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1052发布日期:2021-07-27 13:5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空气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在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还可用于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和电动机不频繁启动。作为低压断路器的一个重要产品,漏电断路器一般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过欠压保护,漏电自检等功能,若用户还需要浪涌保护,分励脱扣,故障报警,故障显示,辅助触头等功能,传统实现方式是在配电箱里面重新接入一极具有该功能的附件,接线比较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装置,其自动重合闸模块实现了用户对于漏电断路器的远程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断路器装置,其包括漏电断路器1、设置在漏电断路器1一侧的功能扩展基座2和与功能扩展基座2插接配合的自动重合闸模块3b;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包括第二模块壳体30b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内的电动机32b、与电动机32b驱动相连的齿轮组、驱动连杆34b、第二手柄31b,第二手柄31b枢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齿轮组通过驱动连杆34b与第二手柄31b驱动配合;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第一手柄11b,第二手柄31b与第一手柄11b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

优选的,所述第二手柄31b包括枢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的第二转动部311b以及设置在第二转动部311b周侧的第二拨动部310b,第二拨动部310b一端与第二转动部311b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手柄11b可拆卸式驱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拨动部310b一端设有第二卡槽,第一手柄11b卡置于第二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手柄31b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手柄31b的第二转动部311b周侧的第二受动部312b;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的齿轮组包括枢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的驱动齿轮35b,驱动连杆34b一端与驱动齿轮35b驱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受动部312b驱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的导向限位槽300b,驱动连杆34b一端与驱动齿轮35b驱动相连,另一端活动插置在导向限位槽300b内与第二受动部312b驱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漏电断路器1还包括操作机构12b,操作机构12包括锁扣配合的锁扣件122b和跳扣件123b,跳扣件123b与驱动齿轮35b驱动配合;所述驱动齿轮35b向第三方向转动,通过依次驱动配合的驱动连杆34b、第二手柄31b、第一手柄11b使漏电断路器1合闸;所述驱动齿轮35b向第四方向转动,驱动跳扣件123b转动并解除与锁扣件122b的锁扣配合,使漏电断路器1分闸;所述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包括第二电源端子38b,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基座电源端子20b,第二电源端子38b与基座电源端子20b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凵字形结构的模块插槽20,自动重合闸模块3b插置在模块插槽20内,基座电源端子20b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块壳体30b包括第二导向筋,模块插槽20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第二导向筋与导向槽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从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开口端插入或者从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与漏电断路器1相对的一侧插入。

优选的,所述漏电断路器1为两相断路器,包括l极电路和n极电路;所述第二电源端子38b包括第二l极插头和第二n极插头,基座电源端子20b包括分别与l极电路和n极电路相连的l极导电件201b和n极导电件202b,分别与第二l极插头和第二n极插头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包括第二信号端子,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基座信号端子252b,第二信号端子与基座信号端子252b接触配合,外部分闸/合闸信号通过基座信号端子252b、第二信号端子输入自动重合闸模块3b。

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断路器装置,其自动重合闸模块与功能扩展基座插接配合,装配简便,且实现了漏电断路器的远程自动重合闸操作。此外,所述第二手柄和第一手柄装配/拆卸便利,进一步提高了自动重合闸模块与功能扩展基座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漏电断路器和功能扩展基座的位置关系;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l极电路的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n极电路和漏电测试电路的结构,漏电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n极电路、功能扩展基座的基座电源端子的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n极电路和漏电测试电路的结构,漏电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漏电测试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功能扩展基座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基座电源端子、开关件和基座线路板;

图8本实用新型功能扩展基座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基座电源端子、开关件、基座线路板和基座信号组件;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功能扩展模块和功能扩展基座的第一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功能扩展模块和功能扩展基座的第二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功能扩展模块和功能扩展基座的第三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功能扩展模块和功能扩展基座的第四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分励脱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第一模块罩壳的结构;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分励脱扣模块与基座信号组件、开关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重合闸模块与漏电断路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重合闸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触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故障报警指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的电路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10-13所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包括漏电断路器1、功能扩展基座2以及与功能扩展基座2插接配合的功能扩展模块3。进一步的,所述漏电断路器1和功能扩展基座2配合使用,漏电断路器1与功能扩展基座2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可拆卸分体式结构。

