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4964发布日期:2020-05-20 02:2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将地线线缆与地线桩连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维护电网运行的安全,线路及电气设备需要在投入前检测或者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在进行线路及电气设备的检测、检修操作中,为保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检修检测前均需要挂接临时接地线,即通过地线组件和地线桩的连接,实现接地操作。

传统技术中,地线组件是通过插接件的一圆柱状的部分插接于地线桩上开设的圆柱形插接孔内,再通过螺母从接地桩后侧锁紧插接件。传统技术在插接的过程中不好定位,而且插接孔直径往往较插接件大一些,存在接触面积达不到要求的情形。

为了消除上述缺陷,公告号为cn20299710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线地线连接装置,该专利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于插接件的圆柱状部分外围进一步设置一个第一斜面连接机构,同时于插接孔所处部分的外壁设置一个第二斜面连接机构。上述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斜面连接机构和第二斜面连接机构配合,实现了插接定位,并增大了接触面积。但上述专利技术的地线桩上既要开设插接孔,又要在插接孔的外围加工出第二斜面连接机构;而且,插接件上圆柱状部分外围的第一斜面连接机构不易加工。总得来说,上述专利技术整体构造相对复杂,加工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接地装置,能够将地线组件准确定位地插接于地线桩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接地装置,包括地线组件和地线桩,地线组件包括地线主体及与地线主体连接的插接件,地线桩包括一具有插接孔的插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为一前宽后窄的孔,所述插接件具有一插接定位部,所述插接定位部包括一个与所述插接孔形状匹配的定位块。

以上基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插接孔前宽后窄,插接定位部容易插入插接孔前端,通过与所述插接孔形状匹配的定位块与插接孔配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将地线组件的插接件装配到位;且本方案直接通过插接孔与插接块配合进行导电接触,无需再像背景技术中一样在插接孔外再加工额外的接触面与插接件接触,因此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孔为锥面孔,所述定位块为圆台;或者,所述插接孔为棱台孔,所述定位块为棱台;或者,所述插接孔为至少两级圆柱孔构成的台阶孔,所述定位块为至少两级圆柱构成的台阶柱体;或者,所述插接孔为至少两级棱柱孔构成的台阶孔,所述定位块为至少两级棱柱构成的台阶柱体。

以上具体技术方案中,插接孔与定位块的形状可增加二者的接触面积,保证接地导电性能良好。优选采用插接孔为锥面孔的方案;若插接孔为锥面孔,定位块为圆台,二者的锥度相互匹配,在装配时向定位块施加轴向力,整个锥面孔与圆台的接触面都会受力,使得二者相互配合时在接触面上配合更加紧密,且拆卸时受到的阻力很小,便于拆卸。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座的前端面围绕所述锥面孔固定设置有凸缘,凸缘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插接件还包括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于所述插接定位部的一端;所述地线组件还包括锁紧螺帽,锁紧螺帽具有与所述凸缘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锁紧螺帽还具有一个供所述接线端穿出且能够将所述定位块限位于所述插接孔内的端盖。

以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锁紧螺帽与凸缘配合,能够将插到位的插接件锁紧固定,使得插接孔与定位块的紧密接触,保证接地导电性能良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定位部远离所述插接孔的一侧设有定位片,该定位片突出于所述插接件;所述锁紧螺帽将所述定位片压紧于所述端盖与凸缘之间,同时将所述定位块限位于所述插接孔内。

以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的定位片增加了插接件与地线桩的接触面能够进一步改善导电性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地线桩还包括一衬套,所述插接座上开设一装配通孔,该装配通孔内固定安装所述衬套,所述插接孔前后贯通地开设于所述衬套上;所述凸缘为所述衬套止挡于所述插接座前端面的凸缘。

以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衬套的设置可以避免在插接座上开设锥面孔的加工难度,同时在插接过程中因磨损的情形下便于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接地装置还包括地线锁具,固定设置于所述插接座前侧,所述地线锁具对螺纹配合于所述凸缘上的所述锁紧螺帽锁定或解锁。

以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插接座前侧对插接件进行锁定或解锁,实现闭锁控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件还包括锁控端,所述锁控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于所述插接定位部的另一端;所述接地装置还包括地线锁具,固定设置于所述插接座后侧,地线锁具上对应所述插接孔的位置开设有锁控孔;所述锁控端具有通过所述插接孔及锁控孔伸入至所述地线锁具内一锁控位置的被锁结构;所述地线锁具包括锁体及锁体内设置的解闭锁组件,解闭锁组件包括一受控下在一解锁位置和闭锁位置间活动的解闭锁插销,所述插接件在所述锁控位置时,所述解闭锁插销与所述被锁结构锁定或解锁。

