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0521发布日期:2022-08-16 21:0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绕线机在基板上绕制线圈并安装pin针时,为了避免pin针对线圈的绕制进行干扰,一般是在绕线区域通过线材对基板进行线圈绕制,随后将基板转移至pin针安装区域,对基板进行pin针安装,之后再将基板转移回绕线区域,通过线材对pin针进行缠脚,上述操作需要对基板进行多次转移,使得加工过程繁琐耗时,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多次转移基板即可完成pin针安装、绕线及缠脚过程的用于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包括:
5.插针组件,用于夹取pin针并将所述pin针插装在基板上,且所述pin针贯穿所述基板,所述pin针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
6.转移夹爪,用于转移所述基板;
7.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用于在所述转移夹爪将插有所述pin针的所述基板转移至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时,抵顶在所述基板两端,以实现对所述基板的定位,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同轴设置;
8.第一导针,所述第一导针的轴线与所述基板的端面垂直;
9.第二导针,所述第二导针的轴线与所述基板的端面垂直;
10.线材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针、所述基板及所述第二导针,所述第一导针用于在所述基板的一面绕制线圈,所述第二导针用于在所述基板的另一面绕制线圈,所述第一导针还用于将所述线材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pin针上,所述第二导针还用于将所述线材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二pin针上。
11.优选地,所述插针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插针件和第二插针件,所述第一插针件和所述第二插针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插针件和所述第二插针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紧所述pin针或解除对所述pin针的夹紧,所述第一安装板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插针件和所述第二插针件升降,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基板。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插针件朝向所述第二插针件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浮动压板,所述第二插针件朝向所述第一插针件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pin针位于相邻所述隔板之间,所述浮动压板用于压紧所述pin针。
13.优选地,所述插针组件还包括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插针件和所述第二插针件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件上,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插针件和所述第二插针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14.所述插针组件还包括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
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升降,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基板。
15.优选地,所述的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pin针供应件,所述pin针供应件用于供应所述pin针,所述第一插针件和所述第二插针件用于夹取所述pin针供应件供应的所述pin针,并将所述pin针插装在所述基板上;
16.所述插针组件还包括第六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设置于所第六驱动件上,所述第六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五驱动件在所述pin针供应件和所述基板之间移动,以使所述第五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插针件、所述第二插针件及所述第四驱动件靠近所述pin针供应件或所述基板。
17.优选地,所述的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视觉拍照结构,所述视觉拍照结构用于检测所述pin针供应件供应的所述pin针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18.优选地,所述的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流动治具和导轨,所述流动治具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流动治具用于承载所述基板,且所述流动治具用于带动所述基板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插针组件用于在所述流动治具带动所述基板沿所述导轨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将所述pin针插装在所述基板上。
19.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针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导针临近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均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一定位件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转速,所述第二定位件能够带动所述基板绕所述第二定位件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导针在所述基板的一面绕制线圈,所述第一定位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导针绕所述第一定位件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导针在所述基板的另一面绕制线圈。
