述第三滑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料夹爪气缸,所述上料夹爪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上料夹爪。

优选的,所述扯线装置包括第三立架,所述第三立架设置有第三旋转气缸,所述第三旋转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滑台气缸,所述第四滑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扯线气缸,所述扯线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扯线爪。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包括凸轮分割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凸轮分割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凸轮分割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转盘,所述送料转盘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置料架。

优选的,所述置料架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置料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导轨座以及与导轨座滑动连接的滑块座,所述滑块座的上部设置有抵顶柱,所述抵顶柱与滑块座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止动垫圈,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有与抵顶柱相匹配的置料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自动绕线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四周依次围设有用于对线圈进行加工作业的线圈上料机构、线圈绕线机构、扯线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本发明实现对线圈进行智能自动化上料、绕线、扯头线和尾线、下料作业,确保线圈良好的绕制精度和产品质量,满足批量化、快速生产的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圈正面朝上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线圈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线圈上料机构前半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推料平台和物料中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物料上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线圈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绕线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扯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工作台10——凸轮分割器11——伺服电机

12——主动轮13——从动轮14——传动带

15——送料转盘16——置料架160——安装板

161——导轨座162——滑块座163——抵顶柱

164——止动垫圈165——置料柱17——顶升气缸

2——线圈20——座体21——通孔

22——头部绕线柱23——尾部绕线柱24——主体绕线柱

25——定位块26——视觉识别点

3——线圈上料机构30——振动盘31——直振轨道

32——回料滑道33——出气孔34——滑槽

35——气泵36——物料感应器37——推料平台

370——安装座371——ccd检测仪372——推料气缸

373——推料板374——推料滑块375——推料导轨

38——物料中转部380——第一立架381——第一滑台气缸

382——第一旋转气缸383——中转夹爪气缸384——中转夹爪

39——物料上料部390——第二立架391——第二滑台气缸

392——第二旋转气缸393——第三滑台气缸394——上料夹爪气缸

395——上料夹爪

4——线圈绕线机构40——转动装置400——升降滑台气缸

401——第二驱动电机402——升降气缸403——转动块

404——连接杆405——连杆结构406——夹取手

407——第二同步带结构

41——热风机

42——绕线平台420——横向丝杠传动结构421——移动座

422——纵向丝杠传动结构423——安装架424——第一驱动电机

425——绕线座4250——排线轴4251——拔模件

4252——轴承426——第一同步带结构427——推动气缸

428——导针

43——送线装置430——横向滑台气缸431——纵向滑台气缸

432——送线气缸433——送线爪

5——扯线装置50——第三立架51——第三旋转气缸

52——第四滑台气缸53——扯线气缸54——扯线爪

6——出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自动绕线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四周依次围设有用于对线圈2进行加工作业的线圈上料机构3、线圈绕线机构4、扯线装置5以及出料装置6。本发明实现对线圈2进行智能自动化上料、绕线、扯头线和尾线、下料作业,确保线圈2良好的绕制精度和产品质量,满足批量化、快速生产的加工需求。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线圈2包括座体20,所述座体20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装配手机摄像头镜片的通孔21,所述座体20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头部绕线柱22与尾部绕线柱23,所述座体20的前后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主体绕线柱24,所述座体20的表面四周分布有定位块25,所述座体20的表面设置有视觉识别点26。具体地,通过线圈上料机构3将线圈2自动上料至工作台1,工作台1转动运送线圈2到线圈绕线机构4,线圈绕线机构4对座体20的头部绕线柱22与尾部绕线柱23分别进行缠头线与缠尾线操作,对座体20的主体绕线柱24进行缠主体线操作,实现对线圈2整体构造进行自动绕线作业,这是线圈2正面朝上的外部构造,设置于座体20中部的通孔21用于装配手机摄像头镜片,设置于座体20表面四周的定位块25用于固定线圈2的工作位置,设置于座体20表面的视觉识别点26用于使视觉扫描检测装置区分确认线圈2的方向,避免线圈2在绕线过程中因弄错方向而造成加工产品不良。