以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插接座后侧对插接件进行锁定或解锁,实现闭锁控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控端为独立的元件,锁控端的末端设置一个装配柱,所述插接件于插接定位部前侧端部向内开设安装孔,装配柱可分离地装配于安装孔内。

以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锁控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变形时,容易更换,维护成本低。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孔,所述装配柱侧缘向内开设固定销孔,固定销孔内设置抵压弹簧及按压销,按压销具有一个能够嵌入所述卡孔的卡合部及止挡于所述卡孔内壁的止挡缘。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地线锁具还包括地线检测组件,该地线检测组件包括一感测单元和一被感测单元,被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锁控端上,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锁体上且安装位置满足以下条件:当所述插接件位于所述锁控位置时,感测单元感测到被感测单元。

以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地线锁具不仅能够将地线组件与地线桩锁定或解锁,还能够检测地线组件与地线桩是否配合至一锁控位置,即检测电线组件是否与地线桩正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组件与地线桩及地线桩上的地线锁具配合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组件插接于地线桩上,且地线锁具局部分解、未装配于地线桩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桩、地线组件及地线锁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4a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解闭锁组件阻挡地线组件的插接件插入锁控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解闭锁组件允许地线组件的插接件插入锁控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c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解闭锁组件将插入锁控位置的插接件进行闭锁的剖面示意图。

图5a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解闭锁组件相对固定于地线桩上开设的插接件插孔,位于锁控位置的示意图。

图5b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解闭锁组件相对固定于地线桩上开设的插接件插孔,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地线状态检测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地线状态检测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地线状态检测组件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9a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解闭锁组件阻挡插接件插入锁控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9b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解闭锁组件允许插接件插入锁控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9c为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中的解闭锁组件将插入锁控位置的插接件进行闭锁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与实施例一中的地线锁具配合的一种电脑钥匙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解闭锁转轴、解闭锁插销及复位弹簧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解闭锁转轴、解闭锁插销及复位弹簧配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一或实施二中电脑钥匙的解锁装置插入钥匙解锁孔内时与解闭锁转轴及第二限位销配合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一或实施二中电脑钥匙的解锁装置插入钥匙解锁孔内后转动一定角度后与解闭锁转轴及第二限位销配合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中地线主体、插接件及连接机构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插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图15所示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三中地线主体、插接件及连接机构与地线桩配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地线防误操作系统的构成框图。

图20为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地线防误操作系统的构成框图。

图21为实施例五提供的防误挂接地线方法应用于微机防误系统中的管控流程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六提供的防漏拆地线的方法应用于微机防误系统中的管控流程示意图。

图23和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码片处于两种状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中定义了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该方位的定义旨在结合附图和文字描述确定相对的位置关系,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所涉及的装置、组件、零件在生产、使用、销售等过程中实际方位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地线锁具1用于将地线组件2锁定在地线桩3上或者从地线桩3上解锁(解锁后可以将地线组件2与地线桩3分离)。地线组件2包括地线主体21、插接件22及连接机构23,连接机构23将插接件22固定连接于地线主体21的一端,地线主体21的另一端(图中未示)用于挂接输电线路或电气设备等。地线组件2通过插接件22与地线桩3插接配合,从而将要进行接地操作的输电线路或电气设备等接地。

结合图3及图4a-4c,地线桩3包括装配底板31及固定设置于装配底板31上方的插接座32,插接座32上前后贯通地开设有插接孔321,插接件22用于和插接孔321插接配合或分离,两者插接时形成一个接地通路。其中,插接孔321为一锥面孔,该锥面孔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插接座32上开设一装配通孔,装配通孔内固定安装一衬套33,衬套33上开设前后贯通的锥面孔;插接件22整体呈轴状,一端为锁控部221,另一端为接线部222,中部为插接定位部,插接定位部包括一个与插接孔321形状匹配的定位块223,即圆台状的定位块(由于本实施例中插接孔321为锥面孔,故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块外表面也呈锥面状)。