20.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件朝向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端设置有芯轴,所述第一定位件朝向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基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芯轴与所述通孔相适配,所述芯轴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所述凹槽内,从而实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对所述基板的定位。
21.优选地,所述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穿线组件,所述穿线组件用于为所述线材提供动力,以使所述线材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针、所述基板及所述第二导针。
2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插针组件夹取pin针并将pin针插装在基板上,转移夹爪将插有pin针的基板转移至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随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抵顶在基板两端,以实现对基板的定位,线材依次穿过第一导针、基板及第二导针,与基板的端面垂直的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分别在基板的两面绕制线圈,线圈绕制后,第一导针将线材的一端缠绕在第一pin针上,第二导针将线材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pin针上,其中,由于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的轴线均与基板的端面垂直,因此,通过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进行线圈的绕制时,线材不需要绕大圈,从而线材不会缠绕在pin针上,即,本技术进行线圈绕制时,pin针不会对线圈的绕制造成干扰,从而本技术能够依次进行pin针安装、绕线及缠脚步骤,不需要对基板进行多次转移。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装置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一实施例的绕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一实施例的第一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27.图4为缠脚件和第二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29.图6为一实施例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一实施例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图7的c处放大图;
32.图9为图7的d处放大图;
33.图10为一实施例的绕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一实施例的抵顶件和剪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2为图11的e处放大图;
36.图13为一实施例的穿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4为图13的f处放大图;
38.图15为一实施例的基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39.图16为一实施例的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7为图16的g处放大图;
41.图18为一实施例的基板的pin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9为图18的h处放大图;
43.图20为一实施例的第一插针件、第二插针件及第四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1为一实施例的第一插针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2为一实施例的第一插针件、第二插针件、第一安装板、第四驱动件及第五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3为一实施例的插针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47.其中,100.第一定位件;110.第一半轴;120.第二半轴;121.凹槽;200.第二定位件;210.芯轴;211.第一轴;212.第二轴;2121.凸起;300.第一导针;400.第二导针;500.夹持组件;510.第一夹板;520.第二夹板;530.推板;540.连接件;550.弹性件;600.抵顶件;700.穿线组件;710.第一夹线柱;720.第二夹线柱;730.第一驱动件;740.第一固定杆;750.第二固定杆;751.夹爪气缸;760.固定板;770.第二驱动件;780.第一移动板;790.导线板;791.导线槽;800.送风管;810.出风口;900.第一夹爪;1000.缠脚件;1100.第二夹爪;1200.剪线组件;1210.第一剪线件;1220.第二剪线件;1230.第三驱动件;1240.第二移动板;1300.转移夹爪;1400.插针组件;1410.第一插针件;1411.浮动压板;1420.第二插针件;1421.隔板;1430.第一安装板;1440.第四驱动件;1450.第五驱动件;1460.第六驱动件;1470.第二安装板;1480.第七驱动件;1490.第三安装板;1500.pin针供应件;1600.流动治具;1700.导轨;1800.视觉拍照结构;
48.1.基板;11.通孔;12.缺口;2.线材;3.第一pin针;4.第二pin针;5.第三pin针;6.pin针。
