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传动杆抱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9619发布日期:2019-08-27 20:4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动传动杆抱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抱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联动传动杆抱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接触网闸刀开合的传动杆(圆柱)完全靠人为去把控流程,可能会发错误,采用若采用自动控制机构,则需要提供相应的异向的传动机构,导致增大了整个抱紧装置的体积,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了隐形的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联动传动杆抱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联动传动杆抱紧装置,包括两个分别从两个方向夹紧传动杆以实现传动杆抱紧的抱闸体,所述装置还包括两组用于驱使两个抱闸体分离的弹簧,两组弹簧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抱闸体的内侧,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两个固定面,两个抱闸体的内侧均设有与传动杆配合的凹槽,四周均绕设有线圈。

两个线圈相互并联且同相绕制。

两个线圈相互串联且同相绕制。

所述装置还包括两根限定抱闸体移动方向的导轨,两个抱闸体上均设有用于所述导轨穿射的通孔,所述弹簧均套设于导轨上。

其中一个抱闸体上用于触发并输出合闸信号的触发开关,该触发开关在合闸后在另一个抱闸体的挤压下被触发。

两根导轨关于传动杆中心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电磁方式驱动两个抱闸体吸合,实现联动性质的自动抱紧传动杆,不需要人为的去控制是否需要合上接触网的闸刀,同时也不需要复杂的转向机构即可实现联动。

2)通过导轨显示抱闸体的移动方向,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效果图;

图3为抱闸体线圈电路示意图;

其中:1、固定架体,2、弹簧,3、抱闸体,4、导轨,5、触发开关,6、传动杆,7、固定块,8、钢板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联动传动杆抱紧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个分别从两个方向夹紧传动杆6以实现传动杆6抱紧的抱闸体3,装置还包括两组用于驱使两个抱闸体3分离的弹簧2,两组弹簧2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抱闸体3的内侧,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两个固定面,两个抱闸体3的内侧均设有与传动杆6配合的凹槽,四周均绕设有线圈。

通过电磁方式驱动两个抱闸体吸合,实现联动性质的自动抱紧传动杆,不需要人为的去控制是否需要合上接触网的闸刀,同时也不需要复杂的转向机构即可实现联动。

具体实现上,可以是两个线圈相互并联且同相绕制,也可以是两个线圈相互串联且同相绕制,但无论连接的电源是直流电源,如图3所示为两个线圈并联时的示意图,E为电源,R为电阻,L1和L2分别为两个线圈,当通电时,两个抱闸体3均被磁化,由于方向相同,磁化后两者相吸。

优选的,两个线圈可以具有两组供电电路,另一组供电电路中,两个线圈是反向绕制的,这样当通电时,两个抱闸体3均被磁化,由于方向相反,磁化后两者相斥。

装置还包括两根限定抱闸体3移动方向的导轨4,两根导轨4关于传动杆6中心对称,两个抱闸体3上均设有用于导轨4穿射的通孔,弹簧2均套设于导轨4上。

其中一个抱闸体3上用于触发并输出合闸信号的触发开关5,该触发开关5在合闸后在另一个抱闸体3的挤压下被触发。

具体的一组弹簧2连接的固定面是固定架体1,另一组连接的固定面则是钢板组成8,其与抱闸体3连接一侧通过固定块7连接。

上述抱紧装置可以通过触发开关检测到抱紧装置是否抱紧,弹簧2可以保证在接受到信号之后抱紧装置松开。

抱闸体3因为产生相互靠近的磁力而抱紧传动杆6体,断电磁力消失则通过弹簧将抱闸磁体拉回,解除抱闸。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抱闸过程:当抱闸体3接收到信号之后,两抱闸体3产生相互靠近的磁力,向传动杆6方向靠拢,直至将传动杆6抱住,使传动杆6不能转动或者窜动,同时接触触动开关5,输出抱闸完成信号。

2、松开过程:当两抱闸体3接收到另一个信号后,一种情况是通过弹簧拉力相斥,另一种情况是两抱闸体3产生相互远离的磁力,向传动杆6两侧移动,撤销对传动杆6的制动,使传动杆6可以转动或者窜动,同时松开触动开关5,输出抱闸松开信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