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6391发布日期:2020-12-04 13:5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带动机械部件相对运动而产生预定响应的继电器,它一般由磁路部分、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组成,磁路部分包括铁芯、缠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衔铁、轭铁等。当线圈(即漆包线)通过电流时产生电磁力,衔铁被吸引,与铁芯一端的极面接触,从而驱使动簧部分的动触点与静簧部分的静触点接触;当线圈中电流消失时,电磁力随之消失,衔铁复位,与铁芯一端的极面分开,从而使得动簧部分的动触点与静簧部分的静触点分离。通过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接触或分离,达到导通或切断电路的目的。现有技术的一部分电磁继电器,其衔铁是通过推动卡与动簧部分配合,由于衔铁与推动卡采用直接接触连接的方式,导致继电器的磁路部分与接触部分之间的爬电距离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磁路部分和推动卡,静簧部分和动簧部分均设置于底座,磁路部分包括装有铁芯及漆包线的线圈架、衔铁和与铁芯连接的轭铁,线圈架设置于底座,衔铁设置在轭铁的刀口处,并与铁芯极面配合;衔铁上设置绝缘件,该绝缘件通过推动卡与动簧部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件与衔铁以嵌件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件设有卡接部,所述推动卡靠近所述衔铁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卡接部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动簧部分设为可抗短路电流的结构,其包括引出片和带弹性的动簧片,引出片设置于底座,动簧片连接引出片,该动簧片上设置动触点,与所述静簧部分的静触点配合;所述推动卡远离所述衔铁的一端与动簧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远离所述衔铁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该第二卡槽从所述动簧片的宽度方向卡住所述动簧片,所述动簧片在与第二卡槽配合的位置处设有缺口,该缺口相对的两边分别朝所述动簧片的同一侧折弯。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辅助动触点的辅助动簧片和设置辅助静触点的辅助静簧片,辅助动簧片和辅助静簧片对应配合,且二者设置于所述线圈架;辅助动簧片由所述衔铁驱动,且辅助动簧片的动作状态与所述动簧部分的动作状态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动簧片包括一体相连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沿与所述线圈架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线圈架,且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相连的一端与所述线圈架之间具有预设距离;第二片体设有所述辅助动触点,并与所述衔铁配合动作,且该第二片体呈z字形和/或设有镂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动簧片的引脚部分和辅助静簧片的引脚部分均为单片结构,并分别设有凸出于其表面的冲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复原簧片,该复原簧片包括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二者相连成l字形,第一簧片抵于所述衔铁以提供衔铁复位,并切出限位片,该限位片的根部延伸至第二簧片,该限位片位于第二簧片所在的方向上,且该限位片的尾部朝背离第二簧片的一侧折弯,并穿过所述衔铁和搭在所述衔铁上,以限制衔铁脱落;第二簧片切出卡装片,该卡装片朝第二簧片厚度方向所在一侧倾斜,并与第二簧片形成弹性开合结构,该弹性开合结构插装于所述轭铁与底座之间;限位片的根部远离卡装片的根部,并靠近第二簧片与第一簧片的交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动簧部分的数量为至少两组,该至少两组动簧部分并列设置,并均与所述推动卡连接;所述推动卡与所述底座和/或底座所连接的外壳配合有导向结构,对所述推动卡的运动进行导向。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衔铁上设置绝缘件,该绝缘件通过推动卡与动簧部分连接,使得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磁路部分与接触部分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继电器的电寿命水平,消除安全隐患。

2、所述绝缘件与衔铁一端以嵌件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使绝缘件与衔铁固定牢靠,并可以节省二者的组装工序。

3、所述绝缘件设有卡接部,所述推动卡靠近所述衔铁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卡接部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使绝缘件与推动卡装拆便捷。

4、所述动簧部分设为可抗短路电流的结构,使本发明还具有抗短路电流的功能。所述推动卡远离所述衔铁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该第二卡槽卡住所述动簧片,使推动卡与动簧片的装拆便捷。所述动簧片在与第二卡槽配合的位置处设有缺口,该缺口相对的两边分别朝所述动簧片的同一侧折弯,可以防止毛屑产生。