优选的,如图1、10-13所示,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设置在漏电断路器1一侧,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模块插槽20,功能扩展模块30插置在模块插槽20内。进一步的,如图1、10-13所示,所述漏电断路器装置还包括在功能扩展模块3插入模块插槽20过程中用于导向和限位功能扩展模块3的导向结构。进一步的,如图1、10-13所示,所述导向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导向筋和导向槽,其中一个设置在功能扩展基座2上,另一个设置在功能扩展模块3上。

优选的,如图10-11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凵字形结构的插槽,功能扩展模块3从凵字形结构的开口端或者从凵字形结构的一侧插入模块插槽20。

优选的,如图12-13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直角形插槽,功能扩展模块3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插入模块插槽20,第一方向与直角形插槽的一侧壁相对,第二方向与直角形插槽的另一侧壁相对。

所述模块插槽20可以设置为不同形状且功能扩展模块3可以从不同方向插入模块插槽20中,使得功能扩展基座2可以跟更多不同类型(结构和功能类型)的功能扩展模块3配合。

优选的,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短路保护机构、过载保护机构、漏电保护机构、过欠压保护机构和漏电自检机构。当然,所述漏电断路器1所包括的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

优选的,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为浪涌保护模块、分励脱扣模块3a、自动重合闸模块3b、辅助触头模块3c或故障报警指示模块3d,上述模块均可与模块插槽20插接配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具有不同功能的功能扩展模块,使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可以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

优选的,如图2-5、7、9所示,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l极电路和n极电路,以及断路器外壳1a;所述断路器外壳1a包括设置其中的第一隔板1c,l极电路和n极电路均设置在断路器外壳1a内且分别位于第一隔板1c两侧;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pe极电路以及与断路器外壳1a配合的第二隔板2a,n极电路位于第一隔板1c和第二隔板2a之间,pe极电路和n极电路分别设置在第二隔板2a两侧;所述l极电路、n极电路和pe极电路被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空间内,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内部的绝缘性能。

优选的,如图3、5、9所示,所述n极电路包括配合使用的n极动触头110d和n极静触头111d,漏电断路器1包括n极灭弧腔,n极动触头110d一端从n极灭弧腔一端插入其中,在n极灭弧腔中与n极静触头111d闭合/分断,n极灭弧腔另一端设有割弧侧壁212c,割弧侧壁212c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灭弧孔,漏电断路器还包括与割弧侧壁212c相对配合的排气孔214c;所述n极灭弧腔,一则避免电弧在n极电路内扩散,有利于提高n极电路内的绝缘性,二来有利于提高灭弧效率和灭弧性能。

如图8、14、15、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一种实现方式。

如图14和15所示,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为分励脱扣模块3a,分励脱扣模块3a包括分励脱扣器36a;如图8所示,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与分励脱扣器36驱动配合的开关件23b;如图21所示,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漏电测试电路,漏电测试电路包括测试电阻r,开关件23b和测试电阻r串接在漏电电路器1的相极电路和n极电路之间;所述分励脱扣模块3a接收外部脱扣信号使分励脱扣器36a动作,驱动开关件23a导通,使漏电断路器1分闸。所述分励脱扣模块3安装简便,而且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分励脱扣工作模式;而且所述分励脱扣模块插置在功能扩展基座上即可使用,实现了即插即用,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需要指出的,所述漏电断路器1为两相断路器时,漏电断路器1的相极电路即l极电路。

优选的,如图14和15所示,所述分励脱扣模块3a包括第一电源端子31a和第一信号端子34a;如图4和8所示,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基座电源端子20b和基座信号组件25b,基座信号组件25b包括基座信号端子252b,第一电源端子31a与基座电源端子20b插接配合,第一信号端子34a与基座信号端子252b接触配合。所述第一电源端子31a和基座电源端子20b配合、第一信号端子34a和基座信号端子252b配合,提高了分励脱扣模块3a与功能扩展基座2接线的便利性。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凵字形结构的插槽,基座电源端子20b和开关件23b分别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底部,基座信号组件25b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侧壁处,随着分励脱扣模块3a插入模块插座20,即可完成第一电源端子31a与基座电源端子20b的插接配合以及第一信号端子34a与基座信号端子252b的接触配合,极大提高了分励脱扣模块3a与功能扩展基座2的装配效率。

