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振电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2151发布日期:2021-01-26 21:2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振电容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雷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振电容。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雷管,其依次包括脚线、带延时芯片的控制电路板、点火药头与起爆药。其中带延时的芯片控制电路板上链接有储能电容,在并联型的电子雷管的起爆过程中,控制主机需要起爆指令发出前先通过两根母线给电子雷管内的储能电容充电,才能完成后续的起爆操作。现有的电容外壳的一端用封口塞,造成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由于现有电子雷管现场使用情况复杂,爆破现场振动频繁,极易造成电子雷管基础管壳变形,造成储能电容掉电。在爆破现场,先爆破的电子雷管造成现场振动较强,导致后续没有爆破的电子雷管振动,造成储能电容变形、掉电,引脚脱落等情况,从而造成电子雷管拒爆,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振电容,该产品应用在产品可以应用在矿井、隧道及有水区域中的电子雷管中,提高电子雷管控制模块的稳定性,减少拒爆率。
[0004]
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振电容,包括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的外壳,在外壳的封闭端设有缓冲层,在缓冲层上固定有处于外壳内的芯子、且芯子不与外壳的内壁接触;在芯子的另一端连接有链接导线,在外壳的敞口端设有封口塞,链接导线穿过封口塞延伸至外壳外,封口塞将芯子的端头固定。
[0005]
所述的缓冲层的厚度外壳高度的1/5-1/4。
[0006]
所述缓冲层为向内凹陷的圆环结构,芯子的其中一端处于缓冲层的凹陷结构内,缓冲层与外壳及芯子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0007]
本实用新型对电子雷管的关键元器件储能电容的结构进行改进,在底部设置缓冲层,将芯子的一端固定,与封口塞一协同作用,将芯子固定在外壳中,避免了芯子与外壳碰撞,即使出现轻微的碰撞,由于缓冲作用,降低对电极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0008]
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1]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振电容,包括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的外壳100,在外壳100的封
闭端设有缓冲层400,在缓冲层400上固定有处于外壳内的芯子200、且芯子200不与外壳100的内壁接触;在芯子200的另一端连接有链接导线300,在外壳100的敞口端设有封口塞500,链接导线300穿过封口塞500延伸至外壳100外,封口塞500将芯子200的端头固定。
[0012]
所述的缓冲层400的厚度外壳100高度的1/5-1/4。
[0013]
所述缓冲层400为向内凹陷的圆环结构,芯子200的其中一端处于缓冲层400的凹陷结构内,缓冲层400与外壳100及芯子200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0014]
采用与实施例结构其余结构相同,但是没有缓冲层400的产品作为对比。随机抽取100只电容,按照按照gb/t 2693-2001和gb/t5993-2005中规定的方法在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冲击和振动实验,最后检测各组电容的电容量、外观完整性、esr、绝缘性能等规格参数,计算合格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0015]
实验组冲击后合格率/%振动后合格率/%实施例9998空白组8086
[0016]
本实用新型所述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实用新型的技术创新范围。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