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防护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4647发布日期:2019-11-25 22:5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防护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线束总成的连接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防护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高压线束总成的连接器尾部是用固定在车身上的管夹固定。用于固定连接器的管夹其结构类似于整车固定高压线束的管夹。而用于高压线束总成的缓冲结构则类似于目前排气管上常用的吊耳。

采用管夹固定高压线束,如果连接器相对车身是静止的,则连接器部位电缆损伤的风险较小,连接器尾部密封圈失效的风险也较小。但是,如果连接器相对车身是运动的,管夹会加剧电缆的损坏及连接器尾部的密封圈失效,进而导致高压线束总成漏电。例如,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轮边驱动电机,汽车在行驶中,轮边驱动电机相对于车身是运动的,存在三相线电缆开裂风险。另外,传统的用于高压线束总成的缓冲结构(吊耳)的金属固定孔是圆柱孔结构,吊耳会沿金属固定孔径向旋转,存在吊耳及电缆与周边零部件干涉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管夹在用于固定相对车身是运动的连接器时,管夹会加剧电缆的损坏及连接器尾部的密封圈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护装置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护装置,包括用于对连接器和与连接器连接的电缆二者的连接位置进行防护的连接器保护结构及用于将电缆柔性连接到车身上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套接在电缆上,所述连接器保护结构在电缆的走向上位于所述缓冲结构与连接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通过缓冲结构将电缆柔性连接到车身上,以此来增加电缆的适度摆动,克服刚性连接造成的应力集中等缺点,进而达到对电缆缓冲、保护电缆及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效果。

与连接器连接的电缆上套设有防磨胶套,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在连接器的相对两侧并夹紧防磨胶套,保证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连接器保持相对静止。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电缆通过防磨胶套柔性连接,既保证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电缆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保证电缆表皮不会受到损伤,改善连接器尾部密封圈及电缆的使用环境,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保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防磨胶套,所述防磨胶套套设在与连接器连接的电缆上,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器的相对两侧并夹紧所述防磨胶套。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拱形夹持部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拱形夹持部紧贴所述防磨胶套,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拱形夹持部的朝向连接器的一侧边缘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器的第一侧;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拱形夹持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拱形夹持部紧贴所述防磨胶套,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拱形夹持部的朝向连接器的一侧边缘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器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拱形夹持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拱形夹持部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通过螺钉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器的第二侧。

可选地,所述防磨胶套具有供三相电缆通过的三个第一通孔。

可选地,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三支架及减震胶垫,所述减震胶垫套设在电缆上,所述第三支架用于将所述减震胶垫连接到车身上。

可选地,所述减震胶垫上设置有第三支架安装孔,所述第三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内,所述第三支架的两端穿出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并固定在车身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支架连接部、第一弧状弯曲部及第二弧状弯曲部,所述第一弧状弯曲部及第二弧状弯曲部对称连接在所述支架连接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包括基孔部、连接在所述基孔部一侧的第一弧状孔部及连接在所述基孔部另一侧的第二弧状孔部,所述支架连接部的两端形成有穿出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的第三连接耳,所述第三连接耳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弧状弯曲部嵌装在所述第一弧状孔部内,所述第二弧状弯曲部嵌装在所述第二弧状孔部内。

可选地,所述减震胶垫上设置有减震孔及供三相电缆通过的三个第二通孔,三个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减震孔的同一侧,所述减震孔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与三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连接器防护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与连接器、电缆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与连接器、电缆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的第一支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的防磨胶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的连接器保护结构与连接器、电缆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的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的缓冲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的缓冲结构的分解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连接器保护结构;11、第一支架;111、第一拱形夹持部;112、第一连接部;113、第一连接耳;12、第二支架;121、第二拱形夹持部;122、第二连接部;123、第二连接耳;13、防磨胶套;131、第一通孔;14、螺钉;15、螺钉;16、螺钉;

2、缓冲结构;21、第三支架;211、支架连接部;2111、第三连接耳;212、第一弧状弯曲部;213、第二弧状弯曲部;22、减震胶垫;221、第三支架安装孔;2211、基孔部;2212、第一弧状孔部;2213、第二弧状孔部;222、减震孔;223、第二通孔;