4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1.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2.如图1及图16-18所示,一种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包括插针组件1400、转移夹爪1300、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导针300及第二导针400,插针组件1400用于夹取pin针6并将pin针6插装在基板上,且pin针6贯穿基板1,pin针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pin针3和第二pin针4,转移夹爪1300用于转移基板1,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用于在转移夹爪1300将插有pin针6的基板1转移至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之间时,抵顶在基板1两端,以实现对基板1的定位,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同轴设置,第一导针300的轴线与基板1的端面垂直,第二导针400的轴线与基板1的端面垂直,线材2依次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及第二导针400,第一导针300用于在基板1的一面绕制线圈,第二导针400用于在基板1的另一面绕制线圈,第一导针300还用于将线材2的一端缠绕在第一pin针3上,第二导针400还用于将线材2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pin针3上,在本实施例中,将线材2缠绕在第一pin针3和第二pin针4上为缠脚过程。
53.插针组件1400夹取pin针6并将pin针6插装在基板1上,转移夹爪1300将插有pin针的基板1转移至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之间,随后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抵顶在基板1两端,以实现对基板1的定位,线材2依次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及第二导针400,与基板1的端面垂直的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分别在基板1的两面绕制线圈,线圈绕制后,第一导针300将线材2的一端缠绕在第一pin针3上,第二导针400将线材2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pin针4上,其中,由于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的轴线均与基板1的端面垂直,因此,通过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进行线圈的绕制时,线材2不需要绕大圈,从而线材2不会缠绕在pin针6上,即,本技术进行线圈绕制时,pin针6不会对线圈的绕制造成干扰,从而本技术能够依次进行pin针6安装、绕线及缠脚步骤,不需要对基板1进行多次转移。
54.进一步地,参考图6及图15,pin针还包括第三pin针5,第三pin针5与第一pin针3及第二pin针4间隔设置,再进一步地,第三pin针5的数量为多个。
55.进一步地,参考图18-19,插针组件1400包括第一安装板1430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430上,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紧pin针6或解除对pin针6的夹紧,第一安装板1430能够带动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升降,以靠近或远离基板1,具体地,当需要将pin针6插装在基板1上时,第一安装板1430带动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下降,以靠近基板1,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在下降过程中将pin针6插装在基板1上,随后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解除对pin针6的夹紧,然后第一安装板1430带动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上升,以远离基板1,从而就完成了pin针6插装过程。
56.进一步地,参考图20-21,第一插针件1410朝向第二插针件142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浮动压板1411,第二插针件1420朝向第一插针件141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1421,pin针位于相邻隔板1421之间,浮动压板1411用于压紧pin针6,具体地,本技术通过隔板1421将相邻的pin针6分割开,以避免相邻的pin针6碰触,且能够保证相邻的pin针6的间距为所需间距,浮动压板1411压紧pin针6,以避免pin针6掉落。
57.进一步地,参考图19及图22,插针组件1400还包括第四驱动件1440,第四驱动件1440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430上,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设置于第四驱动件1440上,第四驱动件1440用于驱动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相互靠近或远离。
58.进一步地,参考图22,第四驱动件1440、第一插针件1410及第二插针件1420的数量均为两个,第四驱动件1440、第一插针件1410及第二插针件1420一一对应,两个第四驱动件1440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430上,具体地,如此设置,插针组件1400一次性可以夹取更多的pin针6,且第一组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能够将多个pin针6插装在基板1的一侧,另一组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能够将另外多个pin针6插装在基板1的另一侧,以满足基板1两侧均插装pin针6的实际需求。
59.进一步地,插针组件1400还包括第五驱动件1450,第五驱动件1450与第一安装板1430连接,第五驱动件1450用于驱动第一安装板1430升降,以靠近或远离基板1。
