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5758发布日期:2020-06-23 22:2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引流线连接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



背景技术:

目前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引流线线夹大多数使用液压型线夹,该种线夹的优点在于引流线与设备线夹连接紧固,不会发生诸如螺栓型线夹的引流线直接从线夹内脱出的情况,缺点在于引流线在压接过程中发生较大延展现象,当遇到大风天气时,引流线在风摆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全部集中于线夹的根部的位置处,进而一些大风区变电站的引流线极易从线夹根部断股,从而导致设备停运甚至发生故障跳闸,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线夹存在大风区变电站使用时引流线极易从线夹根部断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包括压接管、连接板、前线夹板及后线夹板,压接管呈竖直设置,压接管下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安装孔,压接管上端和后线夹板固定连接,压接管内形成上端开口的压接盲孔,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前后对合时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引流线的圆柱形夹线槽。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前线夹板可包括前弧形板部和前侧板部,前弧形板部的横截面呈开口向后的半圆环状,前弧形板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前侧板部,后线夹板包括后弧形板部和后侧板部,后弧形板部的横截面呈开口向前的半圆环状,后弧形板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后侧板部,后弧形板部下端和压接管上端固定连接,前弧形板部和后弧形板部前后对合时前弧形板部和后弧形板部之间形成所述的夹线槽,每块前侧板上均设有第二螺栓安装孔,对应每个第二螺栓安装孔位置的后侧板上均设有第三螺栓安装孔。

上述夹线槽的中心轴线可和压接盲孔的中心轴线共线。

上述压接管、连接板及后线夹板可为一体制造成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不仅能够实现引流线与设备线夹的紧固连接,还能避免引流线在风摆作用下产生的应力集中在对应压线管根部的引流线阶段处,即不易出现引流线断股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变电站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压接管,2为连接板,3为第一螺栓安装孔,4为压接盲孔,5为夹线槽,6为前弧形板部,7为前侧板部,8为后弧形板部,9为后侧板部,10为第二螺栓安装孔,11为第三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包括压接管1、连接板2、前线夹板及后线夹板,压接管1呈竖直设置,压接管1下端和连接板2固定连接,连接板2上设有第一螺栓安装孔3,压接管1上端和后线夹板固定连接,压接管1内形成上端开口的压接盲孔4,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前后对合时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引流线的圆柱形夹线槽5。使用时,先将引流线压接在压接管1内,然后将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前后对合并固定在一起,将引流线夹紧在夹线槽5内,由此引流线在风摆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基本位于对应夹线槽5位置的引流线阶段处,而引流线被夹紧在夹线槽5内时基本没发生延展现象,引流线变形很小,从而不易出现引流线断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不仅能够实现引流线与设备线夹的紧固连接,还能避免引流线在风摆作用下产生的应力集中在对应压线管根部的引流线阶段处,即不易出现引流线断股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变电站供电的可靠性。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前线夹板包括前弧形板部6和前侧板部7,前弧形板部6的横截面呈开口向后的半圆环状,前弧形板部6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前侧板部7,后线夹板包括后弧形板部8和后侧板部9,后弧形板部8的横截面呈开口向前的半圆环状,后弧形板部8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后侧板部9,后弧形板部8下端和压接管1上端固定连接,前弧形板部6和后弧形板部8前后对合时前弧形板部6和后弧形板部8之间形成所述的夹线槽5,每块前侧板上均设有第二螺栓安装孔10,对应每个第二螺栓安装孔10位置的后侧板上均设有第三螺栓安装孔11。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时只需使用螺栓将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前后对合固定在一起,就可实现将引流线夹紧在夹线槽5内的目的。

如附图1、2所示,夹线槽5的中心轴线和压接盲孔4的中心轴线共线。由此可进一步减小对应压线管根部位置的引流线在风摆作用下产生的应力。

优选的,压接管1、连接板2及后线夹板为一体制造成型。由此便于制造。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接管、连接板、前线夹板及后线夹板,压接管呈竖直设置,压接管下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安装孔,压接管上端和后线夹板固定连接,压接管内形成上端开口的压接盲孔,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前后对合时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引流线的圆柱形夹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其特征在于前线夹板包括前弧形板部和前侧板部,前弧形板部的横截面呈开口向后的半圆环状,前弧形板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前侧板部,后线夹板包括后弧形板部和后侧板部,后弧形板部的横截面呈开口向前的半圆环状,后弧形板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后侧板部,后弧形板部下端和压接管上端固定连接,前弧形板部和后弧形板部前后对合时前弧形板部和后弧形板部之间形成所述的夹线槽,每块前侧板上均设有第二螺栓安装孔,对应每个第二螺栓安装孔位置的后侧板上均设有第三螺栓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其特征在于夹线槽的中心轴线和压接盲孔的中心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其特征在于压接管、连接板及后线夹板为一体制造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其特征在于压接管、连接板及后线夹板为一体制造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引流线连接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可防止引流线断股的防风型设备线夹,包括压接管、连接板、前线夹板及后线夹板,压接管呈竖直设置,压接管下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安装孔,压接管上端和后线夹板固定连接,压接管内形成上端开口的压接盲孔,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前后对合时前线夹板和后线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引流线的圆柱形夹线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不仅能够实现引流线与设备线夹的紧固连接,还能避免引流线在风摆作用下产生的应力集中在对应压线管根部的引流线阶段处,即不易出现引流线断股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变电站供电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樊飞强;颜晓东;冯卫军;赵春宝;强继强;张生琪;王伟东;王存虎;彭阳;万星;杜学友;王明;朱文彬;刘春雷;罗琨;高惠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2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