如图1、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机构4包括转动装置40,所述转动装置40的外部对称设置有热风机41,所述转动装置40的旁侧设置有绕线平台42,所述绕线平台42包括横向丝杠传动结构420,所述横向丝杠传动结构420的输出端连接有移动座421,所述移动座421设置有纵向丝杠传动结构422,所述纵向丝杠传动结构422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架423,所述安装架423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24与绕线座425,所述安装架423设置有与绕线座425连接的推动气缸427,所述绕线座425内设置有排线轴4250,所述排线轴4250的末端设置有拔模件4251,所述拔模件4251的旁侧设置有导针428,所述排线轴4250与绕线座42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425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24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同步带结构426与排线轴4250连接,所述转动装置40与绕线平台42之间设置有送线装置43,所述送线装置43包括横向滑台气缸430,所述横向滑台气缸430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滑台气缸431,所述纵向滑台气缸431的输出端连接有送线气缸432,所述送线气缸432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送线爪433。具体地,首先工作台1转动运送线圈2到线圈绕线机构4,铜线由排线轴4250末端的拔模件4251引导伸出,再分别通过横向滑台气缸430与纵向滑台气缸431驱动送线气缸432沿着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进行适度的位置调整,进而使送线气缸432驱动送线爪433成功夹取铜线并将铜线缠绕固定在线圈2的头部绕线柱22,接着横向丝杠传动结构420通过移动座421驱动纵向丝杠传动结构422做水平移动,纵向丝杠传动结构422通过安装架423驱动排线轴4250做垂直移动,不断重复循环以上的水平移动与垂直移动,使排线轴4250牵拉铜线对线圈2头部绕线柱22进行头部绕线操作,再通过送线气缸432驱动送线爪433用力挤压夹断铜线;通过转动装置40抓取放置在工作台1的线圈2,再带动线圈2顺时针水平转动90度,拔模件4251与线圈2相互抵顶,送线气缸432驱动送线爪433成功夹取铜线并将铜线缠绕固定在线圈2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第一驱动电机424通过第一同步带结构426驱动排线轴4250转动,再配合导针428牵引铜线包裹缠绕在线圈2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进而完成对线圈2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第一层的主体绕线操作,接着推动气缸427驱动绕线座425向后移动,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而完成对线圈2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第二层的主体绕线操作,如此类推,最终完成对线圈2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总共六层铜线,每层铜线绕线八圈的主体绕线操作,再通过送线气缸432驱动送线爪433用力挤压夹断铜线;通过转动装置40抓取放置在工作台1的线圈2,再带动线圈2顺时针水平转动180度,拔模件4251与线圈2相互抵顶,送线气缸432驱动送线爪433成功夹取铜线并将铜线缠绕固定在线圈2另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第一驱动电机424再次通过第一同步带结构426驱动排线轴4250转动,再配合导针428牵引铜线缠绕在线圈2另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进而完成对线圈2另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第一层的主体绕线操作,接着推动气缸427驱动绕线座425向后移动,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而完成对线圈2另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第二层的主体绕线操作,如此类推,最终完成对线圈2另一侧的主体绕线柱24总共六层铜线,每层铜线绕线八圈的主体绕线操作,再通过送线气缸432驱动送线爪433用力挤压夹断铜线;通过转动装置40抓取放置在工作台1的线圈2,再带动线圈2水平逆时针转动90度,送线气缸432驱动送线爪433成功夹取铜线并将铜线缠绕固定在线圈2的尾部绕线柱23,接着横向丝杠传动结构420通过移动座421驱动纵向丝杠传动结构422做水平移动,纵向丝杠传动结构422通过安装架423驱动排线轴4250做垂直移动,不断重复循环以上的水平移动与垂直移动,使排线轴4250牵拉铜线对线圈2尾部绕线柱23进行尾部绕线操作,再通过送线气缸432驱动送线爪433用力挤压夹断铜线。热风机41在线圈2绕线过程中持续不断对线圈2鼓吹热风,有助于线圈快速受热成型,整个机构动作连贯顺畅,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动装置40包括升降滑台气缸400,所述升降滑台气缸40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40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01的旁侧设置有升降气缸402,所述升降气缸402的上方设置有转动块403,所述转动块403内设置有连接杆404,所述连接杆404的末端连接有连杆结构405,所述连杆结构405的末端连接有夹取手40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0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同步带结构407与转动块403连接。具体地,升降滑台气缸400驱动第二驱动电机401向上移动,升降气缸402的输出轴向上顶推设置于转动块403内部的连接杆404,连接杆404施力于连杆结构405,通过连杆结构405的一系列传动来驱动夹取手406的张开闭合动作,进而实现夹取手406抓取放置在工作台1的线圈2,升降气缸402的输出轴向下移动并复位,第二驱动电机401通过第二同步带结构407驱动转动块403转动,从而带动夹取手406转动,进而实现转动装置40带动放置在工作台1的线圈2转动任意角度,有利于对线圈2的不同位置进行自动绕线操作。

