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7346发布日期:2021-03-19 11:1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信息网络连接硬件,尤其涉及一种重型汽车适用的信息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车辆控制中通常使用can网络通信,对任何能够电子化的测量信息或者控制信息进行监控或者指挥。例如can网络等等控制性的局域网一般是多路的复用数据系统,是需要多种信息在同一导线上传输的。如图1a和1b所示的一种j1939型号的连接器,适用于重型车辆或者柴油发动机的通信网络。这类crimp(冷压技术)的连接类硬件采用一金属导线和一插针端子相压接的方式,再组装于绝缘塑料壳内,虽然接线质量较好,但是所述插针端子和塑料壳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所述导线尾端虽然有保留绝缘外皮,但是多条所述导线依旧需要固定。也就是说,在所述插针端子组装后无法直接在导线外部进行密封。

具体地,一种现有技术的制造方法中,如图2所示,首先所述插针端子被压接于所述金属导线,然后所述插针端子作为前端被组装于固定的位置。比如,如图1a和1b所示的一种9p连接器,需要将九个所述插针端子对应地安装于abcdfeghj九个对应位置的安装孔。通常地,对于九个所述导线绝缘外表还需要留出对应的黑红橙黄棕绿蓝紫灰九个颜色来作出标识。在组装之后,再增加ab胶于连接处,烘干稳固后安装密封圈进行围堵。在保证缝隙被封住的情况下,再将所述导线与外壳的后端一起进行注塑,以形成连接器的完整塑胶性绝缘外皮。

如果,在点胶步骤中,没有完全封堵,很有可能在后续的注塑步骤中出现胶料进入所述插针端子,导致无法导电或者接触不良,也就是出现不良品。由于注塑步骤不可逆,一旦出现不良品也无法挽救。而且,整个连接器的生产过程不仅需要前序步骤的完善,而且直到最后的检测步骤才能发现问题,对于每个合格产品而言,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会因为不良品的存在而增加。更具体地,现有的注塑步骤中因模具设备是通过高压注胶入腔室,在腔室内的胶料流动性很好,形成单流向地冲击会导致胶料向所述插针端子方向侧向地挤入。如果胶料流动至所述插针端子的功能区并凝固,将会给所述插针端子的功能带来影响,丧失通信功能性,也就增加了不良品的出现。

而且,注塑要求一定的填充率,也就是需要将多条所述导线充分的封固。充分填充的连接器外表不仅均匀美观,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的连接器也可以避免因受力不均而内部的所述导线出现断裂。有很多的成品连接器是因为被拉扯或者被弯折,导致内部的所述导线出现断裂,所以使用寿命不是很长。