3、连接器;

4、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护装置,包括用于对连接器3和与连接器3连接的电缆4二者的连接位置进行防护的连接器保护结构1及用于将电缆4柔性连接到车身上的缓冲结构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通过缓冲结构2将电缆4柔性连接到车身上,以此来增加电缆4的适度摆动,克服刚性连接造成的应力集中等缺点,进而达到对电缆4缓冲、保护电缆4及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效果。

所述连接器保护结构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及防磨胶套13,所述防磨胶套13套设在与连接器3连接的电缆4上,所述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器3的相对两侧并夹紧所述防磨胶套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装置,与连接器3连接的电缆4上套设有防磨胶套13,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固定连接在连接器3的相对两侧并夹紧防磨胶套13,保证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与连接器3保持相对静止。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与电缆4通过防磨胶套13柔性连接,既保证了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与电缆4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保证电缆4表皮不会受到损伤,改善连接器3尾部密封圈及电缆4的使用环境,延长连接器3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架11包括第一拱形夹持部111及第一连接部112,所述第一拱形夹持部111紧贴所述防磨胶套13,所述第一连接部11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拱形夹持部111的朝向连接器3的一侧边缘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部11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器3的第一侧。具体为,所述第一连接部11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14固定在所述连接器3的第一侧,保证第一支架11与连接器3连接后二者能保持相对静止。

所述第二支架12包括第二拱形夹持部121及第二连接部122,所述第二拱形夹持部121紧贴所述防磨胶套13,所述第二连接部12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拱形夹持部121的朝向连接器3的一侧边缘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部12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器3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体为,所述第二连接部12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15固定在所述连接器3的第二侧,保证第二支架12与连接器3连接后二者能保持相对静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拱形夹持部11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13,所述第二拱形夹持部121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耳123,所述第一连接耳113与第二连接耳123通过螺钉16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器3为电机用连接器,这样,电缆4有三根,对应地,如图4所示,所述防磨胶套13具有供三相电缆通过的三个第一通孔13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至图8所示,所述缓冲结构2套接在电缆4上,所述连接器保护结构1在电缆4的走向上位于所述缓冲结构2与连接器3之间。所述缓冲结构2包括第三支架21及减震胶垫22,所述减震胶垫22套设在电缆4上,所述第三支架21用于将所述减震胶垫22连接到车身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减震胶垫22上设置有第三支架安装孔221,所述第三支架21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221内,所述第三支架21的两端穿出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221并固定在车身上。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21包括支架连接部211、第一弧状弯曲部212及第二弧状弯曲部213,所述第一弧状弯曲部212及第二弧状弯曲部213对称连接在所述支架连接部21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221包括基孔部2211、连接在所述基孔部2211一侧的第一弧状孔部2212及连接在所述基孔部2211另一侧的第二弧状孔部2213,所述支架连接部211的两端形成有穿出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221的第三连接耳2111,所述第三连接耳2111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弧状弯曲部212嵌装在所述第一弧状孔部2212内,所述第二弧状弯曲部213嵌装在所述第二弧状孔部2213内。

这样,第三支架21与减震胶垫22接触部位为对称的圆弧状结构(第一弧状弯曲部212及第二弧状弯曲部213),可以防止减震胶垫22左右摆动,同时增大了第三支架21与减震胶垫22的接触受力面积,进而提高了缓冲结构2的使用寿命(较传统的吊耳结构更加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器3为电机用连接器,这样,电缆4有三根(三相电缆)。所述减震胶垫22上设置有减震孔222及供三相电缆4通过的三个第二通孔223,三个所述第二通孔223位于所述减震孔222的同一侧,所述减震孔222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安装孔221与三个所述第二通孔223之间。以此,可以保证三根电缆4之间的相对静止。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及第三支架21均为金属支架。

然而,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的支架代替金属支架,例如塑料支架或复合材料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装置,第三支架21通过螺栓与车身形成刚性连接,以此来限制电缆4的过度位移。第三支架21与电缆4通过减震胶垫22柔性连接到一起,以此来增加电缆4的适度摆动,克服刚性连接造成的应力集中等缺点,进而达到对电缆4缓冲、保护电缆4及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护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