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3155发布日期:2021-01-15 11:5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



背景技术:

三元锂电池一般指三元聚合物锂电池。三元聚合物锂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或者镍钴铝酸锂的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三元材料做正极的电池相对于钴酸锂电池安全性高。

目前三元电芯的锂电池在笔记本领域广泛使用,但笔记本电池通常作为备用电源,不做笔记本使用时的主要电能供应,因此对于现有笔记本中的三元锂电池,其安全结构考虑不需要太多,但随着三元电芯电池的综合性能和成本优势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使用到三元电芯电池,电池组则是普遍的一种,因此需要考虑到电池组的安全结构,以避免使用时候发生电池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包括电池组壳,所述电池组壳内设有多个容纳腔,容纳腔内放置有蓄电池,电池组壳内容纳腔右侧位置设有真空腔,真空腔内壁上安装有电极板,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电柱与电极板相电连,电极板同时与电池组壳右侧外设置的电极柱相电连,电极柱通过电极柱座固定于电池组壳上,电极柱座中间开设有供电极柱穿过的通槽,通槽内壁上均匀连接有密封橡胶圈,电极柱座上外侧位置设有热膨胀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池组壳外侧除电极柱位置外设有外层防护壳,外层防护壳与电池组壳之间安装有反冲防护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冲防护机构包括固定于外层防护壳内壁上两个相对的固定板以及固定于电池组壳外侧壁对应位置上的连接柱,固定板之间设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顶部的固定板上设有限位块,固定板上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连接柱上顶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顶部连接有尖头杆,尖头杆尖部对准充气气囊,固定块上左右两侧分别抵至顶板上设置的销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充气气囊使用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充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极柱座上的热膨胀胶圈呈两侧短中间长设置,热膨胀胶圈使用硅橡胶制成,在电极柱通电发热时,热膨胀胶圈膨胀从而更进一步密封真空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反冲防护机构,当内部蓄电池爆炸时,爆炸冲击波冲击推动尖头杆刺破充气气囊,充气气囊破裂产生反向冲击,从而抵消部分电池爆炸产生的冲击力,降低电池意外爆炸时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气囊内填充氮气或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当蓄电池爆炸时,往往使电路短路出现火势,气囊爆开时高速冲出的惰性气体可以有效扑灭出现的明火,从而避免出现爆燃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中电极柱座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中反冲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1、外层防护壳;2、反冲防护机构;3、电池组壳;4、电极柱;5、真空腔;6、电极板;7、导电柱;8、容纳腔;9、蓄电池;10、通槽;11、密封橡胶圈;12、电极柱座;13、热膨胀胶圈;14、固定板;15、限位块;16、充气气囊;17、顶板;18、销块;19、连接柱;20、固定块;21、尖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包括电池组壳3,所述电池组壳3内设有多个容纳腔8,容纳腔8内放置有蓄电池9,电池组壳3内容纳腔8右侧位置设有真空腔5,真空腔5内壁上安装有电极板6,所述蓄电池9通过导电柱7与电极板6相电连,电极板6同时与电池组壳3右侧外设置的电极柱4相电连,电极柱4通过电极柱座12固定于电池组壳3上,电极柱座12中间开设有供电极柱4穿过的通槽10,通槽10内壁上均匀连接有密封橡胶圈11,电极柱座12上外侧位置设有两侧短中间长的热膨胀胶圈13,热膨胀胶圈13推荐使用硅橡胶制成;

所述电池组壳3外侧除电极柱4位置外设有外层防护壳1,外层防护壳1与电池组壳3之间安装有反冲防护机构2,反冲防护机构2包括固定于外层防护壳1内壁上两个相对的固定板14以及固定于电池组壳3外侧壁对应位置上的连接柱19,固定板14之间设有充气气囊16,为考虑到安全性,气囊充填空气使用氮气或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充气气囊16顶部的固定板14上设有限位块15,固定板14上顶部连接有顶板17,所述连接柱19上顶部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顶部连接有尖头杆21,尖头杆21尖部对准充气气囊16,固定块20上左右两侧分别抵至顶板17上设置的销块18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当蓄电池9意外发生爆炸时,爆炸冲击波首先冲破电池组壳3,当电池组壳3被冲破时,连接柱19被带动外向扩移,持续的扩移使固定块20挤断销块18,尖头杆21刺破充气气囊16,充气气囊16内的惰性气体高速冲出,不仅防止电池爆炸时电路短路产生明火,同时气囊爆开时同样产生冲击力,与电池的爆炸冲击产生抵消,从而降低电池爆炸影响,减小损失。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包括电池组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壳(3)内设有多个容纳腔(8),容纳腔(8)内放置有蓄电池(9),电池组壳(3)内容纳腔(8)右侧位置设有真空腔(5),真空腔(5)内壁上安装有电极板(6),所述蓄电池(9)通过导电柱(7)与电极板(6)相电连,电极板(6)同时与电池组壳(3)右侧外设置的电极柱(4)相电连,电极柱(4)通过电极柱座(12)固定于电池组壳(3)上,电极柱座(12)中间开设有供电极柱(4)穿过的通槽(10),通槽(10)内壁上均匀连接有密封橡胶圈(11),电极柱座(12)上外侧位置设有热膨胀胶圈(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壳(3)外侧除电极柱(4)位置外设有外层防护壳(1),外层防护壳(1)与电池组壳(3)之间安装有反冲防护机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防护机构(2)包括固定于外层防护壳(1)内壁上两个相对的固定板(14)以及固定于电池组壳(3)外侧壁对应位置上的连接柱(19),固定板(14)之间设有充气气囊(16),充气气囊(16)顶部的固定板(14)上设有限位块(15),固定板(14)上顶部连接有顶板(17),所述连接柱(19)上顶部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顶部连接有尖头杆(21),尖头杆(21)尖部对准充气气囊(16),固定块(20)上左右两侧分别抵至顶板(17)上设置的销块(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使用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充填。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柱座(12)上的热膨胀胶圈(13)呈两侧短中间长设置,热膨胀胶圈(13)使用硅橡胶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包括电池组壳,所述电池组壳内设有多个容纳腔,容纳腔内放置有蓄电池,电池组壳内容纳腔右侧位置设有真空腔,真空腔内壁上安装有电极板,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电柱与电极板相电连,电极板同时与电池组壳右侧外设置的电极柱相电连,电极柱通过电极柱座固定于电池组壳上,电极柱座中间开设有供电极柱穿过的通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欧标三元电芯锂电池组安全结构,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通过设置反冲防护机构,当内部蓄电池爆炸时,爆炸冲击波冲击推动尖头杆刺破充气气囊,充气气囊破裂产生反向冲击,从而抵消部分电池爆炸产生的冲击力,降低电池意外爆炸时的危害。

技术研发人员:都伟云;项卫胜;施寅;许云峰;钱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宏锂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