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线圈上料机构3包括振动盘30,所述振动盘30设置有直振轨道31,所述直振轨道31的一端设置有回料滑道32,所述直振轨道31内设置有出气孔33,所述直振轨道31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滑槽34,所述出气孔33的底部连接有气泵35,所述直振轨道31的另一端设置有物料感应器36,所述直振轨道31的旁侧设置有推料平台37,所述直振轨道31与推料平台37之间设置有物料中转部38,所述推料平台37设置有安装座370,所述安装座370设置有ccd检测仪371,所述安装座370的底部设置有推料气缸372,所述推料气缸37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推料板373,所述推料板373的底部设置有推料滑块374,所述推料平台37设置有与推料滑块374滑动连接的推料导轨375,所述推料平台37的旁侧设置有物料上料部39。具体地,多个线圈2经过振动盘30的振动逐个整齐有序地进入到直振轨道31向前运送,分别设置于座体20左右两侧外壁的头部绕线柱22与尾部绕线柱23将沿着直振轨道31两侧内壁的滑槽34向前移动,当出现座体20的头部绕线柱22与尾部绕线柱23并没有沿着直振轨道31两侧内壁的滑槽34向前移动的情况,或者出现线圈2正面朝上的情况,如果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之一的话,将会使线圈2卡在直振轨道31上,导致无法顺利进行线圈2的自动送料操作,气泵35通过出气孔33将卡在直振轨道31上的线圈2向上吹动至回料滑道32,再通过回料滑道32将线圈2重新返回至振动盘30,进而确保每一个线圈2以反面朝上并通过头部绕线柱22与尾部绕线柱23沿着直振轨道31的滑槽34移动,提高线圈2送料效率,设置于直振轨道31另一端的物料感应器36感应检测到放置在直振轨道31上的线圈2,并发出相应的工作指令至物料中转部38,物料中转部38从直振轨道31内夹取反面朝上放置的线圈2并将线圈2翻转180度之后再放置到推料平台37,推料气缸372驱动推料板373移动,推料板373通过推料滑块374沿着推料导轨375滑动,推料板373将正面朝上放置的线圈2推送至ccd检测仪371的下方,通过ccd检测仪371对线圈2进行全面视觉扫描检测,感应识别到线圈2的视觉识别点26,辨别确认线圈2的方向,避免线圈2在绕线过程中因弄错方向而造成加工不良,再通过物料上料部39从推料平台37夹取正面朝上放置的线圈2并将线圈2放置到工作台1,进而完成对线圈2的自动上料操作。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物料中转部38包括第一立架380,所述第一立架380设置有第一滑台气缸381,所述第一滑台气缸38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气缸382,所述第一旋转气缸382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中转夹爪气缸383,所述中转夹爪气缸383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中转夹爪384。具体地,第一滑台气缸381驱动第一旋转气缸382上下移动,第一旋转气缸382驱动中转夹爪气缸383转动任意角度,中转夹爪气缸383驱动中转夹爪384夹取在直振轨道31以反面朝上放置的线圈2,经过翻转180度,再将以正面朝上放置的线圈2放置到推料平台37上,进而完成线圈2的翻转送料操作,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物料上料部39与出料装置6构造相同,所述物料上料部39包括第二立架390,所述第二立架390设置有第二滑台气缸391,所述第二滑台气缸39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旋转气缸392,所述第二旋转气缸392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台气缸393,所述第三滑台气缸39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料夹爪气缸394,所述上料夹爪气缸394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上料夹爪395。具体地,第二滑台气缸391驱动第二旋转气缸392上下移动,第二旋转气缸392驱动第三滑台气缸393转动任意角度,第三滑台气缸393驱动上料夹爪气缸394前后移动,上料夹爪气缸394驱动上料夹爪395夹取在推料平台37以正面朝上放置的线圈2,再将以正面朝上放置的线圈2放置到工作台1上,进而完成线圈2的自动上料操作,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

如图1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扯线装置5包括第三立架50,所述第三立架50设置有第三旋转气缸51,所述第三旋转气缸51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滑台气缸52,所述第四滑台气缸52的输出端连接有扯线气缸53,所述扯线气缸53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扯线爪54。具体地,第三旋转气缸51驱动第四滑台气缸52转动任意角度,第四滑台气缸52驱动扯线气缸53前后移动,扯线气缸53驱动扯线爪54将暴露在线圈2外部的头线与尾线扯断,操作简单,确保线圈2的加工质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台1包括凸轮分割器10,所述凸轮分割器10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主动轮12,所述凸轮分割器10的输入端连接有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4,所述凸轮分割器10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转盘15,所述送料转盘15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置料架16。具体地,伺服电机11驱动主动轮12转动,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之间连接的传动带14传递动力,进而带动从动轮13转动,与从动轮13连接的凸轮分割器10也跟随转动,凸轮分割器10通过送料转盘15带动多个置料架16转动,物料上料部39从推料平台37夹取线圈2并放置到置料架16上,实现工作台1转动运送线圈2操作,构造设计合理且新颖,工作效率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置料架16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气缸17,所述置料架16包括安装板160,所述安装板160设置有导轨座161以及与导轨座161滑动连接的滑块座162,所述滑块座162的上部设置有抵顶柱163,所述抵顶柱163与滑块座16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止动垫圈164,所述安装板160活动连接有与抵顶柱163相匹配的置料柱165。具体地,物料上料部39从推料平台37夹取线圈2并放置到置料架16的置料柱165上,置料柱165设有的定位结构固定线圈2的位置,置料架16下方的顶升气缸17向上顶升置料柱165,促使放置在置料柱165的线圈2边缘处与抵顶柱163相互挤压而固定位置,因为置料柱165与抵顶柱163之间相互抵接,使作用力通过抵顶柱163向上施加于滑块座162,滑块座162沿着导轨座161向上滑动少许距离,能够达到缓和冲击力,保护结构安全使用的稳定性,当顶升气缸17向下移动复位时,置料柱165、线圈2、抵顶柱163三者之间相互连接并固定在一起,因此有利于转动装置40的夹取手406抓取置料柱165一起转动,实现任意角度转动线圈2进行对线圈2不同位置的自动绕线操作。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