如图1、7、16、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如图16和17所示,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为自动重合闸模块3b,自动重合闸模块3b包括第二模块壳体30b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内的电动机32b、与电动机32b驱动相连的齿轮组、驱动连杆34b、第二手柄31b,第二手柄31b枢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齿轮组通过驱动连杆34b与第二手柄31b驱动配合;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第一手柄11b,第二手柄31b与第一手柄11b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与功能扩展基座2插接配合,装配简便,且实现了漏电断路器1的远程自动重合闸操作。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手柄31b包括枢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的第二转动部311b以及设置在第二转动部311b周侧的第二拨动部310b,第二拨动部310b一端与第二转动部311b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手柄11b可拆卸式驱动相连。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所述手柄拨动部310b一端设有第二卡槽,第一手柄11b卡置于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手柄31b和第一手柄11b装配/拆卸便利,进一步提高了自动重合闸模块3b与功能扩展基座2装配效率。

优选的,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手柄31b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手柄31b的第二转动部311b周侧的第二受动部312b;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的齿轮组包括枢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的驱动齿轮35b,驱动连杆34b一端与驱动齿轮35b驱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受动部312b驱动配合。如图2所示,所述漏电断路器1还包括操作机构12b,操作机构12b包括锁扣配合的锁扣件122b和跳扣件123b,跳扣件122b与驱动齿轮35b驱动配合;所述驱动齿轮35b向第一方向转动,通过依次驱动配合的驱动连杆34b、第二手柄31b、第一手柄11b使漏电断路器1合闸;所述驱动齿轮35b向第二方向转动,驱动跳扣件123b转动并解除与锁扣件122b的锁扣配合,使漏电断路器1分闸。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既可以实现漏电断路器1的自动合闸,也可以实现漏电断路器1的自动分闸。

如图1、7、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如图20所示,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为故障报警指示模块3d,故障报警指示模块3d包括第四模块罩壳30d、分别设置在第四模块罩壳30d内的报警线路板34d、报警元件,以及第四电源端子36d;所述报警元件设置在报警线路板34d上,第四电源端子36d与报警线路板34d相连且与功能扩展基座2插接配合。所述故障报警指示模块3d与功能扩展基座2装配快捷简便,而且在出现故障时,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元件包括声音报警元件37d,和/或报警元件包括发光报警元件32d。

如图1、7、18、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如图18所示,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为辅助触头模块3c,辅助触头模块3c包括第三模块壳体30c、第三手柄31c和至少一组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内的触头组,第三手柄31c枢转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上,每组辅助触头组均包括配合使用的辅助动触头320c和辅助静触头321c,辅助动触头320c与第三手柄31c驱动相连;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第一手柄11b,与第三手柄31c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所述第三手柄31c与第一手柄11b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实现了辅助触头模块3c和漏电断路器1的同步动作。所述辅助触头模块3c与功能扩展基座2装配简便,实现了辅助动触头与漏电断路器的动触头的同步动作,为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功能扩展提供便利。

如图3-6、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断路器外壳1a以及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外壳1a内的至少一个相极电路、n极电路、漏电测试电路和测试按钮13g;所述相极电路包括驱动相连的第一手柄11b和操作机构12b,相极电路和n极电路同步闭合/分断;所述漏电测试电路包括串接的测试电阻r和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均为常开开关,分别与操作机构12b、测试按钮13g驱动配合;拨动所述第一手柄11b驱动操作机构12b动作使漏电断路器1合闸时,操作机构12b驱动第一开关s1闭合;按压所述测试按钮13g驱动第二开关s2闭合。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其漏电测试电路仅在漏电断路器1合闸后,再按下测试按钮13g时才会导通,避免误触测试按钮13g,造成漏电断路器装置损坏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如图3-6、21所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导电件10g、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三导电件12g,第二导电件11g与测试按钮13g驱动配合,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一导电件10构成第二开关s2,第三导电件12g与操作机构12b驱动配合,第三导电件12g和第一导电件10g构成第一开关s1。进一步的,如图3、5、6所示,所述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三导电件12g均为扭簧,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三导电件12g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另一端分别与测试按钮13g、操作机构12b驱动配合。所述开关电路由第一导电件10g、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三导电件12g构成,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而且成本低廉。需要指出的,所述开关电路并不仅限于上述一种实现方式,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也可以由微动开关实现,但是占用空间比较大,而且成本也较高。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10-13所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漏电断路器1和功能扩展基座2,以及与功能扩展基座2插接配合的功能扩展模块3;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设置在漏电断路器1一侧,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模块插槽20,功能扩展模块3插置在模块插槽20内。当然,所述漏电断路器1和功能扩展基座2也可以是可拆卸式拼接在一起。