5、本发明还包括所述辅助动簧片和辅助静簧片,使本发明可以监控主触点单元(即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的状态。所述辅助动簧片包括一体相连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沿与所述线圈架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线圈架,且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相连的一端与所述线圈架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可以减少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时辅助动簧片的应力。第二片体设有所述辅助动触点,并与所述衔铁配合动作,且该第二片体呈z字形和/或设有镂空结构,可以增加第二片体的弹性。

6、所述辅助动簧片和辅助静簧片的引脚部分均为单片结构,并设有凸出于其表面的冲槽,有利于增加引脚部分的强度,且与现有技术引脚部分采用叠片的方式相比,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型难度。

7、所述限位片的根部远离卡装片的根部,并靠近第二簧片与第一簧片的交接处,可以为卡装片提供让位,使卡装片的宽度可以做得更大,从而提高安装后的牢固程度。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5是本发明的衔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衔铁的前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推动卡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推动卡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推动卡的前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推动卡与底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复原簧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复原簧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1、动簧部分2、静簧部分3、磁路部分和推动卡3,静簧部分3和动簧部分2均设置于底座1,磁路部分包括装有铁芯41及漆包线42的线圈架4、衔铁6和与铁芯41连接的轭铁5,线圈架4设置于底座1,衔铁6设置在轭铁5的刀口处,并与铁芯41的极面配合;衔铁6上设置绝缘件7,该绝缘件7通过推动卡3与动簧部分2连接。所述线圈架4呈立式,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架4呈卧式。所述底座1大致中间的位置设有隔墙11,将所述磁路部分与动簧部分2、静簧部分3隔开。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绝缘件7与衔铁6以嵌件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衔铁6大致呈l字形,且其一边61置在所述轭铁5的刀口处,并与铁芯41的极面配合,其另一边62与所述绝缘件7以嵌件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衔铁6的两边61、62相连的部位设有一通槽63,用于与下述复位簧片配合。所述绝缘件7设有卡接部71,所述推动卡3靠近所述衔铁6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81,卡接部71与第一卡槽81卡接配合。所述绝缘件7大致呈t字形,其底端设有所述卡接部71,该卡接部71大致呈工字形或倒t字形。所述第一卡槽81侧面设有让位开口811,卡接部71卡装于第一卡槽81时,其尾端利用所述让位开口811将第一卡槽81撑大,使卡接部71尾端能够顺利通过第一卡槽81,直至卡接部71中间较细的部分卡在第一卡槽81中。如此,不仅使绝缘件7与推动卡3装拆便捷,还可以限制推动卡3的上下晃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簧部分2设为可抗短路电流的结构,具体,所述动簧部分2包括引出片21和带弹性的动簧片22,引出片21设置于底座1,动簧片22顶端连接引出片21顶部,二者大致形成倒u字形。所述动簧片22的数量为至少两片,该至少两片动簧片22叠加在一起,且与引出片21不相邻的至少一片动簧片顶部设有u字形折弯部222。所述动簧片22底部朝远离静触部分3的一侧倾斜,并设置动触点223,与所述静簧部分3的静触点31配合。所述推动卡3远离所述衔铁6的一端与动簧片22连接。具体,所述推动卡3远离所述衔铁6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82,该第二卡槽82从所述动簧片22的宽度方向卡住所述动簧片22,所述动簧片22在与第二卡槽82配合的位置处设有缺口221,该缺口221相对的两边分别朝所述动簧片22的同一侧折弯。所述动簧部分2的数量具体为两组,但不局限于此。两组动簧部分2并列设置,并分立于所述底座1与其所连接的外壳(图中未体现)形成的两个腔室中,所述静簧部分3的静触点数量为两个,与两组动簧部分2的动触点223一一配合。所述推动卡8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卡槽82,两个第二卡槽82相互对称,并一一卡住两组动簧部分2的动簧片22。