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4935发布日期:2020-12-15 08:3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接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在一些接线盒中常设置有接线端子进行多个导线之间的电连接,现有一种无螺钉电连接的接线端子,其采用绝缘材料的外壳,两侧设置有插入导线的连接孔,外壳内部设置有导电支架,在导电支架上设置有金属弹片,在导线插入连接孔内时,设置在连接孔下方金属弹片会咬住导线,使导线不会轻易脱离与金属弹片的接触状态,从而使得外壳两侧的导线电连接,而断开则需要操作人员使用工具伸入外壳内推动金属弹片,才能解除导线与金属弹片的接触状态,这种断开连接的方式较为繁琐,在需要紧急断电是无法迅速切断导线之间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优化接线端子的结构,使得连接在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能够快速断开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插头和主体,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导体组和第一壳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二导体组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导体组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导体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导体组适于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导体组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壳体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一端设置有凸起的圆柱轴,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轴相匹配的安装座,所述圆柱轴适于在所述安装座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圆柱轴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适于插入工具将所述第一壳体撬离所述第二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组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第三导体和第四导体,所述第三导体和所述第四导体互相靠近的一端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导体和所述第四导体上的插槽相配合,所述第三导体和所述第四导体互相远离的一端设置有接线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分别与同一保险丝的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上端通过弹簧与同一电路板的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阻器和二极管,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大于所述保险丝的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两侧均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适于插入外部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在插入所述插接孔过程中与所述接线弹簧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三导体或第四导体上至少设置有一跨接孔,跨接孔适于与跨接桥相匹配,所述跨接桥适于使两个相邻的接线端子通电。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接线端子分成插头和主体,在插头内设置有第一导体组,在主体内设置有第二导体组,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使得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之间能形成一个通路,而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通过铰接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相对转动,使得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相对分离,不形成通路,从而使得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能够快速断开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第一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第二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第三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头,11-第一导体组,111-第一导体,112-第二导体,12-第一壳体,13-圆柱轴,14-凹槽,15-保险丝,16-弹簧,17-电路板;

2-主体,21-第二导体组,211-第三导体,212-第四导体,22-第二壳体,23-安装座,24-接线弹簧,25-插接孔,26-跨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

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结构、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x轴的正向代表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包括插头1和主体2,插头1包括第一导体组11和第一壳体12,主体2包括第二导体组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导体组11延伸出第一壳体12,第二导体组21设置在第二壳体22内,第一导体组11适于插入第二壳体11内与第二导体组21过盈配合,第一壳体12的一端和第二壳体22铰接。

本实施例中的接线端子分成插头1和主体2,在插头1内设置有第一导体组11,在主体2内设置有第二导体组21,第一导体组11和第二导体组21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使得第一导体组11和第二导体组21之间能形成一个通路,而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22的通过铰接连接,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22可以相对转动,使得第一导体组11和第二导体组21相对分离,不形成通路,从而使得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能够快速断开电连接。

结合图2所示,第一壳体12一端设置有凸起的圆柱轴13,第二壳体22上设置有与圆柱轴13相匹配的安装座23,圆柱轴13适于在安装座23内转动。具体地,第一壳体12的宽度小于第二壳体22的宽度,其中宽度指的是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第一壳体12安装在第二壳体22的中部位置上,在第一壳体12的左下端的前后两侧均凸起有圆柱轴13,在第二壳体22的上端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圆柱轴13相匹配的安装轴23,其中安装座23为两片优弧状的向上凸起,在安装座23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壳体12前后两侧的圆柱轴13分别插入安装座23中,从而形成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2可以绕其与第二壳体22的铰接处进行转动。

第一壳体12远离圆柱轴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4,凹槽14适于插入工具将第一壳体12撬离第二壳体22,具体地,在第一壳体12的右侧面的下端设置有一凹陷的凹槽14,凹槽14可以为一字型槽或者矩形槽,适于插入一字螺丝刀,或者其他的长条状工具,并以第二壳体22的上表面为支点将第一壳体12进行翘起,对于电气和机械维修工人来说一字螺丝刀等长条形的工具是必备工具,因此在需要断开导线之间的连接时,能够快速通过凹槽14将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22进行撬离,使得第一导体组11和第二导体组12快速分离,从而令导线之间快速安全地断开电连接。

第一导体组11包括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第二导体组21包括第三导体211和第四导体212,第三导体211和第四导体212互相靠近的一端上设置有插槽,第一导体111与第二导体112的端部分别与第三导体211和第四导体212上的插槽相配合,第三导体211和第四导体212互相远离的一端设置有接线弹簧24,具体地,第一壳体12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均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在第一壳体12的下端设置有出口,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下端从下端的出口向下延伸出第一壳体12,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下端并排设置。

在第二壳体22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第三导体211和第四导体212均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第三导体211和第四导体212近似u型结构,其中,第三导体211的右端和第四导体212的左端互相平行,在第三导体211的右端和第四导体212的左端均设置有插槽,其中插槽上设置有圆弧状的凸起结构,在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下端对应插入第三导体211和第四导体212的插槽时,插槽上的凸起结构能牢牢的将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下端压紧,使得连接紧密。在第三导体211的左端和第四导体212的右端上套装有接线弹簧24,其中接线弹簧24为弹性结构,其一端固定在第三导体211或第四导体212,另一端上设置有滑动孔,即接线弹簧24的另一端的滑动孔套装在第三导体211或第四导体212,第三导体211或第四导体212的端部在滑动孔内滑动。具体地,第二壳体22的两侧设置有供导线插入的插接孔25,接线弹性24设置有滑动孔的一端端部处于插接孔25的下方,在导线插入插接孔25内时,导线在进入过程中会先与接线弹簧24的端部接触,带动接线弹簧24向下运动,在导线进入到极限后,接线弹簧24将导线卡在插接孔25内,只有通过工具从上方按压接线弹簧24才能将导线抽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为一体式结构,即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上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在插头1与主体2装配时,第一导体组11和第二导体组21就能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分别与同一保险丝15的两端连接,具体地,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上端弯折出一凹槽结构,保险丝1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上端的凹槽内进行连接,通过保险丝15的设置,使得接线端子两端导线中的电流在超额时能够自行断开,保证了连接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上端设置有保险丝15,在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上端部还通过弹簧16与同一电路板17的两端连接,即保险丝15与电路板17为并联结构,具体地,在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的上端部均连接有一金属材质的弹簧16,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电路板17的两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电路板17上设置有电阻器和二极管,电流从第一导体111经过电路板上的电阻器和二极管流入第二导体112中,其中电阻器和二极管为串联结构,电阻器的电阻大于保险丝的电阻,在接线端子正常通电工作时,因为保险丝15的电阻相对电路板17的电阻较小,电流只通过保险丝15,电路板17上的二极管不亮。当工作电流超过保险丝15的额定电流时,保险丝15熔断,此时电流通过电路板17,二极管发亮,警示保险丝15熔断。通过调整电路板17上的电阻阻值,可以满足不同电压的电路需求。

较佳地,第三导体211或第四导体212上至少设置有一跨接孔26,跨接孔26适于与跨接桥相匹配,跨接桥适于使两个相邻的接线端子通电,具体地,跨接孔26设置在第三导体211或第四导体212的中段,跨接孔26可以设置一个或两个,对应在第二壳体22上设置有对应是跨接桥插入的通道,使跨接桥插入接线端子与第三导体211或第四导体212连接,从而便于多个接线端子直接的连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