需要指出的,所述漏电断路器1作为常用的电气开关设备,一般具有短路保护机构(短路保护功能)、过载保护机构(过载保护功能)、漏电保护机构(漏电保护功能)、过欠压保护机构(过欠压保护功能)和漏电自检机构(漏电自检功能),当然根据漏电断路器1产品类型的不同,上述所列出的机构(功能)会有增减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为浪涌保护模块、分励脱扣模块3a、自动重合闸模块3b、辅助触头模块3c或故障报警指示模块3d。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可以上上述任意一种模块,但并不仅限于上述模块范围,还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进行拓展,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满足了不同场景下和不同需求下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弹性夹式导电件,功能扩展模块3包括模块插头,模块插头与弹性夹式导电件插接配合。

优选的,如图1、10-13所示,所述漏电断路器装置还包括在功能扩展模块3插入模块插槽20过程中用于导向和限位功能扩展模块3的导向结构。进一步的,如图1、10-13所示,所述导向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导向筋和导向槽,其中一个设置在功能扩展基座2上,另一个设置在功能扩展模块3上。具体的,如图1、10-13所示,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侧壁上的导向槽,功能扩展模块3包括导向筋,导向槽和导向筋配合,以对功能扩展模块3插入功能扩展基座2的路径进行导向和限位,使功能扩展模块3更加流畅的插入模块插槽20,而且使功能扩展模块3更精准的与功能扩展基座2建立连接(例如,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的电源端子与功能扩展基座2上的电源端子对准更加容易、精准)。

优选的,如图10-13所示,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从第一方向插入模块插槽20或从第二方向插入模块插槽20,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如图10-11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凵字形结构的插槽,功能扩展模块3从凵字形结构的开口端或者从凵字形结构的与漏电断路器1相对的一侧插入模块插槽20。具体的,如图10和11所示方向,所述模块插槽20为开口端朝上的凵字形结构的插槽,功能扩展模块3从模块插槽20的上方插入其中,或者功能扩展模块3从模块插槽20的右侧插入其中。

优选的,如图12-13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直角型插槽,第一方向与直角型插槽的一侧壁相对,第二方向与直角型插槽的另一侧壁相对。具体的,如图12和13所示方向,所述模块插槽20为直角型插槽,第一方向与模块插槽20的左侧壁相对,第二方向与模块插槽20的底壁相对,即功能扩展模块3从右侧水平插入模块插槽20中,或者从上方竖直插入模块插槽20中。

优选的,所述漏电断路器包括至少一个相极电路和n极电路,相极电路和n极电路同步闭合/分断。

如图2-5、7-9所示,所述漏电断路器1优选为两相断路器,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l极电路和n极电路,l极电路即相极电路;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pe极电路,和l极电路分别位于n极电路的两侧,pe极电路和功能扩展模块3配合。所述pe极电路设置在n极电路一侧,利于pe极电路与漏电测试电路、漏电断路器的电连接。

优选的,如图2-3、7-9所示,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断路器外壳1a,断路器外壳1a包括设置在其中部的第一隔板1c,第一隔板1c将断路器外壳1a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l极电路和n极电路均设置在断路器外壳1a内且分别位于第一隔板1c两侧,l极电路位于第一空间内,n极电路位于第二空间内;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与断路器外壳1a配合的第二隔板2a,n极电路位于第一隔板1c和第二隔板2a之间,pe极电路和n极电路分别设置在第二隔板2a两侧。

优选的,如图3和5所示,所述n极电路包括配合使用的n极动触头110d和n极静触头111d;如图3、5、9所示,所述断路器外壳1a包括n极灭弧腔,n极动触头110d一端从n极灭弧腔一端插入其中,在n极灭弧腔中与n极静触头111d闭合/分断,n极灭弧腔另一端设有割弧侧壁212c,割弧侧壁212c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灭弧孔,断路器外壳1a还包括与割弧侧壁212c相对配合的排气孔214c。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隔板1c包括第一上挡筋213c和第一侧挡筋211c;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隔板2a包括第二上挡筋23a和第二侧挡筋21a,第二上挡筋23a和第一上挡筋213c配合,构成n极灭弧腔的灭弧腔上侧壁,n极动触头110d一端穿过灭弧腔上侧壁,可避免n极灭弧腔内的电弧气体往n极动触头110d露出n极灭弧腔的部分所在侧喷出,第二侧挡筋21a和第一侧挡筋211c配合构成n极灭弧腔的一侧壁,断路器外壳1a的侧壁构成n极灭弧腔的另一侧壁,割弧侧壁212c构成n极灭弧腔的底壁。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隔板1c的面向l极电路的一侧设有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搭线凸筋10a,l极电路的导线搭置在搭线凸筋10a上,使l极电路的导线更加贴近于漏电断路器1的侧壁,利于漏电断路器1的散热。