衬套33具有一个突出于插接座32前端面的环形凸缘331,环形凸缘331上设置有外螺纹;地线组件2还包括穿设于插接件的锁紧螺帽24,锁紧螺帽24具有一个供插接件22的接线部222穿出且能够将定位块223限位于所述插接孔321内的端盖241。

参见图3,地线主体21包括地线线缆211及地线线缆211一端连接的地线接头212;连接机构23包括接线柄231、螺钉232、螺母233、防松垫圈234及固定销235。地线接头212端部上下贯通地开设有装配孔2121,接线柄231一端上下贯通地开设有装配孔2311,螺钉232穿设于装配孔2121及装配孔2311,并由螺母233及防松垫圈234锁紧。接线柄231另一端向内开设有插接件固定孔2312,插接件22的接线部222配合于该插接件固定孔2312内,并通过固定销235进行固定。

上文描述了地线组件2、地线桩3的具体构造及两者间的配合关系,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插接孔321及环形凸缘331也可以直接形成于插接座32上;此外,插接孔321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前宽后窄的孔,例如,插接孔还可以为棱台孔,定位块相应为棱台;或者,插接孔也可以为至少两级圆柱孔构成的台阶孔,定位块相应为至少两级圆柱构成的台阶柱体;或者,插接孔为至少两级棱柱孔构成的台阶孔,定位块相应为至少两级棱柱构成的台阶柱体。以上插接孔与定位块的形状可增加二者的接触面积,保证接地导电性能良好。优选采用插接孔为锥面孔的方案;若插接孔为锥面孔,定位块为圆台,二者的锥度相互匹配,在装配时向定位块施加轴向力,整个锥面孔与圆台的接触面都会受力,使得二者相互配合时在接触面上配合更加紧密,且拆卸时受到的阻力很小,便于拆卸。

地线组件2和地线桩3的配合可以实现基本的接地功能,但是,为了更安全可靠,往往还需要地线锁具1对插接于地线桩3上的地线组件进行解闭锁管控。解闭锁管控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在插接座32的前侧对插接件22的接线部222或锁紧螺帽24进行锁定或解锁控制,也可以在插接孔321处对插接件22的插接定位部进行锁定或解锁控制。

本申请中插接件22的一端专门设置了锁控部221,下文就针对在插接座32的后侧对插接件22的锁控部221进行锁定或解锁控制的地线锁具1进行重点描述:结合图1及图2所示,地线锁具1通过螺钉组件固定设置于插接座32的后侧,其上对应插接孔321的位置开设有锁控孔113。插接件22和插接孔321插接时同时伸入锁控孔113内(参见图4a或4b),并且可以伸入至一防误位置(参见图4c)。插接件22的锁控部221上设置有被锁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被锁结构为一卡槽2211。结合图3,地线锁具1内设置有解闭锁组件12,插接件22的锁控部221由锁控孔113伸入至所述防误位置时,地线锁具1内设置的解闭锁组件12与被锁结构锁定。

解闭锁组件12在驱动源的控制下对被锁结构进行锁定或解锁的动作,驱动源可以是机械钥匙、电脑钥匙、电动驱动机构、电磁驱动机构、气动驱动机构或其他常见的驱动机构。解闭锁组件12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具体构造来实现,其至少包括一个解闭锁插销122,该解闭锁插销122在驱动源直接或间接控制下与所述卡槽2211分离;该解闭锁插销122在驱动源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下与所述卡槽2211卡合,或者该解闭锁插销122在一弹性复位件(例如复位弹簧123)的作用下与所述卡槽2211卡合。本实施例中卡槽2211为环槽,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便于与解闭锁插销配合,只要移动至锁控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以电脑钥匙控制的方式为例,对地线锁具1的具体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地线锁具1包括锁体11、解闭锁组件12、地线检测组件13、码片14及防尘盖15。解闭锁组件12具体包括解闭锁转轴121、解闭锁插销122及复位弹簧123。锁体11包括主壳体111和盖板112,主壳体111的前端面向内开设所述锁控孔113(结合图2),右端面向内开设钥匙解锁孔114、钥匙定位孔115及码片天线安装槽116,左端面向内开设有检测组件装配腔(图中未示),下端面向内开设插销装配孔117(结合图4a-4c)。其中,码片14的天线安装于码片天线安装槽116内,并且与电路板133(下文将描述)电连接。钥匙解锁孔114和钥匙定位孔115分别设于码片天线安装槽116的两侧,这种分布方式用于和现有的一款常用的电脑钥匙200匹配,参见图10,该电脑钥匙200具有解锁装置201(本实施例中,解锁装置为解锁杆,在别的实施例中,根据地线锁具的解闭锁组件的不同,会有相应的解锁装置)、定位杆202、读码头203(即状态读取装置,设于解锁装置和定位杆之间,用于与码片14的天线进行通信,本实施例中天线为感应线圈,下文将详细说明)及解锁按钮204(设于电脑钥匙侧面,便于操作),其中电脑钥匙的应用在微机防误领域非常普遍,码片的天线还连接有射频芯片(码片的射频芯片可设于码片内,也可设于锁体的其他位置,例如电路板),射频芯片存储有射频码值,通过读取与码片14的天线电连接的射频芯片存储的码值,可确认该地线锁具的身份的正确性,在微机防误系统的解锁授权后,解锁装置201可以在解锁按钮的控制下转动,并且带动与之配合的解闭锁转轴121转动。防尘盖15设置于主壳体111的右端面上,用于遮挡或打开钥匙解锁孔114、钥匙定位孔115及码片天线安装槽116。码片14还可用于反馈地线的挂接与拆除状态(下文将详细说明)。