60.进一步地,参考图23,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pin针供应件1500,pin针供应件1500用于供应pin针6,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用于夹取pin针供应件1500供应的pin针6,并将pin针6插装在基板1上;
61.进一步地,参考图18,插针组件1400还包括第六驱动件1460,第五驱动件1450设置于第六驱动件1460上,第六驱动件1460用于驱动第五驱动件1450在pin针供应件1500和基板1之间移动,以使第五驱动件1450带动第一插针件1410、第二插针件1420及第四驱动件1440靠近pin针供应件1500或基板1。
62.具体地,第六驱动件1460驱动第五驱动件1450朝靠近pin针供应件1500的方向移动,第四驱动件1440驱动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相互靠近,以夹取pin针供应件1500供应的pin针6,然后第六驱动件1460驱动第五驱动件1450朝靠近基板1的方向移动,随后第五驱动件1450带动第一安装板1430、第四驱动件1440、第一插针件1410及第二插针件1420下降,以将第一插针件1410和第二插针件1420夹取的pin针6插装在基板1上。
63.进一步地,参考图18及图23,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流动治具1600和导轨1700,流动治具1600设置于导轨1700上,流动治具1600用于承载基板1,且流动治具
1600用于带动基板1沿导轨1700移动,插针组件1400用于在流动治具1600带动基板1沿导轨1700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将pin针6插装在基板1上。
64.在本实施例中,流动治具16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流动治具1600间隔设置于导轨1700上,多个流动治具1600同时转移基板1,能够提高装置工作效率。
65.进一步地,参考图18,插针组件1400还包括第七驱动件1480及与第七驱动件1480连接的第三安装板1490,插针组件1400还包括与第六驱动件1460连接的第二安装板1470,第二安装板1470与第三安装板1490连接,第七驱动件1480用于驱动第三安装板1490及二安装板1470沿导轨1700的延伸方向移动。
66.进一步地,参考图18,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视觉拍照结构1800,视觉拍照结构1800用于检测pin针供应件1500供应的pin针6是否符合预设标准,pin针6符合预设标准指pin针6的数量为所需数量且pin针6位于所需位置,具体地,当视觉拍照结构1800检测到pin针6符合预设标准后,插针组件1400去夹取pin针6。
67.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8,视觉拍照结构1800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430上,从而便于视觉拍照结构1800进行检测工作,此外,视觉拍照结构1800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430上,节省了空间。
68.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3及图5,第一导针300与第一定位件100可拆卸连接,第二导针400临近第二定位件200设置,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均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且第一定位件100的转速大于第二定位件200的转速,第二定位件200能够带动基板1绕第二定位件200的轴线转动,以使第二导针400在基板1的一面绕制线圈,第一定位件100能够带动第一导针300绕第一定位件100的轴线转动,以使第一导针300在基板1的另一面绕制线圈。
69.具体地,线材2依次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及第二导针400,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抵顶在基板1两端,以实现对基板1的定位,第二定位件200带动基板1绕第二定位件200的轴线转动,由于临近第二定位件200的第二导针400是不动的,从而穿过第二导针400的线材2会逐渐在基板1靠近第二定位件200的一面绕制线圈,此外,由于第一定位件100带动第一导针300绕第一定位件100的轴线转动,且第一定位件100的转速大于第二定位件200的转速,即,第一导针300与基板1存在转速差,从而穿过第一导针300的线材2会逐渐在基板1靠近第一定位件100的一面绕制线圈,且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在基板1的两面绕制的线圈,以各自所在面为参照旋向相同,从而本技术实现了单一线材2在基板1的两面同时绕制线圈,线圈绕制效率高。
70.在本实施例中,线材2可以但不限于为漆包铜线或漆包铝线,基板1为pcb板。
71.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定位件10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半轴110和第二半轴120,第一导针300与第一半轴110可拆卸连接,第一半轴110能够相对第二半轴120转动,第二半轴120和第二定位件200用于抵顶在基板1两端,以实现对基板1的定位,且第一半轴110的转速大于第二定位件200的转速,具体地,第一半轴110和第二半轴120通过轴承连接,进行绕线时,第二半轴120和第二定位件200抵顶在基板1两端,以实现对基板1的定位,第二半轴120和基板1随第二定位件200同步转动,第一导针300随第一半轴110同步转动。
7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00具有中心孔,且第一固定件100侧壁开设有出线口,出线口与中心孔连通,具体地,线材2经第一固定件100的中心孔,并经出线口穿出第一
固定件100,随后线材2依次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及第二导针400,如此设置,避免在绕线过程中线材2受到其它零件的干扰而无法转动,或线材2在绕线过程中直接缠绕在第一定位件的外周,进而导致绕线过程无法正常进行。
73.进一步地,第一定位件100的转速是第二定位件200的转速的两倍,具体地,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进行绕线时,第一导针300随着第一定位件100绕第一定位件100的轴线同步转动,第二导针400不转动,由于第一定位件100的转速是第二定位件200的转速的两倍,因此,基板1相对第一导针300的转速与基板1相对第二导针400的转速相同,从而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能够在基板1的两面同进度绕线,进而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能够同步完成绕线过程。