优选的,如图4、7、8所示,所述pe极电路包括基座电源端子20b,基座电源端子20b包括接地导电件200b、与l极电路相连的l极导电件201b和与n极电路相连的n极导电件202b。进一步的,所述接地导电件200b、l极导电件201b和n极导电件202b均为弹性夹式导电件。

优选的,如图4、7、8所示,所述pe极电路还包括开关件23b;所述漏电断路器1还包括漏电测试电路,漏电测试电路包括串接在l极电路和n极电路之间的测试电阻r和开关电路,开关件23b与开关电路并联。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电路r和开关电路串接在l极电路的出线端和n极电路的进线端(或者,所述测试电阻r和开关电路串接在l极电路的进线端和n极电路的出线端);所述开关件23b为微动开关。

优选的,如图7-8所示,所述pe极电路还包括基座线路板24b,开关件23b与基座线路板24b相连。进一步的,如图7-8所示,所述开关件23b和基座线路板24b层叠设置在模块插槽20底部。

优选的,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为浪涌保护模块或分励脱扣模块3a时,与开关件23b驱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扩展模块3为浪涌保护模块,当回路中出现浪涌电流时,浪涌模块机构会动作(一般的浪涌保护模块采用低温焊锡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当出现过电流时低温焊锡处会被烧断,烧断后带动相应的机构动作),通过浪涌模块机构推动开关件23b接通,使漏电断路器1跳闸,并通过pe极的接地导电件200b将浪涌电流连接至大地。

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pe极电路还包括基座信号组件25b,功能扩展模块3为分励脱扣模块3a或自动重合闸模块3b,与基座信号组件25b配合,外部控制信号通过基座信号组件25b输入功能扩展模块3。

优选的,如图1、10-11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凵字形结构的插槽时,基座电源端子20b、开关件23b和基座线路板24b均设置在模块插槽20底部,基座信号组件25b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侧壁处。

优选的,如图12-13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直角型插槽时,基座电源端子20b、开关件23b和基座线路板24b设置在模块插槽20一侧壁处,基座信号组件25b设置在模块插槽20另一侧壁处。

需要指出的,所述pe极电路在功能扩展基座2中的布局并不仅限于上述两种,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调整,例如所述模块插槽20为凵字形结构的插槽时,基座电源端子20b、开关件23b、基座线路板24b和基座信号端子25b均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底部;例如所述模块插槽20为直角型插槽时,基座电源端子20b、开关件23b、基座线路板24b和基座信号端子25b均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一个侧壁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2所示,为所述l极电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l极电路包括第一手柄11b、操作机构12b、配合使用的动触头130b和静触头131b,第一手柄11b枢转设置在第一隔板1c上且与操作手柄12b驱动相连,操作手柄12b与动触头130b驱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机构12b包括第一连杆120b、转动板121b、锁扣件122b、跳扣件123b,第一手柄11b通过第一连杆120b与锁扣件122b驱动相连,转动板121b枢转设置在第一隔板1c上,锁扣件122b和跳扣件123b分别枢转设置在转动板121b上且锁扣配合,转动板121b与动触头130b驱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l极电路还包括短路保护机构14b、过载保护机构15b和灭弧室16b。

需要指出的,当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多个相极电路时,每个相极电路可以包括独立的操作机构,也可以所有相极电路共用一套操作机构。

如图3所示,为所述n极电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n极电路包括配合使用的n极动触头110d和n极静触头111d,以及驱动杆10d;所述n极动触头110d转动设置在第一隔板1c上,操作机构12b的转动板121b与驱动杆110d一端驱动相连,驱动杆110d另一端与n极动触头110d驱动相连。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断路器还包括剩余电流检测线圈10e和剩余电流脱扣器11e,二者与n极电路位于第一隔板1c同一侧,剩余电流脱扣器11e通过枢转设置在第一隔板1c上的驱动杠杆与操作机构12b的转动板121b驱动配合,驱动转动板121b转动并解除与锁扣件120b的锁扣配合,使漏电断路器1分闸。