钥匙解锁孔114与插销装配孔117垂直且彼此连通,插销装配孔117还与锁控孔113垂直且彼此连通。解闭锁插销122轴向活动地设置于插销装配孔117内,解闭锁插销122的一端1221通过复位弹簧123抵顶插销装配孔117的末端,另一端设有卡块1223,中部开设有拨槽1222。

如图3所示,解闭锁转轴121可转动地设置于钥匙解锁孔114内,第一限位销1251的端部位于钥匙解锁孔114内(解闭锁转轴121设有与第一限位销1251的端部配合的环槽),用于限制闭锁转轴121在钥匙解锁孔114内轴向活动。

如图9a至9c所示,解闭锁转轴121具有钥匙配合部1211及插销拨动部1212,钥匙配合部1211用于与电脑钥匙200的解锁装置201配合且受控转动,插销拨动部1212与解闭锁插销122的拨槽1222配合并拨动解闭锁插销122从解锁位置(所述解锁位置,是指卡块1223未伸入插销装配孔117与锁控孔113的连通的位置)活动至闭锁位置(所述闭锁位置,是指卡块1223伸入插销装配孔117与锁控孔113的连通的位置)。复位弹簧123用于当插销拨动部1212的拨动力撤销时,控制解闭锁插销122从解锁位置活动至闭锁位置。

本实施例中,插销拨动部1212为解闭锁转轴121末端设置的半圆柱形拨块,解闭锁插销122中部开设的拨槽1222的宽度大于半圆柱型拨块的直径,这种结构需要一个复位弹簧123进行复位。

如图4b所示,解闭锁插销122在解锁位置时,插接件22可以插入至锁控孔113内的防误位置(如图4c所示,防误位置是指,在该位置时,解闭锁插销122的卡块1223正对插接件22的卡槽2211)。插接件22活动至闭锁位置时,解闭锁插销122的卡块1223卡入插接件22的卡槽2211或与卡槽2211分离。

参见图3、图6-8所示,地线检测组件13包括安装座131、干簧管132、电路板133及磁性元件134。安装座131固定安装于主壳体111的检测组件装配腔内,并位于盖板112内侧,干簧管132和电路板133电连接并一同设置于安装座131上,磁性元件134设置于插接件22的锁控部221上。其中,干簧管132具体安装位置满足以下条件:当插接件22位于所述防误位置时,干簧管132能够感测到磁性元件134的磁场。具体地,为了使得干簧管132更准确的感应磁性元件134的磁场,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座131朝向锁控孔113的一面设置一个凸柱1311,干簧管132设置于该凸柱1311内,磁性元件134内嵌于插接件22的锁控部221端部。此外,安装座131上开设有电路板装配槽1312,电路板133装配于该电路板装配槽1312内,电路板用于安装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相应的电路。电路板133上设有状态切换电路。