填充率和良好导电性在现有技术中是较为矛盾的两个性能。注塑步骤中填充地越完整,越容易出现不良品,反之越注意避让所述插针端子的功能区,越容易出现填充空隙,导致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制造所述信息连接器能够具有良好的填充率的同时,避免对导电功能的影响,也不会增加额外制造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所述信息连接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端子,能够同时连接至少两个以上的其他适配性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所述信息连接器包括一公端连接端子和一母端连接端子,能够为连接不同需要的连接器提供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在组装后无需额外封堵步骤,可直接注塑而于一连接端子的后部形成一收束壳,减少操作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在注塑中有效地避免过度填充,保护所述连接端子的通信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降低胶料流入所述连接端子位置的机会,提升生产良率,降低合格品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采用包围式的注塑,提高胶料的填充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采用包围式的注塑,避免胶料意外的流向,提升制造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采用包围式的注塑,避免胶料过快流速,避免对所述连接端子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减少组装后的处理,直接注塑而完成制造成品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缩短加工时间,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对每个所述连接端子后端都充分密封与绝缘包裹,保护使用中内部功能不受损伤,保证所述信息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其中充分地达到填充度与功能可靠性两重性能,不以牺牲一方为代价,使得所述信息连接器具有极大的稳定质量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端子和一固定外壳,其中所述固定外壳包括至少两前端壳、至少两后端壳以及一收束壳,其中每个所述连接端子被固定于所述固定外壳之内,其中每个所述连接端子的前部被固定于每个所述前端壳,以提供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前部的对外连接,其中每个所述连接端子的后部被固定于所述后端壳和并均被收纳于所述收束壳,其中每个所述后端壳和所述收束壳相密封地连接,而形成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后部,使得所述连接端子的后部被密封地包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收束壳被注塑地形成于每个所述后端壳,使得位于所述后端壳的所述连接端子的后部被密封地包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信息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基板,其中所述基板被安装于所述前端壳,其中每个所述连接端子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基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固定外壳被注塑地成型为树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固定外壳被注塑地成型为y型或t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固定外壳进一步包括一导线壳,所述导线壳被延伸自所述收束壳地包裹所述连接端子的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多个定位孔,其中所述连接端子自所述前端壳的后部穿过所述定位孔至所述前端壳的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前端壳包括一外罩和一基底部,所述外罩被延伸自所述基底部并于所述外罩和所述基底部之间界定一接入腔,所述外罩具有一接入开口,使得所述连接端子被安装于所述接入腔后能够通过所述接入开口与外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后端壳包括一收纳罩和一外连部,其中所述收纳罩被延伸自所述前端壳的所述基底部并于所述收纳罩和所述前端壳之间界定一收纳腔,使得多个所述连接端子被安装后能够于所述收纳腔内聚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外连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收纳罩的外表面,以供整体地安装所述信息连接器。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用于车辆的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组装至少两连接端子于对应的一前端壳,使得每个所述连接端子的后部被收纳于与所述前端壳连接的一后端壳内;

预固定每个所述后端壳的所述连接端子的后部为一束;

放置所述连接端子于一注塑腔,使得多个所述连接端子之间的相对位置被紧固;

围绕式地注入胶料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的后部;以及

在等待胶料固化之后,脱模。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一种用于重型汽车通信的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现有的所述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图3a和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信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模具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模具示意图。

图10a至10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信息连接器,如图3a至图10c的所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示。特别地,所述信息连接器适用于车辆的通信网络作为连接硬件而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本优选实施例所举出的型号、牌号、应用场景均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针对某一特殊类型而做出的。本优选实施例以一种类型作为举例,可以在等效实施的范围内对其他类型也适用地实施。

所述信息连接器10包括至少两连接端子11和一固定外壳13,其中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被组装并包裹于所述固定外壳13。所述连接端子11均成长条状,以所述连接端子需要对外部的其他所述连接端子11的一端作为前部,自身相对延伸的一端为后部。

所述固定外壳13进一步地包括与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相对应的前端壳131、与每个所述前端壳131相对应的后端壳132,以及一收束壳133,其中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被组装于所述前端壳131,以供所述连接端子11的前部从所述前端壳131与外部进行进一步地连接,其中所述后端壳132被延伸至所述前端壳131,以收纳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于内,其中所述收束壳133被延伸地形成于每个所述后端壳132并包裹多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于内。所述连接端子11可以采用同一型号,使得能够同时连接至少两个以上的其他适配性的连接器。

如图3a和3b所示,所述信息连接器10的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前部被暴露自所述前端壳131,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被密封于所述收束壳133。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收束壳133并不仅仅固定了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并不仅仅将后部的线条捆绑,而是将多个所述后端壳132之间的相对位置也提供固定,使得所述后端壳132连同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一并被固定。优选地,所述后端壳132被所述收束壳133所密封,使得所述后端壳132无需额外与所述连接端子11的固定。

也就是说,所述后端壳132对于所述连接端子11可以为不完全密封的,通过所述收束壳133密封地形成在所述后端壳132并包裹所述连接端子11而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密封。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11相对于所述前端壳131和所述后端壳132均具有一定的间隙,保证使用期间的良好散热环境。更优选地,所述后端壳132内具有一定的空间,辅助热量散出,而不是聚集于所述固定外壳13之内。