优选的,如图8和15所示,为所述基座信号组件25b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信号组件25b包括基座信号线路板250b、通信端口251b和基座信号端子252b,通信端口251b和基座信号端子252b分别位于基座信号线路板250b两侧。进一步的,如图8和15所示,所述基座信号端子252b为v字形结构的弹簧片。

如图1、4、7-8、10-11、14-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漏电断路器装置中,其功能扩展模块3为分励脱扣模块3a,分励脱扣模块3a包括分励脱扣器36a;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与分励脱扣器36a驱动配合的开关件23b;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漏电测试电路,漏电测试电路包括测试电阻r,开关件23b和测试电阻r串接在漏电断路器1的相极电路和n极电路之间,分励脱扣模块3a接收外部脱扣信号使分励脱扣器36a动作,驱动开关件23b导通,使漏电断路器1分闸。所述分励脱扣器36a可以为电磁脱扣器。

优选的,所述漏电断路器1为两相断路器,包括l极电路和n极电路,l极电路即相极电路。

优选的,如图14-15所示,所述分励脱扣模块3a包括第一电源端子31a和第一信号端子34a;如图4、7-8、15所示,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基座电源端子20b和基座信号组件25b,基座信号组件25b包括基座信号端子252b,第一电源端子31a与基座电源端子20b插接配合,第一信号端子34a和基座信号端子252b接触配合。

优选的,如图14-15所示,所述第一电源端子31a为插头式端子,如图7-8所示,基座电源端子20b为弹性夹式导电件;如图8和15所示,所述基座信号端子252b为弹簧片式端子,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信号端子34a为接触板式端子,与基座信号端子252b弹性接触配合。进一步的,如图14-15所示,所述第一电源端子31a包括第一l极插头、第一n极插头和第一接地插头,如图7-8所示,基座电源端子20b包括接地导电件200b、l极导电件201b和n极导电件202b,分别与第一接地插头、第一l极插头和第一n极插头插接配合。

优选的,如图4、7-8所示,所述开关件23b为常开的微动开关。

优选的,如图14和15所示,所述分励脱扣器3a还包括第一模块罩壳30a、第一模块安装板37a和第一模块线路板38a,第一模块安装板37a固定设置在第一模块罩壳30a内,第一模块线路板38a和分励脱扣器36a分别设置在第一模块安装板37a上,第一电源端子31a、第一信号端子34a和分励脱扣器36a分别与第一模块线路板38a相连。进一步的,如图14和15所示,所述第一电源端子31a一端突出在分励脱扣器3a下侧,第一信号端子34a位于第一模块罩壳30a的左侧壁处。

优选的,如图1、10-11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位凵字形结构的插槽,基座电源端子20b和开关件23b分别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底部,基座信号端子25b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侧壁处。

优选的,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模块罩壳30a包括第一导向筋300a;如图1、10-11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

如图1、4、7-8、10-11、16-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的漏电断路器装置中,其功能扩展模块3位自动重合闸模块3b,自动重合闸模块3b包括第二模块壳体30b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内的电动机32b、与电动机32b驱动相连的齿轮组、驱动连杆34b和第二手柄31b,第二手柄31b枢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齿轮组通过驱动连杆34b与第二手柄31b驱动配合;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第一手柄11b,第二手柄31b与第一手柄11b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

优选的,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包括第二信号端子,与功能扩展基座2的基座信号端子252b接触配合,外部分闸/合闸信号通过基座信号端子252b、第二信号端子输入自动重合闸3b。

优选的,如图16和17所示,所述第二手柄31b包括枢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的第二转动部311b以及设置在第二转动部311b周侧的第二拨动部310b,第二拨动部310b一端与第二转动部311b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手柄11b可拆卸式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进一步的,如图16和17所示,所述第二手柄31b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转动部311b周侧的第二受动部312b;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的齿轮组包括枢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的驱动齿轮35b,驱动连杆34b一端与驱动齿轮35b驱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受动部312b驱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拨动部310b一端与第二转动部311b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槽,第一手柄11b卡置于第二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的导向限位槽300b,驱动连杆34b一端与驱动齿轮35b驱动相连,另一端活动插置在导向限位槽300b内与第二受动部312b驱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限位槽300b为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操作机构12b的跳扣件123b与驱动齿轮35b驱动配合;所述驱动齿轮35b向第三方向转动,通过依次驱动配合的驱动连杆34b、第二手柄31b、第一手柄11b使漏电断路器1合闸;所述驱动齿轮35b向第四方向转动,驱动跳扣件123b转动并解除与锁扣件122b的锁扣配合,使漏电断路器1分闸;所述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相反(即互为反方向)。进一步的,所述跳扣件123b包括跳扣件受动柱,跳扣件受动柱与驱动齿轮35b驱动配合,驱动齿轮35b转动并通过跳扣件受动柱驱动跳扣件转动。如图16所示,驱动齿轮35b下方设有相应的传动件,在第二模块壳体30b上设有相应的传动孔,驱动齿轮35b可以通过传动件驱动跳扣件123b。

