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电组件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3452发布日期:2021-12-25 02:0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电组件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电组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2.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3.连接器现在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应运而生,可实现100mbit/s甚至20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满足汽车行业低电磁辐射、低功耗、带宽分配、低延迟以及同步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其中为了保证车载以太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结构合理的车载以太网连接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车载以太网连接器普遍存在连接结构不稳定、组装和拆装麻烦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接电外壳上设置了紧固弹片,紧固弹片上设有接触凸点,在连接器插接使用时紧固接触效果好,稳定性强,不会出现断触现象,保证了连接器在使用中接电的稳定性的接电组件及连接器。
5.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电组件,包括接电外壳、连接于接电外壳的接电内壳、设于接电外壳内的绝缘体、插设于绝缘体内的接电端子、及连接于接电端子的连接线;所述接电外壳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与接电内壳铆接,所述前端部将绝缘体铆接在内部,所述前端部设有缩颈部、靠近缩颈部一体冲压成型有紧固弹片,所述紧固弹片设有接触凸点。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缩颈部朝上折弯有插接挡片,所述插接挡片与紧固弹片设有间隔槽。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紧固弹片设有若干组、并分别设于前端部的上下表面和左右两侧面。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接电内壳包括第一铆接部、及第二铆接部,所述第一铆接部连接线铆接于接电端子,所述后端部将第一铆接部包覆连接。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铆接部内部铆接有线夹,所述线夹将连接线夹持;所述线夹包括外包部及内夹部,所述外包部将连接线的外沿包覆,所述内夹部将连接线的内芯夹持。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绝缘体开设有插槽,所述接电端子插入至插槽内,所述接电端子包括插接部、紧固部及连接部,所述插接部与紧固部插入至插槽内,所述连接部与连接线连接。
11.一种连接器,包括所述的接电组件。
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开设于外壳体的插接腔、及设于外壳体体两侧并连通至插接腔的固定件,所述接电组件插设于所述插接腔,所述固定件将接电组件固定于插接腔内。
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壳体顶端设有固定卡件,所述固定卡件设有固定卡扣和按压弹片,所述外壳体顶端设有固定环所述按压弹片穿过所述固定环。
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接腔设有四组,每组的插接腔均插设有接电组件,所述固定件设有固定卡扣和限位卡扣,所述外壳体两侧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扣插入至固定卡槽内,所述限位卡扣将内接电内壳固定。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相比传统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连接器接电接触不稳定的问题,在接电外壳上设置了紧固弹片,紧固弹片上设有接触凸点,在连接器插接使用时紧固接触效果好,稳定性强,不会出现断触现象,保证了连接器在使用中接电的稳定性。具体是,连接器包括了外壳体、开设于外壳体的插接腔、插接于外壳体的接电组件、及设于外壳体体两侧并连通至插接腔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接电组件固定于插接腔内;整体结构简单,通过固定件将接电组件固定,结构稳定可靠,插接使用中稳定性好。