74.进一步地,参考图6-8,第二定位件200朝向第一定位件100的一端设置有芯轴210,第一定位件100朝向第二定位件200的一端设置有凹槽121,基板1上开设有通孔11,芯轴210与通孔11相适配,芯轴210能够穿过通孔11并伸入凹槽121内,从而实现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对基板1的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21开设于第二半轴120远离第一半轴110的一端。
75.再进一步的,参考图6及图8,通孔11具有向外延伸的缺口12,芯轴210的侧壁具有凸起2121,凸起2121与缺口12相适配,具体地,芯轴210穿过基板1的通孔11时,凸起2121容置于缺口12中,从而基板1无法相对第二定位件200的芯轴210转动,进而第二定位件200绕自身的轴线转动时,能够带动基板1同步转动。
76.进一步地,参考图6及图8,芯轴210包括相连接第一轴211和第二轴212,第二轴212远离第一轴211的一端设置于第二定位件200上,凸起2121位于第二轴212的侧壁上,具体地,芯轴210穿过基板1的通孔11被部分容置于凹槽121内时,第二轴212上的凸起2121容置于缺口12中,第一轴211容置于凹槽12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211和第二轴212一体成型。
77.进一步地,芯轴210还包括第三轴,第二轴212通过第三轴与第二定位件200连接,具体地,当定位基板1时,第一轴211容置于凹槽121内;第二轴212上的凸起2121容置于缺口12中,以限制基板1相对第二轴212的转动;第三轴与第一定位件100抵顶在基板1两端,以限制基板1沿第一定位件100的轴向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轴与第二轴212一体成型。
78.进一步地,第二定位件200能够沿自身的轴向升降,具体地,当需要定位基板1时,将基板1放置于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之间,然后第二定位件200沿自身的轴向上升,从而带动芯轴210沿第二定位件200的轴向同步上升,芯轴210穿过通孔11并伸入凹槽121内,从而通过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实现对基板1的定位;当需要转移基板1时,第二定位件200沿自身的轴向下降,从而带动芯轴210沿第二定位件200的轴向同步下降,从而第二定位件200逐渐远离第一定位件100,进而解除对基板1的定位。
79.再进一步地,芯轴210能够沿第二定位件200的轴向升降,具体地,当需要转移基板1时,芯轴210沿第二定位件200的轴向下降,使芯轴210退出凹槽121,并穿过通孔11缩回第二定位件200内,然后第二定位件200沿自身的轴向下降,从而第二定位件200逐渐远离第一定位件100,以解除对基板1的定位,本技术中芯轴210先缩回第二定位件200内,从而避免芯轴210与第二定位件200同步下降时,芯轴210带动绕制好的线圈移动,而使线圈脱离或部分脱离基板1。
80.进一步地,参考图3及图7,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夹持组件500,夹持组件500设置于第一定位件100上,夹持组件500用于夹持第一导针300,从而实现第一导针300相对于第一定位件100的可拆卸连接。
81.进一步地,参考图3、图7及图9,夹持组件500包括第一夹板510、第二夹板520、推板530、连接件540及弹性件550,连接件540的一端与第一夹板510连接,连接件540的另一端与推板530连接,且连接件540穿过第二夹板520,连接件540能够同第一夹板510和推板530一起相对第二夹板520沿连接件540的轴向移动,弹性件550套设于连接件540外,且弹性件550的一端与第二夹板520抵接,弹性件550的另一端与推板530抵接,具体地,常态下,弹性件550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弹性件550的弹力给推板530施加一个远离第二夹板520的力,从而与推板530通过连接件540连接的第一夹板510会受到靠近第二夹板520的力,从而第一夹板510和第二夹板520能够夹紧第一导针300,当需要解除对第一导针300的夹持时,给推板530施加一个朝向第二夹板520的力,使得弹性件550被进一步压缩,第一夹板510逐渐远离第二夹板520,从而解除对第一导针300的夹持。
82.进一步地,参考图10-11,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抵顶件600,抵顶件600用于给推板530施加驱动力,以使推板530朝第二夹板520的方向移动。
83.进一步地,参考图1及图13,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穿线组件700,穿线组件700用于为线材2提供动力,以使线材2能够依次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及第二导针400。
84.进一步地,参考图13-14,穿线组件7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位于第一定位件100远离第二定位件200的一侧,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紧线材2或取消对线材2的夹紧,第一夹线柱710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具体地,当绕线前需要进行穿线时,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相互靠近,以夹紧线材2,然后第一夹线柱710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夹线柱720一起转动,进而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的会给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之间的线材施加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线材2依次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及第二导针400,在本实施例中,穿线组件700带动线材2穿过第二导针400时,要使线材2穿过第二导针400预设长度,从而保证预设长度的线材2足够使得第二导针400在基板1上完成线圈的绕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穿线组件700进行穿线前,线材2已经部分伸入第一导针300内,从而通过穿线组件700能够可靠地使线材2依次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及第二导针400,避免了线材2偏离第一导针300。