更多地,所述连接端子11进一步地包括一金属接口111和一传输线112,其中所述金属接口111和所述传输线112相互压接,其中所述金属接口111被安装于所述前端壳111,使得能够连接至外部,其中所述传输线112被安装并收纳于所述后端壳112。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后部的所有的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而被固定于所述收束壳133。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被完全地遮起。从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延伸自所述前端壳131起,依次地被所述后端壳112约束并被所述收束壳133固定位置。所述收束壳133将多个的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均完整地统一地包裹。

具体地,所述连接端子11进一步地包括一顶端帽113被固定至所述金属接口111的对外端部,使得所述金属接口111对外连接的表面被保护。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连接器10采用j1939型号。也就是说,需要九个所述连接端子11被固定于在一个所述前端壳131和所述后端壳132之内,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标准进行排列。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金属接口111均被安装于对应所述前端壳131,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延伸自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金属接口111至所述收束壳133内。根据需要,有些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是从一个所述金属接口111连接至另外一个邻近所述金属接口111的,有些所述传输线112是从所述金属接口111延伸至所述信息连接器10的后部的。然而,从所述后端壳132延伸出的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均被所述收束壳133包裹并保护。也就是说,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的延伸方向不受限制,但是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均得到充分地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壳131包括一外罩1313和一基底部1316,其中所述外罩1313自所述基底部1316延伸,并于所述外罩1313和所述基底部1316之间定义一接入腔1314。所述外罩1313优选地向外扩大地延伸,以呈大致筒形地界定所述接入腔1314。所述前端壳131具有一接入开口1315,使得另外的所述信息连接器10能够从所述接入开口1315接触到所述连接端子11。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壳132包括一收纳罩1323,其中所述收纳罩1323自所述基底部1316延伸,并于收纳罩1323和所述基底部1316之间定义一收纳腔1324,以供所述收纳腔1324容纳多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于内。所述后端壳132具有一导线出口1325,使得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金属接口111延伸出所述前端壳131的所述接入开口1315以供连接,而所述传输线112延伸出所述后端壳132的所述导线出口1325以供被固定于所述收束壳133。

所述信息连接器10进一步地包括与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相对应的一基板12,其中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被固定于所述基板,以供提供多个所述连接端子11之间的相对确定位置。所述基板12被安装于所述前端壳11的所述基底部1316。所述基板12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孔121,其中所述定位孔121与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相对应。

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金属接口111被固定于所述基板12的所述定位孔121,并延伸至所述前端壳131的所述接入腔1314。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接口111对外连接的部分被所述顶端帽113所保护。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自所述基板12向后延伸,经过所述前端壳131的所述基底部1316进入所述后端壳132的所述收纳腔132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距离所述基底部1316或者所述收纳罩1323都具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是贴紧所述前端壳131或者所述后端壳132而被固定的。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是藉由所述收束壳133而保持一定的距离地固定于所述前端壳131或者所述后端壳132的。所述收束壳133不仅密封所述后端壳132的所述导线出口1325,而且填充了多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之间的空隙。一方面使得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都被确定,另一方面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和所述金属接口111相互压接的部分得到充分的散热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基板12也作为止位件,防止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金属接口111承受过大压力而变型。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11为两组。优选地,分别地作为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母端连接端子102,能够为连接不同需要的连接器提供接口。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后部均被固定至所述固定外壳13。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分别地被组装至两个所述前端壳131并从相应的所述后端壳132延伸而出。特别地,两个所述后端壳132的两个所述导线出口1323的朝向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所述收束壳133大致地成t型或者y型地连接两个所述后端壳132。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所述传输线112被包覆于所述收束壳133之内。因此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所述前端壳131和所述后端壳132作为树枝,配合所述收束壳133作为树干,所述固定外壳13为树形。

两组端子的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被稳定地通过所述收束壳133连接。不仅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所述导线被密封的包裹,而且所述收束壳133的外表平整美观。

特别地,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所述传输线122被填充地包覆于所述收束壳133。所述收束壳133因为呈t型或者y型,本身不易变形,而其中的所述传输线122也不会轻易地被扭曲、弯折或者磨损。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可以保证功能性完整。