17.接电组件包括接电外壳、连接于接电外壳的接电内壳、设于接电外壳内的绝缘体、插设于绝缘体内的接电端子、及连接于接电端子的连接线;所述接电外壳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与接电内壳铆接,所述前端部将绝缘体铆接在内部,所述前端部设有缩颈部、靠近缩颈部一体冲压成型有紧固弹片,所述紧固弹片设有接触凸点。采用接电内壳和接电外壳的配合,将绝缘体和连接线铆压固定,并接电外壳上设置紧固弹片,且采用一体冲压成型,整体结构在插接导电传输使用时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连接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a

a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电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接电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外壳体1、固定卡件11、固定卡扣111、按压弹片112、固定环12、固定卡槽13、插接腔2、接电组件3、接电外壳31、前端部311、缩颈部3111、紧固弹片3112、接触凸点3113、插接挡片3114、后端部312、接电内壳32、第一铆接部321、第二铆接部322、线夹3221、外包部3222、内夹部3223、绝缘体33、插槽331、接电端子34、插接部341、紧固部342、连接部343、连接线35、固定件4、连接卡扣41、限位卡扣42。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
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8.如图1~图6所示,一种连接器,包括了外壳体1、开设于外壳体1的插接腔2、插接于外壳体1的接电组件3、及设于外壳体1体两侧并连通至插接腔2的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将接电组件3固定于插接腔2内;接电组件3包括接电外壳31、连接于接电外壳31的接电内壳32、设于接电外壳31内的绝缘体33、插设于绝缘体33内的接电端子34、及连接于接电端子34的连接线35;所述接电外壳31包括前端部311和后端部312,所述后端部312与接电内壳32铆接,所述前端部311将绝缘体33铆接在内部,所述前端部311设有缩颈部3111、靠近缩颈部3111一体冲压成型有紧固弹片3112,所述紧固弹片3112设有接触凸点3113。采用接电内壳32和接电外壳31的配合,将绝缘体33和连接线35铆压固定,并接电外壳31上设置紧固弹片3112,且采用一体冲压成型,整体结构在插接导电传输使用时稳定性好。
29.缩颈部3111朝上折弯有插接挡片3114,所述插接挡片3114与紧固弹片3112设有间隔槽,通过插接挡板用于连接器插接导电传输时进行限位,插接稳定性好,结构可靠,间隔槽方便固定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插接接触时效果更佳。
30.紧固弹片3112设有若干组、并分别设于前端部311的上下表面和左右两侧面,紧固弹片3112采用多组,并对应上下表面和左右两侧,在插接时进行多面接触,接触导电传输效果好。
31.接电内壳32包括第一铆接部321、及第二铆接部322,所述第一铆接部321连接线35铆接于接电端子34,所述后端部312将第一铆接部321包覆连接,进一步改进为,第二铆接部322内部铆接有线夹3221,所述线夹3221将连接线35夹持;所述线夹3221包括外包部3222及内夹部3223,所述外包部3222将连接线35的外沿包覆,所述内夹部3223将连接线35的内芯夹持,通过铆接部用于接电内壳32的接电连接,结构可靠,接电稳定性好,整体结构可靠,设置线夹3221用于连接线35连接。
32.绝缘体33开设有插槽331,所述接电端子34插入至插槽331内,所述接电端子34包括插接部341、紧固部342及连接部343,所述插接部341与紧固部342插入至插槽331内,所述连接部343与连接线35连接,通过插槽331用于接电端子34的插接部341插接固定,在配合连接部343和连接线35连接,实现接电稳定性,结构可靠。
33.外壳体1顶端设有固定卡件11,所述固定卡件11设有固定卡扣111和按压弹片112,所述外壳体1顶端设有固定环12所述按压弹片112穿过所述固定环12,通过外壳体1上的固定卡扣111在连接器插接使用时进行紧固,保证结构插接的稳定性和精度。
34.插接腔2设有四组,每组的插接腔2均插设有接电组件3,所述固定件4设有连接卡扣41和限位卡扣42,所述外壳体1两侧开设有固定卡槽13,所述连接卡扣41插入至固定卡槽13内,所述限位卡扣42将内接电内壳32固定,插接腔2插设接电组件3,接电组件3通过连接
卡扣41和限位卡扣42配合与外壳体1连接和将接电组件3固定,结构稳定可靠。
3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连接器接电接触不稳定的问题,在接电外壳31上设置了紧固弹片3112,紧固弹片3112上设有接触凸点3113,在连接器插接使用时紧固接触效果好,稳定性强,不会出现断触现象,保证了连接器在使用中接电的稳定性。具体是,连接器包括了外壳体1、开设于外壳体1的插接腔2、插接于外壳体1的接电组件3、及设于外壳体1体两侧并连通至插接腔2的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将接电组件3固定于插接腔2内;整体结构简单,通过固定件4将接电组件3固定,结构稳定可靠,插接使用中稳定性好。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