优选的,如图16所示,所述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蜗杆33b、第一中间齿轮37b、第二中间齿轮36b和驱动齿轮35b,蜗杆33b与电动机32b驱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驱动连杆34b为u型连杆。

需要指出的,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其电动机32b、齿轮组驱动第二手柄31b转动的结构和原理,以及驱动齿轮35驱动跳扣件123b转动并解除与锁扣件122b的锁扣配合的结构和原理,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展开详述;本实施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主要改进点之一在于:第二手柄31b和第一手柄11b的连接方式、自动重合闸模块3b与功能扩展基座2的配合方式。

优选的,如图16和17所示,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3b还包括第二电源端子38b,与功能扩展基座2的基座电源端子20b插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漏电断路器1优选为两相断路器;所述第二电源端子38b包括第二l极插头和第二n极插头,分别与基座电源端子20b的l极导电件201b和n极导电件202b插接配合。

优选的,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模块壳体30b包括第二导向筋;如图1、10-11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第二导向筋与导向槽配合使用。

优选的,如图1、10-11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凵字形结构的插槽,基座电源端子20b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底部;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电源端子38b一端突出在自动重合闸模块3b下侧。

如图1、4、7-8、10-11、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漏电断路器装置中,其功能扩展模块3为故障报警指示模块3d,故障报警指示模块3d包括第四模块罩壳30d、分别设置在第四模块罩壳30d内的报警线路板34d、声音报警元件37d和发光报警元件32d,以及第四电源端子36d;所述声音报警元件37d和发光报警元件32d分别设置在报警线路板34d上,第四电源端子36d与报警线路板34d相连且与功能扩展基座2插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故障报警指示模块3d还包括设置在第四模块罩壳30d内的第四安装板38d,报警线路板34d和第四电源端子36d分别设置在第四安装板38d上。

优选的,如图20所示,所述第四模块罩壳30d包括透光结构33d,与发光报警元件32d相对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透光结构33d为第四模块罩壳30d的透明部分。

优选的,所述声音报警元件37d为蜂鸣器,发光报警元件32d为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漏电断路器为两相断路器;如图20所示,所述第四电源端子36d包括第四l极插头361d、第四n极插头362d和第四接地插头360d,分别与基座电源端子20b的l极导电件201b、n极导电件202b和接地导电件200b插接配合。

优选的,如图20所示,所述第四模块罩壳30d包括第四导向筋,如图1、10-11所示,模块插槽20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第四导向筋与导向槽配合使用。

优选的,如图1、10-11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凵字形结构的插槽,基座电源端子20b设置在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底部;如图20所示,所述第四电源端子36d一端突出在故障报警指示模块3d的下侧。

如图1、4、7-8、10-11、18-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漏电断路器装置中,其功能扩展模块3为辅助触头模块3c,辅助触头模块3c包括第三模块壳体30c、第三手柄31c和至少一组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内的辅助触头组,第三手柄31c枢转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上,每组辅助触头组均包括配合使用的辅助动触头320c和辅助静触头321c,辅助动触头320c与第三手柄31c驱动相连;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第一手柄11b,与第三手柄31c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

优选的,如图18所示,每组所述辅助触头组均包括辅助动触头320c和分别设置在辅助动触头320c两侧的两个辅助静触头321c,两个辅助静触头321c中,一个为常闭静触头,一个为常开静触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触头模块3c还包括与辅助触头组一对一配合使用的辅助接线端子组,每组辅助接线端子组包括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与一组辅助触头组的两个辅助静触头321c电连。