电路板133可以获取干簧管132的触发信号,以此实现对地线是否插入至所述防误位置的状态检测。码片14包括天线和与天线连接的第一射频芯片和第二射频芯片,各射频芯片分别存储了两个不同的码值,可将第二射频芯片存储的码值定义为地线未挂接状态的码值(或地线拆除状态码),第一射频芯片存储的码值定义为地线挂接状态的码值。当没有挂接地线时,第二射频芯片与天线电连接,组成一个电子标签(或与电子标签功能相似的电路),电脑钥匙的读码头203设有读码装置,可读取第二射频芯片的码值从而获得地线当前的未挂接状态(也即拆除状态)。当地线的插接件插入接地桩的插接孔后,插接件上的干簧管被触发了,电路板133或取到干簧管的触发信号,状态切换电路,将第一射频芯片与天线电连接,同时断开第二射频芯片与天线的连接。第一射频芯片与天线组成另一个电子标签(或与电子标签功能相似的电路),可通过钥匙的读码头203读取第一射频芯片的码值从而获得地线当前的挂接状态。

除了通过干簧管与电路板上的状态切换电路(例如采用本申请人于2019年5月31日申请的名称为“一种状态获取电路及设备检测方法”,专利号为“2019104721420”的发明专利中记载的状态获取电路作为本申请的状态切换电路,以对地线的挂接状态进行检测,该专利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结合到本申请中)配合进行状态检测外,状态切换电路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3和24所示,可以采用常闭型三端干簧管132’(相当于一个三端开关)与天线tx和第一射频芯片和第二射频芯片分别电连接,第一射频芯片和第二射频芯片并联后与天线电连接,常闭型三端干簧管132’(也可以成为常闭型三脚干簧管)作为切换开关(即相当于状态切换电路)在不同的磁感应状态下切换第一射频芯片与第二射频芯片与天线tx电连接。常态下(即地线未挂接时),常闭型三端干簧管接通第二射频芯片(如图23所示),当地线挂接后,常闭型三端干簧管132’接通第一射频芯片(如图24所示)。

由于以上状态采集的过程中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能量可通过电脑钥匙通过无线感应的方式提供,无需在地线锁具上设置电池等额外的电源,因此,地线锁具的电路部分免去了很多维护工作。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接地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锁具在一种闭锁状态时,解闭锁插销122的卡块1223位于插销装配孔117与锁控孔113连通的位置,此时插接件22无法插入至所述防误位置(参见图4a),且干簧管132不能感测到磁性元件134的磁场(参见图9a);

当解闭锁转轴121在电脑钥匙200的解锁装置201的控制下拨动解闭锁插销122向上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时,卡块1223离开插销装配孔117与锁控孔113连通的位置(参见图4b或图9b),此时插接件22可以插入至所述防误位置;

当插接件22插入至所述防误位置时,撤销钥匙的作用力,解闭锁插销122在复位弹簧123的作用下向下活动至所述闭锁位置,解闭锁插销122的卡块1223卡入插接件22锁控部221的卡槽2211内(参见图4c),此时干簧管132能够感测到磁性元件134的磁场(参见图9c)。由于锁具的操作都需要用电脑钥匙操作,电脑钥匙在操作过程中即可读取码片14反馈的码值,从而确认地线的挂接状态(请参考上文相关内容,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其中,解锁装置201与钥匙解锁孔114及解闭锁转轴121配合的具体方式如下:

结合图9a及图10,解闭锁转轴121的钥匙配合部1211具有一个嵌合柱12111及嵌合柱下方的驱动片12112,驱动片12112的宽度大于嵌合柱12111的直径。钥匙200的解锁装置201为一个套筒状,嵌合柱12111能够嵌入套筒内。套筒壁上一侧沿轴向开设一个较浅的驱动槽2011,套筒壁上另一侧沿轴向开设一个较深的避让槽2012,避让槽2012的末端沿套筒壁的周向开设避让槽缺口2013。

第二限位销1252的端部位于钥匙解锁孔114内,用于在解锁装置插入钥匙解锁孔114并与解闭锁转轴121配合时,对解锁装置201进行引导和限制。具体地,钥匙200的解锁装置201插入钥匙解锁孔114内时,避让槽2012与第二限位销1252对位才能插入,插入后,嵌合柱12111嵌入解锁装置的套筒内、驱动片12112嵌入驱动槽2011内、且第二限位销1252同时又与避让槽缺口213对位;接下来,按下钥匙200的解锁按钮204,(在电脑钥匙获得操作权限的前提下)通过解锁按钮驱动解锁装置201转动,驱动片12112带动解闭锁转轴121转动至一定角度,此时第二限位销1252卡入避让槽缺口213内,限制解锁装置相对钥匙解锁孔114轴向活动,即钥匙200不能拔出锁体11。解锁装置201转动至所述一定角度的过程,即开锁的过程;解锁装置201回转复位的过程即闭锁的过程。