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设置辅助动触点2021的辅助动簧片20和设置辅助静触点301的辅助静簧片30,辅助动簧片20和辅助静簧片30对应配合,且二者设置于所述线圈架4。辅助动簧片20由所述衔铁6驱动,且辅助动簧片20的动作状态与所述动簧部分2的动作状态相反,即,当动簧部分2的动簧片22朝吸合的方向运动时,辅助动簧片20则朝断开的方向运动,动簧部分的动簧片22朝断开的方向运动时,辅助动簧20则朝吸合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6一边61尾端设有一驱动部64,所述衔铁6沿使所述动触点223与静触点31闭合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驱动部64驱动所述辅助动簧片20,使辅助动触点2021与所述辅助静触点301断开;所述驱动部64释放所述辅助动簧片20时,所述辅助动簧片20依靠自身反力复位。所述驱动部64与所述衔铁6一体成型,并且,所述驱动部64可套装绝缘套,通过该绝缘套增加辅助触点单元与磁路部分的漆包线42的爬电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动簧片20包括一体相连的第一片体201和第二片体202,第一片体201沿与所述线圈架4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设置,并侧向插装于所述线圈架4,且第一片体201与第二片体202相连的一端与所述线圈架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如此,可以减少动触点223与静触点31闭合时辅助动簧片20的应力。第二片体202设有所述辅助动触点2021,并与所述衔铁6配合动作,该第二片体202呈z字形,并设有镂空结构2022,使第二片体202的弹性更佳。所述辅助静簧片30大致呈l字形,其侧向插装于所述线圈架4,且其一端设置所述辅助静触点301,另一端构成引脚部分,并穿过底座1。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动簧片20的引脚部分(即所述第一片体201远离第二片体202的一端,其穿过底座1)和辅助静簧片30的引脚部分均为单片结构,并分别设有凸出于其表面的冲槽2011、302(即冲槽为沉槽,且冲槽所在的部位向引脚部分的一侧表面凸出)。如此,有利于增加引脚部分的强度(引脚部分后期连接于电路板时,需要粘锡处理,使冲槽中填充有锡,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引脚部分的强度),且与现有技术引脚部分采用叠片的方式相比,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型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卡3与所述底座1和/或底座1所连接的外壳配合有导向结构,对所述推动卡3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导向结构具体包括所述推动卡3远离所述衔铁6的一端顶面由两上凸台83形成的上导槽831、所述推动卡3远离所述衔铁6的一端底面由两下凸台84形成的下导槽841、所述底座1在两组动簧部分2之间向上延伸的一下导向板12,以及所述外壳中在两组动簧部分2之间向下延伸的一上导向板(图中未体现),上导向板与上导槽831滑动配合,下导向板12与下导槽841滑动配合。如此,能够对推动卡3起到强制导向的功能,避免发生两组动簧部分2有一组触点出现粘接时,推动卡3出现扭转复位,导致辅助触点单元异常闭合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复原簧片9,用于提供衔铁6复位。该复原簧片9包括第一簧片91和第二簧片92,二者相连成大致l字形,第一簧片91抵于所述衔铁6的通槽63底面以提供衔铁6复位,该第一簧片91切出限位片93,该限位片93的根部延伸至第二簧片92,该限位片93位于第二簧片92所在的方向上,且该限位片93的尾部朝背离第二簧片92的一侧折弯,并穿过所述衔铁6的通槽63和搭在所述衔铁6另一边62上表面,以限制衔铁6脱落。第二簧片92切出卡装片94,该卡装片94朝第二簧片92厚度方向所在的一侧倾斜(具体,卡装片94朝第一簧片91所在的一侧倾斜,但不局限于此),并与第二簧片92形成弹性开合结构,该弹性开合结构插装于所述轭铁5与底座1之间。限位片93的根部远离卡装片94的根部,并靠近第二簧片92与第一簧片91的交接处,如此,可以为卡装片94提供让位,使卡装片94的宽度可以做得更大,从而提高安装后的牢固程度。所述卡装片94大致呈倒t字形。

本发明的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由于其衔铁6通过绝缘件7推动卡3连接,使得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磁路部分与接触部分(即动簧部分2和静簧部分3)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继电器的电寿命水平,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动簧部分2具有抗短路电流的功能:当本发明通过短路电流时,会在动簧部分2的动簧片22形成方向朝着静簧部分3的电动力,该电动力促使动簧片22形变预压而使其上的动触点223与静簧部分3的静触点31牢牢接触在一起,从而避免动触点223与静触点31被斥开。

本发明的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