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铜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74036发布日期:2020-06-20 17: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铜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磷铜负极材料原子比p:cu=1:3~2:1,纳米层状结构的层间距小于50纳米,多层组成颗粒,颗粒形状不规整,颗粒粒径小于1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磷铜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比3%~10%称取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将红磷粉末(粒径小于200目)加入树脂中,加入树脂溶解剂(可以是苯类、酮类、酯类、醇类,没有严格要求),经充分搅拌后,经闭式喷雾干燥,形成树脂包覆磷;

s2)按原子比p:cu(原子比)=1:3~2:1称取树脂包覆的磷以及氧化铜,在无水乙醇环境下球磨2~10小时,结束后滤去无水乙醇,并经真空干燥24小时;

s3)放入管式炉,通以氮气或氩气保护,气流流量不高于200ml/min,以2~4摄氏度/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摄氏度,恒温2~6小时,随后自然降至常温;

s4)取出后经过200目筛,获得上述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的pcu负极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铜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磷铜负极材料原子比P:Cu=1:3~2:1,纳米层状结构的层间距小于50纳米,多层组成颗粒,颗粒形状不规整,颗粒粒径小于1微米。本发明通过树脂包覆红磷,解决了磷基合金在合成过程中因活性强导致的安全隐患,确保全过程安全可控,并在后期的高温环境下直接构造树脂裂解碳层,既能实现制备高安全性患,也能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导电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钊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03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