本实施例没有给出解锁装置201与钥匙解锁孔114及解闭锁转轴121配合关系及解闭锁过程的附图,相关附图可以参见下文实施例二的图13及图14。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解闭锁转轴121和解闭锁插销122的构造不同,以及解闭锁插销122的装配方式不同。

具体地,参见图11及图12,实施例二中的解闭锁插销122及复位弹簧123是从锁体11的上端装入,再通过堵头封堵(而实施例一中的解闭锁插销122及复位弹簧123是从锁体11的下端装入,再通过堵头封堵)。这样可以减少插销装配孔117的开设长度。

此外,实施例二中对解闭锁转轴121和解闭锁插销122的构造进行了改进,旨在消除实施例一方案可能存在的缺陷(缺陷属于恶意操作下才可能存在的缺陷,不能因为该缺陷全部否定实施例一方案的创新性),该可能存在的缺陷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中,图9b所示状态时,既没有完全闭锁、也没有完全开锁,而且由于干簧管132的感测范围可能的偏差,在这个位置时,干簧管132有可能探测到插接件22上的磁性元件134;而此时如果回转复位解锁装置201并拔出钥匙200,同时可拔出插接件22,那么电脑钥匙200采集到的锁定状态就是不准确的(插接件22没有正常插入,但是钥匙200采集到的锁定状态却是已经插入的状态)。而实施例一确实存在在图9b状态时可以回转复位解锁装置201并拔出电脑钥匙200的缺陷,原因如下:

实施例一中,由于解闭锁转轴121的插销拨动部1212为半圆柱形拨块,解闭锁插销122中部开设的拨槽1222宽度大于半圆柱型拨块的直径,两者配合的空间相对较大,这样导致在图9b所示状态时,回转复位解锁装置201时,解闭锁插销122并不相应进行移动,因此在上文所述干簧管132有可能误探测到磁性元件134时,是可以回转复位解锁装置201并拔出钥匙200的。

参见图11及图12,本实施例二为解决上述问题,做的改进为:解闭锁转轴121的插销拨动部1212为解闭锁转轴121末端偏心设置的圆柱形拨柱,相应地,解闭锁插销122中部开设的拨槽1222为一个宽度与圆柱形拨柱直径适应的拨槽。这种方式下,可以保证解闭锁转轴121的转动与解闭锁插销122的移动时是绝对同步的,回转复位解锁装置201时会同时带动几笔所插销122转动,再配合实施例一中解锁装置201与钥匙解锁孔114及解闭锁转轴121的相应构造(留匙功能,参见图13及图14),可以保证电脑钥匙在解锁或闭锁才能拔出,保证钥匙采集的闭锁状态是准确无误的。在电力防控领域,电脑钥匙无法拔出,即使可以拔出地线(即拔出插接件22),也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下一步操作必须使用电脑钥匙),整个操控流程是安全的。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二中的若没有复位弹簧123,可以由插销拨动部1212拨动解闭锁插销122从解锁位置活动至闭锁位置。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一中,插接孔321与形状匹配的定位块223配合,可以实现插接定位并增大接触面积,但实际应用时,由于加工工艺及使用损耗,定位块223与插接孔321还是可能存在间隙(间隙会导致接触不良);此外,虽然锁紧螺帽也可以导电,但是螺帽通常采用硬度高的材质(例如不锈钢),导电性能没有黄铜好(插接件定位部一般是采用黄铜制成)。

为了进一步提升导电性能,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地线组件2中插接件22的插接定位部进行了改进,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15至图18所示,实施例三中插接件22的插接定位部还包括定位片224,该定位片224为位于所述定位块223朝向接线部222的末端且突出于定位块223末端外缘的环形片。锁紧螺帽24将定位片224压紧于锁紧螺帽24的端盖与衬套33的环形凸缘之间,同时将定位块223限位于所述插接孔内。

本实施例通过在插接件定位部上增设一个定位片224,采用黄铜制成,定位片224朝向插接孔的一侧面可以与插接孔的前端面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可以避免定位块223与插接孔321之间由于配合度不足导致接触面产生间隙、导致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

