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三相插座与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7255阅读:39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爆三相插座与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三相插座及防爆三相插头。
在一些易燃、易爆的特殊场合使用的电气设备都采用防爆插座与插头,如在煤井里使用煤电钻。目前常用的防爆插座与插头带有防爆金属外壳,使用时插头直接插入插座,插头各插脚与插座各插孔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久用会使误差加大,易产生虚接、单相等现象。在使用过程中,插头与插座也常会自行脱开影响正常工作。另外插头插座外壳的紧固件外露易碰坏,给维修、拆卸带来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联接时牢固不易脱开的防爆三相插座与插头,这种插座与插头还可以使电气设备的电机快速换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防爆三相插座主要由插座压线体、插座壳体、电源触杆、电源触杆绝缘架、固定壳、导电杆、导电杆绝缘架、接地杆组成,插座压线体固定在插座壳体的一端,其内有压线装置;固定壳一部分在插座壳体内孔中,另一部分外露,固定在插座壳体另一端面上,固定壳外露部分的外侧有相隔180°的两条导向槽,导向槽上有定位孔;电源触杆绝缘架和导电杆绝缘架通过两个相隔180°的接地杆穿在一起并固定在固定壳的内孔中;三个电源触杆安装在电源触杆绝缘架中轴线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孔内;三个导电杆安装在导电杆绝缘架中轴线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孔中并与三个电源触杆对齐,导电杆上装有弹簧。
上述插座中,插座压线体内的压线装置由连接件、压线片及压紧螺钉组成,连接件固定在插座压线体的内孔中,压线片与连接件铰接,压紧螺钉安装在插座压线体的螺纹孔中,其一端压在压线片上。
防爆三相插头主要由插头压线体、插头壳体、插头杆、插头杆绝缘架组成,插头压线体固定在插头壳体的一端,其内有压线装置;插头壳体的另一端有相隔180°的两个自锁装置;插头杆绝缘架固定在插头壳体内;三个插头杆安装在插头杆绝缘架中轴线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孔内;插头杆绝缘架中还装有接地插头杆。
上述插头中,插头壳体上的自锁装置由横轴、自锁体及弹簧组成,自锁体装在插头壳体壁上的径向孔中,弹簧装在自锁体上,横轴固定在自锁体一端,自锁体的另一端为斜面。
使用防爆三相插座时,首先把插座壳体和固定壳分开,取下插座压线体,把电源线依次穿过插座压线体和插座壳体,接到电源触杆的接线端柱上,把接地线接到任一个接地杆上,再把固定壳固定在插座壳体上,最后用压线装置把电源线压紧。使用防爆三相插头时,先取下插头压线体,取出插头杆绝缘架,然后把电气设备的电线从插头压线体中穿过接到插头杆的接线端柱上,把接地线接到接地插头杆上,最后把插头杆绝缘架固定到插头壳体内,用压线装置压紧电线。当插头与插座插接时,将插头壳体上的两个自锁装置,对准插座固定壳上的两条导向糟,就可顺利完成插接,当自锁装置到达固定壳导向槽中的定位孔时,自锁装置中的自锁体就会在弹簧作用下进入定位孔,使插座与插头不会自行脱开,同时插头中的插头杆压动插座中的导电杆与电源触杆接触,接地插头杆与接地杆接触,从而接通电源。把自锁装置向上拉出定位孔,就可把插座与插头脱开,同时导电杆在弹簧作用下与电源触杆脱离接触,导电杆不再带电。
上述方案中,插座中的电源触杆在电源触杆绝缘架内,插头中的插头杆在插头杆绝缘架内,电源线接到电源触杆上或电气设备上的电线接到插头杆上后,各线之间不会相互接触造成短路,三个导电杆不用时是与电源触杆脱离的,即使无意中碰到也不会触电,使用安全可靠。插头壳体上的自锁装置及插座固定壳上的导向槽和定位孔使两者插接后不会自行脱开。另外插座上的三个导电杆的轴线及插头上三个插头杆的轴线均在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平行,加之两个自锁装置呈180°只需插头或插座转动180°再插接就可使电气设备中的电机换向,快捷方便。插座中的两个相隔180°的接地杆保证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插头中的接地插头杆都能与接地杆接触达到接地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爆三相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示意图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示意图的B向视图;图4是图3中沿C-C线的剖视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爆三相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D向视图;图7是图5所示示意图沿E-E线的剖视图。
其中1.插座压线体 2.插座壳体 3.插座垫圈 4.插座密封圈5.电源触杆绝缘架 6.固定壳 7.电源触杆 8.触头9.螺母 10.导电杆 11.弹簧甲 12.销轴 13.弹簧乙14.插头触杆 15.导电杆绝缘架 16.螺钉甲 17.压线片18.连接件 19.螺钉乙 20.接地杆 21.插头壳体 22.横轴23.自锁体 24.弹簧丙 25.挂链 26.插头杆 27.弹性垫28.插头杆绝缘架 29.插头密封圈 30.插头垫圈31.插头压线体 32.螺钉丙 33.接地插头杆 a.导向槽b.定位孔实施例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防爆三相插座示意图。它主要由插座压线体1,插座壳体2,电源触杆绝缘架5,固定壳6,电源触杆7,导杆10,导杆绝缘架15组成。插座压线体1通过螺纹联接固定插座壳体2的一端,并将插座垫圈3和插座密封圈4压紧在插座壳体2内。