更多地,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的所述金属接口111和所述传输线112的露出部分被定义为一公端功能区110,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所述金属接口111和所述传输线112的露出部分被定义为一母端功能区120。在组装后的注塑步骤中,所形成的所述收束壳133不会接触所述公端功能区110或者所述母端功能区120。更不会进入所述金属接口111的内部,不会影响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通信有效性。

更多地,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的所述前端壳131进一步地包括一卡位滑槽1311被形成于所述外罩1313的外表面。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所述前端壳131进一步地包括一卡位凸起1312被形成于所述外罩1313的外表面。所述卡位滑槽1311和所述卡位凸起1312相互可耦合地设计,使得一组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能够连接至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之后被相互稳定地接合。

更多地,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的所述后端壳132进一步地包括一外连部1321。所述外联部1321自所述收纳罩1323的外表面向外凸起,以供安装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的需要。

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所述后端壳132进一步地包括一转动连接部1322。所述转动连接部1322相对所述前端壳131的所述外罩1313可旋转地连接,使得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所述前端壳131的所述外罩1313在连接至另一所述信息连接器10的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之后能够旋转而卡合。

优选地,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的所述前端壳131的所述外罩1313的外表面具有摩擦性的条纹。

所述固定外壳13进一步地包括一导线壳134,所述导线壳134被延伸自所述收束壳133而向后延伸,优选地在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还包括一电气接口,所述导线壳134延伸至所述电气接口。通常地所述电气接口为另外的型号,使得所述信息连接器10将通讯信息从一端的所述连接端子11传至后部的所述电气接口。

如图4和图5,所述信息连接器10的几种连接使用方式被阐述。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可以分别地连接其他的所述信息连接器10的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与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也可以分别地连接其他的相对应的现有的电气端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供一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如图6至图10c所示,优选地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信息连接器10的结构,这里不再赘述具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组装至少两个所述连接端子11至其对应的所述前端壳131,使得与所述前端壳131所对应的所述后端壳132中收纳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

预固定从所述后端壳132延伸而出的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为一束;

放置至少两个所述连接端子11至一模具20的一注塑腔200,以确定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之间的相对位置;

围绕式地注入胶料于至少两个所述后端壳132之间;以及

固化胶料而形成所述收束壳133之后,脱模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组装步骤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压接所述金属接口111与所述传输线112;和

组装所述金属接口111于所述前端壳131内的所述基板12。

在上述组装步骤之后,所述传输线112均收纳于所述后端壳132的所述收纳罩1323。而且,无论有些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是从一个所述金属接口111连接至另外一个邻近所述金属接口111的,还是有些所述传输线112是从所述金属接口111延伸至所述信息连接器10的后部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组装后无需额外封堵步骤,可直接注塑而于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形成所述收束壳133,减少操作麻烦。

具体地,上述预固定步骤被可行地实施为:于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形成一导线壳134,以约束所有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0a至10c所示,上述围绕式地注入胶料步骤进一步包括:

以预定速度向所述注塑腔200注入胶料;和

在胶料流入所述公端功能区110或者所述母端功能区120之前,停止注入胶料。因此,能够在注塑中有效地避免过度填充,保护所述连接端子11的通信能力。

具体地,除了所述注塑腔200中的所有所述连接端子11的所述传输线112进行包裹,还有对已经被确定地放置了对应的至少两个所述后端壳132进行密封。也就是对每个所述后端壳132的所述导线出口1325进行封堵,胶料的填充度被充分地保证。

如图8至图9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模具20进一步地包括一上模具21和一下模具22,当所述上模具21与所述下模具22合并后于之间定义所述注塑腔200。另外,所述模具21进一步地包括一定位件23,以供紧密地固定所述连接端子11的位置于所述注塑腔200。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23为两个,分别为公定位件231和母定位件232,分别地放置于所述下模具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公定位件231和所述母定位件232为对应的卡槽,并具有一定位腔24。