优选的,如图18和19所示,所述第三手柄31c包括枢转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上的第三转动部311c、与第一手柄11b驱动相连的第三拨动部310c以及与动触头320c驱动相连的第三安装部312c;所述第三拨动部310c和第三安装部312c分别设置在第三转动部311c的周侧。进一步的,如图19所示,所述第三拨动部310c一端与第三转动部311c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三卡槽3100c,第一手柄11b卡置于第三卡槽3100c内。

优选的,如图18所示,所述辅助动触头320c包括辅助动触桥和辅助动触点,辅助动触桥包括辅助动触桥第一部和辅助动触桥第二部,辅助动触桥第二部一端与辅助动触桥第一部折弯相连,另一端设有辅助动触点;所述第三安装部312c包括触头卡槽3120c,第三安装部312c的位于触头卡槽3120c一侧的部分构成触桥限位台,辅助动触头第二部卡置于触头卡槽3120c内,辅助动触头第一部和辅助动触头第二部分别位于触桥限位台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动触头第一部和辅助动触桥第二部的连接处与第三转动部311c限位配合。优选的,所述辅助动触头320c一体成型,由片状弹性金属片弯折成v型结构,v型结构的两侧壁分别为所述的辅助动触桥第一部和辅助动触桥第二部,辅助动触桥第一部短于辅助动触桥第二部。

优选的,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三模块壳体30c包括第三导向筋,如图1、10-11所示,模块插槽20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第三导向筋与导向槽配合使用。

优选的,如图1、10-11所示,所述模块插槽20为凵字形结构的插槽。

如图3-6、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漏电断路器装置中,其漏电断路器1还包括测试按钮13g,漏电测试电路的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均为常开开关分别与操作机构12b、测试按钮13g驱动配合;波动所述第一手柄11b驱动操作机构12b动作使漏电断路器1合闸时,操作机构12b驱动第一开关s1闭合;按压所述测试按钮13g驱动第二开关s2闭合。

优选的,如图3-6所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导电件10g、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三导电件12g,第二导电件11g与测试按钮13g驱动配合,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一导电件10g构成第二开关s2,第三导电件12g与操作机构12b驱动配合,第三导电件12g和第一导电件10g构成第一开关s1。进一步的,如图3-6所示,所述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三导电件12g均为扭簧,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三导电件12g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另一端分别与测试按钮13g、操作机构12b驱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件11g和第三导电件12g分别套设在第一隔板1c的弹簧固定轴上,第一导电件10g固定在第一隔板1c上。

优选的,如图3-6、21所示,所述第三导电件12g一端与n极电路的进线端电连,另一点与操作机构12b驱动配合;所述漏电断路器1还包括断路器线路板12e,第二导电件11g一端与断路器线路板12e相连,另一端与测试按钮13g驱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线路板12e和n极电路位于断路器外壳1a的第一隔板1c的同一侧。

优选的,如图3和5所示,所述操作机构12b通过n极电路的驱动连杆10d与第三导电件12g驱动配合。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导电件12g设置在驱动连杆10d一侧,第三导电件12g的v字形结构的第三导电件受动臂123g与驱动连杆10d驱动配合。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导电件10g为l字形结构的导电板,包括与第三导电件12g配合的第一导电件竖直部100g和第一导电件水平部101g;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导电件11g为扭簧,包括第二导电件主体110g以及分别与第二导电件主体110g相连的第二导电件水平臂111g和第二导电件竖直臂112g,第二导电件水平臂111g与第一导电件水平部101g配合,第二导电件竖直臂112g为l字形结构,包括竖直臂竖直部1120g和竖直臂水平部1121g,竖直臂竖直部1120g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电件主体110g、竖直臂水平部1121g相连,竖直臂水平部1121g的自由端与断路器线路板12e相连;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导电件12g包括第三导电件主体120b以及分别与第三导电件主体120g相连的第三导电件连接臂121g、第三导电件受动臂123g,第三导电件连接臂121g自由端与n极电路的进线端相连,第三导电件受动臂123g为v字形结构,一端与第三导电件主体120g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导电件竖直部100g配合,第三导电件受动臂123g的v字形结构的折弯处与驱动连杆10d驱动配合。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导电件受动臂123g包括依次相连的受动臂第一部1231g、受动臂第二部1232g和受动臂第三部1233g,受动臂第一部1231g一端与第三导电件主体120g相连,受动臂第一部1231g和受动臂第二部1232g折弯相连呈v字形结构,受动臂第三部1233g与第一导电件竖直部100g接触时与其平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