85.进一步地,参考图13-14,穿线组件70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730,第一驱动件730与第一夹线柱710连接,第一驱动件730用于驱动第一夹线柱710转动,具体地,第一驱动件730可以但不限于为电机。
86.进一步地,参考图13-14,穿线组件700还包括第一固定杆740、第二固定杆750及固定板760,第一固定杆740和第二固定杆750均滑动设置于固定板760上,第一夹线柱710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杆740上,第二夹线柱720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杆750上,第一固定杆740和第二固定杆750能够沿固定板760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使得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夹紧线材2或取消对线材2的夹紧。
87.进一步地,参考图13,穿线组件700还包括夹爪气缸751,第一固定杆740和第二固定杆750设置于夹爪气缸751上,夹爪气缸751设置于固定板760上,夹爪气缸751用于驱动第一固定杆740和第二固定杆750相互靠近或远离。
88.进一步地,参考图13,穿线组件70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770,第二驱动件770与固定板760连接,第二驱动件770用于带动固定板760沿第二驱动件770的轴线移动,从而使得一固定杆740、第二固定杆750、第一夹线柱710及第二夹线柱720沿第二驱动件770的轴线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能够对准线材2,避免线材2不在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之间,使得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无法夹紧线材2,具体地,第二驱动件770可以但不限于为伺服电机。
89.进一步地,参考图13,穿线组件700还包括第一移动板780,第二驱动件770设置于第一移动板780上,第一移动板780能够朝靠近或远离第一定位件100的方向移动,具体地,当需要进行穿线时,第一移动板780朝靠近第一定位件100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位于线材2两侧,然后第一固定杆740和第二固定杆750沿固定板760相互靠近,以使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相互靠近并夹紧线材2,随后进行穿线过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板780由伺服电机驱动。
90.进一步地,参考图14,穿线组件700还包括导线板790,导线板790设置于第二夹线柱720上,导线板790上开设导线槽791,导线槽791用于在线材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及第二导针400进行导向,具体地,进行穿线时,线材2穿过导线槽791被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夹紧,然后通过第一夹线柱710和第二夹线柱720进行穿线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导线槽791一端开口,从而线材2能够经开口从侧面进行导向槽。
91.在其他实施例中,穿线组件700为能够沿第一定位件100的轴向升降的夹爪,具体地,通过夹爪直接夹紧线材2,然后夹爪带动线材2沿第一定位件100的轴向下降,从而使得线材2依次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及第二导针400,以实现穿线过程。
92.进一步地,参考图1,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送风管800,送风管800用于输出热风,送风管800能够将热风输出至基板1上的线材2上,以加热线材2,从而使线材2粘在基板1上,热风的温度为60℃-250℃,具体地,当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分别在基板1的两侧进行绕线时,送风管800吹送热风吹拂基板1上的线材2,以使线材2快速粘在基板1上。
93.进一步地,送风管800还用于输出冷风,送风管800能够将冷风输出至基板1上的线材2上,以使线材2凝固在基板1上,具体地,线材2被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分别在基板1的两侧绕制为线圈后,送风管800吹送冷风吹拂基板1上的线材2,以使线材2快速凝固在基板1上,在本实施例中,冷风的温度为室温,冷风的温度为具体为25℃左右。
94.进一步地,参考图1,送风管800具有出风口810,送风管800能够沿自身的轴向升降,以使送风管800的出风口810能够对准或远离基板1上的线材2,具体地,当需要送风管800给基板1上的线材2送风时,驱动送风管800沿第二定位件200的轴向下降,直至送风管800的出风口810能够对准基板1上的线材2,当送风管800给基板1上的线材2送风完毕后,驱动送风管800沿第二定位件200的轴向上升,以避免送风管800对其他过程造成干扰。
95.进一步地,参考图6及图15,基板1具有间隔贯穿基板1的第一pin针3和第二pin针4,第一导针300还用于在绕制线圈后,将线材2的一端缠绕在第一pin针3上,第二导针400还
用于在绕制线圈后,将线材2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pin针4上。
96.进一步地,参考图6及图15,基板1具有贯穿基板1的第三pin针5,第三pin针5与第一pin针3及第二pin针4间隔设置,再进一步地,第三pin针5的数量为多个。
97.进一步地,参考图4-5、图10及图13,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夹爪900和缠脚件1000,第一夹爪900用于夹持第一导针300,第一夹爪900能够带动第一导针300绕第一pin针3的轴线转动,将以线材2的一端缠绕在第一pin针3上,第二导针400固定在缠脚件1000上,缠脚件1000能够带动第二导针400绕第二pin针4的轴线转动,将以线材2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pin针4上,在本实施例中,将线材2缠绕在第一pin针3和第二pin针4上为缠脚过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爪900也设置于固定板760上,以节省空间。
