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8906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扣式电池生产加工设备,具体地指一种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扣式电池加工厂商在生产带线扣式电池的过程中,经过绝缘套(以下简称外套)热缩这一工序后,电池带线端形状不规则,极其不平整。目前,一般是先对外套进行局部加热,然后用手对其进行捏合整形,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需反复多次进行捏合,因此,效率极低;2)操作人员长期接触高温易导致手指起厚茧,皮肤皴裂,甚至裂血口,进而导致该岗位人员严重稀缺;3)纯手工的操作导致产品外观一致性不高,很难满足客户对产品外观及尺寸上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该装置能对热缩后的带线扣式电池外套进行整形,整形效率高,产品外观质量优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包括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上设有若干电池固定块,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后端侧旁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悬置于所述循环输送带上方;所述固定支架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供热装置和第一气缸,所述供热装置底部开有热风出口,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连有整形粧,所述整形粧与所述电池固定块相配合;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下料机构。
[0005]本发明通过循环输送带,电池固定块,供热装置及整形粧的结构设计及相互间的妥善配合,使得本装置集自动上料定位,加热、挤压成型功能于一体,一步完成整形操作,连续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本装置自动化作业,整形效果好,大幅提高了成品外观品质,解决了手工捏合带来的成品外观一致性不高的问题;本装置取代现有的手工整形工序,不但将操作人员从局部高温作业中解脱出来,确保了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也节省了中间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固定块顶部开有电池本体端卡槽和电池带线端卡槽,所述电池本体端卡槽与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相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本体端卡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为条形凹槽,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一端与所述电池本体端卡槽连通,另一端的端面为竖直面;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整形粧的尺寸。
[0008]进一步地,所述整形粧呈方形,其包括顶部方形的金属块,所述金属块的底部设有硅胶层。将整形粧与电池接触的那一面设置成硅胶层,可保护电池外套在整形过程中不被损坏。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连有横向推杆,所述横向推杆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横向推杆的前端设有磁铁盘。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输送带上左右对称设有两排所述电池固定块,所述固定支架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气缸,所述两个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分别连有所述整形粧,所述整形粧与同侧的所述电池固定块上的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相配合。电池固定块可防止电池在循环输送带运行过程中移位。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0015]图1,图2所示的一种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包括固定在水平台面9上的循环输送带I,循环输送带I由电机10带动,循环输送带I上左右对称设有两排电池固定块2,电池固定块2顶部开有电池本体端卡槽2-1和电池带线端卡槽2-2,电池本体端卡槽2-1为圆形凹槽,用于盛放圆形的扣式电池本体端,电池带线端卡槽2-2为条形凹槽,用于盛放扣式电池尾部的带线端,电池带线端卡槽2-2 —端与电池本体端卡槽2-1连通,另一端的端面为竖直面;循环输送带I的后端侧旁设有支撑座3,支撑座3顶部设有固定支架4,固定支架4悬置于循环输送带I上方。
[0016]上述方案中,结合图3所示,固定支架4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供热装置5和第一气缸6,供热装置5底部开有朝向电池固定块2的热风出口 5-1,第一气缸6左右对称设置两个,两个第一气缸6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底端分别连有整形粧7,整形粧7呈方形,其包括顶部方形的金属块,金属块的底部设有硅胶层,左边的整形粧7位于左侧的电池带线端卡槽2-2正上方,右边的整形粧7位于右侧的电池带线端卡槽2-2正上方,且电池带线端卡槽2-2的尺寸大于整形粧7的尺寸,使得整形粧7可以在第一气缸6的作用下挤入电池带线端卡槽2-2中;支撑座3上设有下料机构8,下料机构8包括横向固定在支撑座3上的第二气缸8-1,横向推杆8-2的后端与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连接,横向推杆8-2的前端设有磁铁盘8-3,磁铁盘8-3可将运行至循环输送带I末端且已完成整形的电池吸落。其中,供热装置5可采用电吹风。
[0017]上述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待整形的电池放入电池固定块2中,完成上料定位;然后,电机10带动循环输送带I按所需节拍运行,并启动供热装置5,热风出口 5-1向其下方的电池固定块2中吹送热风,塑料外套受热后变软,同时,第一气缸6上下移动,带动整形粧7落入电池带线端卡槽2-2中,对循环输送带I上电池的带线端依次进行挤压整形,完成加热和挤压成型,使得带线扣式电池尾部形状平整、规则;已整形的电池随循环输送带I前行至末端往下转弯处时,被往复运动的磁铁盘8-3从电池固定块2中吸出退料,其中,横向推杆8-2往前伸出时,电池被磁铁盘8-3吸引开始往外移动,然后,横向推杆8-2迅速后退,使得磁铁盘8-3的磁力不足以将电池吸至磁铁盘8-3上,从而电池落入接料的料盒中,完成自动退料。
【主权项】
1.一种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输送带(I),所述循环输送带(I)上设有若干电池固定块(2),所述循环输送带(I)的后端侧旁设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顶部设有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4)悬置于所述循环输送带(I)上方;所述固定支架(4)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供热装置(5)和第一气缸¢),所述供热装置(5)底部开有热风出口(5-1),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连有整形粧(7),所述整形粧(7)与所述电池固定块(2)相配合;所述支撑座(3)上设有下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块(2)顶部开有电池本体端卡槽(2-1)和电池带线端卡槽(2-2),所述电池本体端卡槽(2-1)与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2-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端卡槽(2-1)为圆形凹槽,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2-2)为条形凹槽,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2-2) —端与所述电池本体端卡槽(2-1)连通,另一端的端面为竖直面;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2-2)的尺寸大于所述整形粧(7)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粧(7)呈方形,其包括顶部方形的金属块,所述金属块的底部设有硅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8)包括横向固定在所述支撑座(3)上的第二气缸(8-1),所述第二气缸(8-1)上连有横向推杆(8-2),所述横向推杆(8-2)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横向推杆(8-2)的前端设有磁铁盘(8-3)。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带(I)上左右对称设有两排所述电池固定块(2),所述固定支架(4)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出),所述两个第一气缸出)的活塞杆上分别连有所述整形粧(7),所述整形粧(7)与同侧的所述电池固定块(2)上的所述电池带线端卡槽(2-2)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线扣式电池外套整形装置,包括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上设有若干电池固定块,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后端侧旁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悬置于所述循环输送带上方;所述固定支架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供热装置和第一气缸,所述供热装置底部开有热风出口,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连有整形桩,所述整形桩与所述电池固定块相配合;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下料机构。本发明集自动上料定位,加热、挤压成型功能于一体,一步完成整形操作,连续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本装置自动化作业,整形效果好,大幅提高了成品外观品质,解决了手工捏合带来的成品外观一致性不高及人员安全问题。
【IPC分类】H01M10-04, H01M6-00, H01M2-02
【公开号】CN104810489
【申请号】CN201510148874
【发明人】周程林
【申请人】武汉邦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