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5G通信系统的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6858发布日期:2019-11-29 17:4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5G通信系统的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5g通信系统的表贴式铁氧体环行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5g通信系统的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属于微波无源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5g通信系统中,由于信号的衰减严重,要求基站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同时要求信号之间需要多通道运行;还有,鉴于供电的需求,要求基站的体积不能过大,鉴于上述要求,使用于5g通信系统的器件体积要小,然而,现有用于2g、3g、4g通信系统的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尺寸较大,不能满足现状5g通信系统小体积、低成本微基站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5g通信系统的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解决了现有的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体积大,且不符合低成本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5g通信系统的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包括外部形状为正方体结构的腔体,所述腔体上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圆柱形凹槽,所述腔体的侧壁上形成有三个开口槽;在所述圆柱形凹槽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永磁体、第一接地片、第一介质环、第一铁氧体、中心导体、第二铁氧体、第二介质环、第二接地片、第二永磁体、防转止以及盖板,所述第一介质环套接在第一铁氧体外围,所述第二介质环套接在第二铁氧体外围,所述第一铁氧体和第二铁氧体为单面镀银微波铁氧体圆片,所述中心导体夹在所述第一铁氧体和第二铁氧体的未镀银面的中间,所述中心导体包括三个引脚,所述中心导体的三个引脚分别通过三个开口槽延伸至腔体外侧,所述盖板的外圆周面与圆柱形凹槽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旋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优选,所述中心导体的三个引脚呈t字型布置,所述腔体侧壁上的三个开口槽也呈t字型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优选,所述的第一介质环与第一铁氧体之间、第二介质环与第二铁氧体之间为紧配合连接,第一介质环和第一铁氧体的组合体与圆柱形凹槽的内侧壁之间、第二介质环和第二铁氧体的组合体与圆柱形凹槽的内侧壁之间为紧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优选,所述的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是聚四氟乙烯环或陶瓷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优选,所述的防转止包括三个卡子,防转止的三个卡子与腔体侧壁的三个开口槽位置相对应,并卡接在腔体侧壁的三个开口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优选,所述的第一接地片和第二接地片的表面设有镀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优选,所述的腔体为钢材材料制成,腔体表面采用镀镍层、镀银层或镀金层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有零件均置于腔体的圆柱形凹槽内,零件与零件之间的同心度较好,有利于产品装配的一致性,对于高可靠性使用环境具有很大优势,既提高了装配效率,又减少了产品成本;能将磁场磁力线屏蔽在腔体内部,形成一个闭合磁路,减小所需磁场强度,从而达到降低漏磁目的,所需磁场体积小,有效降低了产品整体结构厚度及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腔体,2-第一永磁体,3-第一接地片,4-第一介质环,5-第一铁氧体,6-中心导体,7-第二铁氧体,8-第二介质环,9-第二接地片,10-第二永磁体,11-开口槽,12-凹槽,13-防转止,1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5g通信系统的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包括外部形状为正方体结构的腔体1,腔体1上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圆柱形凹槽12,腔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三个开口槽11;在圆柱形凹槽12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永磁体2、第一接地片3、第一介质环4、第一铁氧体5、中心导体6、第二铁氧体7、第二介质环8、第二接地片9、第二永磁体10、防转止13以及盖板14,第一介质环4套接在第一铁氧体5外围,第二介质环8套接在第二铁氧体7外围,第一铁氧体5和第二铁氧体7为单面镀银微波铁氧体圆片,第一铁氧体5和第二铁氧体7的未镀银面相向设置,中心导体6夹在第一铁氧体5和第二铁氧体7的未镀银面的中间,中心导体6包括三个引脚,中心导体6的三个引脚分别通过三个开口槽11延伸至腔体1外侧,盖板14的外圆周面与圆柱形凹槽12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旋紧连接;将零件紧压在腔体1圆柱形凹槽12内部。