在另外实施例中,所述公定位件231和所述母定位件232可以被调整相对所述下模具22的相对位置。本优选实施例采用先调整所述公定位件231和所述母定位件232紧固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再将所述上模具21与所述下模具22合并。在其他可行的方式中,也可以先所述上模具21与所述下模具22合并,再调整所述公定位件231和所述母定位件232紧固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模具20包括一入料口201和一出料口202,所述入料口201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具21相对所述注塑腔200中间的一端,所述出料口202被设置于所述注塑腔200相对所述定位件23远离的一端。

所述入料口201和所述出料口202的中间进料、侧面出料的设计具有能够侧面溢胶泄压的效果。优选地,胶料采用改性pp材质来减缓流动速度,既能满足填充性,胶料又可以避免流入所述公端功能区110或者所述母端功能区120。也就是避免胶料流入所述接线端子11的所述金属接口111之中,避免废品出现,避免胶料意外的流向,提升制造良率,避免胶料过快流速,避免对所述连接端子的不良影响。

更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ppfb51k阻燃聚丙烯胶料,其主要性能如下表:

具体地,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首先地准备组装好的所述接线端子11、所述前端壳131和所述后端壳132。优选地,压接所述金属接口111与所述传输线112,和组装所述金属接口111于所述基板12。组装完成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之后,将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后部剩余的所述传输线112预先地绑为一束的半成品。之后可以先行组装于所述导线壳134中,也可以先留下等待所述收束壳133形成后再组装所述导线壳134。

然后,将上述半成品放入准备好的所述模具20的所述注塑腔200。所述注塑腔200预先地留出了放置一束剩余的所述传输线112的位置。所述出料口202位于所述一束剩余的所述传输线112的相反的一侧。可选地,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被所述公定位件231和所述母定位件232夹紧,以确定相对位置。在确定了所述公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母端连接端子102之后,所述收束壳133即将被形成的位置也被确定。

接着,围绕式地注入胶料于至少两个所述后端壳132之间。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入料口201位于所述注塑腔200的竖直方向。也就是说,胶料从一束剩余的所述传输线112的位置上方向所述注塑腔200流入。胶料围绕式地流入并包裹一束剩余的所述传输线112,将所述传输线112密封于内。胶料会趋向从所述出料口202留出。胶料并不会过分地进去所述后端壳132之内,避免影响后端壳132所连接的所述前端壳131之内的所述连接端子11。并且,对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后端都充分密封与绝缘包裹,保护使用中内部功能不受损伤,保证所述信息连接器10的使用寿命。配合本优选实施例所采用的胶料性能,在胶料流入所述公端功能区110或者所述母端功能区120之前,胶料会停止流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胶料的性能来实现停止流动的时机,也可以选择停止注入胶料来停止流动的时机。

在等待胶料固化之后,所述收束壳133便形成于所述后端壳132之间并充分包裹所述传输线112。在脱模之后,适应性地处理尾料,便完成制造所述信息连接器10。

另外地,本实用新型提供另外一实施例的所述信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组装至少两连接端子11于对应的所述前端壳131,使得每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被收纳于与所述前端壳131连接的所述后端壳132内;

预固定每个所述后端壳132的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为一束;

放置所述连接端子11于所述注塑腔200,使得多个所述连接端子11之间的相对位置被紧固;

围绕式地注入胶料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以及

在等待胶料固化之后,脱模。

本优选实施例中,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注入步骤针对的是多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也就是说,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11的后部开始流入胶料,并汇集于一束的所述传输线112,进而形成所述收束壳133。与上述的从中间开始注入扩散至侧部不同,本优选实施例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11开始注入,向中汇入并从侧方向中间逐渐的固化。例如从t或者y型的所述注塑腔200的两端开始向中间注入,以形成所述收束壳133。因此,胶料也避免进入所述公端功能区110或者所述母端功能区120,进而保证所述连接端子11的功能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制造方法仅需组装步骤,即可直接注塑而完成制造成品的所述信息连接器10,缩短加工时间,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并且充分地达到填充度与功能可靠性两重性能,不以牺牲一方为代价,使得所述信息连接器10具有极大的稳定质量优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