三个电源触杆7接电源线的一端带螺纹,通过螺母及弹簧垫固定在电源触杆绝缘架5的三个轴线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的孔中。导电杆10与电源触杆7接触的一端装有带内螺纹的触头8并用螺母9锁紧,导电杆10上带有弹簧甲11,其另一端装有插头触杆14,插头触杆14上带有长圆孔,销轴12穿过该长圆孔固定到导电杆10上,其作用是防止导电杆10与插头触杆14脱离,插头触杆14内装有弹簧乙13。三个导电杆10装在导电杆绝缘架15的三个轴线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的孔中。导电杆绝缘架15和电源触杆绝缘架5安装在固定壳6内,固定壳6靠其中部外侧的突缘用螺钉固定在插座壳体2的端面上,其外露部分外侧上有相隔180°的两条导向槽a,导向槽a上有定位孔b。从图4可看出导电杆绝缘架15与电源触杆绝缘架5是通过两个接地杆20穿在一起并固定在固定壳6上。接地杆20一端接在固定壳6上起接地作用,一端也接有插头触杆14,其内也有弹簧乙13,两个接地杆20相隔180°。设置两个接地杆20的目的是当电气设备的电机需换向时,把防爆三相插头转动180°后接地插头杆仍能与一个接地杆接触达到接地目的。从图2可以看出,插座压线体1内的压线装置由螺钉甲16,压线片17,连接件18和螺钉乙19组成,压线片17与连接件18铰接,连接件18通过螺钉乙19固定在插座压线体1上,通过旋进螺钉甲16可使压线片17绕连接件18向内转动从而压紧电源线。
图5给出了本实用新型防爆三相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它主要由插头壳体21,插头杆26,插头杆绝缘架28,插头压线体31以及由横轴22,自锁体23和弹簧丙24组成的自锁装置组成。两个自锁装置安装在插头壳体21上,相隔180°。插头杆绝缘架28中有三个插头杆26,安装在插头杆绝缘架28中轴线互相平行且在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孔内。从图6及图7可以看出,插头杆绝缘架28中还有两个相隔180°的接地插头杆33,插头杆绝缘架28是通过两个螺钉32固定在插头壳体21的内孔中,并隔有弹性垫27,其目的是减振以防止插头杆绝缘架28在工作过程中松动。插头压线体31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到插头壳体21的一端,并将插头密封圈29,插头垫圈30压紧。插头压线体31内的压线装置与插座压线体1内的压线装置一样。插头壳体21上带有挂链25,其目的是不用时便于将插头挂起来,以免遭到破坏。
权利要求1.一种防爆三相插座,主要由插座压线体,插座壳体,电源触杆,电源触杆绝缘架,固定壳,导电杆,导电杆绝缘架,接地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插座压线体固定在插座壳体的一端,其内有压线装置;固定壳一部分在插座壳体内孔中,另一部分外露,固定在插座壳体另一端面上,固定壳外露部分的外侧有相隔180°的两条导向槽,导向槽上有定位孔;电源触杆绝缘架和导电杆绝缘架通过两个相隔180°的接地杆穿在一起并固定在固定壳的内孔中;三个电源触杆安装在电源触杆绝缘架中轴线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孔内;三个导电杆安装在导电杆绝缘架中轴线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孔中并与三个电源触杆对齐,导电杆上装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三相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压线体内的压线装置由连接件、压线片及压紧螺钉组成,连接件固定在插座压线体的内孔中,压线片与连接件铰接,压紧螺钉安装在插座压线体的螺纹孔中,其一端压在压线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三相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杆一端带有触头(8),另一端装有插头触杆(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三相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杆一端装有插头触杆。
5.一种防爆三相插头,主要由插头压线体、插头壳体,插头杆,插头杆绝缘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插头压线体固定在插头壳体的一端,其内有压线装置;插头壳体的另一端有相隔180°的两个自锁装置;插头杆绝缘架固定在插头壳体内;三个插头杆安装在插头杆绝缘架中轴线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孔内;插头杆绝缘架中还装有接地插头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爆三相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壳体上的自锁装置由横轴、自锁体及弹簧组成,自锁体装在插头壳体壁上的径向孔中,弹簧装在自锁体上,横轴固定在自锁体一端,自锁体的另一端为斜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三相插座及插头。防爆三相插座主要由插座压线体、插座壳体、电源触杆、电源触杆绝缘架、固定壳、导电杆、导电杆绝缘架、接地杆组成,固定壳上带有相隔180°的两个导向槽,导向槽上有定位孔。防爆三相插头主要由插头压线体、插头壳体、插头杆、插头杆绝缘架组成,插头壳体上带有相隔180°的两个自锁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可靠,插头与插座插接后不会自行脱开,并且使电气设备中的电机换向快捷方便。
文档编号H01R13/02GK2300200SQ97206170
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2日
发明者刘炳强 申请人:刘炳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