本实施例中,中心导体6的三个引脚呈t字型布置,腔体1侧壁上的三个开口槽11也呈t字型布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介质环4与第一铁氧体5之间、第二介质环8与第二铁氧体7之间为紧配合连接,第一介质环4和第一铁氧体5的组合体与圆柱形凹槽12的内侧壁之间、第二介质环8和第二铁氧体7的组合体与圆柱形凹槽12的内侧壁之间为紧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介质环4和第二介质环8是聚四氟乙烯环,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采用陶瓷环。

本实施例中,防转止13包括三个卡子,防转止13的三个卡子与腔体1侧壁的三个开口槽11位置相对应,并卡接在腔体1侧壁的三个开口槽11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地片3和第二接地片9的表面镀银,形成镀银层。

本实施例中,腔体1为钢材材料制成的一体式结构,腔体1表面镀银,形成镀银层,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在腔体1表面镀镍或镀金。

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将腔体1放入装配夹具内固定,将第一永磁体2放入腔体1的凹槽12内底部,然后依次放入第一接地片3和第一介质环4,再将第一铁氧体5镶入第一介质环4的环内,然后再放入中心导体6,中心导体6的三个引脚分别在三个开口槽11处延伸至腔体1外侧,此时,延伸至腔体1外侧的中心导体6三个引脚位于装配夹具的引脚定位槽内;继续放入第二介质环8,再把第二铁氧体7镶入第二介质环8内,然后依次放入第二接地片9、第二永磁体10、防转止13,最后旋入盖板14,并旋紧盖板14;整体结构磁路闭合好,漏磁小,无需粘合剂和螺钉,具有小型化、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承受功率大、温度范围宽、器件整体性能好、易于装配等优点,适用于高可靠性环境使用。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永磁体可以根据产品频率特性选取相应的材料,可以为钡铁氧体永磁体,也可以为钐钴永磁体;中心导体表面镀银,也可以镀金,中心导体三个引脚的阻抗为50欧;本实施例公开的用于5g通信系统的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可以为单节或者多节;腔体的外部结构形状为正方体,凹槽为圆柱形结构,使得铁氧体环行器腔体的圆柱形凹槽内部各处的磁场分布均匀;盖板为导磁盖板,盖板与腔体之间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减少传统螺钉连接的不稳定性和缩醛烘干胶老化后的不可靠因素,减少带状线铁氧体环行器与螺钉连接,产品适合并满足小型化、低成本等商用要求;铁氧体外周套设介质环,介质环卡在铁氧体和凹槽内壁之间,使得中心导体和铁氧体的同心度较为精确,介质环可为聚四氟乙烯环或陶瓷环,能对铁氧体进行定位的同时,缩短电磁波的传输波长,进一步减小了中心导体尺寸,进而减小产品体积;第二永磁体与盖板之间设置防转止,防转止可以根据产品温度特性选取相应的材料,可以为镍铁合金,也可以为铁合金,在盖板旋入时,该防转止能防止因旋盖旋入时材料间相互旋动造成材料变形以及材料之间的相互错位现象;中心导体采用蚀刻工艺,避免线切割精度差,并降低线切割加工的成本;为能更好的对铁氧体进行均匀磁化,在第一接地片与凹槽底部之间设置第一永磁体,然后加入第二永磁体使得铁氧体均匀磁化,有利于产品带宽的扩展,实现产品进一步小型化;腔体采用一体化结构,空气间隙全部为介质填充,进而减小电磁波传输波长,使得环行器的宽度最低可以减少3-5mm。

本实用新型所有零件均置于腔体的圆柱形凹槽内,零件与零件之间的同心度较好,有利于产品装配的一致性,对于高可靠性使用环境具有很大优势,既提高了装配效率,又减少了产品成本;能将磁场磁力线屏蔽在腔体内部,形成一个闭合磁路,减小所需磁场强度,从而达到降低漏磁目的,所需磁场体积小,有效降低了产品整体结构厚度及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