98.具体地,当通过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分别在基板1的两侧绕制线圈时,第一导针300与第一定位件100连接,第二导针400被缠脚件1000固定在原始位置;当线圈绕制结束,开始在第一pin针3和第二pin针4上缠脚时,第一夹爪900夹持第一导针300,且第一定位件100解除与第一导针300的连接,然后第一夹爪900带动第一导针300绕第一pin针3的轴线转动,以进行缠脚,此外,缠脚件1000带动第二导针400绕第二pin针4的轴线转动,以进行缠脚,再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第一导针300缠脚结束后,第二导针400再进行缠脚,或第二导针400缠脚结束后,第一导针300再进行缠脚。
99.进一步地,第一导针300的轴线和第二导针400的轴线均与基板1垂直,具体地,如此设置避免第一导针300和第二导针400在绕制线圈时,线材2、第一导针300或第二导针400碰触到任意的pin针,而对线圈的绕制造成干扰。
100.进一步地,第一夹爪900能够朝靠近或远离第一定位件100的方向移动,具体地,当需要缠脚时,第一夹爪900朝靠近第一定位件100的方向移动,并夹持第一导针300,随后带动第一导针300绕第一pin针3的轴线转动,以进行缠脚。
101.进一步地,缠脚件1000能够带动第二导针400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定位件200的方向移动,具体地,当需要穿线时,缠脚件1000带动第二导针400靠近第一定位件100的方向移动,随后进行穿线、绕线及缠脚过程。
102.进一步地,缠脚件1000能够带动第二导针400升降,以使第二导针400靠近或远离第一导针300,具体地,当需要穿线时,缠脚件1000带动第二导针400上升,以使第二导针400穿过基板1的通孔11并抵持第一导针300,然后在穿线组件700的作用下,使线材2依次穿过第一导针300及第二导针400,随后缠脚件1000带动第二导针400下降,以使第二导针400远离第一导针300并退出基板1的通孔11,此时便完成了穿线,线材2处于穿过第一导针300、基板1的通孔11及第二导针400的状态。
103.进一步地,参考图1及图4-5,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夹爪1100,第二夹爪1100用于夹紧线材2穿过第二导针400的一端,并用于拖拉线材2,以使线材2穿过第二导针400预设长度,从而保证预设长度的线材2足够使得第二导针400在基板1上完成线圈的绕制,具体地,在进行线圈绕制时,第二夹爪1100会根据线圈绕制的进度逐渐靠近第二导针400,从而避免线圈绕制时线材2被扯断,此外,第二夹爪1100给线材2施加了张力,从而避免线材2卷曲,以便于线材2在基板1进行线圈的绕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爪1100给线材2施加的张力的大小可以调节,第二夹爪1100给线材2施加的张力越大,线材2在基板1绕制的线圈越紧凑;第二夹爪1100给线材2施加的张力越小,线材2在基板1绕制的线圈越松
散,即线圈中临圈的线材2间可能存在间隙。
104.进一步地,参考图10-12,基板的pin针安装及绕线装置还包括剪线组件1200,剪线组件1200用于在线材2的两端分别缠绕在第一pin针3及第二pin针4上后,将线材2剪断,具体地,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在完成缠脚后,将线材2两端的线头剪掉。
105.进一步地,参考图12,剪线组件1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能够相互靠近,以将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之间的线材2剪断。
106.进一步地,参考图12,剪线组件1200还包括第三驱动件1230,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设置于第三驱动件1230上,第三驱动件1230用于驱动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相互靠近或远离,具体地,当需要对线材2进行剪切时,第三驱动件1230驱动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相互靠近,以将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之间的线材2剪断,具体地,第三驱动件1230可以但不限于为气缸。
107.进一步地,参考图12,剪线组件1200还包括第二移动板1240,第三驱动件1230设置于第二移动板1240上,第二移动板1240能够带动第三驱动件1230及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朝靠近或远离第一定位件100的方向移动,具体地,当需要剪线时,第二移动板1240带动第三驱动件1230及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朝靠近第一定位件100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位于线材2的两侧,然后第三驱动件1230驱动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相互靠近,以将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之间的线材2剪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板1240由伺服电机驱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板1240还能够带动第三驱动件1230及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左右或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相对线材2的位置,保证可以使线材2位于第一剪线件1210和第二剪线件1220之间。
108.进一步地,参考图1,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导针300及第二导针400的数量均包括多个,从而本技术能够同时分别在多个基板1的两面进行线圈绕制,提高加工效率。
109.进一步地,夹持组件500、抵顶件600、穿线组件700、送风管800、第一夹爪900、缠脚件1000、第二夹爪1100及剪线组件1200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与第一定位件100的数量相同,具体地,上述结构与第一导针300或第二导针400一一对应,从而配合多个第一导针300和多个第二导针400对多个基板进行线圈绕制。
11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