此外,实施例一中,插接件22的锁控部221一体成型于插接定位部的一端。由于地线组件2要经常取送、搬运,且锁控部221经常要拔插,容易因此而损坏。本实施例将锁控部221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具体如下:

锁控部221为独立的元件,锁控部221的末端设置一个装配柱2211,插接件22于插接定位部前侧端部向内开设安装孔229,装配柱2211可分离地装配于安装孔229内。具体地,安装孔229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孔2291,装配柱2211侧缘向内开设固定销孔22111,固定销孔22111内设置抵压弹簧228及按压销227,按压销227具有一个能够嵌入所述卡孔2291的卡合部及止挡于所述卡孔2291内壁的止挡缘。锁控部221拆卸时,将按压销227往下按压,脱离所述卡孔2291,即可拆卸。

本实施例中,锁控部221在使用过程发生损坏变形时,容易更换(否则的话需要更换整个插接件),维护成本低,同时锁控部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但价格相对黄铜较贵且导电性不如黄铜好),而插接定位部可以采用黄铜材质(硬度低,但价格相对不锈钢较低,且导电性好),使得各部位采用最适宜的材质,同时成本最低。

实施例四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线防误系统,包括防误主机、电脑钥匙及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地线锁具;所述防误主机与所述电脑钥匙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方式通信,用于给所述电脑钥匙下发对指定的地线锁具进行挂接地线或拆除地线的操作权限,所述电脑钥匙用于在获得所述操作权限的前提下操作所述地线锁具;所述电脑钥匙具有与所述地线锁具适配的解闭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解闭锁装置对所述地线锁具进行解闭锁操作;所述状态读取装置(例如读码头203)用于读取所述地线检测组件(包括与读码头203通信的天线和与天线电连接的射频芯片)通过所述感测单元(例如干簧管132)感测到的信息并回传给所述防误主机,所述防误主机或所述电脑钥匙根据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所述被感测单元(例如磁性元件134)的反馈信号后所述状态读取装置终止读取信号的情形确定为所述地线锁具已挂接地线;除上述情形外的其他情形所述防误主机或所述电脑钥匙确定为所述地线锁具未挂接地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误系统中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地线锁具,对地线桩挂接地线可视为对地线锁具挂接地线或拆除地线。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线锁具可有效检测地线的挂接状态和未挂接状态(即拆除状态),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误系统亦可有效检测地线的挂接状态和未挂接状态。且,与防误系统配合,可准确地(防误系统本身就具备对操作对象的操作权限管理的功能)对特定的地线锁具进行挂接或拆除地线操作,防止接错或拆错地线,可进一步防止误操作。

具体地,如图20所示,在别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作为通信中继,实现电脑钥匙与防误主机的通信。电脑钥匙通过蓝牙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例如3g、4g、5g通信网络与防误主机连接)。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线挂、拆状态检测方法,基于以上所述的地线防误系统,通过所述电脑钥匙的状态读取装置(读码头203)获取所述感测单元(干簧管132)感测到的信号,其中,将所述电脑钥匙能够拔出所述地线锁具且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所述被感测单元的情形判断为地线组件挂接并锁定在地线桩上;除上述情形外的其他情形所述防误主机确定所述地线桩未挂接地线。

实施例五

结合图21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误挂接地线方法,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地线防误系统,将所述地线检测组件配置为免维护的无源射频检测组件,所述防误挂接地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电脑钥匙获得对特定地线锁具挂接地线的操作权限;

s2.插入电脑钥匙读取相应的线锁具的编码,确认是否为需要操作的地线锁具,若是则进行下一步操作,若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

s3.解锁地线锁具,将地线组件的插接件插入地线桩的插接孔;

s4.闭锁地线锁具并读取地线挂接的状态信息;

s5.确认是否读取到地线的挂接状态信息,若是则进行下一步操作,若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

s6.将地线挂接的状态信息回传给防误主机,拔出电脑钥匙,读取状态信息结束,确认地线已经挂接完成。

其中,在s2步骤至s5步骤中,电脑钥匙始终插在地线锁具上进行操作,当电脑钥匙的解锁装置转动后,必须要复位才能拔出。若采用实施例二所述的地线锁具,则只有完全将地线组件的插接件22插入地线桩的插接孔321,并进行有效闭锁后,电脑钥匙才可以拔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电脑钥匙的状态读取装置(读码头203)始终可以读取地线检测组件反馈的状态信息(例如读取码片14的码值,确认码片的码值发生变化),从而确认插接件22插入插接孔321。且只有将电脑钥匙拔出以后(即停止读码),才能确定地线的最终挂接状态,若电脑钥匙一直读取状态信息,则不能认为地线完成挂接。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误挂接地线的方法可有效采集地线的挂接状态,确保地线真实有效地挂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无源射频检测组件包括天线,所述天线连接有第一射频芯片和第二射频芯片,各射频芯片分别存储代表地线挂接状态和拆除状态的两个不同的码值,所述感测单元与所述第一射频芯片和第二射频芯片电连接,并根据是否感测到所述被感测单元而切换所述第一射频芯片或第二射频芯片与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地线挂接状态信息为第一射频芯片存储的码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微机防误系统中,如图21所示,在微机防误系统中,防误主机开票(例如开操作票)并授权给电脑钥匙执行操作,即电脑钥匙被授权按照票中包含的操作步骤进行解闭锁操作,若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涉及到挂接地线操作,则电脑钥匙就获得了对特定地线锁具挂接地线的操作权限,需按照以上s1到s6的步骤执行挂接地线操作,完成后即可确认挂接地线完成,然后继续执行票上的其他操作,若再次遇到涉及地线挂接的操作,则再次按照以上s1到s6的步骤执行挂接地线的操作,这样,挂接地线的操作都可以被防误主机管控与记录,且可确保地线挂接成功,避免漏挂的情况发生,且每个地线锁具都有身份编码,可以防止地线挂错地线桩的情况。

实施例六

结合图22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漏拆地线的方法,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地线锁具,将所述地线检测组件配置为免维护的无源射频检测组件,所述防漏拆地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电脑钥匙获得对特定地线锁具拆除地线的操作权限;

s2’.插入电脑钥匙读取相应的线锁具的编码,确认是否为需要操作的地线锁具,若是则进行下一步操作,若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

s3’.解锁地线锁具,将地线组件的插接件拔出地线桩的插接孔;

s4’.闭锁地线锁具并读取地线拆除的状态信息;

s5’.确认是否读取到地线拆除的状态信息?若是则进行下一步操作,若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

s6’.将地线挂接的状态信息回传给防误主机,拔出电脑钥匙,读取状态信息结束,确认地线已经拆除完成。

其中,在s2’步骤至s5’步骤中,电脑钥匙始终插在地线锁具上进行操作,当电脑钥匙的解锁装置转动后,必须要复位才能拔出,若采用实施例二所述的地线锁具,则只有完全将地线组件的插接件22拔出地线桩的插接孔321,并对地线锁具进行闭锁后(即地线锁具复位),电脑钥匙才可以拔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电脑钥匙的读码头203始终可以读取地线检测组件反馈的状态信息(例如码片14的码值,确认码片的码值发生变化),从而确认插接件22拔出插接孔321。且只有将电脑钥匙拔出以后(即停止读码),才能确定地线的最终拆除状态,若电脑钥匙一直在读取状态信息(读码),则不能认为地线完成拆除。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误挂接地线的方法可有效采集地线的拆除状态,确保地线真实有效地拆除。

具体地,与上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无源射频检测组件包括天线,所述天线连接有第一射频芯片和第二射频芯片,各射频芯片分别存储代表地线挂接状态和拆除状态的两个不同的码值,所述感测单元与所述第一射频芯片和第二射频芯片电连接,并根据是否感测到所述被感测单元而切换所述第一射频芯片或第二射频芯片与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地线拆除状态信息为第二射频芯片存储的码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微机防误系统中,如图22所示,在微机防误系统中,防误主机开票(例如开操作票)并授权给电脑钥匙执行操作,即电脑钥匙被授权按照票中包含的操作步骤进行解闭锁操作,若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涉及到拆除地线操作,则电脑钥匙就获得了拆除地线的操作权限,需按照以上s1’到s6’的步骤执行拆除地线操作,完成后即可确认拆除地线完成,然后继续执行票上的其他操作,若再次遇到涉及地线拆除的操作,则再次按照以上s1’到s6’的步骤执行拆除地线的操作,这样,拆除地线的操作都可以被微机防误系统管控与记录,且可确保地线拆除成功,避免漏拆地线的情况发生,且每个地线锁具都有身份编码,可以防止误拆地线的情况。

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主旨、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等到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视为本申请揭露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